课程成绩评定办法-物理化学实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物化生如何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和评价高考物理、化学和生物科目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中的重点科目,也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高考还重视对学生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和评价。
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和评价可以全面展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高考物化生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和评价。
一、评分标准高考物化生科学实践活动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设计与方案: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明确实验目的、方法、材料和步骤,并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
2. 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包括数据的整理、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
学生需要将实验数据进行恰当的处理,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并能合理地解释实验结果。
3. 结果与结论: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描述能力和对实验结论的合理解释能力。
学生需要基于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的结论,并能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归纳出相应的科学规律或理论。
4. 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提出创新的实验方案,并能够合理地利用实验装置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二、评价方法高考物化生科学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规范性。
可根据实验步骤和要求,评估学生的实验仪器使用技能、实验室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2. 结果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结果报告中的描述准确程度、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实验结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打分,考察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和表达能力。
3. 实验讨论评价: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和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可根据学生在实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化學實驗報告寫法990702【實驗報告:為實驗留下完整的紀錄,讓後人可以理解重複您的實驗。
】一.實驗報告分下列二部分1.預習報告:含格式(1-4),於實驗前寫好,實驗課時由指導助教老師抽查。
2.結果報告:含格式(1-8),於實驗後,在下次上課前10分鐘內,送交指導老師評閱。
二.報告用紙統一使用A4規格紙,附封面,裝訂於左上角,編頁於右上角。
三.格式1.目的簡述本實驗的目的。
2.原理介紹實驗之原理以及各種化學方程式。
3.儀器藥品記錄實驗所需之藥品性質、濃度、數量、儀器裝置。
4.步驟: 詳細條列實驗之步驟及待觀察之事項,並註明應注意事項。
5.原始資料記錄實驗時所觀測得之現象及數據,敘述力求詳盡,數據必需注意有效數字及單位。
此部分於離開實驗室前,須經指導助教簽閱。
(有時格式4及5可以併列,步驟在左,觀察結果在右。
此種形式適合定性方面之實驗。
如為定量方面之實驗,則以分列為佳)。
6.資料分析分析所觀測得之現象,並將所得數據加以計算,以求得結果。
如果重覆多次實驗,數據應做誤差分析。
數據盡可能作圖、列表。
如有未知物或未知濃度之溶液,應判別其名稱或濃度。
7.結果討論 a.實驗心得。
b.檢討產生誤差之可能原因。
c.改進之方法或新的構想。
8.習題回答指定之問題。
四.注意事項1. 不管幾人一組,每組寫一份實驗報告,每人需親自於封面簽名,報告不可用鉛筆寫,並使用電腦製圖。
2. 養成直接記錄數據及現象在實驗簿上的習慣,如有錯誤,只需用兩三道直線將其劃掉,不要塗鴉。
3. 參考值、文獻值、理論值是不同的,不要誤用;並注意註明來源出處。
物理化学实验课基本要求一、物理化学实验内容物理化学实验课总学时为48学时,安排12个实验,每学期6个。
教材选用,《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孟长功辛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二下学期完成:实验24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26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28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非挥发性溶质的摩尔质量;实验29 完全互溶双液系沸点-组成图的测定;实验30 二组分金属相图的测定;实验31 H2O2催化分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大三上学期完成:实验27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 变]的测定(氨基甲酸铵的热分解);实验32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实验33 溶液表面张力及吸附分子横截面积的测定;实验35 胶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实验38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实验78 镍的阳极极化曲线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1)实验预习进实验室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内容及相关资料,明确本次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及仪器、实验条件和测定的物理量等,在此基础上写出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操作步骤、注意事项、需测定的数据及相应的记录表格等。
进入实验室后,再对照仪器进一步预习,并接受教师的提问、讲解,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预习报告要求用A4打印纸写,实验结束时交给实验指导教师。
(2)实验操作实验操作需径指导教师同意方可进行。
仪器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可盲动;对于实验操作步骤,通过预习应心中有数,严禁“边看书边动手”式的操作方式。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异常现象应仔细查明原因,或请指导教师帮助分析处理。
实验结果必须经教师检查,数据不合格的应重做,直至获得满意结果。
