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操作要领与技巧(答案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7
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操作要领与技巧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是焊条电弧焊难度较大的一种操作技术;同时又是各类技能考试; 技术比武; 特别是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工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尽快地掌握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操作要领和技巧; 不仅是每个技能考试;技术比武和锅炉、压力容器取证焊工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各地培训中心站焊工教练必须要讲解和示范的主要内容..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实践; 在吸取和借鉴全国各地焊工培训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操作要领与技巧; 多次在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焊工取证培训中应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尽快掌握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会有所帮助..要掌握好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术; 一定要熟练掌握“五种要领”;还应学会“六种技巧”..五种要领以下简称“五要领”;是指五种操作基本要领; 其具体内容是指“看、听、准、短、控”..“六种技巧”以下简称“六技巧”的具体内容是“点固、起头、运条、收弧、接头、收口”技巧..如果熟练掌握上述的“五要领”和“六技巧”基本方法;就会焊出内外质量合格的焊缝与试件..下面以断弧焊为例;分别介绍“五要领”和“六技巧”在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打底焊中的具体应用..一、“五要领”1、看在焊接过程中除要认真观察熔池的形状、熔孔的大小及铁液与熔渣的分离情况; 还应注意观察焊接过程是否正常如偏弧、极性正确与否等..熔池一般保持椭圆形为宜圆形时温度已高..熔孔的大小以电弧将两侧钝边完全熔化并深入每侧0.5~1为好..熔孔过大时; 背面焊缝余高过高;易形成焊瘤或烧穿..熔孔过小时; 容易出现未焊透或冷接现象弯曲时易裂开..焊接时一定要保持熔池清晰; 熔渣与铁液要分开;否则易产生未焊透及夹渣等缺陷..当焊接过程中出现偏弧及飞溅过大时;应立即停焊;查明原因;采取对策.. “看”是控的前提条件和依据; 非常重要; 只有看得清;辨得明;才能做到“控得有理”、“控制得法”..2、听焊接时要注意听电弧击穿坡口钝边时发出的“噗噗”声;没有这种声音;表明坡口钝边未被电弧击穿;如继续向前焊接;则会造成未焊透、熔合不良等缺陷;所以在焊接过程中;应仔细听清楚有没有电弧击穿试件坡口钝边发出的“噗噗”声.. “听”也很重要; 一定听清楚; 为“控”提供可靠的信息;只有“听”得清;才能“控”得好..3、准送给铁液的位置和运条的间距要准确;并使每个熔池与前面熔池重叠2/3;保持电弧的1/3部分在熔池前方; 用以加热和击穿坡口钝边;只有送给铁液的位置准确;运条的间距均匀;才能使焊缝正反面成形均匀、整齐、美观.. “准”对焊接质量十分重要;它是衡量一个焊工操作技能是否熟练;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最终体现..一个好的焊工必须做到手眼合一;眼睛看到哪;手就迅速地把焊条准确无误地送到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焊缝内部质量和外观成形..4、短短有2层意思;一是指灭弧与重新引燃电弧的时间间隔要短;就是说每次引弧的时间要选在熔池处在半凝固半熔化的状态下通过护目玻璃能看到黄亮时..对于两点击穿法;灭弧频率大体上50~60次/min为宜..如果间隔时间过长;熔池温度过低;熔池存在的时间较短; 冶金反应不充分;容易造成夹渣、气孔等缺陷..