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选用句式对点训练巩固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6
(山东专用)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练15 新人教版(2012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
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
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
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
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
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
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
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
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
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
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
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④轸:痛。
专题九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训练一选用句式1.根据语境,填入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________”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a.出来吧,你们!b.你们出来吧!)②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然悟到:________他们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内涵,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形象,并在这创造中重塑了自己。
(a.西安人民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他们分明是在创造。
b.西安人民分明是在创造,他们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A.①a②b B.①a②aC.①b②a D.①b②b2.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这话没错。
但也不必为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
更多的情况是,________A.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些微。
B.好人读了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
C.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
D.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
3.“我们要学习文件”是一句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4.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
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
A.给我以风雨,我就是一弯旖旎绚丽的彩虹B.给我以狂风,我就是一波汹涌澎湃的巨浪C.给我以考验,我就是一个坚强勇敢的斗士D.给我以阳光,我就是一只轻舞呢喃的燕子训练二仿用句式1.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另选对象,写一段话。
要求:字数与画线句子基本相等,意思与整段内容的话题保持一致。
“唯有埋头,乃能出头。
考点8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2015·山东卷)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
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
(4分)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
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答【解析】画线的语段每句都是比喻句,先找准喻体,然后以喻体为中心调序。
不论改为何种格式,三个句子要格式一致,字数相等,构成排比。
可以都改为“如(似、若)……,让我……”格式。
答案(示例)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评分标准】每句1分,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1分;所写三个句子句式须统一。
2.(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3分)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答案(示例)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评分标准】只要变换成形式整齐、气势贯通、表意明晰的排比句就可以得3分。
符合试题要求,其他答案亦可。
3.(2015·天津卷)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
要求100字以内。
(7分)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
“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每小题5分,满分:125分时间:120分钟)1. [2014·湖北卷]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
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5分)(从:跟随) (比:并列) (北:相背) (化:变化)______ 二人排齐向右站______ 左人正立右倒画______ 亲密并列肩比肩______ 人形颠倒表变化20.[答案] 一人前行一人后后人跟着前人走(从)二人站立背靠背字义相背可意会(北)[解析] 本题是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查,既关涉到中国汉字的相关知识,如“象形”“会意”等,又关涉到语言形式的押韵,还有整句的形式及精要的表达。
2. [2013·新乡模拟]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属于开放式仿写题型,兼考描写和修辞能力。
仿写时先选择与“晶莹的露水”相近的话题,再运用“即使……也”的句式结构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贴切的描写。
答案:示例:枯萎的花,即使是一瓣,也会怀念春风的和善,牢记细雨的叮嘱,承载花根的希望。
3. [2013·哈尔滨模拟]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
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夏天,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错过了;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的春,错过了春风唤醒田蛙的春。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新课标1卷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_____。
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須的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新课标1卷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①。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②,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
