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课内阅读精题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7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提技能·一课两练【练基础】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莽.莽(mǎnɡ)分.外(fēn)原驰.蜡象(chí)B.稍逊.(xùn)今朝.(zhāo)红装素裹.(ɡuǒ)C.略输.(shū)风骚.(sāo)成吉思汗.(hàn)D.折.腰(shé)妖娆.(ráo)顿失滔.滔(tāo)【解析】选B。
A项“分”应读fèn;C项“汗”应读hán;D项“折”应读zh é。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一代天骄....李白豪放不羁,曾令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D.“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林俊德、陈家顺、高淑珍等,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他们堪称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解析】选B。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和“下雪的时候”矛盾。
3.下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C.江山/如此多娇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解析】选D。
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文学常识填空。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体裁是词,其中“沁园春”是,“雪”是。
(2)词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句中指。
答案:(1)词牌名题目(2)《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5.根据提示默写。
(1)望长城内外,。
(2)俱往矣,,。
(3)词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北国壮丽雪景的句子是:,。
答案:(1)惟余莽莽(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6.课内阅读。
沁园春雪阅读题答案《沁园春雪》颇能代表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能对你有帮助!《沁园春雪》阅读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阅读题目5.解释黑体字的意思。
(2分,每空1分)须晴日略输文采6.词的上下片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又是通过那句话将上下两片衔接起来的?(3分)7.请简要概括上下两片的内容。
(2分)8.“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的是什么一类人?这一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3分)9.下面写景句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0.作者笔下描写的是北国雪景。
“雪”,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吟咏,请你写出含“雪”的诗句。
(2分) 《沁园春雪》阅读答案5.等到差、失6.上片:描写;下片:议论、抒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7.上片:描绘北国雪景;下片:纵论历史人物,抒发伟大政治抱负。
8.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9.化静为动,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使得所写景物生机勃勃,生动传神,洋溢着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
10.示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沁园春雪》阅读赏析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但专章一叹三唱,本篇却首推第一。
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最早传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
1 沁园春·雪文章主旨《沁园春·雪》是一篇写景抒怀之作,上片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的北国雪景,下片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决信念。
结构图示考点提炼品味炼字[问题] 品析“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中“欲〞字的表达效果。
(对应训练见第10题)[点拨] 第一步,结合字词所在句子分析该字词的语境义。
第二步,从该字词准确传神、所用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含有该字词的句子的内涵。
第三步,分析该字词衬托出的意境或表达的作者情感。
[解答] “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大雪纷飞中,远远望去,群山和高原与天相连,显得生机勃勃,昂扬发奋。
拓展链接《沁园春·雪》发表撷趣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应柳亚子请求,亲笔书写了这首《沁园春·雪》赠他。
毛泽东回到延安后,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
和词的小序写道:“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
〞原作因而被爱好者传抄,不久即先后被重庆的两家报纸发表,一时轰动山城。
1.以下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分.外/总分值分泌./沁.人心脾呜咽./狼吞虎咽.B.今朝./朝.霞娇.美/一代天骄.瘦削./削.足适履C.折.腰/折.本妖娆./抓耳挠.腮数.量/数.九寒天D.出汗./可汗殉..职/徇.私枉法积攒./人头攒.动2.以下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鸟瞰眼花瞭乱红装素裹稍逊风骚B.藉贯略输文采唯余莽莽英雄竞折腰C.诀别江山多娇人声鼎沸原驰蜡象D.幅射顿失滔滔一泄千里弯弓射大雕3.以下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4.[2021·南开区二模(改编)]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第1课《沁园春·雪》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词中分别总领上片和下片的字是“______”和“______”。
2.这首词描绘了四幅图画,它们依次为独立寒秋图、______、______、______。
3.“鹰击长空”和“鱼翔浅底”中额“击”“翔”两字好在哪里?请说明理由。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句,店名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词人的乐观主义革命豪情。
B.一个“看”字,总领之后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同,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统领以下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5.上片最后一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看忆2.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3.“击”写出了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得自由轻快,像在空中飞翔的特点。
4.A5.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与豪情壮志。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把握。
结合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分析。
上阕的“看”字总领上阕。
下阕的“忆”字总领下阕。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和把握。
要求学生能够用优美的语言翻译这首词。
然后结合词的意境,写出四幅图即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是湘江秋景图。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zhuāng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cǎi;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妖娆.()红zhuāng()素裹文cǎi() 成吉思汗.()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3.“惟余莽莽”中“莽莽”的意思是__;“俱往矣”中“俱”的意思是____。
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姐姐的拉丁舞跳得很好,身姿____(风骚妖娆强劲),别有一番风情。
