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试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1.28 KB
- 文档页数:3
绝缘油质试验报告试验单位郝滩变试验原因送检委托日期2015年10月30日名称项目330kV主变(#3主变)杂质无游离碳无水份mg/L 9.2 酸价KOH毫克/克油0.008 水溶性酸PH 5.4 闪点℃148介损tgÕ20℃90℃ 1.22%击穿电压(kV)I 69II 68III 70IV 69V 68VI 69平均68.8结论合格审核:秦勤试验:江涛充油电器设备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报告委托单位郝滩变分析原因送检取样日期2015年10月30日样品说明分析日期2015年10月30日项目分析结果ul/l 设备名称330kV主变(#3主变)氢H20氧O2/一氧化碳CO 2二氧化碳CO2141甲烷CH40.56乙烷C2H60乙烯C2H40丙烷C3H8/乙炔C2H20丙烯C3H6/总烃(C1+C2) 0.56结论正常备注审核:秦勤试验:江涛绝缘油质试验报告试验单位郝滩变试验原因送检委托日期2015年12月19日名称项目330kV主变(#2主变试验后)330kV主变(#3主变试验后)杂质无无游离碳无无水份mg/L 9.1 9.2 酸价KOH毫克/克油0.008 0.008 水溶性酸PH 5.4 5.4 闪点℃148 147介损tgÕ20℃90℃ 1.21% 1.20%击穿电压(kV)I 70 68II 67 69III 70 70IV 69 68V 71 70VI 69 69平均69.3 69结论合格合格审核:秦勤试验:江涛充油电器设备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报告委托单位郝滩变分析原因送检取样日期2015年12月18日样品说明分析日期2015年12月18日项目分析结果ul/l 设备名称330kV主变(#2主变试验后)330kV主变(#3主变试验后)氢H20 0氧O2/ /一氧化碳CO 2 2二氧化碳CO2139 142甲烷CH40.54 0.56乙烷C2H60 0乙烯C2H40 0丙烷C3H8/ /乙炔C2H20 0丙烯C3H6/ /总烃(C1+C2) 0.54 0.56结论正常正常备注审核:秦勤试验:江涛试验单位郝滩变试验原因送检委托日期2015年10月30日名称项目330kV主变(#3主变有载调压注油后)AB C杂质无无无游离碳无无无水份mg/L 9.8 9.2 9.5 酸价KOH毫克/克油0.006 0.008 0.008 水溶性酸PH 5.4 5.4 5.4 闪点℃144 144 144介损tgÕ20℃90℃ 1.01% 1.11% 1.02%击穿电压(kV)I 68 66 67II 63 67 69III 66 68 66IV 69 64 69V 62 66 62VI 66 63 62 平均65.6 65.6 65.7 结论合格合格合格审核:秦勤试验:江涛试验单位郝滩变试验原因送检委托日期2015年11月6日名称项目330kV主变(#2主变有载调压注油后)A相B相C相杂质无无无游离碳无无无水份mg/L 9.3 9.5 9.3 酸价KOH毫克/克油0.008 0.008 0.008 水溶性酸PH 5.4 5.4 5.4 闪点℃142 144 144介损tgÕ20℃90℃ 1.15% 1.05% 1.08%击穿电压(kV)I 70 65 68II 64 66 69III 65 63 64IV 62 70 62V 62 64 65VI 66 62 69 平均64.8 65.0 66.1 结论合格合格合格审核:秦勤试验:江涛试验单位郝滩变试验原因送检委托日期2015年12月18日名称项目330kV主变(#2主变有载调压试验后)AB C杂质无无无游离碳无无无水份mg/L 9.8 9.8 9.8 酸价KOH毫克/克油0.006 0.006 0.006 水溶性酸PH 5.4 5.4 5.4 闪点℃144 144 144介损tgÕ20℃90℃ 1.02% 1.02% 1.02%击穿电压(kV)I 67 65 61II 65 70 68III 69 64 63IV 66 69 70V 63 65 65VI 67 60 63 平均66.1 65.5 65.0 结论合格合格合格审核:秦勤试验:江涛试验单位郝滩变试验原因送检委托日期2015年12月18日名称项目330kV主变(#3主变有载调压试验后)AB C杂质无无无游离碳无无无水份mg/L 9.5 9.3 9.5 酸价KOH毫克/克油0.004 0.006 0.006 水溶性酸PH 5.4 5.4 5.4 闪点℃144 142 144介损tgÕ20℃90℃ 1.05% 1.05% 1.05%击穿电压(kV)I 70 62 68II 64 69 64III 65 69 71IV 68 70 64V 63 61 68VI 69 65 64 平均66.5 66.0 66.5 结论合格合格合格审核:秦勤试验:江涛。
变压器油试验报告1. 引言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而变压器油则是变压器的重要绝缘材料,通过对其进行各项试验来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变压器油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 试验目的变压器油试验的目的是评估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以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长寿命。
3. 试验方法本次试验对变压器油进行了以下几项试验:3.1 闪点试验闪点试验用于评估变压器油的挥发性和火灾风险。
试验使用闭杯法进行,按照ASTM D93标准进行操作。
3.2 介电强度试验介电强度试验用于评估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
试验使用直流高电压进行,按照ASTM D877标准进行操作。
3.3 酸度试验酸度试验用于评估变压器油的酸性成分。
试验使用酚酞指示剂法进行,按照GB/T 264标准进行操作。
3.4 溶胀试验溶胀试验用于评估变压器油的可溶性。
试验按照ASTM D972标准进行操作。
4. 试验结果4.1 闪点试验结果变压器油的闪点为X°C,符合ASTM D93标准的要求。
说明变压器油的挥发性较低,火灾风险较小。
