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国标
- 格式:xls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14
粮食产品的标准国家标准
粮食产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
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障粮食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对粮食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了规范。
首先,粮食产品的国家标准对原料的选择和采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选用原
料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严禁使用过期、变质、霉变等不合格的原料。
同时,对原料的质量、品种、产地等也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原料的安全和合格。
其次,国家标准对粮食产品的加工工艺和生产流程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在生产
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严格控制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稳定。
同时,对生产设备的选择和维护也有相应的规定,以保证产品生产的合格性和稳定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粮食产品的储存和运输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在储存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卫生标准和储存条件,防止产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和变质。
总之,粮食产品的国家标准是保障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执行国
家标准,确保粮食产品的质量安全,才能让人们放心食用。
希望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共同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名词术语及管理规范现行粮油行业标准序号标准名称执行标准代号备注1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性质和质量的名LS/T1102-1988词术语已有国标2粮油仓储设备名词术语LS/T1101-1988已有国标3饲料加工设备图形符号LS/T 3614 -19894原粮油料形态学和结构学术语LS/T1103-1992已有国标5面条类生产工业用术语LS/T1104-19936植物油生产工艺测定规范LS/T 1208-19927挂面生产工艺技术规程LS/T 1206-19928浸出制油工厂防火安全规范SBJ04-919饲料厂工程设计规范SBJ 05-199310小麦制粉厂工程设计规范SBJ 06-199311植物油厂工程设计规范SBJ 07-199412粮油饲料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LS/T 3502-199513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SB/T 10274-199614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1-200215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2-200216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 1204-200217 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LS/T 1205-2002已有国标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行政、事业机18LS/T 1700 —2004构及社会团体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企业分类与代19LS/T 1701 —2004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属性分类与代20LS/T 1702 —2004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及加工分类与21LS/T 1703 —2004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检验第1 部22LS/T1704.1 —2004分:指标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检验第2 部23LS/T1704.2 —2004分:质量标准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检验第3 部24LS/T1704.3 —2004分:标准方法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设施分类与代25LS/T 1705 —2004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设备分类与代26LS/T 1706 —2004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仓储第1 部27LS/T1707.1 —2004分:仓储作业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仓储第2 部28LS/T1707.2 —2004分:粮情检测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仓储第3 部29LS/T1707.3 —2004分:器材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加工作业分类30LS/T1708.1 —2004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加工技术经济31LS/T1708.2 —2004指标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储粮病虫害分类与32LS/T 1709 —2004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储粮仓储业务统计33LS/T 