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23.00 KB
- 文档页数: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一模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引起微量元素缺乏症B.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保持或增强食品的营养C. 食品还原性漂白剂,是以二氧化硫为基础的一系列衍生物D. 锌能促进生长发育,应大剂量补锌2.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分子数为N AB. 3.6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 N AC. 常温下,1L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所含溶质分子数小于N AD. 一定条件下,6.4g铜与过量的硫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 N A3.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X和Z同主族,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分子,Y和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非金属性X>ZB. X、Y、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碱性C. 原子半径:Y>Z>W>XD. 在X、Y形成的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均为1:24. 下列对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最多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B. 该物质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C. lmol该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2molH2D. 该物质含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结构且能水解的同分异构体有19种5. 锂-碘电池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超过10 年,负极是锂,正极是聚2-乙烯吡(P2VP) 和I2复合物,工作原理2Li+ P2VP·nI2=2LiI+ P2VP·(n-1)I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电池是电解质为非水体系的二次电池B. 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C. 正极反应式为P2VP·nI2+2Li++2e-=2LiI+ P2VP·(n-1)I2D. 该电池具有全时间工作、体积小、质量小、寿命长等优点6. 下图是某水溶液常温下pH从0到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三种成分平衡时组成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图是1.0mol/L碳酸钠溶液滴定1.0mol/L盐酸的滴定曲线B. 向pH=10.25的溶液中通HCl气体使pH=7,此时c(H2CO3)>c(Cl-)=c(HCO3-)>c(CO32-)C. 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D. 该温度下,碳酸氢根的水解平衡常数Kh=10-3.757.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二、综合题8. 一种磁性材料的磨削废料(含镍质量分数约21%) 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还含有铜、钙、镁、硅的氧化物。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水化生成乙醇属于取代反应B.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乙醛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常用来制取肥皂D.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能用来鉴别所有的蛋白质8.分子式为C6H12Cl2的有机物,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7种C.9种D.11种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于医疗输液的葡萄糖,属于强电解质B.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C.鲜花在运输过程中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补充钾肥D.用于文物年代鉴定的14C和作为标准原子的12C,化学性质不同10.已知:2H2S(g)+O2(g) = S2(s)+2H2O(l) △H= -632 kJ•mol-1,如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ray A.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H2S - 2e- = S+2H+B.电池工作时,电流从电极b经过负载流向电极aC.电路中每流过1 mol电子,电池内部释放158 kJ的热能D.每11.2 LH2S参与反应,有1 mol H+经固体电解质膜进入正极区11.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Z同主族,X为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半径在第三周期中最大,Y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对水的电离无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X的单质一定呈气态B.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Z>WC.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相互反应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13.常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Na2S溶液过程中,水电离出的c(H+)•c(OH-)逐渐减小B.pH=5的NH4Cl溶液,用蒸馏水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6C.pH=2的一元酸HA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a+)<c(A-)D.pH相同的①NH4Cl、②NH4Al(SO4)2、③(NH4)2SO4三种溶液中c(NH+ 4):①=③>②26.(15分)三氯化氧磷(POCl3)可用作有机合成的氯化剂和催化剂,实验室制取POCl3并测定产品含量的实验过程如下:I.制备POCl 3可用氧气氧化液态的PCl3法。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 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 12 H 1 K 39 Mn 55 O 16 Cl 35.5第 I 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4.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出引力常量GB.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了右手螺旋定则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15.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 1.62eV ~3.11e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处于n =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B.用能量为10.3eV 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氢原子向高能级跃迁C.用可见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氢原子向高能级跃迁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16.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 、b 两个物体并排放置,水平推力F 1、F 2分别作用在物体a 、b 上。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 12 H 1 K 39 Mn 55 O 16 Cl 35.5第I 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以糖原的形式储藏在动植物细胞中B.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肽键数目会增多C.肺炎双球菌中既有DNA又有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2.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B.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C.与冬季相比,植物在夏季光合作用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长D.密闭玻璃容器中降低CO2供应,植物的光反应不受影响,但暗反应速率降低3.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种特异性siRNA含有氢键B.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该种siRNA影响C.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该种siRNA可能会使细胞周期变短4.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B.无致病基因就不会患遗传病C.多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易受环境影响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调查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校园内蒲公英的随机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B.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松花江近岸区和江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6.给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采集其尿液和血液,结果如下。
