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7《船长》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8
语文六年级上册17课预习教案四篇8: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教案二一、复习检查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板书:遇险自救牺牲)二、精读训练1、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句中的“又”的意思?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这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颂。
他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应怀着崇敬之情,用赞颂的语气来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2、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1)默读、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画出有关词句)(2)交流讨论:“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
“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之因。
“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
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万分紧急,千钧一发……)(板书:千钧一发)(3)朗读指导。
指名试读,相机指导。
(开始时语调平缓、轻快,后来要急促,最后一句话要用紧张的语调读,因为情况危急)指名再读,及时鼓励。
过渡: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了,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3、朗读理解第二段。
(1)速读,找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
(2)出示: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3)出示挂图。
(4)图文结合,理解船长的“沉着镇定”。
看图说说船长的神态和动作。
(板书:巍然屹立)指名感情朗读这段话。
看图听老师背这一段话。
集体看图背诵这段话。
(5)他真的把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吗?(他把自己给忘了,面对灾难,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6)哈尔威船长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哪些不同命令?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体会到他的哪些品质?小组交流,讨论。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知识梳理中考语文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知识梳理《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
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
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59岁了。
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用。
创作背景: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
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
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
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
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
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
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
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内容简介: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演讲读书的快乐示例第一篇:1. 读书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我一翻开书,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比如说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和鲁滨逊一起在荒岛上求生,那种刺激和新奇可太有趣了。
2. 读书的快乐呀,就像品尝美味的糖果,每一页都有不同的滋味。
我读《小王子》的时候,就像在听一个好朋友讲述他的经历,那些简单又深刻的话语,让我心里甜滋滋的。
3. 你们知道吗?读书就像是在交朋友。
我拿起《夏洛的网》,夏洛就像是我的一个知心好友,它对威尔伯的友情让我特别感动,这种在书中收获的友谊,真的很美好。
4. 读书是一种超级享受。
我读《草房子》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坐在油麻地的教室里,和桑桑他们一起上课、玩耍,那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这难道不快乐吗?5. 读书就像是打开了一个魔法盒子。
我一翻开《绿野仙踪》,就被带进了那个神奇的奥兹国。
多萝西的冒险就像是我的冒险,这种感觉棒极了。
6. 我觉得读书就像寻宝。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时候,每一个情节都是一个宝藏,汤姆的调皮捣蛋、他的勇敢机智,都让我在书里找到了无限的乐趣。
7. 读书可太快乐了,就像在做一场美梦。
我看《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时候,跟着爱丽丝掉进兔子洞,那种奇幻的感觉,就像我自己在梦里一样。
8. 读书对我来说,就像是和一群有趣的人聊天。
看《三国演义》,曹操、刘备、诸葛亮他们就像在我面前争论天下大事,这比看电视剧还有意思呢。
9. 你们有没有觉得读书像在玩游戏?我读《哈利·波特》的时候,就像跟着哈利一起在魔法学校里闯关,魔法生物、神秘的咒语,每一个都让我兴奋不已。
10. 读书就像是在看一场盛大的演出。
我读《安徒生童话》,那些故事就像舞台上的剧目,小美人鱼的故事让我看得如痴如醉,心里充满了感动。
11. 我常常觉得读书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的坚强就像一道光照进我的心里,这种在书中获得的力量,真的很让人快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阅读文段,根据语境填空。
如上图所示,在甲骨文中,“契”(qì)是会意字。
右边是一把刀,左边的丯(jiè)是草芥,合起来表示① 的意思。
楷书的“契”字增加“木”旁,表示这种契刻记事是以木条为材料的。
后来“木”误写成“大”,就成了今天的“契”字。
后引申为符契,又引申为相和、相投,如端木蕻良笔下,关东原野的土地和他的心就在热情的① (mòqì)里彼此呼唤。
“锲”的读音为① (A.qìB.qiè二选一),仍表示雕刻的意思,如闻一多先生① (词意: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地钻研古代典籍,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二、情景默写整理时,小柯发现唐诗和宋诗在题材内容上有些差别。
以此,他推断“百唠千声随意移,三、语言表达3.赏析标语。
柯桥瓜渚湖畔的樱花和郁金香成了本地网红,观赏者络绎不绝。
为此,公园新立一块标语牌——“郁你相遇,樱你而美”。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四、名著阅读4.以下是小语对七下名著中“救助”情节的整合、圈点、批注,请结合相关名著完成下5.“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越到艰难险阻,越显人间大爱!”请从祥子、尼摩船长、梁生宝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大红花李娟①大红花五十多岁的光景。
花白头发,大嗓门,高鼻梁,身高一米八。
粗胳膊粗腿虎背熊腰,往那儿一站,中流砥柱般稳稳当当,雷霆不能撼之。
②可惜这样一副气派的身材,平日里却衣装破陋滑稽。
上面一件小了三码的短背心,亮堂堂地露出肚脐眼,下面一条抹布似的长裙拖在脚背上。
她还从不穿袜子,光脚趿一双男式破拖鞋。