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③,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新课标全国2卷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新课标全国2卷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
G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目录G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G1 选用句式 (1)G2 仿用句式 (1)G3 变换句式 (8)G1 选用句式G2 仿用句式【语文卷·2015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201409)】G219.仿写两个句子,注意除“它就是”外,不要用例句中的词语,要有寓意。
(4分)例句:时间,抓住它就是黄金,抓不住它就是流水。
答:【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挫折,战胜它就是财富,没战胜它就是恶魔。
潜力,发挥出来它就是珍宝,没发挥出来它就是废物。
解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
另选话题时,也要使用同类修辞、句式,可就近联想,话题自选。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1.内容。
要领悟原句所要表达的内容,即中心。
要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和隐含信息,褒贬雅俗、感情基调等。
内容对仿写来说,是灵魂。
2.结构。
要理清句子的层次关系,分析复句的类型和单句的成分,分析句子之间的关联词。
结构对仿写来说,是一种限制。
3.修辞。
要把握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两个事物不是同类的,二是其间要有相似性。
比喻要生动、形象。
排比句要讲求结构相似,意思连贯,语气一致,形成较强的气势。
修辞对仿写来说,是一种表现形式。
【语文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G216.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5分)【示例】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1.山是大地的一首乐曲,岩石是基调,树涛是旋律,溪流是大山的节拍。
板块一扩展语句1.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潺潺小溪活泼如铃,一路欢歌;静静潭水沉静如璧,安若处子;浩渺江海博大如穹,横无际涯。
人生应活泼如溪,沉静似潭,博大如海。
2.根据情境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段话。
(每小题不少于30个字)(1)用“风、树、雨”表达自己获得荣誉、受到表扬时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风、树、雨”表达自己遭受挫折、受到批评时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考生要将“风、树、雨”三个字镶嵌到答案中去,还要注意“获得荣誉、受到表扬时的心情”和“遭受挫折、受到批评时的心情”的不同,创设恰当的情境,写出不同的心情。
答案:(1)风拂过我微笑的脸庞,两旁的树在“哗哗”地鼓掌,晶莹的雨丝飘落下来,融进我受到表扬后的甜甜的心里。
(2)风在猛烈地抽打着树,树随之呻吟,大滴大滴的雨点溅到我的脸上,变成了委屈的泪水。
3.请以“创新”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字数在60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创新是灰暗夜空中闪亮划过的一颗流星,创新是早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创新是茫茫沙漠中波光粼粼的一池清泉。
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1.【2014·眉山一诊】请从杜甫、鲁迅以及文学形象爱斯梅拉达中任选一个作为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我喜欢”为开头,另写一个含有“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句式的句子。
(60—100字)(6分)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作用。
....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我喜欢1.答案示例1:我喜欢杜甫,倒不是因为他被誉为唐朝诗坛最伟大的诗人,也不是因为他是七言律诗写作的高手,实在是因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对于青年确有启迪作用。
答案示例2:我喜欢这位诗人,倒不是因为他“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铁血柔情,也不是因为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壮志,实在是因他“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家国情怀。
答案示例3:我喜欢鲁迅,倒不是他在那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也不是因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实在是因为他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热情,睿智而又平和。
答案示例4:我喜欢鲁迅,倒不是因为他是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有直逼国人灵魂的分量,实在是因为他拥有无情解剖自己的勇气和率直。
答案示例5:我喜欢爱斯梅拉达这个艺术形象,倒不是因为他的舞姿让人痴迷,也不是因为他的容貌让人神魂颠倒,实在是因为她有着感人肺腑的美好心灵。
答案示例6:我喜欢爱斯梅拉达这个艺术形象,倒不是因为他灿烂阳光一般的美貌,也不是她在善恶纠缠间对真善的坚守,实是因为她对爱情尽管略显肤浅便纯真美好的不懈追求。
(6分,符合人物特点,能表达也每个人物三个方面的特点。
句子符合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
题目对句式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限定,即“我喜欢”为开头,句子中含有“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
内容上,要求从杜甫、鲁迅和爱斯梅拉达中任选一个,不能另起炉灶。
[题组一炼字]1.(201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空”在学过的许多古诗中出现过,学生并不陌生。
只要抓住意象“贪夫”的心理和情感,结合思归的主题,就能推出答案。
可以从词语“空”本身的意义、词性、描写对象、感情或主题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入手。
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选用句式对点训练巩固试题1.要想表达“我们能赶上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这个意思,下面四句中语气最强烈的一句是( )A.不管怎样,我们会超过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B.难道我们还不如前人,创造不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吗?C.我们创造的业绩将是前人无法比拟的,谁不认为我们比前人强?D.我们无论如何不会比前人逊色,要创造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解析:这是根据表意需要选用句式。
A、D项虽然用了复句形式,却只是陈述句,语气不够强烈;C项只是一个分句用了反问;B项用了双重否定句式,并且用“难道……吗?”加以反问,有气势,语气强烈。
答案:B2.从选用句式角度看,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走进这座商城,边走边看,________________,真舍不得离去。