据此结果可以推测大鼠注射食盐水后,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B.工业制硫酸用98%的浓硫酸代替水吸收SO3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金属钠D.通过石油裂化可以获得更多的轻质油8.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物和NaOH溶液加入分液漏斗,震荡除乙酸乙酯中的乙酸B 将一小块钠投入乙醇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验证ρ(乙醇)<ρ(Na)<ρ(四氯化碳)C 乙烷与乙烯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乙烷中的乙烯D 将氧化变黑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除去表面黑色物质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族序数之和为16。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P-31 S -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第I 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与细胞相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B.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协助扩散实现的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2.以下关于生物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也能观察到质壁别离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要用8%的盐酸处理实验材料D.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红色颗粒3.假设以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假设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一定有基因aC.假设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4.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B.肾小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C.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D.寒冷环境下虽然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5.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其作用机理如以下图所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年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
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 12 H 1 K 39 Mn 55 O 16 Cl 35。
5第I 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糖类以糖原的形式储藏在动植物细胞中B。
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肽键数目会增多C。
肺炎双球菌中既有DNA又有RNA,其中DNA 是遗传物质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2.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B.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C.与冬季相比,植物在夏季光合作用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长D.密闭玻璃容器中降低CO2供应,植物的光反应不受影响,但暗反应速率降低3.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种特异性siRNA含有氢键B。
黑龙江省高三理综-化学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2018·静安模拟) 有关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错误的是()A . 两反应均需使用浓硫酸、乙酸B . 过量乙酸可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C . 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应过量D . 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过滤、洗涤等操作2. (2分) (2016高二下·汕头期末) 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加热时如果发现有红色的沉淀产生,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 . 醋酸B . 酒精C . 食盐D . 葡萄糖3. (2分)(2018·广安模拟)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mol羟基(-OH)与17gNH3所含电子数都为NAB . 50mL12mol/L盐酸与过量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C . 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D . 25℃时,1L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A4. (2分) (2016高一上·济南期中) 已知: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②Cl2+2FeCl2═2FeCl3;③2KI+2FeCl3═2KCl+I2+2FeCl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氧化性:MnO4﹣<Cl2<Fe3+<I2B . 还原性:Fe2+>I﹣>Cl﹣C . FeCl3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 . 反应①中只体现盐酸的还原性5. (2分)(2018·太原模拟) 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三个周期。
Y和M同主族,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存在游离态的M,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相遇会有白烟。
这五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Q,取一定量Q溶于蒸馏水得到溶液,向此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水化生成乙醇属于取代反应B. 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乙醛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常用来制取肥皂D. 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能用来鉴别所有的蛋白质【答案】C【解析】A. 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B、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乙酸,不是乙醛,故B错误;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来制取肥皂,故C正确;D、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例如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则鸡蛋白溶液呈黄色。
这是由于蛋白质(含苯环结构)与浓硝酸发生了颜色反应的缘故,可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不是所有蛋白质,故D错误;故选C。
