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国家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北大第一版)
- 格式:ppt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42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李志强 摘 要:新制度经济学在许多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有重要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目前它已经在制度研究领域占据了主流的地位。
文章将对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行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企业理论 产权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和兴盛是最近几十年的事,目前它已经在制度研究领域占据了主流的地位。
新制度经济学被认为在许多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有重要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甚至它的开创者科斯称其为“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从交易费用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展了几个重要的分支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
下面本文将对这几个理论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企业理论1973年,科斯在其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先河。
在这篇论文中科斯提出,与市场通过契约形式完成的交易不同,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是依靠权威,通过命令的形式在企业内部完成交易的。
市场和企业可以看作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当生产是通过市场的组织协调来完成时,其重要的成本是发现相关价格所耗费的资源。
科斯的文章发表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在威廉姆森、德姆塞茨和张五常等学者的推动下,企业理论开始飞速发展,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文献以“指数式增长”。
特别是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企业理论的分析工具日臻完善,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深入。
企业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本质及界限的确定、企业内部结构与效率差异、企业的资本结构。
1.企业的本质及界限的确定。
对于这一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是上面提到的科斯的观点。
张五常发展了科斯的理论,认为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只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市场是产品市场上的合约,而企业是要素市场上的合约,企业与市场的替代不过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
《制度经济学》理论介绍《制度经济学》作者:***艺术作品提供:艺术家艺洋日期:2016年01月02日《制度经济学》理论介绍作者:韩妙第日期:2016年01月02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等等这些俗语或古训无不在阐明一个道理:无论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还是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都必须靠一定的制度来维系。
这里,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是社会能否良性、有序发展的前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出现由于制度设计的缺失所引发的种种尴尬:以北京为例,从个性化车牌到公交车排队进站再到市政交通一卡通……似乎每一条制度在设计时都有着“利国利民”的初衷,但实施的结果却令制订者无颜、执行者无措、受用者无奈。
【001】《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研究制度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一般而言,好的制度对于经济活动具有着助推性,而坏的制度则对于经济活动有着阻碍性。
显然,研究制度与经济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个制度而言。