要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即根据仪器的精度,把原始数据详细、准确、实事求是地记录在预习报告上。
数据记录尽量采用表格形式,做到整洁、清楚、不随意涂改。
实验完毕后,应清洗、核对仪器,打扫实验室,径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物理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实验成绩的评定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完成,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实验操作的主动性,对学生实验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实验总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二、实验课前预习、课上操作和实验报告分别占总成绩的20%、30%和50%。
1.课前预习考核内容包括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实验方法与内容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及原始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
无预习报告或预习报告不合格者不准进行实验操作,需重新与老师约定补做时间。
2.课上操作考核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表现、科学态度、工具、仪表、仪器的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实验中的故障能否进行独自检查、分析、判断并排除、实验数据的质量、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仪器还原摆放情况等方面。
3.实验报告考核内容实验数据处理是否完整具体、格式是否规范、处理过程是否出现错误、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字迹是否工整、页面是否整洁、对实验结果能否进行检验、分析、归纳、评价、是否及时上交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
三、无故缺课2次以上(含2次),期末总成绩不能评为优和良;无故缺课5次以上(含5次),期末总成绩为不及格。
四、伪造或抄袭数据、抄袭实验报告,该实验项目操作部分考核成绩计为零分。
五、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规定,成绩不合者的学生不予补考,须重修,但最终绩点为正常绩点乘以0.6。
物理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课程:物理化学实验I班级:化学1703任课教师:***评价时间: 2019年6月20日一、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1.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成绩评定方法,计算课程目标点各考核环节的考核结果均值。
利用下列公式,计算课程目标点i的达成度。
课程目标点i的达成值需在0.6以上,方为该目标点i达成。
2.课程目标点i达成度计算公式:课程目标点i达成度= ∑考核环节k的权重×(考核环节k得分的均值/考核环节k对应课程目标i的目标值),如果考核环节j缺项,则考核环节j得分的均值/考核环节j对应课程目标i的目标值) = 1。
即:课程目标1达成度= 0.2 ×(目标点1平时成绩均值) /目标点1平时总分) + 0.2 ×(目标点1实训平均成绩/目标点1实训总分) + 0.6 ×(目标点1试题平均分/目标点1试题总分)。
表1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I 班级: 2017级化学1703 2018--2019 学年二学期3.课程目标定量评价达成图课程目标定量分析定量评价达成图和分布图分别见图1、图2图 1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定量分析)图 2 课程目标达成分布图(定量分析)二、课程目标达成分析1.评价分析依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质量评价依据、评价方法,课程目标的评价结果及学生个体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
分析试卷和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掌握情况及其原因,包括:试题难易度和覆盖度,以及平时学习情况。
《物理化学实验I》按照“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平时考核采用对实验报告、学习态度、预习报告结合评价的形式,试卷考核采用集体出题、抽签考试、流水阅卷的形式。
试题覆盖了《物理化学实验I》所有实施实验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包括:燃烧热测定、溶解热测定、二元金属相图测定、磁化率测定、偶极矩测定、三组分相图测定、二元气-液相图测定、分配系数测定等8大实验内容。
虎林市实验高中物理学分评价细则一、每一课程模块评价由终结性评价(模块考试)和过程性评价构成。
而过程性评价则由学习态度、平时成绩、实验操作、科学探究和发展进度等五部分构成,每部分各占过程性评价的20%。
根据其各项评价得分按比例记入总分。
如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总分均达到60分以上则认为其修习本模块课程合格,并获得两学分,否则需要重考重修等。
二、过程性评价中各项的分值比例1.学习态度(20分)(1)考勤(10分)每一模块学习中每迟到五次或旷课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由班干部记录统计(2)学习的主动性(10分)包括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的热情、主动性和课后与老师、与同学讨论的积极性(教师认定5分,班干部、同学认定5分)2.平时成绩(20分)(1)平时小测验成绩10分(2)平时作业独立完成情况10分(作业每次不交扣1分扣完为止)3.实验操作20分(1)明确目的(4分)(2)准确操作(4分)(3)数据采集(4分)(4)数据处理(4分)(5)实验报告(10分)4.科学探究(20分)在每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一篇相应的小论文、小制作或小实验,根据其质量水平尤其是思想性评定分值,其中主要评价观察和实验能力、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与论证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
而不过于强调其正确性、实用性等。
5.发展进步(20分)强调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守纪、思想、能力等诸方面的相对发展进步,而不看其在班级中的位置及考试的绝对成绩。
(教师认定10分,同学和家长各认定5分)三、加分原则1.整个模块学习过程中无一次迟到、旷课,且课上课下均能热情主动的学习讨论,并勇于坚持正确观念,及时改正错误认识。
做的很好的同学加0到2分。
2.作业及时完成整洁正确,测验成绩每次均达到优秀的同学加0到2分。
3.实验规范有效,且能提出新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方案的,加0到2分。
4.小论文小制作或小实验的物理思想性强,作品新颖,思想独特的加0到4分。
十四、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学习成绩考核办法考试的目的主要有两条,一是为了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二是为了推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因而应采用不同的考试方法。