时间间隔过短; 熔池温度过高; 会使背面焊缝余高过大;甚至出现焊瘤或烧穿;二是指焊接时电弧要短;焊接时电弧长度等于焊条直径为宜..电弧过长; 一是对熔池保护不好;易产生气孔;二是电弧穿透力不强;易产生未焊透等缺陷;三是铁液不易控制; 不易成形而且飞溅较大..只有短弧操作和接弧的时间适当短;才会减少和避免气孔、未焊透等缺陷的产生..5、控“控”的含义是指“控制”..“控制”的主要内容有:a控制铁液和熔渣的流动方向焊接过程中电弧要一直在铁液的前面; 利用电弧和药皮熔化时产生的气体定向吹力; 将铁液吹向熔池后方; 这样既能保证熔深又能保证熔渣与铁液很好地分离; 减少产生夹渣和气孔的可能性;当铁液与熔渣分不清时; 要及时调整运条的角度即焊条角度向焊接方向倾斜;并且要压低电弧;直至铁液与熔渣分清;并且两侧钝边熔化0.5~1mm缺口时方能灭弧;然后进行正常焊接..b控制熔池的温度和熔孔的大小焊接时熔池形状由椭圆形向圆形发展; 熔池变大; 并出现下塌的感觉..如不断添加铁液; 焊肉也不会加高; 同时还会出现较大的熔孔;此时说明熔池温度过高;应该迅速熄弧;并减慢焊接频率即熄弧的时间长一些; 等熔池温度降低后;再恢复正常的焊接..在电弧的高温和吹力的作用下; 试板坡口根部熔化并击穿形成熔孔..施焊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熔池的形状; 尽量保持大小一致;并随时观察熔池的变化及坡口根部的熔化情况..熔孔的大小决定焊缝背面的宽度和余高; 通常熔孔的直径比间隙大1~2mm为好..焊接过程中如发现熔孔过大;表明熔池温度过高;应迅速灭弧; 并适当延长熄弧的时间; 以降低熔池温度;然后恢复正常焊接..若熔孔太小则可减慢焊接速度;当出现合适的熔孔时方能进行正常焊接..c控制焊缝成形及焊肉的高低影响焊缝成形、焊肉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焊接速度的快慢、熔敷金属添加量即燃弧时间的长短、焊条的前后位置、熔孔大小的变化、电弧的长短及焊接位置等..一般的规律是:焊接速度越慢;正反面焊肉就越高;熔敷金属添加量越多;正反面焊肉就越高;焊条的位置越靠近熔池后部; 表面焊肉就越高;背面焊肉高度相对减少;熔孔越大; 焊缝背面焊肉就越高;电弧压得越低; 焊缝背面焊肉就越高; 否则反之..在仰焊位、仰立焊位时焊缝正面焊肉易偏高; 而焊缝背面焊肉易偏低;甚至出现内凹现象..平焊位时; 焊缝正面焊肉不易增高;而焊缝背面焊肉容易偏高..仰焊位焊缝背面焊肉高度达到要求的方法是利用超短弧指焊条端头伸入到对口间隙中焊接特性..同时还应控制熔孔不宜过大;避免铁液下坠; 这样才能使焊缝背面与母材平齐或略低;符合要求..通过对影响焊肉高低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就能利用上述规律;对焊缝正反面焊肉的高度进行控制; 使焊缝成形均匀整齐;特别是水平固定管子焊接时; 控制好焊肉的高低尤为重要.. “控”;是在“看、听、准、短”的基础上; 完成焊接最关键的环节;是对焊工“驾驭”焊接熔池能力的考验..焊接技术水平越高的焊工; 对焊接“火候”掌握得越好; 焊缝质量也越高..二、“六技巧”1、点固技巧试件焊接前; 必须通过点固来进行定位; 板状试件一般长300mm前后两端点固进行定位; <57mm的管状或管板试件点固1点进行定位; >57mm点固2点进行定位..定位焊缝长度为10~15mm为宜..由于定位焊缝是正式焊缝的一部分; 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形;并且不得有夹渣、气孔、未焊透、焊瘤、焊肉超高或内凹超标等缺陷这一点在管状或管板试件尤为重要..所采用的焊条牌号、直径、焊接电流与正式焊接时相同..板状及管板试件一般可以在平焊位进行点固; 水平固定管一般采用立爬坡位进行点固..垂直固定管一般采用本位横焊位进行点固..用断弧打底焊接时;各类试件装配尺寸见表2..2、起头技巧起头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焊工的操作情绪; 管状或管板试件起头时有一定的难度; 因没有依靠点不许在点固处起弧;操作不好易出问题..水平固定管和水平固定管板起头点应该选在仰焊位越过中心线5~15mm处小管5~10mm;大管10~15mm..垂直固定小管和垂直固定管板起头选在定位点的对面;垂直固定大管起头选在两定位点对面即第/等分点;不论管状还是板状试件;引弧先用长弧预热3~5s;等金属表面有“出汗珠”的现象时;立即压低电弧;焊条做横向摆动;当听到电弧穿透坡口而发出“噗噗”声时; 同时看到坡口钝边熔化并形成一个小熔孔形成第2个熔池表明已经焊透;立即灭弧;形成第2个焊点;此时;起头结束3、运条技巧运条是指焊接过程中的手法; 包括焊条角度和焊条运行的轨迹焊条摆动方式;平焊、立焊、仰焊时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一般为60o~80o..