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民间美术史问答题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民间艺术一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民间美术史的问答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问:什么是中国民间美术?答:中国民间美术是指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艺术作品。
它包括了绘画、雕塑、灯彩、剪纸、面塑、民间木刻等多种形式,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地区和民族的特点。
问:中国民间美术有哪些流派?答:中国民间美术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刺绣、蜡染、皮影戏、泥塑、伏牛山剪纸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技法和风格,传承了数百年的历史。
问: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是什么?答: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有多个方面。
首先,它通常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现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其次,它注重形式的变化和技艺的独特性,通过手工艺技巧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此外,中国民间美术注重创新和传承,在创作中融入了新的元素,使之与时俱进。
问: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如何?答: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古代,民间艺术主要体现在宫廷装饰、寺庙建筑和民居装饰上。
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改革,民间美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许多民间艺术形式开始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成为文化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问:中国民间美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何?答:中国民间美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通过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价值观念,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它也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灵感。
问:目前中国民间美术的现状如何?答:目前,中国民间美术在面临一些挑战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逐渐失去了市场和观众。
另一方面,一些新的民间美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涌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一些民间艺术家和爱好者也在积极探索和传承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和技艺。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六个最基本的特征。
1、它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大众群体。
2、它是为包括生产劳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风俗、信仰禁忌和艺术生活在内的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
3、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体系、艺术体系、造型体系和色彩体系。
因此,愈是具有广泛群体性的民间美术门类,愈是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如与群体衣食住行和民俗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面花、剪纸、服饰、刺绣、染织、傩仪傩舞傩面具、民间绘画、年画、皮影、木偶、玩具、风筝、纸扎与灯艺、民间社戏脸谱、民间棋类拼板、民间陶瓷、民间雕刻和民居建筑、车船装饰和生活用具等。
4、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之一。
中国民间美术诞生于中国原始社会,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反映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因此它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性。
5、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地域文化特征。
6、艺术创造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都是随手可得、就地取材的,具有农村自然经济的地域性特征。
总之,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民族美术中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地域最广阔、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
它蕴涵着我们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文化遗存直到近现代的商品经济市民文化,像考古发掘中区分文化层一样,甚至在一件作品中都可以区分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积淀,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民间美术品——竹编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
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
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
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艺术特色的多种编织工艺,常用的有:1、编织,即用竹丝、篾片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2、车花,将竹节车成一定形状和装饰;3、拼花,利用竹的表面或断面,拼成花型或器皿;4、穿珠,是将竹节制成小段进行穿结;5、翻簧,利用竹簧加工制成各种器皿的方法。
中国民间美术概论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丰富的历史积淀使其有着独特
的艺术风格。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利用泥土、木材等材料进行
雕塑创作,表现了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对生命力的崇敬。
在历史的长河中,民间美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表达人民智慧和审美的艺术形式。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自然的表现形式。
民间美术大多以自然界的事物为创作对象,如花鸟、山水等,以及民
间生活场景的描绘,形式上追求自然真实。
其次是粗犷朴实的形式语言。
民间艺术在表现手法上注重形象的直观和感性,以简洁的线条和明快的色
彩表达主题,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是民族情感的寄托。
民间美术
往往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通过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载体,传达着人们
对家园和亲情的热爱和向往。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
首先是口耳相传。
在没有文字记
录的年代,民间艺术往往通过口述和传统方式进行传承,艺术家通过亲身
示范的方式将技艺传给后人。
其次是家族内的传承。
很多民间艺术传承在
家族内部进行,父辈将技艺传给子辈,由此形成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和家
族传承的艺术形式。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学校或机构专门从事对民间艺
术的传承和培养,将这些技艺教授给年轻一代。
综上所述,中国民间美术是反映生活、文化和审美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通过多种方式的传承,它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并且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
样的文化体验和艺术享受。