A.各种各样的春秋服装使我眼花缭乱B.使我眼花缭乱的是各种各样的春秋服装C.各种各样的春秋服装把我弄得眼花缭乱D.被各种各样的春秋服装弄得眼花缭乱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涉及语句连贯。
整个语段的主语是“我”,如果选A项使动句式,主语中途变成了“服装”,语句结构混乱。
如果选B项使动句式,成为“我……使我……”,不合事理,结构混乱。
如果选C项“把”字句式,主语中途变成了“服装”,结构混乱。
只有选D项被动句式,前后主语一致,整个语段才连贯。
答案:D3.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止一位先贤指出,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绝不会感到快乐。
一个人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如果有向心爱的人倾诉的机会,他的痛苦自然会减轻。
________________。
没有任何人倾听,身处绝对的孤独,快乐会成为失望,痛苦会成为绝望。
A.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没有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B.没有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C.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快乐没有人分享绝非真正的快乐D.快乐没有人分享绝非真正的快乐,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解析:从连贯上讲,应采用“没有……没有……”的句式表达;从意思和结构上讲,先说“快乐”再说“痛苦”,是对前文的自然衔接和对下文的提示。
答案:B4.从句式选用看,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 )水不孤独山孤独,所以水把山围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人不孤独心孤独,________________;我很担心你孤独,________________。
A.所以心被梦缠住发条短信给你读B.所以梦缠住了心你读短信我给发C.所以梦缠住了心发条短信给你读D.所以心被梦缠住你读短信我给发解析:第一处横线选用被动句,语言更加流畅;另外,其主语承前,应为“心”,据此,也可以排除由“梦”作主语的选项。
第二处横线的主语是“我”,所以应选由“我”发出动作的主动句。
答案:A5.请根据要求表达对以下事件的看法。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目前被推荐学生的名单都已公布,除了江苏无锡天一中学少年班年仅14岁的洪欣格以“写作水平突出”引人注目外,获得推荐的学生,大多是各自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
(1)请以一名应届高三普通学生的口吻,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以其他高校一位校长的口吻,连续用两个反问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赞同:推荐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不仅显示了此次推荐的公正性,而且对自主招生中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具有警示作用。
∥反对:推荐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对于我们不仅没有激励作用,反而会限制我们自主发展的可能。
(2)这样的推荐有利于怪才、偏才脱颖而出吗?有利于学生主动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吗?∥这样的推荐有利于中学乃至全社会关注有特殊才能的人才的成长吗?难道这就是高考招生改革的恰当做法?∥这样的推荐难道没有违背“校长实名推荐”的初衷?这岂不是在提前“掐尖”?板块二变换句式1.将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改为否定句式,主要意思不变。
游览玩赏山水,不一定非要奇秀无比,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就必须追求雅致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考生在变换句式时,要注意不得改变原句意思。
答案: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就不能不追求雅致了。
2.将下面的一句话改写成一个陈述语气的单句。
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百年来,是在等谁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原句有两个特点:一是用了疑问语气,二是用了排比句式。
改写成陈述语气的单句时应合并修饰成分,消除疑问语气。
答案:这千百年来迎着漠风晕染出一片苍凉的陕北的柳,不知在等待谁。
3.用四个反问句重组下面的语句。
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变换。
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关键在于能清楚地区别两种句式的不同特点。
反问句的特点就是借反问表达一种肯定的语气,它常在句首或句中用“难道”、“怎么”,句末用“吗”、“呢”等语气词,而陈述句则不用。
因此反问句语气重,感情强。
另外还要注意变换句式后,原句的意思不能变。
答案:你能否认自己是一根蜡烛吗?你不想点燃自己,而后点燃更多的人吗?难道你认为自己将燃烧得更快吗?难道你不想让世界因此而变得更加光明美好吗?4.请把下面的肯定句改为否定句的形式。
要求变换句式后内容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部个性解放的爱情呐喊,一部震撼世界的话剧巅峰;莎士比亚,捍卫人文,抨击封建,是无与伦比的辉煌的戏剧大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肯定句与否定句是相互关联的两种不同句式,它们可以相互变换。
此题要求变换后意思不变,因此须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案:《罗密欧与朱丽叶》,不能不说是一部个性解放的爱情呐喊,一部震撼世界的话剧巅峰;莎士比亚,捍卫人文,抨击封建,不能不说是无与伦比的辉煌的戏剧大师。
5.如果不用任何修辞格,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名言的意思可以怎样表达?(限20字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学生可能会有另一方面的错误理解:“教鞭”下、“冷眼”中会出人才。
此处应注意让学生体会“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附带的限定意义。
答案:教师体罚、轻视的学生中有未来的人才。
6.把下面的文段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一种剧种。
它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四川东中部地区。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
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调组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将短句变成长句的能力。
该题的解答思路是:先在所给语段中找出一个中心句(本语段的中心话题是“川剧”,其中心句是“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一种剧种”),然后以此句作为新句子的主干,再把其他的句子作为新句子的修饰成分添加进去。
答案:川剧是一种历史悠久、由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以脸谱为重要组成部分,以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等四大声腔加本省民间灯调组成的,主要流行于四川东中部地区的中国汉族戏曲中的剧种。
7.请将下面语段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我更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将散句变成整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