1710 —2004分类与代码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财务会计分类与代34LS/T 1711 —2004码35—2004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贸易业务分类LS/T 1712与代码36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 1211 -200837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LS 1212-200838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LS/T 1213 -200839 小麦硬度指数标准样品制备技术规范LS/T 1214-200840 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检定技术规范LS/T 1215-200841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1206-2005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规程LS1207-2005粮油基础与管理现行粮油国家标准(一)粮油基础序号标准名称执行标准代号实施日期1 制粉工业名词术语GB/T 8872-19881988/7/12 粮油名词术语油脂工业GB/T 8873-20082009/1/20粮油名词术语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3GB/T 22515-20082009/1/20品4 粮油通用技术、设备名词术语GB/T 8874-20082009/1/205 粮油术语碾米工业GB/T 8875-20082009/1/16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 1 部分:GB/T 12529.1-20082009/1/20通用部分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 2 部分:7GB/T 12529.2-20082009/1/1碾米工业8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 3 部分:GB/T 12529.3-20082009/1/20制粉工业9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 4 部分:GB/T 12529.4-20082009/1/20油脂工业10 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仓储工业GB/T 12529.5-1990 1991/9/1粮油检验粮食感官检验辅助图谱第11GB/T 22504.1-20082009/1/20 1部分:小麦12 粮油检验感官检验环境照明GB/T 22505-20082009/1/2013粮食销售包装GB/T 17109-20082009/1/201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17374-20082009/1/20(二)粮油管理GB/T22184-2008/ISO1 谷物和豆类散存粮食温度测定指南2008/11/14112:1990预防与降低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操作2GB/T 22508-20082009/1/20规范注:制粉工业名词术语;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仓储工业,已修订,正在报批。
国家粮食标准
国家粮食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粮食的食品安全标准:如《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2. 粮食的执行标准:如大米的国家标准是GB/T 1354;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执行标准是:GB/T 19266;辽宁盘锦大米的执行标准是:GB/T 18824;方正富硒大米的执行标准是:GB/T 20040;河南原阳黄金晴大米的执行标准是:GB/T 22438;海南定安富硒大米的执行标准是:DB46/T239;上海松江大米的执行标准是:DB31/T908。
请注意,这些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建议查询我国政府官网获取最新粮食标准信息。
燕麦米国家粮食标准
关于燕麦米的国家粮食标准,有如下标准:
1. GB/T 《燕麦米》是燕麦米的执行国家标准,对燕麦米的术语与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作出了规定。
这个标准规定了燕麦米的种类与分类,即一级燕麦米、二级燕麦米和三级燕麦米,并对其外观质量、卫生指标、理化性状等作出了具体要求。
2. GB/T 《燕麦米》也是关于燕麦米的国家标准,规定了燕麦米的分类、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以上标准均适用于将燕麦米作为食用谷物加工后的产品,是燕麦米生产与贸易的重要技术依据。
生产企业在制造、包装与贩卖燕麦米产品时,必须执行相关标准规定,以保证所生产的燕麦米达到标准要求,符合相关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
此外,还有GB/T 《荞麦米》和GB/T 《黑米》等标准,这些标准均为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各种米的质量和检验方法。
如需更多信息,可以到相关政府网站查询或咨询专业人士。
作物类别的国标编码
中国的农业国家标准对于作物类别有相应的国标编码,这些编码通常被用于统计、管理和标识各类作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作物类别和对应的国标编码(截至我知识截止日期2022年1月的时点):
1.粮食作物:
•小麦:A11
•玉米:A12
•大米:A13
•高粱:A14
•小麦(冬小麦):A11A
2.豆类作物:
•大豆:A21
•黄豆:A22
•蚕豆:A23
•绿豆:A24
3.油料作物:
•大豆(油用):A31
•花生:A32
•油菜:A33
•芝麻:A34
4.纤维作物:
•棉花:A41
•亚麻:A42
•草麻:A43
•胡麻:A44
5.蔬菜:
•茄子:A51
•西红柿:A52
•青椒:A53
•黄瓜:A54
这里的编码是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农业标准而来。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部分的编码示例,实际上涵盖了更多不同种类的农产品。
具体的国标编码可能随时间和标准的更新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最好参考最新的国家标准文档或相关部门的发布。