2. 分子式为C6H12Cl2的有机物,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5种B. 7种C. 9种D. 11种【答案】C【解析】己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 CH2-CH3、、、、,则分子式为C6H12Cl2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 CH2-CH3必须有一个氯原子在甲基上,则有5种结构;中氯原子必须在2个甲基上,有2种结构;中氯原子必须在2个甲基上,有2种结构;、的二氯代物中至少含有2个甲基,不符合,C6H12Cl2的甲基共有9种,故选C。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于医疗输液的葡萄糖,属于强电解质B. 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C. 鲜花在运输过程中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补充钾肥D. 用于文物年代鉴定的14C和作为标准原子的12C,化学性质不同【答案】B【解析】A.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B.食盐有咸味,可作调味剂,食盐能够使细菌脱水死亡,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目的,可做防腐剂,故B正确;C.高锰酸钾可防止鲜花衰败,则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为鲜花保鲜,与补充钾肥无关,故C错误;D.放射性14C和作为原子量标准的12C,均为C原子,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故选B。
哈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验收考试化席试卷I 卷(选择题共5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AL C ・】2. H-L 0-16. N-14. K ・39一、选择题(40分)(每小題2分.共20小1L 每道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邃盘的选项•)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氯化钱溶于水体系温度降低•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B. 甲烷可用作燃料.说明甲烷燃烧是放热反应C. 生成物总能債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置D. 同温同压下,H?和Cb 在光照和•戈燃*件下的AH 不同2. 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盘变化符合图示的是A ・由Zn 和稀H 2SO 4制氢气B. 灼赠的炭粉与二氧化碳反应C ・Ba (OHh 8H T 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D.碳駿钙的分解3.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2SOi +B ・ HXg ) +C. 2HKg)r O&) = 2HQ(I) A^=-571.6 kJD. C(s) + O 2(g) = COKg) AH=+393.5 kJ moF 14•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 mL 0.50 mol/L 的盐酸与50 mL 0.55 moUL 的NaOH 溶液在如右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避p U itA. 如右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B.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 烧杯间填碎纸条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小烧杯D. 若改用60 mL 0.50 mol/L 盐酸跟50 mL 0.55 mol/L 的NaOH 溶液进行反应•从理论上说所求放岀热量相尊Q 2SOj A ^= -196.6 U moP 1502(g) = H :O(I) A//=-285.8 U mol5・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AH=-12.1 kJ/moh 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AW=-57.3 kJ moP1.則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A//等于A・—69・4 kJ mol " B・—45.2 kJ mol 1C・ +69.4kJ moF1 D・ +45.2 kJ mol '6. 如图是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溶液中向Zn电极移动B・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Cu-^ZnC・负极上的电极反应:Zn-2e'=Zn^D.有Imol电子流过导线,则Cu电极上产生的出为11.2L (标准状况)7.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酸性环境下,钢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B. 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C. 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银铁交接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8.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M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CO(g)+^O2(g)=CO2(g) ZJ/=-283.0 kJ/mol B ・ CXs) + 詁2(g)=CO(g) LH=—110.5 kJ/mol C・ H2(g)+k>2(g)=H2O(g) A/7=-241.8 kJ/molD・ 2C8H,8(l)+25O:(g)= 16CO2(g) +18H2O(1) A//=-ll 036 kJ/mol9.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 C ⑸+O2(g)=CO2(g) W②S(s)4-O2(g)= SO2(g) AT/ 3 ®H2(g)+l/2Ch(g)=H2O(l) g④ CaCCh 心—CaO ⑸+CO?(g) LH,A. ① B・④ C・②③3) D.10.将5.4 g Al投入200.0 mL 2.0 mold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引起微量元素缺乏症B.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保持或增强食品的营养C.食品还原性漂白剂,是以二氧化硫为基础的一系列衍生物D.锌能促进生长发育,应大剂量补锌8、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分子数为N AB.3.6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 N AC.常温下,1L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所含溶质分子数小于N AD.一定条件下,6.4g铜与过量的硫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 N A9、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X 和Z 同主族,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分子,Y 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非金属性X>ZB.X、Y、W 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碱性C.原子半径:Y>Z>W>XD.在X、Y 形成的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均为1:210、下列对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1mol 该物质最多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B.该物质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C.lmol 该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2molH2D.该物质含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结构且能水解的同分异构体有19 种11、锂-碘电池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超过10 年,负极是锂,正极是聚2-乙烯吡(P2VP) 和I2复合物,工作原理2Li+ P2VP·nI2=2LiI+ P2VP·(n-1)I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电池是电解质为非水体系的二次电池B.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C.正极反应式为P2VP·nI2+2Li++2e-=2LiI+ P2VP·(n-1)I2D.该电池具有全时间工作、体积小、质量小、寿命长等优点12、下图是某水溶液常温下pH 从0 到14 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 三种成分平衡时组成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是1.0mol/L碳酸钠溶液滴定1.0mol/L 盐酸的滴定曲线B.向pH=10.25 的溶液中通HCl 气体使pH=7,此时c(H2CO3)>c(Cl-)= c(HCO3-)>c(CO32- )C.人体血液的pH 约为7.4,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D.该温度下,碳酸氢根的水解平衡常数Kh= 10-3.75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少量KSCN 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溶液中含有Fe2+B 将变黑的银器放入装满食盐水的铝盆中,二者直接接触。