在这里面,制度扮演的角色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人类是群居性质的社会动物,自私和本能是人类开展经济活动的初衷。
而在对付自然方面,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需要整个社会集体的参与才能完成。
在其中,制度不仅仅起到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还要对整个经济活动中扬长避短、各司其职的社会精细化分工以及经济活动各种要素在进入经济活动时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段所具有的价值,更要对未来的利益分配,财富的占有以及财富的转化起着未雨绸缪的约束和规范,从而更高效益的提升经济活动的质量。
但是制度是人定的,任何制度的制定又带着特定的立场。
而这些特定的立场又会为特定的群体带来特定的利益。
这就是制度的寻租效应。
当然,作为制度由此带来的是在社会公共空间中所具有的成本,一旦这种成本高于社会成员所能承受的限度。
整个社会将会发生动荡。
所以,制度是经济活动领域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要素。
这也是《制度经济学》理论能够成立的原因所在。
注:【001】什么是制度成本?_好搜问答;(/question/24248606.html)《制度经济学》目录第一章:制度经济的现象┉┉┉┉┉┉┉┉┉┉┉┉┉┉┉┉┉┉┉┉┉┉┉┉┉┉(001)一.制度经济的概念┉┉┉┉┉┉┉┉┉┉┉┉┉┉┉┉┉┉┉┉┉┉┉┉┉┉┉┉(001)(一).词本位┉┉┉┉┉┉┉┉┉┉┉┉┉┉┉┉┉┉┉┉┉┉┉┉┉┉┉┉┉┉(001)(二).递归性┉┉┉┉┉┉┉┉┉┉┉┉┉┉┉┉┉┉┉┉┉┉┉┉┉┉┉┉┉┉(001)(三).定义性┉┉┉┉┉┉┉┉┉┉┉┉┉┉┉┉┉┉┉┉┉┉┉┉┉┉┉┉┉┉(001)二.制度经济的特征┉┉┉┉┉┉┉┉┉┉┉┉┉┉┉┉┉┉┉┉┉┉┉┉┉┉┉┉(001)(一).确定性┉┉┉┉┉┉┉┉┉┉┉┉┉┉┉┉┉┉┉┉┉┉┉┉┉┉┉┉┉┉(001)(二).预期性┉┉┉┉┉┉┉┉┉┉┉┉┉┉┉┉┉┉┉┉┉┉┉┉┉┉┉┉┉┉(001)(三).保障性┉┉┉┉┉┉┉┉┉┉┉┉┉┉┉┉┉┉┉┉┉┉┉┉┉┉┉┉┉┉(001)三.制度经济的类别┉┉┉┉┉┉┉┉┉┉┉┉┉┉┉┉┉┉┉┉┉┉┉┉┉┉┉┉(001)(一).结构性┉┉┉┉┉┉┉┉┉┉┉┉┉┉┉┉┉┉┉┉┉┉┉┉┉┉┉┉┉┉(001)(二).系统性┉┉┉┉┉┉┉┉┉┉┉┉┉┉┉┉┉┉┉┉┉┉┉┉┉┉┉┉┉┉(001)(三).体系性┉┉┉┉┉┉┉┉┉┉┉┉┉┉┉┉┉┉┉┉┉┉┉┉┉┉┉┉┉┉(001)第二章:制度经济学的形态┉┉┉┉┉┉┉┉┉┉┉┉┉┉┉┉┉┉┉┉┉┉┉┉┉(001)一.制度的设计状态┉┉┉┉┉┉┉┉┉┉┉┉┉┉┉┉┉┉┉┉┉┉┉┉┉┉┉┉(001)(一).对策性┉┉┉┉┉┉┉┉┉┉┉┉┉┉┉┉┉┉┉┉┉┉┉┉┉┉┉┉┉┉(001)(二).规划性┉┉┉┉┉┉┉┉┉┉┉┉┉┉┉┉┉┉┉┉┉┉┉┉┉┉┉┉┉┉(001)(三).原则性┉┉┉┉┉┉┉┉┉┉┉┉┉┉┉┉┉┉┉┉┉┉┉┉┉┉┉┉┉┉(001)二.制度的目标状态┉┉┉┉┉┉┉┉┉┉┉┉┉┉┉┉┉┉┉┉┉┉┉┉┉┉┉┉(001)(一).全局性┉┉┉┉┉┉┉┉┉┉┉┉┉┉┉┉┉┉┉┉┉┉┉┉┉┉┉┉┉┉(001)(二).格局性┉┉┉┉┉┉┉┉┉┉┉┉┉┉┉┉┉┉┉┉┉┉┉┉┉┉┉┉┉┉(001)(三).纲领性┉┉┉┉┉┉┉┉┉┉┉┉┉┉┉┉┉┉┉┉┉┉┉┉┉┉┉┉┉┉(001)三.制度的介入状态┉┉┉┉┉┉┉┉┉┉┉┉┉┉┉┉┉┉┉┉┉┉┉┉┉┉┉┉(001)(一).宏观性┉┉┉┉┉┉┉┉┉┉┉┉┉┉┉┉┉┉┉┉┉┉┉┉┉┉┉┉┉┉(001)(二).中观性┉┉┉┉┉┉┉┉┉┉┉┉┉┉┉┉┉┉┉┉┉┉┉┉┉┉┉┉┉┉(001)(三).微观性┉┉┉┉┉┉┉┉┉┉┉┉┉┉┉┉┉┉┉┉┉┉┉┉┉┉┉┉┉┉(001)第三章:制度经济学的本质┉┉┉┉┉┉┉┉┉┉┉┉┉┉┉┉┉┉┉┉┉┉┉┉┉(001)一.制度的原因┉┉┉┉┉┉┉┉┉┉┉┉┉┉┉┉┉┉┉┉┉┉┉┉┉┉┉┉┉┉(001)(一).程序性┉┉┉┉┉┉┉┉┉┉┉┉┉┉┉┉┉┉┉┉┉┉┉┉┉┉┉┉┉┉(001)(二).规则性┉┉┉┉┉┉┉┉┉┉┉┉┉┉┉┉┉┉┉┉┉┉┉┉┉┉┉┉┉┉(001)(三).管理性┉┉┉┉┉┉┉┉┉┉┉┉┉┉┉┉┉┉┉┉┉┉┉┉┉┉┉┉┉┉(001)二.制度的目的┉┉┉┉┉┉┉┉┉┉┉┉┉┉┉┉┉┉┉┉┉┉┉┉┉┉┉┉┉┉(001)(一).划分性┉┉┉┉┉┉┉┉┉┉┉┉┉┉┉┉┉┉┉┉┉┉┉┉┉┉┉┉┉┉(001)(二).协同性┉┉┉┉┉┉┉┉┉┉┉┉┉┉┉┉┉┉┉┉┉┉┉┉┉┉┉┉┉┉(001)(三).控制性┉┉┉┉┉┉┉┉┉┉┉┉┉┉┉┉┉┉┉┉┉┉┉┉┉┉┉┉┉┉(001)三.制度的功能┉┉┉┉┉┉┉┉┉┉┉┉┉┉┉┉┉┉┉┉┉┉┉┉┉┉┉┉┉┉(001)(一).均衡性┉┉┉┉┉┉┉┉┉┉┉┉┉┉┉┉┉┉┉┉┉┉┉┉┉┉┉┉┉┉(001)(二).调节性┉┉┉┉┉┉┉┉┉┉┉┉┉┉┉┉┉┉┉┉┉┉┉┉┉┉┉┉┉┉(001)(三).助推性┉┉┉┉┉┉┉┉┉┉┉┉┉┉┉┉┉┉┉┉┉┉┉┉┉┉┉┉┉┉(001)第四章:制度经济学的规律┉┉┉┉┉┉┉┉┉┉┉┉┉┉┉┉┉┉┉┉┉┉┉┉┉(001)一.制度的观念规律┉┉┉┉┉┉┉┉┉┉┉┉┉┉┉┉┉┉┉┉┉┉┉┉┉┉┉┉(001)(一).人文性┉┉┉┉┉┉┉┉┉┉┉┉┉┉┉┉┉┉┉┉┉┉┉┉┉┉┉┉┉┉(001)(二).普遍性┉┉┉┉┉┉┉┉┉┉┉┉┉┉┉┉┉┉┉┉┉┉┉┉┉┉┉┉┉┉(001)(三).组织性┉┉┉┉┉┉┉┉┉┉┉┉┉┉┉┉┉┉┉┉┉┉┉┉┉┉┉┉┉┉(001)二.制度的设计规律┉┉┉┉┉┉┉┉┉┉┉┉┉┉┉┉┉┉┉┉┉┉┉┉┉┉┉┉(001)(一).制度设计┉┉┉┉┉┉┉┉┉┉┉┉┉┉┉┉┉┉┉┉┉┉┉┉┉┉┉┉┉(001)(二).制度建设┉┉┉┉┉┉┉┉┉┉┉┉┉┉┉┉┉┉┉┉┉┉┉┉┉┉┉┉┉(001)(三).