例如实践课程与理论性课程的考试方法就应有所区别。
物理实验采用笔试方法是必要的,其合理性是值得斟酌的。
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指标主要表现为通过阅读教材独立制定实验步骤的能力,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排除故障的能力,运用基本物理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达,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只能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来培养,也只能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考评。
仅靠一纸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难免造成“高能低分”或“低能高分”的错位现象,势必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目标及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向也是一种误导。
过去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程持消极敷衍态度,与这种不合理的考试方法不无关联。
我们的做法是,把成绩考核过程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一是严格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预习、课堂操作、数据记录的有效数字及实验报告的书写;二是加强统一笔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三是设计性实验的单独考核,要求课堂内不仅要拿出正确的数据,还要拿出合格的产品,重点考核科学实验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最后将平时成绩、笔试成绩与指定设计性实验(现为2个)的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为总成绩。
具体考核办法:1.平时成绩:每个实验成绩的累加,占总成绩的60%。
预习成绩2分,采分点是:①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主动提出问题。
③预习报告情况。
操作成绩3分,采分点是:①仪器的调解和使用,②原始数据的记录和取位,③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撰写实验报告5分,采分点是:①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按时交实验报告,②独立撰写,不许抄袭。
③结论正确,有讨论、分析。
2.课程结束,进行统一笔试,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40%。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教学评价方法一、引言在物化生专业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然而,如何评价实验教学的效果,对实验教学的持续改进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教学评价方法展开讨论。
二、定性评价方法1. 实验报告评价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总结和归纳,是评价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重要依据。
评价实验报告时,可以从实验目的的阐述、实验步骤的描述、实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进行评判。
评价指标包括实验报告的准确性、逻辑性、概括能力和创新性等。
2. 实验操作评价实验操作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操作规范性的指标。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可以评价学生对仪器仪表的运用熟练度、实验环境的控制能力、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
评价指标包括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实验环境的卫生与安全要求的遵守以及实验过程的规范性等。
三、定量评价方法1. 实验成绩评价实验成绩评价是根据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得分进行评价的方法。
评价指标包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数据的精准度以及实验过程的完成度等。
实验成绩评价应通过评分表、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具体评判,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分析。
2. 学生反馈评价学生反馈评价是通过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反馈来评价实验教学效果的指标。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实验指导、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对实验教学改进的建议。
学生反馈评价的指标包括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实验指导的清晰度、实验设备的完善性等。
四、综合评价方法1. 评委评价评委评价是由一组专家或教师来评价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表现。
评委可以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思维和实验操作等方面。
评委评价可以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实验心得评价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心得,通过分享实验心得来评价实验教学的效果。
普通物理实验课成绩评定标准一、物理实验课成绩评定标准实验报告:(满分为6分)1. (6分)实验报告内容完整且没有任何错误,其原理部分系采用自己的语言写。
2.(5.5分)实验报告内容完整且没有任何错误,但原理部分没有采用用自己的语言写。
3.(3分~5分)实验报告中有错误,一个大错扣一分,一个小错扣点五分。
4.错误a.特大错:报告中缺原理和数据处理部分按报告没有完成处理,如缺前者最高分不超过二点五分,后者最多一分。
报告中无数据表格视为两个大错。
抄报告者按零分处理(抄与被抄者同样对待)。
b. 大错:报告内容不全、缺项(不含缺原理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超出规定的范围,表述错误,有效数字及误差计算不符和要求,作图不规范,无计算过程及纯计算错误。
迟交实验报告算作大错。
c.小错:没有注明单位或单位错误,报告太潦草不易辨认等。
平时操作:(满分为4分)(1)违反操作规程损坏仪器视情节扣一分到四分(2)迟到10分钟以内扣一分(3)迟到10分钟以上者不允许进行当日实验,补做实验后扣二分。
(4)多次检查实验线路不合格者扣一分(5)让人代做、伪造数据、抄数据者扣四分(6)延长实验时间扣一分(注3~3.5小时内)(7)由于本人原因当天未完成实验者扣二分 ( 实验时间超过3.5 h不允许继续进行当日实验 )(8)有病需请假。
如未请假,且没有任何理由未按时做实验者,补做实验后扣二分。
(9)补做实验需由实验室统一安排时间进行。
