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间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14.30 MB
- 文档页数:19
民间美术名称解释民间美术是指源于民间、由普通民众创造和传承的艺术形式,它通常与民俗文化、地域特色和手工技艺密切相关。
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八种。
1.年画(New Year Prints):又称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通常在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用以祈求吉祥和驱邪。
年画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花鸟、人物、神话传说等,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
2.刺绣(Embroidery):是用针线在布料上绣制图案的手工技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享誉世界,各具特色。
刺绣不仅用于装饰品,还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
3.剪纸(Paper Cutting):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出各种图案和形象,常用于节日装饰、婚礼等场合,寓意吉祥和美好。
4.陶瓷(Ceramics):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和丰富的陶瓷文化。
民间陶瓷工艺包括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等,各具地方特色。
5.漆器(Lacquer Ware):是指用漆树提取的天然漆液涂抹在器物表面,经过干燥和固化后形成的耐腐蚀、耐温、耐水的工艺品。
中国的漆器工艺精湛,历史悠久。
6.织绣印染(Weaving, Spinning, and Dyeing):是指传统的纺织工艺,包括织布、纺线、染色等,这些工艺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纺织品。
7.竹编(Bamboo Weaving):是利用竹子编织成各种器物和装饰品的手工艺,广泛应用于家具、日用品、工艺品等领域。
8.雕塑(Sculpture):在民间艺术中,雕塑包括木雕、石雕、泥塑等,这些雕塑作品通常用于建筑装饰、宗教信仰和娱乐玩具等。
民间美术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民间美术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保护和传承这些艺术形式变得尤为重要。
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的概念:。
民间美术是相对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宗教美术的一个概念,是由以农民为主的城乡劳动者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特征:一、原发性特征:特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互交织。
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发性,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
二、集体性特征:劳动者始终是民间美术的创作者、使用者、传播者和欣赏者。
劳动者集体的社会生活需要,是民间美术创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造体现着劳动者集体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三、传承性:四、实用性区域性会文化传统塑造着区域内居民的文化性格,制约着民众的生活习性,从而形成了各自的区域性特征。
五、工艺性特征:工艺性特征主要是材质、制作技艺对于民是美术造型和功能的意趣天成,创作过程中,始终包含着对材料的人文开发和充分利用,体现出材质自身的肌理、纹饰、光泽等自然形态特征。
民间美术的价值:一、实用价值:民俗文化则是民间美术发展的动力。
民间美术的创作与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相契合形成了原始的图腾崇拜、深厚的民族心理、古老的生活方式和淳朴的民风。
民间美术的创作作品往往就地取材、因漏而简,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回忆。
二、艺术价值:民间美术以艺术的形态服务于社会,形成自己的文化范畴和价值体系。
它是原生态的、基础性的,以混沌的思维、朴素的造型、综合的品类为专业美术提供了创作源泉。
民间美术的作者大都是农民,文化水品低、经济收入少,其创作完全是自发的,在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下,受情感的驱使,将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直接表达出来,作品以圆满的构图、流利的用色、和谐的色彩、奇幻的想象充分显示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
三、文化价值: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民间美术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创作,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学、艺术等上层文化一起共筑了我们辉煌的民族文化。
为之提供了场景、道具、服饰和布景。
如少数民族节日、春节、端午节、宗教、农耕风俗、人生礼仪等等。
民间美术的认识一、民间美术是什么呢?民间美术啊,它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盒子。
它是咱们普通老百姓自己创造出来的美术形式呢。
比如说那些漂亮的剪纸,过年的时候贴在窗户上,红红火火的,特别有年味。
还有那些花花绿绿的刺绣,在衣服上、布袋子上,感觉一下子就变得精致起来了。
这些民间美术可不是高高在上的那种艺术,它就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里。
像泥人,捏得那叫一个活灵活现,每个泥人都好像有自己的小灵魂似的。
民间美术就像是老百姓对生活的一种热爱的表达,把自己的想法、希望和美好的祝福都通过这些手工艺品展现出来啦。
二、民间美术有哪些种类呢?1. 剪纸这可是民间美术里很有名的一种呢。
从简单的小窗花,到复杂得让人惊叹的大幅剪纸作品都有。
那些剪纸艺人就像魔法师,一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在他们手里,几下子就变成了一幅有花有鸟、有人有故事的艺术品。
剪纸的图案也有很多讲究,像龙凤呈祥这种图案,就寓意着吉祥如意。
2. 刺绣刺绣就更厉害了。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刺绣风格,像苏绣啊,绣出来的东西精致得像画一样,丝线在布上穿梭,绣出的花朵就像要盛开似的,小动物也栩栩如生。
湘绣也很有特色,颜色特别鲜艳,给人一种很浓烈的感觉。
刺绣可以用在很多地方,衣服、手帕、香囊上,不仅好看,还很有意义呢。
3. 年画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看到很多年画。
年画上的人物啊、故事啊都特别有趣。
有的是神话故事里的神仙,像灶王爷之类的,也有一些是表达丰收、幸福的画面。
它们色彩鲜艳,张贴在家里,感觉整个家都喜气洋洋的。
4. 民间雕塑像木雕、石雕、泥雕都属于民间雕塑。
木雕可以把一块木头变成一个精美的小摆件,或者是很有气势的大型木雕作品。
石雕呢,很多寺庙里的佛像就是石雕,那工艺真的是让人赞叹。