横焊和垂直固定管横管焊接时焊条角度一般为60o~80o; 与试板下方呈75o~85o..垂直固定管板焊条与管切线夹角为60o~70o;焊条与底板间的夹角为;40o~50o..水平固定管和水平固定管板由于焊位的不断变化; 焊条角度也随之进行变化..仰焊时的焊条角度焊条与管子焊接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0o~80o;仰立焊时的焊条角度为90o~100o;立焊时的焊条角度为85o~95o; 坡立焊时的焊条角度为90o~100o;平焊时的焊条角度为80o~90o..而水平固定管板焊条与底板夹角为40o~50o..平焊、立焊、仰焊、水平固定管及垂直、水平固定管板焊接时焊条运行的轨迹大多采取左右摆动锯齿形运条;可采取左右引弧; 右左灭弧; 再右左引弧; 左右灭弧;依次循环运条;或左右引弧运条至右左侧再运条回到左右侧灭弧; 依次循环运条..横焊和垂直固定管运条方式;一般采用斜锯齿或椭圆形..从坡口上侧引弧到坡口下侧灭熄弧; 再从坡口上侧引弧到坡口下侧灭弧;依次运条..4、收弧技巧当一根焊条焊完; 或中途停焊而需要熄弧时; 一定注意作收弧动作;焊条不能突然离开熔池; 以免产生冷缩孔及火口裂纹;收弧的方法有3种:第1种为补充熔滴收弧方法;即收弧时在熔池前方做一个熔孔;然后灭弧;并向熔池尾部送2~3滴铁液;主要目的是减慢熔池的冷却速度;避免出现冷缩孔..该种收弧方法适用于酸性药皮焊条..第2种方法叫衰减收弧法;即:要收弧时;多给一些铁液;并做一个熔孔;然后把焊条引至坡口边缘处熄弧; 并沿焊缝往回点焊2~3点即可..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收弧处焊肉较低;为热接头带来方便接头一般不用修磨..此法收弧一般不易产生冷缩孔;可用于酸性药皮焊条; 在焊接生产中常用该种方法;以利于接头..第3种方法叫回焊收弧法;收弧时焊条向坡口边缘回焊5~10mm即向焊接反方向坡口边缘回焊收弧;然后熄弧;该种收弧方法适用于碱性药皮焊条..5、接头技巧接头方法有2种:热接法和冷接法..热接法:收弧后; 快速换上焊条; 在收弧处尚保持红热状态时;立即从熔池前面引弧迅速把电弧拉到收弧处用连弧作横向锯齿形运条进行焊接;焊至熔孔处电弧下压;当听到电弧熔化坡口钝边时发出的“噗噗”声后;立即灭弧;转入正常断弧方法进行焊接..热接法的要领是更换焊条动作要迅速;运条手法一定要熟练和灵活..热接法特别适用于技术比武节省时间;也是在焊接生产中最常用的接头方法..冷接法:引弧前把接头处的熔渣清理干净; 收弧处过高时应进行修磨形成缓坡;在距弧坑约10mm处引弧;用长弧稍预热后碱性焊条可不预热;用连弧作横向摆动;向前施焊至弧坑处;电弧下压;当听到电弧击穿坡口根部发出“噗噗”声后;即可熄弧进行正常的焊接..冷接法的优点是; 当收弧不好如有缩孔或焊肉过厚时; 能进行修磨; 消除缺陷和削薄接头处;易保证接头质量..同时操作难度也比热接法时小一些;缺点是焊接效率没有热接法高; 特别是在不许修磨接头时如技能比武赛;不宜采用此法..6、收口技巧收口也叫收尾;是指第层打底焊环形焊缝首头尾相接处;也包括与点固焊缝相连接处; 当焊至离焊缝端点或定位点固焊缝前端3~5mm时;应压低电弧;用连弧焊接方法焊至焊缝并在超过3~5mm后熄弧..如果留的未焊焊缝过长;采用连弧焊接就会造成熔孔过大而出现焊瘤和烧穿等缺陷..如果留的未焊焊缝过短; 再用连弧焊进行焊接为时已晚; 极易造成收口处未焊透等缺陷..所以收口时所留的未焊焊缝长度要合适;操作技巧要熟练;才能保证接头收口的质量..三、结论以上介绍的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操作要领与技巧方法;是给焊工技能训练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该方法把试件焊接的整个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部分环节; 即:“看、听、准、短、控”和“点固、起头、运条、收弧、接头、收口”..要本着“缺啥补啥;不会啥学啥”的原则;而采取各个专项突破的方法; 使焊工练习的目标更加明确;练习方法更灵活、有实效; 以达到易学、易掌握的目的..学会和熟练掌握“五要领”和“六技巧”对学好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会收到高效快捷的效果..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操作要领与技巧; 有各自独立的特性;又有其相互依托的共性; 需要焊工在焊接实践中仔细体会其中的丰富内涵..实践证明:在焊接操作中只有把“五要领”和“六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述“五要领”和“六技巧”方法是通用的; 但具体到每一个项目;焊接方法和技巧还需灵活运用..。