粮食加工品国家标准
粮食加工品国家标准是指对于粮食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制定的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粮食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首先,粮食加工品国家标准对于产品的原料要求非常严格。
比如,在小麦粉的
国家标准中,对小麦的品种、含水量、杂质含量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原料质量,从源头上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国家标准对于加工工艺和生产环境也有着详细的规定。
比如,在米面制
品的国家标准中,对于生产车间的卫生条件、生产设备的清洁程度、生产工艺的流程等都有着具体的要求。
这些规定的制定是为了确保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受污染,保证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另外,国家标准对于产品的质量指标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比如,在大米的国家
标准中,对于大米的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些规定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和食用。
总的来说,粮食加工品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粮食加
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粮食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国家标准,才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希望各个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能够共同努力,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粮食加工产品。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日期:玉米新国标研一、玉米新国标GB1353-1999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玉米 GB1353?999Maize 代替GB1353?9861 X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与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玉米。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490?985 粮食、油料与植物油脂检验GB 5491?985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492?985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 5493?985 粮食、油料检验类型与互混检验法GB/T 5494?985 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 5497?985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3.2.1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与胚与胚乳的颗粒。
3.2.2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与胚与胚乳的颗粒。
3.2.3 破损粒:籽粒破损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3.2.4 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
3.2.5 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3.2.6 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3.3 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3.3.1 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3.3.2 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与其他无机杂质。
3.3.3 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与其他有机杂质。
3.4 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粮食酒的执行标准①1、固态法(纯粮食酒)执行标准: GB/T10781.1(浓香型)、GB/T 10781.2(清香型)、GB/T 26760(酱香型);以上执行标准都是纯粮食酒酿造的执行标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酒。
2、液态法(食用酒精)执行标准:GB/T20821;此类执行标准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
3、固液法(纯粮食酒+食用酒精)执行标准:GB/T20822;此类执行标准是粮食酒加食用酒精勾调出来的白酒,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酒精勾兑白酒”。
②纯粮固态发酵法酿造白酒的国家标准有以下标准:GB/T 10781.1-2006 浓香型白酒GB/T 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GB/T 10781.3-2006 米香型白洒GB/T 26760-2011 酱香型白酒GB/T 14867-2007 凤香型白酒GB/T 16289-2007 豉香型白酒GB/T 20823-2007 特香型白酒GB/T 20824-2007 芝麻香型白酒GB/T 20825-2007 老白干香型白酒GB/T 2524-2001 浓酱兼香型白酒GB/T 18356-2007 地理标志产品贵州茅台酒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弄清楚白酒分哪些香型。
我们知道白酒的香型有十多种,常说的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和兼香型。