脚趾头脏得何其狰狞,獠牙般凶狠。
③不过劳动人民嘛,整天辛苦奔忙,不甚讲究也是无可厚非。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默写。
(10 分)古人心怀理想,诉诸笔端。
《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爱莲说》中的莲花身处污浊,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泊秦淮》中的忧虑与愤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商隐《贾生》中怀才不遇的慨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不为顺境迷惑的清醒认识。
2. [2023 · 湖北襄阳月考] 下面是某名著节选,请你阅读后完成后面的练习。
(11 分)鲨鱼回来,翻转脊背,就要把印度人切成两半了。
这时候,我觉得蹲在我近边的A突然站起来。
然后,A 手拿匕首,直向鲨鱼冲去,准备跟鲨鱼肉搏。
鲨鱼正要咬那个不幸的采珠人的时候,看见了它的新来敌人,它立即又翻过肚腹,很快地向 A 冲来。
(有改动)(1)以上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文中的 A 是_____________。
此文段中A 勇救采珠人,主要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4 分)(2)作为七年级的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应不少于400 字,这就要求我们要以____________为主。
这部名著除了选文所写,还写了很多其他惊险情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3)本书与《西游记》中都有想象,请联系原著,谈谈二者有什么不同。
(4 分)3. [2023·广东深圳期中] 语文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与社会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而“家国情怀”总是渗透于语文生活之中的。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七)第21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积累运用 (共9题;共50分)1. (5分)看拼音写汉字fèn tuóbǒcáng jìng kěn气________骆________________脚________着________然________食2. (6分)形近字组词。
驭________邹________僵________役________御________雏________缰________驿________3. (20分)连一连,填一填。
(1)(2)我发现以上的字都是________字旁,它们大都与________有关。
(3)在课外,我还发现________ ________也是含有虫字旁的字。
4. (8分)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磨________________扁________________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藏________________尽________________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2分) (2019五上·浙江期末) 要在阅览室张贴一张宣传标语,不合适的一句是()A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 .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C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D .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6. (2分)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 . 赤壁大战B . 草船借箭C . 三顾茅庐D . 负荆请罪7. (2分)“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_______,越来越靠近_______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笔记一、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
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
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尔顿船长》等。
【背景资料】《鲁宾逊漂流记》是根据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创作的。
据当时的英国杂志报道:1704年,塞尔柯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的一座小岛上,他在岛上生活了4年多后被人救回。
丹尼尔·笛福受这一事件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
二、生字预习【惧】jù(惧怕)(畏惧)(恐惧)字义:害怕。
【凄】qī(凄惨)(凄凉)(凄冷)字义:①冷落寂静。
②寒凉。
③悲伤。
【寞】mò(寂寞)(落寞)字义:寂静,清净。
【宴】yàn(宴会)(宴请)(赴宴)字义:①聚会在一起吃酒饭。
②用酒饭招待。
③酒席。
【霉】méi(倒霉)(发霉)(曲霉)字义:①衣物、食品等受了潮热长霉菌。
②霉菌,真菌的一类,常计生或腐生在食物或衣物的表面,呈细丝状。
【籍】jí(书籍)(古籍)(书籍)字义:①书、书册。
②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
【聊】liáo(聊天)(无聊)(百无聊赖)字义:①聊天,闲谈。
②依赖。
③姑且【乏】fá(乏味)(缺乏)(人困马乏)字义:①缺少。
②疲倦。
【栅】zhà(栅栏)(篱笆栅)(铁栅)字义:栅栏,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
【控】kòng(控制)(指控)(控告)字义:①节制,驾驭。
②告状,告发罪恶。
③倒悬瓶、罐等。
【贷】kuǎn(贷款)(借贷)(责无旁贷)字义:①借贷,借入或借出(会计工作上专指借出。
)②推卸给别人。
③宽恕,饶恕。
【剔】tī(剔除)(挑剔)(玲珑剔透)字义:①把不好的挑出来。
②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
【毙】bì(毙命)(击毙)(坐以待毙)字义:①死。
鲁滨逊漂流记的知识点总结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
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鲁滨逊漂流记的知识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知识总结一、填空题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
他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作(英国小说之父)。
除了《鲁滨逊漂流记》,他还创作了(《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作品。
2、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
3、他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
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
4、他在孤岛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填农作物)。
5、(《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
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
6、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填国籍)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7、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帮助过他的人。
8、伴鲁滨逊度过晨昏的是一只(鹦鹉)、及一只(狗)、一只(猫)。
9、鲁滨逊生活的孤岛叫(绝望岛)。
10、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的第一夜在(树上)睡觉。