焊条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要点作者:于泓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第06期以母材厚度为10 mm的Q235-A,试件规格为300 mm×125 mm钢板立焊为例,对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术要点分析:一、试板清理焊前必须用磨光机将坡口正反两侧20 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等清理干净,使之呈现金属光泽,否则必将产生焊接缺陷,并将所需钝边1~1.5 mm锉好。
二、定位焊将加工清理好的试板翻转拼对,检查有无错边,并留出适当间隙,始端为2.5 mm,终端为3 mm,反变形3度后从反面在两端进行定位焊,定位焊尺寸长度不超过2 cm,其中要注意终端定位要牢靠,防止在焊接中由于收缩使间隙尺寸小于2 cm。
三、电流的选择电流的选择非常重要,由公式I=KD,进行粗选,D为焊条直径,K为系数,这里D我们取3.2 mm,K一般取30~40,得出粗选电流为96A~128A左右,然后在测试板上测试,要求电流小值能使焊件熔化,铁水、焊渣分清不夹渣,电流大值熔池铁水不淌可控,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这中间挑一合适的电流。
打底焊我们采用灭弧焊,填充、盖面采用连弧焊,其中填充焊电流最大,盖面焊电流最小。
四、打底焊中的起头、运条、收弧与接头、收口的处理1.起头:将定位点清渣后,从始焊端引起电弧,让焊条中心对准待焊熔合线处长弧烤,待此处金属冒汗时,对准中心短弧压下,听到噗的一声,击穿钝边形成熔池座,这是焊接的基础。
2.运条:形成熔池座后,要采用两点焊法,从一端引弧水平运条到另一端灭弧,再从灭弧处引弧水平运条到另一端灭弧,交替进行,以防熔孔大小不一致,在正常焊接时采用短弧焊,注意观察焊件的熔化程度,焊件熔化了就走,匀速运条,将两端钝边各个击穿,两边各熔化0.5~1 mm,在焊接过程中焊条中心始终对准熔合线,同时时刻观察焊条角度保持一致。
3.收弧与接头:当一根焊条快要烧完时,要做好收弧工作,此时焊条不再向前运动,让焊条对准熔合线处压低电弧轻轻点两下,以防产生冷缩孔,为接头做好准备。
单面焊双面成型的操作要点焊接时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管管对接焊,以及一些要求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接操作要求,然而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是焊条电弧焊难度较大的一种操作技巧,只有熟练掌握这项技巧才能确保焊缝的内外首先应该确保能够很好地观察到熔池,确定熔池的形状、熔孔的大小以及焊缝金属与熔渣的分离情况。
熔池形状一般应该保持为椭圆形(圆形的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焊瘤和焊穿),熔孔大小以电弧融化母材两侧钝边且深入为0.5-1.0mm如下图2所示。
熔孔过大容易造成背部焊缝过高或者焊瘤的产生,熔孔过小则会使焊缝出现未焊透等现象。
“第一短”断弧焊,要求熄弧与引弧之间的时间间隔短,每次重新引弧是应该在熔池半凝固状态下(护目镜状态下熔池呈现黄亮色),这样能够避免夹渣气孔以及背部焊缝过高以及焊瘤、烧穿缺陷的产生;第二是指焊接弧长要短(即短弧焊接),所谓的长弧与短弧的区别为当电弧长度大于焊条直径时称为长弧,小于焊条直径时5.控1)控制铁液和熔渣的流动方向。
控制铁液在电弧吹力的作用下向后方流动,能够更好地使铁液和熔渣的分离,避免夹渣和气孔的产生。
2)控制熔池的温度和熔孔的大小。
应控制熔池的形状,保证熔池椭圆形,并保持熔池的大小不能太大,防止熔池下塌。
一般控制熔孔的大小为比间隙大1-2mm,并随时观察熔孔的大小,当熔孔过大时,应熄灭电弧,增加熄弧时间,降低熔池温度。
3)控制焊缝成形及焊肉的高低。
一般的,焊接速度越慢,正反面的焊肉就越高,熔敷金属添加量越多,焊肉越高,焊条位置越靠近熔池的后部,表面焊肉就越高,背面焊肉相对减少,熔孔越大,焊缝背面的焊肉越高,电弧电压越低,焊缝背面的焊肉越高,否则反之。
