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及其产品的主要参数(容重)
- 格式:xls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4
大豆玉米小麦质量术语及等级标准大豆-GB1352-2009一、完整粒perfectkernel:籽粒完好正常的颗粒。
二、未熟粒immaturekernel:籽粒不饱满,瘪缩达粒面二分之一及以上或子叶青色部分达二分之一及以上(青仁大豆除外)的,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三、损伤粒damagedkernel受到严重摩擦损伤、冻伤、细菌损伤、霉菌损伤、生芽、热损伤或其他原因损伤的大豆颗粒。
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涨大粒、生霉粒、冻伤粒、热损伤粒。
1、虫蚀粒insect-boredkernel: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颗粒。
2.病斑粒spottedkernel: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粒。
3.生芽、涨大粒sproutedkernel:芽或幼根突破种皮或吸湿涨大未复原的颗粒。
4.生霉粒mouldedkernel:粒面生霉的颗粒。
5.冻伤粒frost-damagedkernel:因受冰冻伤害籽粒透明或子叶僵硬呈暗绿色的颗粒。
6.热损伤粒heat-damagedkernel:因受热而引起子叶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四、破碎粒brokenkernel:子叶破碎达本颗粒体积四分之一及以上的颗粒。
五、杂质impurities:通过规定筛层和经筛理后仍留在样品中的非大豆类物质,包括:筛下物、无机杂质、有机杂质。
1.筛下物passedsievematerial: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2.无机杂质inorganicimpurity: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3.有机杂质organicimpurity:无使用价值的大豆粒、异种类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
六、色泽、气味color,odor:一批大豆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七、高油大豆high-oilsoybean:粗脂肪含量不低于20%的大豆。
高蛋白质大豆high-proteinsoybean: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的大豆。
八、完整粒率percentofperfectkernels:完整粒占试样的质量分数。
小麦质量指标一、容重:小麦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二、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以下几种:1、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2、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赤霉病粒:籽粒皱缩,呆白有的粒面成紫色,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间有黑色囊壳。
4、黑胚粒:籽粒胚部成深褐色或黑色的颗粒。
5、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芽或幼根虽未突破种皮已有芽萌动的颗粒。
6、霉变粒:粒面生霉或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
7、破损粒:压扁、破损、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三、杂质:筛下物:通过直径1.5毫米圆孔筛的物质。
矿物质:砂石、煤渣、砖瓦块、泥土及其他矿物质。
其它杂质:无使用价值的小麦粒,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小麦粒,毒麦、麦角、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等麦粒,异种粮粒及其它杂质。
四、水分:1、胶体结合水:即与蛋白质、糖类等胶体物质较牢固的结合在一起的水,性质稳定,0℃时不结冰,常温下不散失,也叫束缚水。
2、游离水:存在于粮粒毛细管之间,成游离状态,具有普通水的性质,0℃时能结冰,很不稳定,能随外界温湿度的变化,蒸发减少,或吸收增加,也叫自由水。
通常所说的粮食水分,指的是束缚水与游离水两者之和,而在保管过程中所要控制的水分,则是游离水。
玉米质量指标一、容重:玉米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二、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以下几种:1、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2、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4、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5、破损粒:粒子破损达本颗粒体积的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6、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三、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
1、筛下物:通过直径3.0毫米圆孔筛的物质。
2、无机杂质:泥土、沙石、砖瓦块及其它无机杂质。
稻谷的容重名词解释稻谷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稻谷的品质与其容重密不可分。
容重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稻谷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在农业领域,容重是一项重要的理化指标,被广泛用于评估粮食质量、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一、容重的背景和重要性稻谷的容重是影响其质量和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容重的稻谷通常意味着颗粒饱满、饱食度高,糊化性好,米饭质地鲜软。
相反,低容重的稻谷则往往质量较差,含杂质多,口感差。
因此,稻谷的容重直接关系到稻米的加工利用价值以及消费者的满意度。
二、容重的测量方法目前测定稻谷容重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体积法、质量法和水排法等。
1. 体积法通过称量一定体积的稻谷来计算其容重。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一定体积稻谷的质量,如1升或500毫升,称量后通过计算得到容重。
尽管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稻谷颗粒间自然堆积情况差异较大,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2. 质量法质量法是将一定质量的稻谷倒入预先称好的容器中,并记录所占据的体积。
通过计算质量与体积之比,即可得到稻谷的容重。
该方法通常需要精密天平,并要求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3. 水排法水排法是利用稻谷颗粒的浮力原理来测定容重。
首先将稻谷样品放入一定体积的水中,实际沉入水中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稻谷样品的容积。
然后,通过称量稻谷样品的质量,计算得到容重。
这种方法不受颗粒形状和堆积状况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三、容重与稻谷品种、处理和贮存的关系稻谷的容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品种、处理和贮存条件。