11、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12、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稻)苗和(麦)苗。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基础知识大闯关(一)(含答案)期中基础知识大闯关(一)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一、单选题1.下面词语的注音,你认为有误的选项有()A.迷蒙(míméng)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 lǐn)B.参差(cēn cī)热血沸腾(rèxiěfèi téng)C.吞没(tūn mò)暴露无遗(bào lùwúyí)D.单薄(dān báo)汹涌澎湃(xiōng yǒng péng pài)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游览,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B.一棵棵翠色欲流的柳树伫立于河水旁。
C.我们班取得了拔河比赛第一名,真令人心驰神往。
D.那个女孩经常孤芳自赏,所以没有人愿意跟她交朋友。
3.《童年》中,阿廖沙和他的那些“伙伴们“时常()挣钱。
A.抢米的东西卖掉B.把书本卖掉C.给人当童工D.捡破烂4.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心弛神往全神贯注恋恋有词顾影自怜B.前功尽弃满腔怒火振天动地参差不齐C.大步流星千钧一发婆娑起舞别出心裁D.沧海一栗井然有序聚精会神自作自受5.下面四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张爷爷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B.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C.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脸。
D.博物馆正在展出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6.关于作家作品的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A.《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B.《穷人一文的作者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C.《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D.《草原》的作者是宗璞。
7.选出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尽管没有调料,可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B.你只有亲自去参观故宫,才可以真正领略这一建筑群宏大的规模和统的布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7.船长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章的有关段落。
3.理解叙事写人中含义深刻的语句.4.感受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及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5.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揭示人物崇高精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受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及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板题同学们,危难之时显身手,方显英雄本色。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说为我们描写了一个伟大的英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的激情导入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起阅读期待)(二)、定向示标。
(指名读)1.学会8个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的脉络,感悟课文“遇险”部分。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三)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识、写(1)学习生字。
A.认读预习单中的8个生字。
(注意把握能否读正确。
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B. 教师以“薄”字为例范写,强调规范书写。
C.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用钢笔描红D.学生再认真练写几个,力争写规范、美观。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提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该环节旨在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意识,养成认真书写汉字习惯。
)(2)认读词语。
薄(bó)露肇(zhào)祸呼号( háo) 哭泣斗殴可怖履行调遣控制秩(zhì)序灵魂巍然屹立忠于职守南安普顿格恩西岛“玛丽”号“诺曼底”号哈尔威船长洛克机械(xiâ)师奥克勒大副克莱芒(国外人名、地名对学生而言较生僻、难读,熟读它们,理清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出示词语:结合文中句子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调遣:调派,差遣。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肇祸:闯祸。
深渊: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严谨而有条理,一点都不紊乱。
2.检查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纠错,直到正确为止。
(遇错必停!有错必究!有助于学生及时改正错误。
)(3)熟练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内容。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快速读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遇险?哪几个自然段写自救?哪几个自然段写牺牲?按照“遇险——自救——牺牲”为提纲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2)说说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把段意连起来,加以整理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训练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让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读突破(四)精读感悟,学习课文“遇险”部分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写了哪些内容?2.默读第二自然段,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这场灾难的可怕?在文中用“——”划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细细加以体会。
(1)汇报交流。
(2)指名读(预设句: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
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A.探究:“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和“海水猛烈地流进..船舱”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感受事故发生时水流的速度——快;水量非常的——大。
)B.指导朗读句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C.师生接读。
师: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生:孩子师:半裸着身子生: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D.播放节选《泰坦尼克》中海难危急关头的场景音响,学生交流感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E.齐读。
“只听一声巨响……”(刻意营造危险的氛围,引导学生体会灾难发生时可怕的情景,为下文表现人物精神做了很好地铺垫。