(2)这位模特着一身红裙在雪地上摆出各种专业姿势,远看更是_(银装素裹红装素裹红白相间),靓丽无比。
5.按提示默写句子。
(1)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词句是:____,___。
(3)词中由写景过渡到议论的诗句是:___,___。
6.下图为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雪》,对该书法作品或诗词评价得当的一项是()A.字体为楷书,虽字形斜侧,但每个字又都保持了它本身结构的重力平衡,似巨斧斜劈山峰,一派昂扬奋举之态。
B.字体虽为楷书,但纵笔自由,在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以及体势的大与小、肥与瘦上有变化。
C.字体为行书,整幅作品中的“须”“晴”“娆”三字,墨浓字大,可见作者对当时眼前所见的晴日景色充满喜爱之情。
D.字体虽为行书,但气势雄强,好像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的豪迈气魄。
7.班级准备举行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短语中选用四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齐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10题。
沁园春雪阅读题答案沁园春雪阅读题答案一1.解释下列词语。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代天骄:风流人物:答案: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指称雄一世的人物*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2.补充原文中的句子。
(1)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__;大河上下,______________。
(2)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俱往矣,______________,还看今朝。
答案:(1)惟馀莽莽顿失滔滔(2)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3)江山如此多娇(4)数风流人物3.这首词运用的表达方式是()A.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议论,抒情贯穿全词。
B.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抒情,议论贯穿全词。
C.上阕侧重抒情,下阕侧重议论、写景。
D.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议论抒情。
提示:此题考查我们对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理解。
要结合上下阕具体内容进行判断。
答案:A4.请写出古诗词中你最喜欢的咏雪的名句。
(一句即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下面是一首五言绝句,它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
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提示: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而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胸怀广阔,以天下为己任,可以说两人所处的时代、境遇,是完全不同的。
参考答案:柳诗中作者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
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快乐时光赛跑“你每次参加班里的赛跑,成绩都是10名以下,看来今天也不会例外。
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基础检测:惟余莽莽★惟:___ 莽莽:___顿失滔滔顿:___须晴日须:___分外妖娆妖娆: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___略输文采略:___俱往矣★俱:___数风流人物数:___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
莽莽()分外()妖娆()稍逊()风骚()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各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qìng)分外妖娆原驰蜡象B.成吉思汗(hán)江山多骄山舞银蛇C.还看今朝(cháo)略输文彩竞折腰D.稍逊风骚(sāo)风流人物红装素裹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冰封莽莽滔滔嬴政B.蜡像晴日素裹稍逊C.文采风骚恢宏竞折腰D.天娇大雕风流原驰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分外(特别)略输(差、失)文采B.须(必须)晴日顿(立刻)失C.惟(只)余莽莽俱(都)往矣D.大河(黄河)上下竞折腰(倾倒)5.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山/舞/银蛇C.欲/与天公试/比高D.看/红装/素裹6.对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文,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词人豪迈的感情。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象,开拓一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山河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词人用“惜”“输"“逊”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
《沁园春雪》检测题及其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黑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zhuāng 素裹()顿失tāo tāo()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3.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A.只有我B.只剩C.只有(2)惟余莽莽()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C.无边无际(3)顿失滔滔()A.立刻B.停顿C.安顿(4)须晴日()A.必须B.须要C.等到(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A.弯腰B.折服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6)稍逊风骚()A.文学才华B.妇女举止轻佻C.指“国风”《离骚》4.填空:(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雪”是__ __________。
(2)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6.《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8.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课后作业1 沁园春雪方案1:部分习题来自《点拨》(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成吉思汗.(hàn)分.外妖娆(fèn)江山多骄山舞银蛇B.稍逊风骚.(sāo)惟余莽.莽(mǎnɡ)原弛蜡象竞折腰C.还看今朝.(zhāo)数.风流人物(shù)一代天骄略输文彩D.沁.园春(qìn)红装素裹.(ɡuǒ)顿失滔滔俱往矣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C.江山/如此/多娇D.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3.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运用互文的修辞,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突出了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魄。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主要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将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得生机勃勃,生动活跃。
)C.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想象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
)D.欲与天公试比高。
(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群山和高原竞跃直上的精神风貌。
)4.〈广东〉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2),,。
5.默写。
(1)江山如此多娇,。
(2)俱往矣,,。
(3)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4)上阕运用想象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5)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这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二)课文主要阅读方法应用比较阅读毛泽东的两首词,回答问题。