二、实验报告及预习报告要求⑴.预习报告要求:其内容齐全应包括:名称、目的、实验仪器和原理(包括文字叙述,电路图或光路图,以及测量所依据的理论公式,公式的推导或说明),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⑵.实验报告要求:a.报告内容包括:名称、目的、实验仪器和原理(要求和预习报告相同),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记录和处理(表格、计算、图表)、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
b.数据记录和处理应符合有效数字的要求和运算法则。
c.作图要规范。
大学物理实验考评方式与标准一、考评方式“大学物理实验”(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分为A、B两种类型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A分两学期开设,上下两个学期实行独立考核。
上学期考核内容与成绩比例如下:实验理论卷面考试成绩占40%;实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占20%;实验报告及学习态度、操作占40%。
下学期考核内容与成绩比例除了与上学期相同外,参加设计性实验的学生另加10%(具体分数根据设计性实验完成情况定但不超过10分,且总成绩不超过100分)。
大学物理实验B为要求一个学期完成课程的院系、专业开设,期末考核内容与成绩比例如下:实验理论卷面考试成绩占40%;实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占20%;实验报告及学习态度、操作占40%。
二、A、B两种类型课程必做实验部分考核大纲(一)常用仪器的使用:1.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读数)显微镜;2.TW—1B 型物理天平、比重瓶;3.水银温度计、福廷气压计、温差热电偶、数字毫伏表、量热器;4.金属线膨胀实验仪、PID温控实验仪、千分表;5.指针式检流计、标准电阻、滑线变阻器、六旋钮电阻箱、直流稳压电源、电位器;6.SH500, SH500A 型霍尔效应实验装置; 7. DH4510磁阻效应实验仪;8.移测显微镜(带45°半反片)、牛顿环仪、钠光灯(nm Na 3.589=λ); 9.光学平台及磁性支架、玻璃透镜、光源、物屏、像屛。
10. PASCO 500型接口、电压传感器、Datastudio 数据处理软件。
11、单摆、CS —Z 型智能数字测时器、光电门1)单摆的调整;2)数字测时器的功能、调整与使用。
12、落球法重力加速度测试仪、存储式数字毫秒计1)落球法重力加速度测试仪的调整; 2)数字测时器的功能、调整与使用要求掌握:仪器的结构、调整、使用及其最大允许误差。
电路元件的相关 参数(灵敏度、额定功率等),电路的正确连接。
光学元件的拿取、 使用,光路的等高共轴调节,datastudio 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二)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1、测量的概念及其分类,误差的概念,误差的分类及主要来源(系统误差及其主要来源、随机误差及其服从正态分布时的主要特征、仪器最大允许误差及其分布、仪表最大示值误差与最大允许误差的异同)。
《物理化学》实践教学课程标准一、实验教学课程标准(一)前置部分1.实验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2.实验课程类型:单独设课3.课程总学时:(非单独设课填写)4.实验总学时:32学时5.适用专业:药学本科6.开设实验项目数:8项(二)正文部分1.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类本科专业继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之后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
它以数据测量为主要内容,以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科学处理为手段来研究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化学反应规律。
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学会控温、控压等实验条件的操作方法,熟悉物理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技能和能力,初步学会从事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2.实验课主要目标物理化学实验综合了化学学科各领域所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它借助于物理学上光、热、电、磁等实验手段,来追踪化学变化过程中体系某些可测物理量的变化,并用数学原理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测量和记录大量的实验数据,转换和处理大量数据,绘制很多图表,讨论思考题等,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熟练正确的实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对许多物理化学实验,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测定测定不同的物理量来达到同一目的,因此能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提出新的设计思想的实验场所,因此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量1.了解乌氏粘度计的测量原理;2.掌握用乌氏粘度计测定溶液粘度的方法;3.图解法求特性粘度并计算聚苯乙烯分子量。
实验内容:用粘度法测定聚苯乙烯的平均分子量。
实验二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目的要求:1.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
任课教师:
学时:考试方式:
一、成绩构成及比例
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50%)+ 实验操作(50%)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占总分的20%)、实验报告(占总分的20%)、+预习报告(10%);
二、各部分成绩评定办法
1、考勤成绩
考勤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总分20分。
旷课一次扣2分,事假、病假请假1次扣1分,早退、迟到1次扣0.5分。
2、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20%。
总分20分,实验报告成绩为各次实验报告成绩的平均分。
(1)报告完整,叙述清楚,内容正确,书写规范,得20分;
(2)报告完整,叙述清楚,内容基本正确,书写规范,得18分;
(3)报告完整,叙述较清楚,内容基本正确,书写较规范,得16分;
(4)报告完整,叙述较清楚,内容基本正确,书写不规范,得14分;
(5)报告欠完整,叙述较清楚,内容基本正确,书写规范,得12分;
(6)报告欠完整,叙述不清楚,内容不正确,书写规范,得10分;
(7)报告欠完整,叙述不清楚,内容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得8分;
(8)报告不交或抄袭者为0分。
3、操作考试成绩
实验内容结束后,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设定操作试题,学生随机抽取现场操作,老师根据学生现场实验操作完成情况打分,分数实行百分制。
4、操作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按实验操作得分进行登记。
平时成绩=考勤成绩(20%)+ 实验报告(占总分的20%)+预习报告(10%)
三、关于取消考试资格的说明
1.缺课累计8学时及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
2.未完成实验报告5次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