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ppt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6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罗慧珍(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广东佛山528313)摘要: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
新时代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作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共同的焦点.在引领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创新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之间的关联。
它们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及如何有效地在创新教育理念下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是本文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紧紧抓住科技进步和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由此可见。
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潮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创新教育也势必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育改革的实施很大程生多才多艺、有特色地发展。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倡导者。
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
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之。
”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
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注重民主教育,这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这就是“亲其师而近其道”。
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发布时间:2023-01-17T03:23:59.482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第18期作者:曾强[导读] 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曾强吉利学院 641419摘要: 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前学校有效实施新一轮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关键,是进一步全面系统实施学生素质教育计划的两条必由之路。
课堂研究性教学是作为未来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核心环节设计和一个基本有效组织形式,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探究教育,培养我校学生探究创新合作精神培养和动手实践动手能力形成的两个主要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陶行知先生指出,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他提出了“六个解放”,并普遍强调创新的前提是人的解放。
“六个解放”包括:解放儿童的思想,使他们能够思考,放开孩子们的手、眼睛和嘴,释放儿童空间,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他们想学的东西。
同时,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改革提倡培养“积极参与、探索意志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一、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小学正处于重要的学习阶段。
许多教师仍然需要积极的指导和帮助,以培养科学思维和学习技能。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愿学习的问题,让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和魅力,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理解学习,为未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创新型的课堂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及其与其它传统学科课堂创新教学的模式方法的主要本质区别是在于,课堂上创新知识教学方式的教育目的已经不仅限于是在培养学习者和学生保存学习现有学科知识,而且应该是为培养广大学生们在整个学习教育过程活动中产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科技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