中国民间美术史问答题美术作为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民间美术是指大众群体中传承并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问答题,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问:什么是中国民间美术?答:中国民间美术是指广大农民和工人群众创作的艺术品,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剪纸、泥人、窗花、面塑等,传承并表达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问: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答: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人们用编织、陶制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
在明清时期,民间美术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人们通过制作民间艺术品来丰富生活,传承民族文化。
问:中国民间美术与宫廷艺术有何不同?答:中国宫廷艺术是皇家贵族的艺术表达方式,它受到官方的支持和保护,并在宫廷中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而中国民间美术是广大农民和工人群众的创作,它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更加注重表达真实的生活与情感。
问:中国民间美术有哪些代表作品?答:中国民间美术有很多代表作品,其中包括:1. 剪纸:剪纸是一种闻名世界的中国民间艺术,它是用剪刀在纸上剪出花纹或形象,形成艺术品。
剪纸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常用于喜庆的场合。
2. 泥人:泥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一种,以黄土为原料,通过手工捏制成各种形象。
泥人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常被用作礼品或装饰品。
3. 窗花:窗花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民间装饰品,用剪纸和彩纸制作而成,常贴在窗户上,透过阳光照射下来,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
4. 面塑:面塑是以面粉为基本材料,通过手工塑造,创作出各种造型的艺术品。
它具有丰富的寓意和祝福之意,是中国婚庆和喜庆场合的重要道具。
问: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如何?答: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存在一定的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减少,民间艺人的生活困难增加。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艺术形式下列属于中国民间美术的是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艺术形式,形成于中国传统社会中。
它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为基础,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下面将从陶瓷、剪纸、剪纸艺术品、木雕、中国结和刺绣六个方面介绍中国民间美术。
首先要介绍的是陶瓷,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中国有着悠久的陶瓷历史,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被后世的陶瓷制作工艺所追随。
在民间,陶瓷制作技艺也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各地的民间艺人通过手工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陶瓷艺术品。
这些陶瓷艺术品形态各异,风格多样,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其次是剪纸,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也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以纸片剪裁而成,形态独特,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中国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技巧和出色的创作能力成为了艺术品的代表。
剪纸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庆祝活动、儿童教育和室内装饰等多个领域,成为了中国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
木雕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木雕历史悠久,技艺渊源流长。
木雕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湛的技法,创造了各种形态各异的艺术品。
中国的满洲花梨木雕、湘西大龙湾木雕、江苏宜兴紫砂木雕等都享有盛誉。
这些木雕作品不仅保存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风采,也传承了中国木雕工艺的精髓。
中国结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颗明珠。
中国结以其简约而优雅的形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中国结以红色丝绳编织而成,形态各异,寓意吉祥如意。
中国结被广泛用于装饰、饰品、礼品以及婚庆等方面。
中国结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既依赖于传统技艺,又有创新的元素,展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最后要介绍的是刺绣,刺绣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中国刺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的民间刺绣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装饰和艺术创作等领域,成为了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年画、刺绣、风筝、编织、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
代表及其特点如下:一、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
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
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
中国著名的三大“年画之乡”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
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二、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古代称“黹”、“针黹”。
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代表是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
民代刺绣种最著名的是顾绣。
三、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
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
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
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讲述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作品,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民间美术,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年画、刺绣、风筝、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难点:“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解决学生对民间美术在思想和观念上的认同,激发同学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
进行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和承传。
逐步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先让学生看《中国梦我的梦——梦娃公益广告》,集体讨论里面出现了哪些民间美术作品。
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民间艺术。
让学生看课本(69页),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艺术。
二、提出问题(5分钟)(一)、民间美术植根于人民生活中1、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欣赏图片,说出它们的种类和材质)2、想一想说一说看谁善于发现生活师:民间美术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民间美术作品的创造者是谁?民间美术作品在色彩和造型上有什么特点?民间美术的材料取自哪里?生:讨论与思考请同学根据以上问题的回答做总结。
(什么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特征?)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分析理解我国民间美术有何特点?师:请各组结合图片与课本内容进行讨论,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作简短发言。