【甲】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沁园春雪原文以及练习题附答案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沁园春·雪》练习题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分外.()妖娆.()折.腰()稍逊.()今朝.()成吉思汗.()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qìn)上阕(jué)惟余(只剩下)B.莽莽(mǎnɡ)妖娆(ráo)莽莽(无边无际)C.折腰(zhé)稍逊(xùn)略输(稍差)D.滔滔(tāo)风骚(sāo)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朗读节奏应是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惟余莽莽"中"莽莽"和"顿失滔滔"中"滔滔"的意思是A.无边无际河水流动B.白雪波涛C.白雪一片河水流动D.无边无际波涛滚滚5."惜秦皇汉武"中"惜"的意思是A.爱惜B.珍惜C.叹息D.可惜二、解释下列词语:(1)顿:(2)须:(3)输:(4)惜:(5)逊:(6)河:(7)折腰:(8)妖绕:(9)风骚:三、填空: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
2、“沁园春”是名,“雪”是。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一、(10分)[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1.同为写雪,但两诗呈现出来的雪景却有不同的特点。
请结合诗中的句子试作说明。
(4分)2. “诗言志”,“志”指的是思想感情。
甲乙两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是什么?各自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甲:诗句情感乙:诗句情感3.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赏析不当的一句是()(2分)A.①句赋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动态的美感,显出奔放活动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充满青春气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边塞奇寒既好奇又难忍的心境。
D.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用“愁”、“惨”修饰形容,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二、沁园春·雪(18分)北国风光江山如此多娇,千里冰封,引无数英雄况折腰。
万里雪飘。
惜秦皇汉武,望长城内外,略输文采;唯余莽莽;唐宗宋祖,大河上下,稍逊风骚。
顿失滔滔。
一代天骄,山舞银蛇,成吉思汗,原马蜡象,只识弯弓射大雕。
欲与天公试比高。
俱往矣,须晴日,数风流人物,1看红装素裹,还看今朝。
分外妖娆。
9、词中“望”字在诗中统领到哪句话?(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词中起过渡作用的是哪一个句子?(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词中点明主旨的是哪一句话?(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与“江山如引多娇”的“娇”字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话?(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惜”字含有哪些意味?(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在词中的意思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这首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进行说明吗?(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6分)1.按原文在选文空格中填上恰当的语句。
(2分)2.解释词语,选择恰当的一项(4分)(1)折腰A.弯腰B.牺牲C.鞠躬,跪拜D.赞美,歌颂答()(2)风流A.有风韵的B.有风趣又有本领的C.不拘泥于礼法的D.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答:()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风流人物”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惜秦皇汉武”中“惜”的意思是()(2分)A.爱惜 B.珍惜C.叹息 D.可惜6.“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朗读节奏应是()(2分)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四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诗人说“望”,写的却远超出视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诗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存在于想像之中。
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说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一个“望”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惜”字又含有什么意味?35.如何理解“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6.诗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联系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体会此主旨句的含义。
7.诗歌的朗读要有节奏感,下列读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惜”字统领七句,请说出“惜”包含哪些意味。
(3分)9.赏析“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妙处。
(3分)10.“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哪些含意?(3分)11.你同意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吗?请说明理由。
(3分)五、沁园春·雪 (24分)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4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描写了北方的大雪。
B.开头的“千里”、“万里”降雪地区之广,“冰封”、“雪飘”写严冬寒威之烈。
C.“望长城内外”中的“望”字可换成看字,因为“望”字也有看的意思。
D.词中最后两句热情歌颂了新时代,歌颂了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2.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1分)3.文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1分)4.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1分)5.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答:6.下阙中的“惜”字以下铺叙,同上阙中的“望”字以下七句结构上相同;但上阙是的描写,下阙是的叙述;上阙是中有,下阙是。
(5分)7.作者用遣词造句,极有分寸,同是评价古人,而意存分别,这些词语是:。
(3分)8.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9.这首词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沁园春·雪》参考答案5一、1.甲诗以“千里”“万里”“长城”“大河”写雪,画面雄伟壮阔,意在写雪景的壮美;乙诗写雪早,雪美,雪寒以及戈壁冰封,意在写边塞雪景的风光奇异。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热爱祖国河山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朋友远别的担忧与惆怅3. C二、1.欲与天公试比高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况折腰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5、(1)含褒义: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功绩(2)含贬义:他们只注重武功不注重文采(3)蕴含着后来居上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6、过去的都已经过去,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还是今天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抒发了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要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自信、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