制度执行┉┉┉┉┉┉┉┉┉┉┉┉┉┉┉┉┉┉┉┉┉┉┉┉┉┉┉┉┉(001)三.制度的执行规律┉┉┉┉┉┉┉┉┉┉┉┉┉┉┉┉┉┉┉┉┉┉┉┉┉┉┉┉(001)(一).顶层性┉┉┉┉┉┉┉┉┉┉┉┉┉┉┉┉┉┉┉┉┉┉┉┉┉┉┉┉┉┉(001)(二).碎片性┉┉┉┉┉┉┉┉┉┉┉┉┉┉┉┉┉┉┉┉┉┉┉┉┉┉┉┉┉┉(001)(三).立体性┉┉┉┉┉┉┉┉┉┉┉┉┉┉┉┉┉┉┉┉┉┉┉┉┉┉┉┉┉┉(001)第五章:制度经济学的价值┉┉┉┉┉┉┉┉┉┉┉┉┉┉┉┉┉┉┉┉┉┉┉┉┉(001)一.制度的立场价值┉┉┉┉┉┉┉┉┉┉┉┉┉┉┉┉┉┉┉┉┉┉┉┉┉┉┉┉(001)(一).政治性┉┉┉┉┉┉┉┉┉┉┉┉┉┉┉┉┉┉┉┉┉┉┉┉┉┉┉┉┉┉(001)(二).计划性┉┉┉┉┉┉┉┉┉┉┉┉┉┉┉┉┉┉┉┉┉┉┉┉┉┉┉┉┉┉(001)(三).市场性┉┉┉┉┉┉┉┉┉┉┉┉┉┉┉┉┉┉┉┉┉┉┉┉┉┉┉┉┉┉(001)二.制度的市场价值┉┉┉┉┉┉┉┉┉┉┉┉┉┉┉┉┉┉┉┉┉┉┉┉┉┉┉┉(001)(一).制度认同┉┉┉┉┉┉┉┉┉┉┉┉┉┉┉┉┉┉┉┉┉┉┉┉┉┉┉┉┉(001)(二).同等待遇┉┉┉┉┉┉┉┉┉┉┉┉┉┉┉┉┉┉┉┉┉┉┉┉┉┉┉┉┉(001)(三).关税一致┉┉┉┉┉┉┉┉┉┉┉┉┉┉┉┉┉┉┉┉┉┉┉┉┉┉┉┉┉(001)三.制度的运行价值┉┉┉┉┉┉┉┉┉┉┉┉┉┉┉┉┉┉┉┉┉┉┉┉┉┉┉┉(001)(一).共享性┉┉┉┉┉┉┉┉┉┉┉┉┉┉┉┉┉┉┉┉┉┉┉┉┉┉┉┉┉┉(001)(二).互动性┉┉┉┉┉┉┉┉┉┉┉┉┉┉┉┉┉┉┉┉┉┉┉┉┉┉┉┉┉┉(001)(三).成本性┉┉┉┉┉┉┉┉┉┉┉┉┉┉┉┉┉┉┉┉┉┉┉┉┉┉┉┉┉┉(001)。
《新制度经济学》第三讲新制度经济学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应该说是一个成份复杂的大学派,这一领域的各种研究分别被贴上诸如产权学派(Property Rights School)、合同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新经济史(New-Economic History)、法与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等各式各样的标签。
还涉及到以布坎南(J.M.Buchanan)和奥尔森(M. Olson)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以阿罗(K.J.Arrow)为领袖的信息经济学、以斯蒂格勒(G.J.Stigler)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等等。
这个学派中的许多人独树一帜,观点与方法常常大相径庭。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以科斯、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强调运用正统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去发现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重点: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人类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为什么叫“新制度经济学”1、旧制度主义经济学1)以凡勃仑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
强调:A)用本能(生产制度的技术本能,财产制度的获取本能)心理来解释人类行为(而不是功利主义);B)用进化论哲学说明制度变迁(而不是博弈论);C)主张国家干预2)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
主张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制度。
提出“交易”是基本分析单位。
2、后制度主义经济学(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主张:A)社会学的分析方法;B)强调非市场力量,重视道德与伦理因素;C)重视价值判断,忽视实证分析;D)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政府干预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与核心范畴2.1 特点●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将制度作为经济变量,是内生变量●遵循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强调:竞争条件下的自利会引致利他)●在传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禀赋、技术、偏好)的基础上引入第四大基石——制度2.2 核心范畴:交易与交易费用“交易”与“生产”相对应。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大纲(48学时)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1、本课程的地位及作用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才刚刚形成雏形,现仍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对于经济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会不断地丰富经济学,拓宽经济学的领域,并且会提高经济学的解释力。