4.2 介电强度试验结果变压器油的介电强度为X kV/mm,符合ASTM D877标准的要求。
说明变压器油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4.3 酸度试验结果变压器油的酸度为X mg KOH/g,符合GB/T 264标准的要求。
说明变压器油的酸性成分较低。
4.4 溶胀试验结果变压器油的溶胀率为X %,符合ASTM D972标准的要求。
说明变压器油具有较好的可溶性。
5. 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变压器油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变压器油的挥发性较低,火灾风险较小,符合安全要求。
2.变压器油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有效防止电气设备的击穿和故障。
3.变压器油的酸性成分较低,有助于维持设备的稳定运行。
4.变压器油具有较好的可溶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绝缘和冷却效果。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变压器检测实习报告总结篇一:变压器厂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二、实习任务 (2)三、实习地点 (3)四、实习内容..................................................................4(一)变压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二)变压器的部分制作 (6)(三)变压器的维修 ...................................................12(四)安全问题 (16)五、实习感想.................................................................17一、实习目的及意义大学生毕业实习,其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全面的工程技术训练,并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搜集必要的设计资料,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能力,培养与工人相结合,与生产相结合,向实践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实习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技术调查研究、拟定设计方案、技术设计经济分析。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毕业实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大学生在学校近三年半的系统知识的学习,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服务;作为对学习成果的真正检验,不光是能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所学能有所用。
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方案本方法适用于验收20℃时粘度不大于50毫米2/秒的各种绝缘油。
例如: 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缆油等新油或使用过的油,但主要是用于新油。
介电强度并不是用来评定绝缘油质量的一个标准,而是一项常规试验。
它是用来阐明绝缘油被水和其他悬浮物质物理污染的程度以及打算注入设备前进行干操和过滤是否适宜。
本方案是参照采用国家标准GB/T 507-86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GB/T 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手工法)》、GB2536-90 《变压器油》制订的。
1 方法概要测定方法是将放在专门设备里的被测试样经受一个按一定速率连续升压的交变电场的作用直至油击穿。
测量值与所用的测量设备和采用的方法有很大关系。
2 仪器2.1 变压器2.1.1 试验电压是从交流(50Hz) 的低压电源供电的一个升压变压器得到的。
通过手调或自动控制装置逐渐增加初级线圈电压,经升压后的次级线圈电压施加于试验油杯的电极上。
该电压应是一近似正弦的波形,其峰值因数应在2U 士5 % 范围。
2.1.2 变压器和相配的装置应能在电压大于15千伏时产生一个20毫安的最小短路电流。
2.2 保护装置2.1.1 装置应良好接地。
2.1.2 进行试验时尽可能防止产生高频振荡.2.1.3 了保护设备和避免试油在击穿瞬间的分解,可与试验油杯申联一个电阻,以限制击穿电流。
2.1.4 高压变压器的初级电路上接一个断路器,这个断路器能在试样击穿后不超过0.02秒的时间内因试样的击穿电流作用而动作。
断路器接一个无电压释放线圈以保护设备。
2.3 电压调节电压调节可用下列设备之一来实现,电压调节最好采用自动升压系统,因为手动调节不易得到要求的匀速升压。
2.3.1 变比自耦变压器2.3.2 电阻分压器2.3.3 发电机磁场调节2.3.4 感应调节器2.4 试验电压的测量试验电压值是电压的有效值,即电压峰值除以2。
电压可以用峰值电压表或其他类型的测量电压表连接到试验变压器的愉入端或输出端来测量。
油浸式变压器试验报告本试验报告的目的是对一台油浸式变压器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以确保其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本次试验采用的主要设备包括: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温度计、压力表、油样采集器、声级计等。
(1)外观检查:对变压器的外观进行仔细观察,检查其结构是否合理,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紧固件是否松动,有无渗漏油现象等。