因此应该对焊接角度,焊接速度、熔敷金属添加量等严格控制。
操作要点1打底层采用断弧法。
在始焊点上方20mm处引弧,将电弧控制在5mm~6mm长度,缓慢拉至始焊点开始焊接。
焊条与试板的下倾角为75°~80°,与焊缝左右两边夹角为90°,当焊至定位焊缝尾部时,应稍作停顿进行预热,采用三角形运条法使焊条电弧把坡口根部熔透形成橢圆形熔池,熔池的上方熔透坡口边形成熔孔见下图。
焊条电弧焊仰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培训技术摘要: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是难度较大的一种操作技术,在压力管道和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安装中应用也较为广泛,仰焊焊接单面焊双面成形是板试件中技术要求最高、操作难度最大的竞技项目,它最能反映施焊焊工的操作技术水平。
一般说来,凡能完成试板仰焊的焊工,基本上能够胜任压力容器制造或维修中各种位置的焊接,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仰焊断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电源极性1.焊接材料及设备1.1 母材:材质;Q345R,规格;300×120×12(mm),符合;GB/T700-2006标准。
1.2 焊接材料:采用直径为3.2mm和4.0mm的E5015焊条。
符合;GB/T10045-2001标准。
1.3 设备:奥太ZX7-400STG2.焊前准备及组对2.1焊前准备:清除待焊部位及两侧10~20mm 范围内的油污、锈迹等污物。
坡口角度α=(60-65)°,如图1所示.图12.2试件的组对2.2.1间隙:(3.5-4.0)mm。
间隙过小时,打底熔滴不易透过背面,易出现未焊透和背面焊缝内凹;当间隙过大时,电弧左右摆动运条,输入给焊道的热量大,背面焊缝易出现内凹。
2.2.2钝边:1mm左右,当钝边过小时,打底断弧焊电弧燃烧的时间要短,否则易烧穿或背面内凹;当钝边稍大时,打底电弧燃烧时间可稍长一些。
2.2.3反变形:3mm左右,反变形的大小与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及层间温度有关,测量法如图2。
图23.焊条电弧焊仰焊单面焊双面成焊接操作技术3.1 打底焊焊接操作要点:3.1.1 电源极性:采用直流正接打底焊时试用直流正接,采用直流正接只适合用在仰焊上,直流正接时电弧吹力比较大,熔池温度较直流反接时低,即冷却速度快,能有效地控制焊缝下垂,所以,正极可以得到较大的熔深。
焊缝背面不容易产生未焊透或夹渣及背面内凹。
当然直流反接时焊接电流大一点也可以达到目的,但不好掌握,背面成型感觉不如采用直流正接法。
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术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术是采用普通焊条,以特殊的操作方法,在坡口的正面进行焊接,焊后保证坡口正反两面都能得到双面成形焊缝的一种操作方法。
是一项在压力管道和锅炉压力容器焊接中,焊工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其方法主要有断弧焊法和连弧焊法。
1. 基本功的练习(1)引弧应在焊缝中,要做到一“引”便“着”,一“落”便“准”。
由于电缆及焊钳对手腕存在一个重力矩,焊工手持焊钳不易稳定,因此引弧时焊工要蹲稳,手臂要用力持钳,手腕微微用力做点划动作。
另外,焊工心情要放松,紧张则僵硬,僵硬则动作机械而抖动大,极易产生“粘住”和“拉熄”现象。
练习时,从摩擦法开始,逐渐缩短摩擦距离及焊条头与工作面的距离。
轻落轻起,克服惯性,快慢适中,使焊钳运动轨迹逐渐达到近似垂直的效果。
(2)要懂得焊条在空间三个方面均有运动,向熔池方向递进要与熔化速度相一致,以保持弧长不变。
快了弧长缩短,甚至“粘住”;慢了弧长拉长,增加飞溅,降低保护作用,影响熔滴过渡。
横向运动的目的在于搅拌熔池,以增加熔宽,应中间快两端慢。
它与向前运动紧密相联,变化很多,应视熔池的形状及熔敷金属量来决定。
只有三个方向上的运动有机的结合,才能确保焊缝的一定高度和宽度,确保高质量的焊缝质量。
(3)分清熔渣和铁液,是提高操作技能的一个关键。
一般铁液超前,熔渣滞后,电弧下的铁液温度高,油光发亮处于下层。
而熔渣温度低,较暗,在铁液上游动。
分不清熔渣和铁液,就不能看清焊缝边缘及熔合情况,焊接盲目性很大。