发酵的方式大体上又可以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
每个工艺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浓香型,它的标准就是10781.1④1、纯粮食酒的标准代号,除GB/T 20821GB/T 20822外多数是纯粮酒。
2、在国标中采用液态和固态的生产工艺的标准分别是:GB/T 20821、GB/T 20822,所以以后见到这两种标识大概率判断为酒精酒;纯粮酒的标准一般按照香型进行标注,纯粮食酒的标准代号有GB/T 10781、GB/T 26760、GB/T 14867、GB/T 16289、GB/T 20823、GB/T 20824、GB/T 20825,GB代表着国家标准,比较权威性,DB和QB是地标和企标,参考性不稳定,同时有些酒会用如GB 2757是所有酒类生产企业必须遵守的卫生标准,一般无需标注。
玉米国标一二三等质量标准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国家对其质量有严格的标准,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评定,玉米被分为国家标准的一等、二等和三等质量。
一、一等质量的玉米一等质量的玉米,是国家标准中最高的质量等级,它的质量指标要求最严格,包括籽粒形态、籽粒成分、农药残留量、病虫害发生量等,这些指标要求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1、籽粒形态:一等质量玉米籽粒形态要求饱满,有一定的坚挺性,棕红色深,籽粒大小均匀,无破损、无受潮、无累贴等缺陷。
2、籽粒成分:一等质量玉米的籽粒成分要求,粒粉比例要求在80%以上,脂肪含量要求在3%以下,淀粉含量要求在14%以上,含水量要求在14%以下。
3、农药残留量:一等质量玉米要求农药残留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特别是有毒农药残留量要求严格控制,不能超出国家规定的上限。
4、病虫害发生量:一等质量玉米要求病虫害发生量要求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特别是要求木虱、玉米螟等主要害虫极其少发生。
二、二等质量的玉米二等质量的玉米,比一等质量的玉米要求稍低,主要包括籽粒形态、籽粒成分、农药残留量、病虫害发生量等。
1、籽粒形态:二等质量玉米籽粒形态要求饱满,有一定的坚挺性,棕红色深,籽粒大小均匀,但可以有一定破损、受潮、累贴等缺陷,但不能影响玉米的食用质量。
2、籽粒成分:二等质量玉米的籽粒成分要求,粒粉比例要求在70%以上,脂肪含量要求在5%以下,淀粉含量要求在12%以上,含水量要求在16%以下。
3、农药残留量:二等质量玉米要求农药残留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特别是有毒农药残留量要求严格控制,不能超出国家规定的上限。
4、病虫害发生量:二等质量玉米要求病虫害发生量要求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特别要求木虱、玉米螟等主要害虫发生量要求控制在较低水平。
三、三等质量的玉米三等质量的玉米,是国家标准中最低的质量等级,它的质量指标要求较低,包括籽粒形态、籽粒成分、农药残留量、病虫害发生量等。
1、籽粒形态:三等质量玉米籽粒形态可以有较大的破损、受潮、累贴等缺陷,但不能影响其食用质量。
名词术语及管理规范现行粮油行业标准
粮油基础与管理现行粮油国家标准(—)粮油基础
(二)粮油管理
注:制粉工业名词术语;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仓储工业,已修订,正在报批
粮油机械现行粮油国家标准
粮油储藏现行粮油国家标准
检测方法现行粮油国家标准(一)(一)通用方法
注: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发;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粮食、油料检验容重测定法;粮食、油料检验粮食粘度测定法;粮食、油料检验粮食酸度测定法;粮食、油料检验种子发芽试验;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粮食、油料检验脂肪酸值测定法;谷物制品脂肪酸测定法,已修订,正在报批。
检测方法现行粮油国家标准(二)(二)稻谷及制品检测方法
注: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粮食、油料检验碎米检验法;米类加工精度异色相差分染色检验法(IDS法),已修订,正在报批。
检测方法现行粮油国家标准(三)
(三)小麦及制品检测方法
相色谱法
注: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小麦粉沉淀值测定法,已修订,正在报批。
检测方法现行粮油国家标准(四)
(四)其他粮食及制品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现行粮油国家标准(五)
(五)油脂产品检测方法
定法;植物油脂检验熔点测定法,已修订,正在报批。
检测方法现行粮油国家标准(六)(六)油料及饼粕检测方法
注:油料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测定法,已修订,正在报批
粮油制品现行粮油国家标准(一)(一)粮食制品
粮油制品现行粮油国家标准(二)(二)油料制品
原粮与油料现行粮油国家标准(一)原粮
(二)油料
注:优质稻谷;优质小麦强筋小麦;优质小麦弱筋小麦,已修订,正在报批。
国家面粉新标准小麦粉新国标开始实施《小麦粉》GB/T 1355是基础性粮食产品标准,是各类小麦粉标准的“底线”和“基准”。
此前颁布的GB/T 1355-1986《小麦粉》迄今已有36年之久,对规范小麦粉加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1月1日实施的《小麦粉》(GB/T 1355-2021)国家标准,既突出天然营养健康,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等;还突出适度加工,规范和引导小麦粉加工企业,促进节粮减损。
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小麦生产实现优质稳产高产的目标,增强主粮自给能力,缓解我国优质小麦进口的压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主要有三点变化01.严禁添加任何物质新标准明确该标准只适用于无添加物的食用小麦粉。
原料只能包括小麦和水,除此之外不许添加其他任何辅料(如淀粉)和食品添加剂(如酶制剂、增稠剂、乳化剂、还原剂等)。
有添加物或添加剂的小麦粉将被列为“专用粉”范畴,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02.简化分类等级将原标准按加工精度把小麦粉分为“特制一等”“特制二等”“标准粉”“普通粉”四个等级,调整为以加工精度和灰分含量作为分类指标,分为“精制粉”“标准粉”“普通粉”三个类别。
类别主要与加工程度有关,与产品质量好坏无关。