1. 品种因素不同品种的稻谷由于其遗传特性的不同,容重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糯稻的容重较高,而籼稻和粳稻的容重相对较低。
因此,在种植稻谷时,选择含有高容重基因的品种是提高容重的重要手段。
2. 处理因素稻谷的生长环境、水分含量、干燥处理等都会对容重产生影响。
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及均衡的水分供应可以促进颗粒的正常发育,有利于提高容重。
而湿度过高或过低,以及不当的贮藏和干燥方法则会导致颗粒表面的损失和碎裂,降低稻谷的容重。
玉米容重标准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
巨大。
而玉米的容重作为衡量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玉米的
贮藏、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执
行玉米容重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玉米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玉米的重量,通常以千克/立方米为单位。
玉米容重标准是根据玉米的品种、生长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玉米的质量,保证玉米的加工和使用效果。
首先,玉米容重标准对玉米的贮藏和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合格
的玉米容重标准可以确保玉米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不易受潮变质,
减少玉米的烂粮率,保证玉米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其次,玉米容重标准对玉米的加工和销售也具有重要意义。
符
合标准的玉米容重可以保证玉米加工后的产品质量稳定,满足食品
加工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玉米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竞争。
另外,玉米容重标准还对玉米的种植和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
用。
合理的玉米容重标准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总之,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玉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保障玉米的质量和食用安全,还可以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有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强对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高玉米容重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玉米容重标准玉米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的玉米籽粒的重量,通常以千克/立方米为单位。
玉米容重是衡量玉米籽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玉米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玉米质量、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玉米的特点。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在容重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制定玉米容重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玉米的用途。
不同用途的玉米对容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比如,用于加工制作玉米制品的玉米籽粒,对容重的要求可能更高;而用于饲料加工的玉米籽粒,对容重的要求则可能相对较低。
因此,制定玉米容重标准时需要结合不同用途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
此外,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玉米的储存和运输。
合理的玉米容重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玉米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玉米的储存密度、堆放方式、运输工具等因素,以便更好地保障玉米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
在实际生产中,玉米容重的测定需要依靠相应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
因此,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综上所述,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地区特色、玉米用途、储存运输和技术设备等。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能更好地保障玉米的质量,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推动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强研究和实践,为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容重、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视密度、毛体积密度1.容重的概念是: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质量称为容重。
其单位g/L 表示。
例如容重是粮食质量的综合标志。
它与籽粒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籽粒的形状大小、含水量、比重以及含杂质等均有密切关系。
同类粮食,如籽粒饱满、结构紧密、容重则大;反之容重则小。
因此说容重是评定粮食品质好次的重要指标。
2.密度的概念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但是物质在单位体积内分布必须是均匀的,物质的体积为V,质量为m,则密度d=m/V。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以千克/米3为单位,工程上常用吨/米3为密度单位。
例如一杯水和一缸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3.表观密度指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的实体积与材料内所含全部孔隙体积之和。
根据共其开口孔分为体积密度和视密度。
表观密度:规定条件下,烘干矿质单位表观体积(包括材料实体、闭口孔隙,但不包括开口孔隙)的质量,也称视密度。
4.体积密度指包括材料体积内所有孔在内的表观密度。
5.视密度指物体单位表观面积不包括开口孔的质量.视密度是指表观相对密度,即材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水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之和的干质量。
6.毛体积密度:规定条件下,烘干矿质单位毛体积的(包括材料实体、闭口孔隙及开口孔隙)质量。
毛体积密度指材料实体体积、不吸水的闭口孔隙、能吸水的开口孔隙所占体积之和的干密度。
7.“容重”与“密度”的概念在理论上是一样的,只是应用的环境有所不同:容重一般是工程上用的一立方的重量,即单位容积内物体的重量。