(4)更换焊条要快,接头应准,因为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焊缝的质量。
快,即在前道焊缝收尾处尚处于红热状态,立即引弧,这样前后焊缝易于熔合,能有效地避免气孔和夹渣等缺陷。
准,即接头恰到好处,回行距离在10~20mm,在弧坑上运行的时间稍快(也就是说熔敷金属的量较少)。
回行距离过长,不易摸准位置,反而容易重叠和脱离,运弧时间掌握不好,接头就会偏高或偏低。
另外,收弧时弧坑应力求圆形避免尖形,且焊肉适中,不能太深或太浅,这样才便于接头。
单⾯焊双⾯成型操作技术详解。
摘要:在焊接某些压⼒容器时,要求焊接接头完全焊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焊件结构的限制,经常会出现咬边、焊瘤现象。
本⽂通过详细阐述单⾯焊双⾯成形技术的运⽤,使这⼀焊接难题得到了解决,有效提⾼了焊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及可靠性。
1单⾯焊双⾯成形操作法简介单⾯焊双⾯成形操作法是采⽤普通焊条,以特殊的操作⽅法,在坡⼝背⾯没有任何辅助措施的条件下,在坡⼝的正⾯进⾏焊接,焊后保证坡⼝的正、反⾯都能得到均匀整齐、成形良好,符合质量要求的焊缝的焊接操作⽅法。
它是⼿⼯电弧焊中难度较⼤的⼀种操作技术,适⽤于⽆法从背⾯清除焊根并重新进⾏焊接的重要焊件。
2单⾯焊双⾯成形操作法的适⽤范围这种操作法主要适⽤于有板状对接接头、管状对接接头、骑座式管板接头,按接头位置不同可进⾏平焊、⽴焊、横焊和仰焊等位置焊接。
3单⾯焊双⾯成形操作法的技术特点单⾯焊双⾯成形焊接⽅法⼀般⽤于 V 形坡⼝对接焊,适⽤于容器壳体板状对接焊,⼩直径容器环缝及管道对接焊,容器接管的管板焊接。
单⾯焊双⾯成形在焊接⽅法上与⼀般的平、⽴、横、仰焊有所不同,但操作要点和要求基本⼀致,焊缝内不应出现⽓孔、夹渣、根部应均匀焊透,背⾯不应有焊瘤和凹陷等。
4单⾯焊双⾯成形操作要点和操作实例下⾯以板厚 12 mm 的 V 形坡⼝对接平焊为例,进⼀步阐述单⾯焊双⾯成形的焊接⽅法。
1、试板装配尺⼨坡⼝⾓度(60°)装配间隙:始焊端3.2mm;终焊端4.0mm。
钝边:1-2mm;反变形:3°;错边量:≤0.5mm。
2、焊接⼯艺参数3、焊接要点平焊时,由于焊件处在俯焊位置,与其它焊接位置相⽐操作较容易,它是板状其它各种位置、管状试件各种位置焊接操作的基础。
但是,平焊位置打底焊时,熔孔不易观察和控制,在电弧吹⼒和熔化⾦属的重⼒作⽤下,使焊道背⾯易产⽣超⾼或焊瘤等缺陷。
打底焊要注意以下⼏点:(1)控制引弧位置。
打底层从试板左端定位焊缝的始焊处开始引弧,电弧引燃后,稍作停顿预热,然后横向摆动向右施焊,待电弧到达定位焊缝右侧前沿时,将焊条下压并稍作停顿,以便形成熔孔。
现代焊接 2016年第10期 总第166期 J- 67elders ′ PalsW焊工之友文/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杨入稳摘 要:碱性焊条一般都是低氢的,焊缝的综合力学性能比较好,在焊缝承力情况下不容易产生裂纹,因此它广泛应用于管道、压力容器、石油、化工、船舶等对焊缝质量要求较高的行业作业,这是酸性焊条不可替代的。
产品质量的保证虽然离不开焊接材料的进步,但是焊工个人的操作技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本文主要研究碱性焊条立板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的操作要领。
关键词:双面成形;打底焊接;填充焊接;盖面焊接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术是指采用普通焊条,以特定的操作手法在坡口的正面进行焊接操作,焊后保证坡口正反两面都能得到合格焊缝的一种操作方法。
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不仅是焊工技能培训的必修课,还是各地、市、州焊接技能大赛的必考项目,也是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焊工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
1 焊前准备1.1 工作服的穿戴焊工操作前应穿戴好专用工作服、劳保鞋、防护手套和安全帽,焊接时,必须使用面罩并扣紧衣领、扎紧袖口,以防止弧光辐射和飞溅对身体的伤害。