(2)绝缘电阻测试: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变压器的绝缘电阻进行测试,以评估其绝缘性能。
测试包括绕组对地、相间及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
(3)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通过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仪来测量变压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以评估其绝缘性能。
(4)空载试验:在额定电压下进行空载试验,以检查变压器的空载性能。
通过测量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及功率因数等参数,评估变压器的性能。
(5)短路试验:在额定电流下进行短路试验,以检查变压器的短路性能。
通过测量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及功率因数等参数,评估变压器的性能。
(6)温升试验:在额定负荷下运行变压器,并实时监测其温度变化,以检查其温升性能。
通过与标准对比,评估变压器的性能。
(7)噪声测试:使用声级计对变压器运行时的噪声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噪声水平。
外观检查结果表明,该变压器的结构合理,部件完好无损,紧固件无松动现象,无渗漏油现象。
绝缘电阻测试结果表明,该变压器的绝缘电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结果表明,该变压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在允许范围内,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油浸式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油浸式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方法及其优劣和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油浸式变压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其主要作用是转换和传输电力。
由于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高电压、大电流的运行特点,油浸式变压器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如绕组变形、绝缘老化、过热等,这些故障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火灾事故。
变压器油实验报告变压器油实验报告一、引言变压器油作为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绝缘、冷却和灭弧的功能。
为了确保变压器正常运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压器油实验。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验结果,评估变压器油的质量和性能。
二、实验目的1. 测定变压器油的介电强度,评估其绝缘性能。
2. 分析变压器油的气体含量,判断其是否存在故障。
3. 检测变压器油的电导率,评估其清洁程度。
4. 测试变压器油的水分含量,判断其是否受潮。
三、实验方法1. 介电强度测试:采用交流耐压试验仪,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测试。
2. 气体含量分析:使用气相色谱法,通过检测变压器油中的气体种类和含量来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
3. 电导率测试:采用电导率仪,测试变压器油的电导率。
4.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库仑滴定法,测定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介电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变压器油的介电强度为XX kV/mm,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说明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良好。
2. 气体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变压器油中的气体主要为乙烯、乙炔和氢气,含量较低,并未发现异常气体。
说明变压器油中不存在明显的故障。
3. 电导率测试结果显示,变压器油的电导率为XX μS/cm,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说明变压器油的清洁程度较高。
4. 水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含量为XX ppm,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说明变压器油未受到明显的潮湿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对变压器油的实验测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变压器的正常运行要求。
2. 变压器油中未发现明显的故障气体,变压器运行稳定。
3. 变压器油的清洁度较高,有利于维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4. 变压器油未受到明显的潮湿影响,不会对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造成影响。