泥雕就更接地气了,像泥人张捏的泥人,小小的泥团在他们手里变成各种各样的人物,有打把式卖艺的、有读书的书生,每个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三、民间美术背后的文化内涵民间美术可不仅仅是好看那么简单,它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呢。
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一、民间美术的起源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
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
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
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
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
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
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
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
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1、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
“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种类1.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通过剪纸的方式制作出各种角色和道具,在灯光照射下进行表演。
皮影戏具有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效果,传承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3.泥塑:泥塑是以黏土、泥土等自然材料为主要材料进行雕刻创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泥塑以其精巧而生动的形象表达能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4.窑洞壁画:窑洞壁画是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绘画形式,它出现在古代民居的窑洞内壁,用于装饰和表达民间文化,主要绘制人物、动物、花鸟等图案。
5.剪纸: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最常见的民间美术形式之一,它以剪纸技巧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的图案来表达美感。
剪纸常常用于装饰和祈福,也是中国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6.刺绣:刺绣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手工艺,通过针线在织物上刺绣各种图案和花纹。
刺绣作品以其精致、细腻和独特的美感而闻名于世。
7.民间木雕:民间木雕是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进行雕刻创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它以其大胆、粗犷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形象表达能力而受到广泛的喜爱。
8.民间陶瓷:民间陶瓷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泥土为原料,通过手工陶烧制作各种陶器、瓷器和陶瓷工艺品。
9.民间木版年画:民间木版年画是中国农村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创作材料为木版和水墨,主要描绘了丰收、祈福、神话等各种主题。
10.工艺扇:工艺扇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以上仅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一部分种类,每个地区和民族在这些基础上还有更多的独特艺术形式和作品。
这些传统民间美术通过代代传承,凝聚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情感,成为了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宝库。
第1课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2.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欣赏、鉴赏民间美术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2.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欣赏、鉴赏民间美术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民间美术的概念与类型教学方法:讲授+讨论(1)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是指在民间生产、生活、文化活动中所创造的美术作品,其内容直接反映人民生活、习俗、精神世界和艺术创造能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2)民间美术的类型:包括剪纸、皮影戏、布袋戏、泥塑、灯笼、剪红窗花、布艺、扇画等。
2.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与表现手法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1)基本特点:真实、朴实、生动、形式多样等。
(2)表现手法:利用色彩、线条、形象等手法,渲染出生动有趣的图画,以及运用人物、动植物、器物等物体形象表现出各种意象和寓意,让观众获得审美的愉悦和艺术的享受。
3.民间美术鉴赏与欣赏教学方法:欣赏+分析(1)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观看民间美术作品,借助讲解、引导的方式进行欣赏和鉴赏。
(2)分析民间美术作品:提供多样的分析角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意蕴与寓意。
五、作业1.按照老师的步骤,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民间美术作品;2.结合本节课所学,阅读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民间美术的文章,介绍民间美术的类型、特点和表现手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对于民间美术的鉴赏和欣赏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观看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学生也增强了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接下来需要更多的实践与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展示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民间美术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