“加工精度”是面粉质量的关键指标,指的是小麦粉中残留麸皮碎片的程度,以麸星的大小及分布的密集程度表示。
新标准将“特制二等”并入“标准粉”,并调整灰分的限量设定。
“灰分”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是皮层最高,胚芽次之,胚乳最低。
因此,加工精度低的小麦粉比加工精度高的小麦粉灰分含量要高。
随着灰分限量的调整,理论上,普通粉合格率会由23%提高到87%,普通粉的出粉率会提升约2%。
精制粉(原特制一等粉)、标准粉灰分限量保持原来不变,普通粉由1.40%调整为1.60%。
适当提高普通粉灰分限量,有利于提高普通粉的出粉率,增加小麦可食用部分占比,丰富了普通粉中营养成分,有利于促进居民全营养健康。
新标准调整为按照加工精度和灰分含量两项指标作为分类定级指标,增强了小麦粉分级定等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国家粮食稻谷三等质量标准
一、加工精度
稻谷的加工精度是指糙米碾磨成精米的程度。
根据稻谷的加工精度,稻谷可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四个等级。
三等稻谷的加工精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糙米表面应基本磨光,保留少量皮层。
2. 胚和胚乳应基本磨平,不应留有大量皮层和胚。
二、气味
优质稻谷应具有浓郁的稻香味,无异味。
三等稻谷的稻香味应符合这一要求。
三、垩白粒率
垩白是指稻谷米粒中白色不透明的部分。
垩白粒率是指稻谷米粒中垩白部分的比率。
三等稻谷的垩白粒率应不超过40%。
四、不完善粒
不完善粒是指有缺陷的稻谷米粒,包括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等。
三等稻谷的不完善粒率应不超过6%。
五、杂质
杂质是指稻谷中混入的其他物质,包括稻草、砂石、泥土等。
三等稻谷的杂质率应不超过0.5%。
六、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是指稻谷中含有水分的百分比。
三等稻谷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
14.5%。
七、黄粒米
黄粒米是指颜色变黄的稻谷米粒,主要是由于贮藏时间过长或保存不当引起的。
三等稻谷的黄粒米率应不超过1%。
八、互混
互混是指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稻谷混合在一起。
三等稻谷的互混率应不超过5%。
九、卫生及植物检疫
三等稻谷应符合国家卫生及植物检疫标准,无农药残留和其他有害物质。
十、检验方法
以上各项指标的检验方法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检验结果以各项指标的平均值为准。
粮食加工中心国标标准
粮食加工中心的国家标准通常包括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的规范,以确保加工的粮食产品的安全性、卫生性和质量。
这些标准可以因国家或地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食品加工工艺标准:这包括加工过程中的步骤、设备、温度、
湿度、时间等要求,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2.原材料要求:标准通常规定了用于粮食加工的原材料的质量和
来源要求。
这包括粮食的品质、储存条件和运输要求。
3.卫生标准:标准通常包括了生产环境、设备、工作人员和食品
接触材料的卫生要求,以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4.食品质量标准:这包括了成品食品的质量标准,如口感、外观、
口感、气味、营养成分等要求。
5.安全标准:标准通常包括了食品加工中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如风险评估、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计划等。
6.包装和标识标准:这包括了包装材料和标识的要求,以确保产
品的包装和标识符合法规和消费者的期望。
7.质量控制标准:这包括了质量控制过程、检验和测试的要求,
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符合性。
8.法规遵从:粮食加工中心的国家标准通常需要符合国家或地区
的法规和法律要求,以确保合规性。
这些国家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机构或标准化组织制定和管理。
粮食加工中心需要遵循这些标准以确保其产品
的质量和合规性。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市场要求来选择适用的标准。
面粉国标1355和8607的区别关于面粉国标1353和5336的区别,从2012年8月1日起实施的新《小麦》国家标准规定:面粉国标1351的小麦粉适合用于生产包子、馒头、面条、饺子、馄饨等。
面粉国标1294的小麦粉适合用于生产饼干、糕点、面包、蛋糕、酥饼、面条等。
面粉国标Malt flour (通用粉)适合用于制作大众化的馒头、包子、饺子、烙饼、煎饼、面条、馒头、面包等。
面粉国标Dried flour(特制粉)适合用于生产各种高档西点、小西饼等。
我们家现在吃的都是13星的小麦粉。
而我以前吃的是国标1353的。
每次吃的时候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就问妈妈:“为什么现在吃的面比原来的粗多了?”妈妈说:“这是由于面粉质量的变化,科技发展的结果,你要慢慢地适应它。
”虽然我听了心里有点别扭,但我又想,将来科技更发达了,可能面粉的品质会更好呢!今天中午,我拿着两袋小麦去研磨店加工,爸爸正在休息,一位叔叔帮我弄好,爸爸看到后就把他喊过来看,只见袋子里的小麦黑乎乎的,好像没有晒干似的。
这位叔叔向我介绍:“现在的面粉也很重要,小麦质量越高,做出来的面粉就越细。
”我看着自己手里的面粉,心想:我家里吃的面粉跟这个差不多呀,怎么吃着有点粗,没晒干吗?叔叔让我在手里搓一下,感觉比以前粗多了。
爸爸拿着一根粗粗的长棍子敲一下,又弯曲成一个圈,说:“这就是不同之处。
”回家以后,我上网查资料才知道,小麦经过加工,大致可分为精白小麦和加工面粉两种。
小麦精磨后的颗粒被称为小麦粉,是加工面粉的主要原料;小麦精磨前,为了使其提高品质,往往还需经过磨皮、脱皮、去芒、去石、清理等多道工序,精磨后的小麦粒则叫小麦仁,再经过晾晒风干、仓储等环节,才能进入流通领域,作为商品粮出售。
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丑恶的一页就要揭开了。
关于粮食安全危机的大戏也正式拉开帷幕。
“时代是进步了,可有些人心却没有跟着进步,为了赚钱,他们竟然用二氧化碳灌装玉米。
而卖这样的粮食给我们,真是害人害己啊!”当人们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将会被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