五、结论本次变压器油实验结果表明,变压器油的质量和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变压器的正常运行要求。
然而,为了确保变压器的长期稳定运行,建议定期对变压器油进行监测和检验,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变压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变压器油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变压器油进行一系列试验,了解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电气性能和物理性能,并评估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变压器油试验设备2.变压器油样品3.试验仪器:介电强度测定仪、介质损耗测量仪、闪点测定仪、水分测定仪、酸值测定仪等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介电强度测定将变压器油样品置于介电强度测定仪中,按照标准规定的电压和时间进行测试。
记录得到的破坏电压。
结果:变压器油样品的介电强度为XXX kV/mm。
2.损耗因素测量将变压器油样品置于介质损耗测量仪中,按照标准规定的电压和频率进行测试。
记录得到的损耗因素。
结果:变压器油样品的损耗因素为XXX。
3.闪点测定将变压器油样品置于闪点测定仪中,加热样品并在样品产生闪光时停止加热。
记录得到的闪点。
结果:变压器油样品的闪点为XXX℃。
4.水分测定将变压器油样品置于水分测定仪中,通过干燥剂吸附水分并测量干燥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出水分含量。
结果:变压器油样品的水分含量为XXX mg/kg。
5.酸值测定将变压器油样品置于酸值测定仪中,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测定变压器油中的酸含量。
结果:变压器油样品的酸值为XXX mg KOH/100 mL。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以上试验,我们可以对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电气性能和物理性能有一个初步的评估。
首先,介电强度测定是评价变压器油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介电强度较高的油样品能够更好地抵抗电场的击穿,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根据实验结果,可见变压器油样品的介电强度符合要求。
其次,损耗因素是评价变压器油电气性能的指标之一、损耗因素较低的油样品能够减少能量损耗,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根据实验结果,可见变压器油样品的损耗因素符合要求。
闪点是评价变压器油的火灾危险性的指标之一、闪点越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越低。
根据实验结果,可见变压器油样品的闪点符合要求。
水分含量是评价变压器油物理性能的指标之一、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下降。
变压器油分析报告1.引言变压器油是变压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绝缘介质,它不仅有助于保护变压器的电气部件,还可以辅助散热和维持变压器的稳定工作。
变压器油的分析可以用来评估变压器的状态和健康程度,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本报告通过对一台变压器油的分析,评估其健康状况和性能指标。
2.试验目的本次油分析的目标是:1)评估变压器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闪点、粘度等。
2)分析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例如介电强度和介质损耗因子。
3)检测变压器油中的有害污染物和杂质,包括水分、氧化物等。
4)判断变压器油的老化程度和变压器系统的运行状况。
3.实验方法本次油分析使用了多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闪点试验、粘度测量、电气性能测试以及污染物检测等。
4.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变压器油的闪点为XX摄氏度,符合标准要求。
2)变压器油的粘度为XX,介于标准范围内。
3)变压器油的介电强度为XX千伏/毫米,介质损耗因子为XX,均符合要求。
4)变压器油中检测到了一定量的水分,超过了标准限制,可能对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5)变压器油中的氧化物含量超过了标准限制,表明变压器油已经老化,需要及时更换。
5.建议措施根据以上分析结果1)及时更换变压器油,以降低电气设备的老化速度。
2)定期进行油的抽样分析,以了解系统的健康状况。
3)加强变压器绝缘系统的维护,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4)密切关注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和氧化物含量,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其对系统的影响。
6.结论通过变压器油的分析,我们对变压器系统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建议在确认了变压器油的老化程度和水分、氧化物含量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变压器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日常维护和保养过程中,油的抽样分析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评估手段,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减少故障的发生。
