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34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规律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是什幺,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什幺分析: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白天,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运动有自转和公转两种方式,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23.5°N和23.5°S之间来回移动,便产生了四季变化.
解答: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的原因分别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的.
1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是什幺1、春分指向夏至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
南半球
昼短夜长。
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2、夏至指向秋分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
1.3地球的运动——公转【考纲点击】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重点)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重点)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重点)4.昼夜长短的计算。
(难点)【考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公转特征(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从A点绕太阳公转一周,回到A点的时间间隔为365日6时9分10秒。
(3)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A位置近日点时,为每年1月初,公转速度快,处在B位置远日点时,为每年7月初,公转速度慢。
2.黄赤交角(1)几种数据间的关系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①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和速度及五带范围的影响:②对气候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就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也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③对四季、五带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
【特别提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问题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北半球:太阳处于①段时,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太阳处于②段时: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相反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太阳处于③段时,夜长,昼渐短,夜渐长;太阳处于④段时:昼短夜长,1.太阳直射点与日出日落的时间、方位的关系(1)日出日落时间:①太阳直射的半球,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
②越往高纬,日出越早(晚),日落越晚(早);越接近赤道,越接近6点日出,18点日落。
③越接近二分日,越接近6点日出,18点日落;越接近二至日,日出越早(晚),日落越晚(早)。
(2)日出日落方位: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