而密度应用范围很广,即“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液体、固体、气体都可以用。
8.体积密度,表观密度,视密度这三者都是一样的:即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ρ=m/vm=材料的重量(g,kg)v=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3,cm3)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标签:密度表观体积堆积时间:2010-04-09 08:51:38 点击:197 回帖:0上一篇:鹿特丹规则时代难期许下一篇:营销大师的三项素质二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⑴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感官鉴定粮食的容重、杂质以及估算粮食数量粮食感官鉴定,是利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鼻、口、手等接触粮食产生的各种感觉,根据质量标准和经验直接鉴定粮食品质的方法。
一般方法有视觉、嗅觉、齿觉、触觉、听觉和味觉。
1.容重鉴定(1)用手取一把样品掂一掂,感觉粮食轻重感,重者为容重大,反之则小;(2)查看粮食色泽。
粮粒光泽不好、颜色呆白、粒面生皱者说明粮粒成熟度较差,容重低;(3)看粒形,如粒大饱满匀称,腹沟浅而窄的粮粒容重大,反之小;(4)看不完善粒情况,与容重成反比;(5)用刀片将粮粒横向切开,剖粒看粮粒角质程度;(6)用牙齿咬断粮粒,判断咬断时所用力度和粮粒硬度。
2.粮食杂质鉴定杂质是指夹杂在粮食、油料中没有使用价值,包括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大型杂质和筛下物。
无机杂质包括泥土、砂石、砖瓦。
有机杂质包括无使用价值的粮粒和异种粮粒。
筛下物是指通过绝筛层以下的物质。
(1)观察粮粒表面清洁度。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轻杂质会浮在上层;(2)用手插入粮中,取出一把,向上松开手,轻轻抖动,让粮粒徐徐下落,看手中和指缝中杂质情况;(3)查看粮样中有机物杂质与无机物比例情况;(4)取粮样放入另外分析盘中摊开,查看盘底杂质含量。
3.估算粮食数量根据粮堆体积和粮堆密度计算粮堆数量的方法,适用于散装粮堆和非定量包货位数量检查。
主要用于快速计算粮食数量,不是法定计量方法。
被查仓粮堆平均密度(kg/㎡)=被查仓粮食容重(g/l)×校正后修正系数×1000‰(适用于库存玉米)散粮修正系数一般在1.01~1.08之间,正常情况下,修正系数按1.03~1.05取值。
粮堆测量计算数=粮堆平均密度(kg/㎡)×粮堆实际体积(㎡)。
粮食收购质量标准公示栏一、引言粮食收购质量标准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粮食收购质量标准,我们在公共场所设立了粮食收购质量标准公示栏,现将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二、粮食收购质量标准概述1.质量标准分类粮食收购质量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这些标准依据粮食种类、质量指标、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制定。
2.质量标准指标粮食收购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杂质、水分、容重、色泽、气味、口感等。
不同粮食种类和质量等级,其标准要求也有所不同。
三、粮食收购质量标准的具体规定1.粮食类别粮食收购质量标准按照粮食种类进行划分,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
各类粮食的质量标准要求有所不同。
2.质量指标要求(1)杂质:粮食中的杂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同粮食种类和质量等级的杂质含量要求不同。
(2)水分:粮食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粮食的品质。
各粮食种类的水分含量要求有所不同。
(3)容重:粮食的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粮食的质量。
不同粮食种类和质量等级的容重要求有所不同。
(4)色泽、气味、口感:粮食收购质量标准也对粮食的色泽、气味、口感有一定的要求。
3.检测方法粮食收购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包括国家规定的标准检测方法和行业检测方法。
检测机构需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对粮食进行检测,以确保粮食质量达标。
四、粮食收购质量标准的意义和作用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收购质量标准确保了国家粮食储备的质量和安全,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2.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粮食收购质量标准促进了粮食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了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维护农民利益粮食收购质量标准为农民提供了明确的粮食收购标准,有助于农民合理种植、科学管理,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收入。
五、结论粮食收购质量标准公示栏的设立,让广大群众对粮食收购质量标准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有助于提高粮食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
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1、稻谷(GB1350-2009):⑴整精米率指标按1-5等级分别为:籼稻:≥50%、≥47%、≥44%、≥41%、≥38%粳稻:≥61%、≥58%、≥55%、≥47%、≥44%⑵等外级:出糙率低于5等的稻谷⑶标签标识要求: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产地(县)、收获时间,为稻谷产品溯源提供根据和方便。
2、玉米(GB1353-2009)⑴按1-5等容重指标分别为:≥720g/L、≥685g/L、≥650g/L、≥620g/L、≥590g/L等外级:<590 g/L⑵5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也能够与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家要求相一致。
⑶不完善粒按1-5级分别为:≤4%、≤6%、≤8%、≤10%、≤15%⑷对于水分>18%的玉米,须将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测定容重。
⑸标识要求。
3、大豆(GB1352-2009)⑴高油大豆按粗脂肪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22%、≥21%、≥20%,低于20%的大豆不作为高油大豆,其它质量指标与普通大豆3等相同。
⑵高蛋白大豆按蛋白质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44%、≥42%、≥40%,低于40%的不作为高蛋白大豆,其他指标与普通大豆2等相同。
⑶普通大豆定等指标使用完整率代替纯粮率进行定等,质量等级仍为1-5级分别为:≥95%、≥90%、≥85%、≥80%、≥75%,⑷新标准取消东北黄大豆与一般黄大豆分类,根据种皮与子叶颜色将大豆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颜色大豆、混合大豆等,并要求黄大豆、青大豆和黑大豆中同类型大豆不低于95%,不符合要求的归为混合大豆。
⑸我国新标准中首次对损伤粒单独进行要求,1-5等损伤粒分别要求≤1%、≤2%、≤3%、≤5%、≤8%,其中热损伤粒分别为:≤0.2%、≤0.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