生:①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
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应该是民间美术。
生:②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
生:③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生:④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风俗有密切联系,但它不是迷信。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善于发现,我们就能发现很多种类的民间美术,这里所说的民间美术是指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与老百姓生活十分密切的一种艺术门类。
三、走进民间美术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民间美术有哪些呢?(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生: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戏具、剪纸、纸扎彩灯、编织等。
想一想:我们的民间美术种类这么多,那么我想问一问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最大的民俗节日是什么?那么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来进行装饰呢?分析小结: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人们在进行民俗活动的时候如春节舞龙狮、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及人生礼仪中如满月、周岁、结婚、百年等都会进行扎花灯、剪剪纸、做刺绣等民间美术创作来庆祝、丰富民俗活动。
师:介绍我们身边的各具特色的民间美术。
(课件展示图片)1、年画年画是我国民间过年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以满足纳福迎祥,万象更新的民俗需要,同时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年画最早起源于门神画,自汉朝以前就已经有了,到了唐代,门神普遍传为秦叔宝、尉迟敬德的形象,后来又把财神请到家里,以满足人们喜庆新年的美好愿望。
师:你知道哪里的年画最有名吗?(四大年画产地)生:陕西、河南、山东、甘肃等。
山东杨家埠bù《年年有余》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一团和气》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
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
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喹,生活幸福,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
当然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的作品外,还有人说戏剧类,祈副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物理事物的一幅风俗画。
(给学生放一下年画的习作过程)。
四川绵竹师:年画除了人还有哪些种类?(六大种类)生:门神、送子、祈福等。
1、敬神祭祀2、镇妖辟邪3、祝福祈祥4、世俗风情5、神话传说6、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2、剪纸剪纸是我国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
是各种民间美术的基础。
又称刻纸,窗花或剪画,是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
这种传统的装饰艺术,早在汉代,民间农夫女子就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一种图案,贴在鬓角以作美丽的装饰。
后来逐步发展,发展到近现代,陕西各地农村,上至老年妇女,下至青少年女子,几乎家家都有剪贴窗花的习俗。
单色剪纸(民俗活动:结婚、过寿)染色剪纸(先剪好,后染色)精致美观套色剪纸()剪纸代表人物:剪花娘子库淑兰(她的剪纸作品为博物馆收藏了196幅)对称,颜色鲜艳,造型丰富,形象可爱。
3、刺绣(四大名绣)师:看过了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刺绣又有那些了解呢?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受地域文化影响)师:苏绣可是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就是上面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图片)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仿佛是一只真猫,另人赞不绝口。
课件欣赏民间刺绣(民间刺绣的特点)饱满、对称、均衡4、玩具民间玩具是利用农村俯拾皆是的泥木竹石、纸草布皮之类的平常物料创造出来的。
这些玩具有玩耍、欣赏的价值,而且寓意深远。
师:师: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各种玩具伴随长大的,我们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讲课之前先说说你们小时平时玩些什么?生:风筝。
师:那你们知道中国最有名的制造风筝的地方是哪儿吗?生:山东师:那你们知道中国的风筝节是哪一天吗?我国申请的最长的放风筝的吉尼斯纪录有多长?6千米国家阴历3月3。
课件欣赏:风筝、泥玩具、布玩具、活动玩具。
5、民间雕塑雕塑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造型艺术的重要门类。
它分为雕刻和塑造。
民间雕刻主要有:石雕、砖刻,木雕,泥人,面塑(黄河流域:以面食为主)。
四、探究民间美术的特点考一考寓意性、象征性是民间美术重要的艺术特征师总结:刚才呢,同学们回答的比较好,思维也比较敏捷,那么现在这个是考考你们的。
(课件欣赏)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民间美术独立的符号系统、常用题材及含蓄寓意的表现方法等。
提问:“莲年有鱼”有何更深刻的含义?学生表现:平安富贵、龙凤呈祥等寓意的表达。
小组讨论:民间美术与民俗有什么关系?(1分钟)师:民间美术肯定是和民俗有关系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影响,主要是讨论这个。
生:密不可分,民间美术是为了体现民俗。
生:民间美术是基于民间美术之上所创作出来的。
生: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有了民俗,民间美术才得以形成,民间美术展现的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就成了一个艺术的分支。
师:首先我们要知道民间美术是贯穿于整个民俗活动中的,是密不可分的;然后我们要知道它的题材和语言也受民俗影响;民俗是靠民间美术来烘托气氛的。
那我们就以过年来举例,现在我们过年是最大的民俗活动,对不对。
那么过年的时候,我们不放鞭炮,不挂装饰品,不贴对联,不贴门神,不贴窗花,你们感觉气氛浓厚不浓厚;那比如说,结婚的时候没有大红喜字,没剪哪些鸳鸯,没有礼花彩带,没有那些东西,你们觉得气氛好不好。
你们一定要知道,民间美术的产生一定要挂上民俗活动的。
五、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为唤起全社会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与行动,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
据了解,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里,各地将积极倡导举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开展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爱我遗产、优化环境”系列活动,举办文化遗产展和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专家咨询及文物收藏鉴赏活动等。
六、课堂总结教师阐述:从这堂课中我们了解了民间美术的种类及艺术特征,感受到了民间美术的魅力,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可以登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官方网站,那里有更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民间艺术,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是非常可悲的,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共同关注生活,关注民间美术,让民族文化传承下来。
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学生学习,本课通过教师启发、引导、点拨,调控探究方向,及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在宽松的教学情景中开展了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尽最大学力能够到达的区域内学习。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升华的途径是应用与整合。
通过应用使知识与方法得到整合,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立足实际,活学活用,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强化内在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八、课后学习活动知识拓展:视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