)(五)、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8个生字,理解了一些词语,清析了文章的脉络,探究了了海难发生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
(六)达标测试。
1.听写生字(略).2.给加点字注音薄.(bó)露呼号.( háo) 机械. (xiâ)师秩.(zhì)序肇.(zhào)祸3.雨果是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成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课文按照“遇险”--_________--_______分为三部分,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读突破(一)导课1870年3月17日夜晚,沉沉夜雾中,正常行驶中的“诺曼底”号突然遭到“玛丽”号巨轮的猛烈撞击,船身被剖开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情况万分危急。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指挥救援工作的?我们本节课接着探究。
请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5—30自然段。
2. 理解叙事写人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以“哈尔威船长的三次命令”为线索,体会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及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4.体会作者运用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揭示人物崇高精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二)揣摩人物语言、行动,感悟英雄品质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用心的读课文3-27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船长的哪些命令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老师相信,只要你潜心朗读,用心体会,肯定会收获很多。
1.探究船长的第一次命令(预设:“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1)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看能不能从中体会到什么?(2)说说你对“吼”的理解。
(3)指名“吼一吼”船长的命令。
(威严、有力,声音越来越大)(4)齐“吼”船长的这段话。
过渡: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而船上实际有61人,是他粗心吗?请大家读读第四自然段。
(5)从他的命令中,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镇定、临危不乱、爱护妇女儿童……)(6)让我们怀着无比的敬意,跟着船长一起“吼”—(齐读)(一读理解“吼”,为什么吼?怎样吼?二读品句,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出哈尔威是位怎样的船长?三读传情,把自己对船长的敬仰之情通过朗读传达出来。
)2. 探究船长的第二次命令。
过渡:夜已经深了!海浪像一头暴怒的雄狮疯狂撕咬着“诺曼底”号轮船。
黑乎乎的大海上,传来了可怕的哭号声……听!黑暗中传来了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1)指名读。
(2)说说目前的情况。
(炉子被海水淹了,机器停了,船只能坚持20分钟了…)过渡:20分钟要转移60个人到小艇上去,算算平均转移一个人要多长时间?事关生死存亡的20秒啊!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哈尔威船长的哪句话最能引起你的注意?(预设: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3)组织辩论:船长真的会开枪吗?(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用辩论的形式来探讨,气氛热烈、活跃。
学生明白了“纪律”、“临危自救”、“集体利益”的重要!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
)(4)分角色朗读。
(语气坚定有力)(5)你感觉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呢?(忠于职守、爱护妇女儿童、先人后己……)3. 理解重点句。
过渡:这时船上的人都明白了吗?(预设:“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1)在万分危急、混乱的时刻,听到船长的话,大家的心里会有哪些想法呢?(2)讨论交流“伟大灵魂”的含义。
(理解危难时刻,船长的话给大家带来了希望,人们心底升腾起对船长的敬意。
)(3)所谓词句有温度,语言知冷暖!只要用心去读,相信你一定能够读出丰富的情感。
试着读一读。
4.探究船长的第三次命令。
就这样,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船在慢慢下沉,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
,可他又想起来谁?关键时,船长又喊道,齐读—“……”(再次感悟船长爱护弱小的高贵品质)5. 小结本文写作特点。
万分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哈尔威船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灵魂的伟大!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
哈尔威船长的这种精神是通过什么描写来体现的呢?(梳理后明确: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反映人物精神。
)今后,大家在习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四)、感悟英雄形象,抒发真情。
过渡:20分钟很快过去了,乘客和船员们得救了。
此时此刻(预设: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1.指名读。
2.船长牺牲时人们看到的船长是一尊黑色的雕像,为什么这么说?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想象船长牺牲时的平静,体会人们对他的赞颂)3.为什么他会如此平静?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4.齐读。
●如果你就是“诺曼底”号上的乘客,此时已经被救上了“玛丽”号巨轮,可回头望去——(生读)●如果你是“诺曼底”号上的船员,你们在船长哈尔威的指挥下,挽救了所有乘客的生命,此时你们也脱离了险境,可回头望去——(再读)●如果你就是那个见习水手克莱芒,在船长的关爱下,此时也已经脱离了境,可回头望去——(再读)5.同学们,望着这无情的大海,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徐徐沉入大海的黑色雕像,面对这样一位船长,我想,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哈尔威说吧?(让学生与哈尔威展开心与心的交流,真正走入哈尔威船长的内心世界,感悟他的崇高。
)6.全体起立,齐读这一段(引导学生通过一遍遍地激情朗读,让语言文字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画面,有了深刻的体验后,再来读,学生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引导学生表达,情感自然地从他们内心深处流淌出来!英雄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也逐渐清晰、丰满起来!语言、情感得以同构共生。
)(五)、赞船长精神,升华感情过渡:是呀,哈尔威的英雄本色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1.读最后一段,你又有了怎样的更深层次的感受?(1).“忠于职守”“做人之道”怎么理解?(“忠于职守”就是忠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
“做人之道”就是做人应遵守的道义道德。
)(2). 合结生,活理解“做人之道”(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讲礼貌……)(3).船长的“做人之道”(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女儿童弱势群体的保护……)2.再读这段话,质疑问题。
(预设:“英雄的权利”指什么?)(1)结合生活,理解“英雄的权利”(享受荣耀、受优待……)(2)文中的船长面对死亡是怎么做的?(抓住“一生、又”谈体会)(3)小结:这儿的“英雄的权利”指船长面对死亡舍己救人,自己则随轮船沉入了深渊……(4).用一些成语来概括船长的这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