银器恢复往日光泽2Al+3Ag2S+6H2O=6Ag+2Al(OH)3+H2S↑C 向铬酸盐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铬酸根转变为重铬酸根D 将石蜡油气化后,使气体流经碎瓷片,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碎瓷片的主要作用是使石蜡油受热均匀26、(14分)一种磁性材料的磨削废料(含镍质量分数约21%) 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还含有铜、钙、镁、硅的氧化物。
由该废料制各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镍,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合金中的镍难溶于稀硫酸,“酸溶”时除了加入稀硫酸,还要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稀硝酸,反应有N2生成.写出金属镍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除铁”时H2O2的作用是________ ,为了证明添加的H2O2已足量,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溶液。
黄钠铁矾[NaFe3(SO4)2(OH)6]具有沉淀颗粒大、沉淀速率快、容易过滤等特点,此步骤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除铜”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Na2S代替H2S除铜,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已知除杂过程在陶瓷容器中进行,NaF的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用量不宜过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已知常温下Ksp[Ni(OH)2]=2.0×10-15,该流程中Ni(OH)2生成时,调节pH 约为________Ni2+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lg2=0.30)。
27、(14分)以高纯H2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能量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但燃料中若混有CO将显著缩短电池寿命。
(1)以甲醇为原料制取高纯H2是重要研究方向。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主反应:CH3OH(g)+H2O(g)CO2(g)+3H2(g) △H=+49 kJ•mol-1副反应:H2(g)+CO2(g)CO(g)+H2O(g) △H=+41 kJ•mol-1①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裂解可得到H2和C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CH3OH平衡转化率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分析适当增大水醇比(nH2O∶nCH3OH)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某温度下,将nH2O∶nCH3OH =1∶1的原料气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强为p1,反(忽应达到平衡时总压强为p2,则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略副反应)(2)工业常用CH4 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来制取H2,其原理为:CH4(g)+H2O(g)=CO(g)+3H2(g) ΔH=+203kJ·mol-1①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逆=k·c(CO)·c3(H2),k为速率常数,在某温度下,测得实验数据如表:CO浓度(mol·L-1)H2浓度(mol·L-1)逆反应速率(mol·L-1·min-1)0.05 C1 4.8c2 C1 19.2c2 0.15 8.1由上述数据可得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常数k 为__________L3·mol-3·min-1。
②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3mol 的CH4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压强P l_____P2(填“大于”或“小于”)温度T3_______T4(填“大于”或“小于”);压强为P1时,在N 点;v正_______v逆(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求N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 分)二茂铁是一种具有芳香族性质的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
二茂铁熔点是173℃,在100℃时开始升华,沸点是249℃,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汽油、柴油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稳定,400℃以内不分解。
实验室制备二茂铁装置示意图如下图,实验步骤为:①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5g粉末状的KOH,并从仪器a 中加入60mL 无水乙醚到三颈烧瓶中,充分搅拌,同时通氮气约10min;②再从仪器a 滴入5.5 mL 新蒸馏的环戊二烯(C5H6、密度0.95g/cm3),搅拌;③将6.5g 无水FeCl2与(CH3)2SO(二甲亚砜,作溶剂)配成的溶液25ml 装入仪器a中,慢慢滴入三颈烧瓶中,45min 滴完,继续搅拌45min;④再从仪器a 加入25mL 无水乙醚搅拌;⑤将三颈烧瓶中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盐酸、水各洗涤两次,分液得橙黄色溶液;⑥蒸发橙黄色溶液,得二茂铁粗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颈烧瓶的适宜容积应为__________ (填序号);①100ml、②250ml、③500ml;步骤⑤所得的橙黄色溶液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KOH、FeCl2、C5H6反应生成二茂铁[Fe(C5H5)2]和KCl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茂铁粗产品的提纯过程在右图中进行,其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可做抗震剂用于制无铅汽油,它们比曾经使用过的四乙基铅安全得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终得到纯净的二茂铁4.8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5、[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CO 易与铁触媒作用导致其失去催化活性:Fe+5CO=Fe(CO)5;[Cu(NH3)2]Ac 溶液用于除去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NH3)2]Ac+CO+NH3=[Cu(NH3)3] Ac·CO (式中Ac-代表醋酸根)。
请回答下列问题:(1)C、N、O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态Fe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CO)5又名羰基铁,常温下为黄色油状液体,则Fe(CO)5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羰基铁的结构如右图,根据该图可知CO作为配位体是以__________原子为配位原子与Fe原子结合。
(3)离子水化能是气态离子溶于大量水中成为无限稀释溶液时释放的能量。
离子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可以从离子的大小、电荷、水化能等因素来解释。
Cu2+和Cu+的水化能分别是-2121kJ·mol-1和-582 kJ·mol-1,在水溶液里Cu2+比Cu+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NH3)2]+在水溶液中相对稳定,在配合物[Cu(NH3)2]Ac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Cu(NH3)2]Ac除去CO的反应中,肯定有形成________________。
a.离子键b.配位键c.非极性键d. σ键(5)钙铜合金的晶体结构可看成(a) (b) 两种原子层交替堆积排列而成图(c),则该合金六方晶胞(即平行六面体晶胞)中含为Cu________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