1.2 焊件的准备选用2块Q235的低碳钢板,焊件规格为300mm ×150mm×12mm,制备成V型坡口,单边坡口角碱性焊条立板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的操作要领作者简介:杨入稳(男,助教,焊接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焊接技术。
1983-),度30°±2°,焊件要求平整无变形。
使用手动砂轮机、钢丝刷等工具,清理坡口正反两面及两侧20mm范围内的铁锈、氧化物等污物,直到露出金属光泽,最后用锉刀锉钝边0.5~1mm。
1.3 焊条和焊接电源准备选用E5015,Φ3.2mm的碱性焊条,焊接前必须对它进行350~400℃ 烘焙1~2h,然后保温1~ 2h,再放入焊条保温筒中备用。
焊接电源可采用ZXG-500直流弧焊机。
1.4 焊件装配和定位焊采用断弧焊装配,一般坡口间隙可以定为:始焊端间隙为2.5mm,终焊端为3.2mm(要求焊件定位焊后间隙为2.5mm和3.2mm,所以焊前要考虑焊后收缩变形),焊件错边量应小于1mm, 反变形角度为3°~5°。
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操作要领与技巧
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是焊条电弧焊难度较大的一种操作技术,同时又是各类技能考试,技术比武,特别是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工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尽快地掌握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操作要领和技巧,不仅是每个技能考试,技术比武和锅炉、压力容器取证焊工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各地培训中心(站)焊工教练必须要讲解和示范的主要内容。
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实践,在吸取和借鉴全国各地焊工培训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操作要领与技巧,多次在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焊工取证培训中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尽快掌握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会有所帮助。
要掌握好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术,一定要熟练掌握“五种要领”,还应学会“六种技巧”。
五种要领(以下简称“五要领”),是指五种操作基本要领,其具体内容是指“看、听、准、短、控”。
“六种技巧”(以下简称“六技巧”)的具体内容是“点固、起头、运条、收弧、接头、收口”技巧。
如果熟练掌握上述的“五要领”和“六技巧”基本方法,就会焊出内外质量合格的焊缝与试件。
下面以断弧焊为例,分别介绍“五要领”和“六技巧”在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打底焊中的具体应用。
一、“五要领”
1、看
在焊接过程中除要认真观察熔池的形状、熔孔的大小及铁液与熔渣的分离情况,还应注意观察焊接过程是否正常(如偏弧、极性正确与否等)。
熔池一般保持椭圆形为宜(圆形时温度已高)。
熔孔的大小以电弧将两侧钝边完全熔化并深入每侧0.5~1为好。
熔孔过大时,背面焊缝余高过高,易形成焊瘤或烧穿。
熔孔过小时,容易出现未焊透或冷接现象(弯曲时易裂开)。
焊接时一定要保持熔池清晰,熔渣与铁液要分开,否则易产生未焊透及夹渣等缺陷。
当焊接过程中出现偏弧及飞溅过大时,应立即停焊,查明原因,采取对策。
“看”是控的前提条件和依据,非常重要,只有看得清,辨得明,才能做到“控得有理”、“控制得法”。
2、听
焊接时要注意听电弧击穿坡口钝边时发出的“噗噗”声,没有这种声音,表明坡口钝边未被电弧击穿,如继续向前焊接,则会造成未焊透、熔合不良等缺陷,所以在焊接过程中,应
仔细听清楚有没有电弧击穿试件坡口钝边发出的“噗噗”声。
“听”也很重要,一定听清楚,为“控”提供可靠的信息,只有“听”得清,才能“控”得好。
3、准
送给铁液的位置和运条的间距要准确,并使每个熔池与前面熔池重叠2/3,保持电弧的1/3部分在熔池前方,用以加热和击穿坡口钝边,只有送给铁液的位置准确,运条的间距均匀,才能使焊缝正反面成形均匀、整齐、美观。