10#变压器油
Quality inspection report
概述:正茂石化10#变压器油是由石油是以石油馏份为原料,经精制后,加入抗氧化剂调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
化而成。
本产品执行国家标准。
┅产品介绍┅
本系列产品变压冷却性能良好,绝缘性能优良,较强的氧化性能。
主要用于330KV 以下的变压器以及类似要求的电气设备。
┅包装·运输┅
200升镀锌铁桶(170kg )/散水槽罐车运输包装。
本系列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行。
在运输、贮运过程中管道、容器和机泵应专用。
贮运场地严禁烟火。
外观
透明、无悬浮物和机
械杂质
目测 密度(20℃),kg/m 3 ≤
895 GB/T1884,1885
倾点,℃ ≤
-7 GB/T3535
运动粘度(40℃),m ㎡/S 9 GB/T265 凝点,℃ ≤ -- GB/T510
闪点(闭口)℃ ≥ 140 GB/T261
酸值 mgKOH/g ≤ 0.03 GB/T264
腐蚀性硫
非腐蚀性 SH/T0304 氧化安定性
氧化后酸值 mgKOH/g 通过
SH/T0206
氧化后沉淀 % ≤ 0.05 水溶性酸或碱
无
GB/T259
击穿电压(间距2.55mm 交货时)KV ≥ 35 GB/T507 介质损耗因数(90℃) ≤ 0.005 GB/T5654 界面张力 mN/m ≥ 40 GB/T5641 水分 mg/kg
报告
SH/T0207。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方案本方法适用于验收20℃时粘度不大于50毫米2/秒的各种绝缘油。
例如: 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缆油等新油或使用过的油,但主要是用于新油。
介电强度并不是用来评定绝缘油质量的一个标准,而是一项常规试验。
它是用来阐明绝缘油被水和其他悬浮物质物理污染的程度以及打算注入设备前进行干操和过滤是否适宜。
本方案是参照采用国家标准GB/T 507-86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GB/T 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手工法)》、GB2536-90 《变压器油》制订的。
1 方法概要测定方法是将放在专门设备里的被测试样经受一个按一定速率连续升压的交变电场的作用直至油击穿。
测量值与所用的测量设备和采用的方法有很大关系。
2 仪器2.1 变压器2.1.1 试验电压是从交流(50Hz) 的低压电源供电的一个升压变压器得到的。
通过手调或自动控制装置逐渐增加初级线圈电压,经升压后的次级线圈电压施加于试验油杯的电极上。
该电压应是一近似正弦的波形,其峰值因数应在2U 士5 % 范围。
2.1.2 变压器和相配的装置应能在电压大于15千伏时产生一个20毫安的最小短路电流。
2.2 保护装置2.1.1 装置应良好接地。
2.1.2 进行试验时尽可能防止产生高频振荡.2.1.3 了保护设备和避免试油在击穿瞬间的分解,可与试验油杯申联一个电阻,以限制击穿电流。
2.1.4 高压变压器的初级电路上接一个断路器,这个断路器能在试样击穿后不超过0.02秒的时间内因试样的击穿电流作用而动作。
断路器接一个无电压释放线圈以保护设备。
2.3 电压调节电压调节可用下列设备之一来实现,电压调节最好采用自动升压系统,因为手动调节不易得到要求的匀速升压。
2.3.1 变比自耦变压器2.3.2 电阻分压器2.3.3 发电机磁场调节2.3.4 感应调节器2.4 试验电压的测量试验电压值是电压的有效值,即电压峰值除以2。
电压可以用峰值电压表或其他类型的测量电压表连接到试验变压器的愉入端或输出端来测量。
#3变压器油乙炔超标及局放试验不合格赴厂调查报告2008年12月6日IGCC装置COGEN单元发电机-变压器工程的#3主变为180MVA/110KV 变压器,生产单位为XXXX变压器有限公司。
#3变压器原定交货期为2008年6月底,因为出厂试验项目局放试验不合格,更换变压器三相线圈后,局放试验合格,延迟至9月初交货。
在#3变压器安装现场,变压器油经过广州火电(以下简称GPEC)三次过滤,并送XXXX省中试院检验,油中乙炔含量分别为0.2、0.1、0.1ppm,均为不合格。
为确保#3主变质量合格,加快工程进度,2008年11月20日在XXXX 公司召开了#3变压器油乙炔超标处理专题会议(会议纪要见附件一),在会议上各方一致同意IPMT、监理、SNEC、FEDI组成联合调查小组,赴制造厂,对#3变压器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出厂试验及运输过程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希望找到#3变压器油乙炔超标及局放试验不合格的具体原因。
2008年11月26日,由IPMT、监理及福建电力设计院一行四人组成联合调查小组,赴制造厂,进行为期5天的联合调查。
一#3变压器油乙炔超标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2008年11月27日上午,在厂家会议室,的设计、质量、采购等部门技术负责人,与联合调查小组召开了一个分析会,会上现场售后服务技术负责人孙观胜详细介绍了组织人员落实《#3变压器油乙炔超标处理专题会议》的进度情况。
同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与会人员经过讨论,认为#3变压器油乙炔含量超标可能原因有以下三个:1.公司提供的变压器油不合格或者油罐在运输、现场存放过程中受到污染,导致公司提供的变压器油内乙炔含量超标。
2.#3变压器内部残油含有乙炔,乙炔来源可能是局放试验等出厂试验过程中内部放电产生的,或者试验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油产生的。
对于前一个乙炔来源要产生足够的重视,因为可能在变压器内部还存在内部放电故障点。
3.GPEC使用的滤油机在滤油过程中产生乙炔(滤油机运行过程会产生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