这门课程是向学生和其他对经济学有基本了解的人介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这门学科。
科斯与诺斯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当中,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及颇有价值的方法。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较前沿的经济理论方向,使学生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安排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理解制度的含义、构成和起源,掌握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等理论,了解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最新发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知识;(2)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研究工具及其分析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用于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
(3)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参考读物,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通过思考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三、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讲导论本章教学目的:通过该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了解新制度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类行的假定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的经济思想(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代表人物:科斯、德姆塞茨、诺斯和威廉姆森等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则主张经济学应该研究现实中的人,应该从现实的组织体制出发,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
新制度经济学派从两个方面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1)人的行为是有限理性的。
(2)人都具有为自己谋最大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两篇代表作《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之中,首次创造性地通过提出“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以及企业扩展的边界问题。
还认为,一旦交易费用为零,而且产权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不会影响合约的结果。
“社会成本问题”:科斯定理(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三)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达到帕累托最优)。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
他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
《西方世界的兴起》《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理论(公司、国家治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黑板经济学是指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过于抽象,不能解决实际经济(社会)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1.完善新古典经济学自身,如把一些思想模型化;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前提上做文章,主要是改变其假设条件,如从完全信息向不完全信息转变,从完全理性向有限理性转变等;把新古典经济学拓展到其他领域,如贝克尔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婚姻、家庭、犯罪,布坎南用经济学分析政治、政府等问题,诺斯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历史变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