“准”对焊接质量十分重要,它是衡量一个焊工操作技能是否熟练,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最终体现。
一个好的焊工必须做到手眼合一,眼睛看到哪,手就迅速地把焊条准确无误地送到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焊缝内部质量和外观成形。
4、短
短有2层意思,一是指灭弧与重新引燃电弧的时间间隔要短,就是说每次引弧的时间要选在熔池处在半凝固半熔化的状态下(通过护目玻璃能看到黄亮时)。
对于两点击穿法,灭弧频率大体上50~60次/min为宜。
如果间隔时间过长,熔池温度过低,熔池存在的时间较短,冶金反应不充分,容易造成夹渣、气孔等缺陷。
时间间隔过短,熔池温度过高,会使背面焊缝余高过大,甚至出现焊瘤或烧穿;二是指焊接时电弧要短,焊接时电弧长度等于焊条直径为宜。
电弧过长,一是对熔池保护不好,易产生气孔;二是电弧穿透力不强,易产生未焊透等缺陷;三是铁液不易控制,不易成形而且飞溅较大。
只有短弧操作和接弧的时间适当短,才会减少和避免气孔、未焊透等缺陷的产生。
5、控
“控”的含义是指“控制”。
“控制”的主要内容有:
(a)控制铁液和熔渣的流动方向
焊接过程中电弧要一直在铁液的前面,利用电弧和药皮熔化时产生的气体定向吹力,将铁液吹向熔池后方,这样既能保证熔深又能保证熔渣与铁液很好地分离,减少产生夹渣和气孔的可能性,当铁液与熔渣分不清时,要及时调整运条的角度(即焊条角度向焊接方向倾斜),并且要压低电弧,直至铁液与熔渣分清,并且两侧钝边熔化0.5~1mm缺口时方能灭弧,然后进行正常焊接。
(b)控制熔池的温度和熔孔的大小
焊接时熔池形状由椭圆形向圆形发展,熔池变大,并出现下塌的感觉。
如不断添加铁液,焊肉也不会加高,同时还会出现较大的熔孔,此时说明熔池温度过高,应该迅速熄弧,并减慢焊接频率(即熄弧的时间长一些),等熔池温度降低后,再恢复正常的焊接。
在电弧
的高温和吹力的作用下,试板坡口根部熔化并击穿形成熔孔。
施焊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熔池的形状,尽量保持大小一致,并随时观察熔池的变化及坡口根部的熔化情况。
熔孔的大小决定焊缝背面的宽度和余高,通常熔孔的直径比间隙大1~2mm为好。
焊接过程中如发现熔孔过大,表明熔池温度过高,应迅速灭弧,并适当延长熄弧的时间,以降低熔池温度,然后恢复正常焊接。
若熔孔太小则可减慢焊接速度,当出现合适的熔孔时方能进行正常焊接。
(c)控制焊缝成形及焊肉的高低
影响焊缝成形、焊肉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焊接速度的快慢、熔敷金属添加量(即燃弧时间的长短)、焊条的前后位置、熔孔大小的变化、电弧的长短及焊接位置等。
一般的规律是:焊接速度越慢,正反面焊肉就越高;熔敷金属添加量越多,正反面焊肉就越高;焊条的位置越靠近熔池后部,表面焊肉就越高,背面焊肉高度相对减少;熔孔越大,焊缝背面焊肉就越高;电弧压得越低,焊缝背面焊肉就越高,否则反之。
在仰焊位、仰立焊位时焊缝正面焊肉易偏高,而焊缝背面焊肉易偏低,甚至出现内凹现象。
平焊位时,焊缝正面焊肉不易增高,而焊缝背面焊肉容易偏高。
仰焊位焊缝背面焊肉高度达到要求的方法是利用超短弧(指焊条端头伸入到对口间隙中)焊接特性。
同时还应控制熔孔不宜过大,避免铁液下坠,这样才能使焊缝背面与母材平齐或略低,符合要求。
通过对影响焊肉高低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就能利用上述规律,对焊缝正反面焊肉的高度进行控制,使焊缝成形均匀整齐,特别是水平固定管子焊接时,控制好焊肉的高低尤为重要。
“控”,是在“看、听、准、短”的基础上,完成焊接最关键的环节,是对焊工“驾驭”焊接熔池能力的考验。
焊接技术水平越高的焊工,对焊接“火候”掌握得越好,焊缝质量也越高。
二、“六技巧”
1、点固技巧
试件焊接前,必须通过点固来进行定位,板状试件(一般长300mm)前后两端点固进行定位,Ø<57mm的管状或管板试件点固1点进行定位,Ø>57mm点固2点进行定位。
定位焊缝长度为10~15mm为宜。
由于定位焊缝是正式焊缝的一部分,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形,并且不得有夹渣、气孔、未焊透、焊瘤、焊肉超高或内凹超标等缺陷(这一点在管状或管板试件尤为重要)。
所采用的焊条牌号、直径、焊接电流与正式焊接时相同。
板状及管板试件一般可以在平焊位进行点固,水平固定管一般采用立爬坡位进行点固。
垂直固定管一般采用本位(横焊位)进行点固。
用断弧打底焊接时,各类试件装配尺寸见表2。
2、起头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