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油橄榄适宜栽培区的划分
- 格式:pdf
- 大小:265.48 KB
- 文档页数:3
橄榄的主要分布区域和种植区域介绍橄榄的主要分布区域和种植区域介绍橄榄的分布区域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分布于越南北部至中部。
日本(长崎、冲绳)及马来半岛有栽培。
主要生产地:福建闽江流域福州一带有橄榄出产,以闽清、闽侯、福州的比较着名,另外闽东某些温暖湿润的地方有零星橄榄树。
橄榄是福建珍果。
其中榄之香药用檀香可以用于生吃、药用、保健,对喉咙嗓子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中老年人降三高也特别有效。
自古以来闽清出产的檀香橄榄在品质药用功效上就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被誉为;闽清三宝之一,自唐代以来,被列为贡品。
史书这样记载;侑酒解酒毒,投茶助茶香;味虽苦涩,嚼之芳馥,胜含鸡骨。
橄榄原产中国,可供鲜食或加工,是着名的亚热带特产果树。
橄榄是福州特产,早在唐朝就被列为贡品。
初吃福州橄榄,只觉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
福州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
福建省是中国橄榄分布最多的省份,广东、广西、台湾、四川、浙江等省亦有栽培。
据统计,仅福建省橄榄种植面积就有二十多万亩,采摘面积五万多亩,但产量二万多吨,平均亩产不足400千克,与柑桔、枇杷、龙眼相比,差距仍很大。
中国栽培的橄榄属于橄榄科橄榄属,栽培种主要有白榄和乌榄两种,云南等地尚分布有少量的野生种。
橄榄有二千多年栽培历史,经长期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和驯化栽培,形成了众多的遗传资源,现有绝大多数品种都是从实生类群中选出的农家种,其后代变异大,中间性状多,品种资源极为丰富。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对闽清、闽侯、莆田、仙游、福安等橄榄主产区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发现了;四季榄等具有特异性状的重要种质资源。
橄榄富含钙质和维生素C。
中国是世界栽培橄榄最多的国家。
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多属乌榄),其次广西、台湾,此外还有四川、云南、浙江南部。
世界栽培橄榄的国家有越南、泰国、老挝、缅甸、菲律宾、印度以及马来西亚等。
昆明地区油橄榄的引种一、引种的必要性油橄榄是木樨科木樨榄属的小乔木,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它原产于地中海。
其果实榨出的橄榄油营养价值很高,有“液体黄金”的美称,备受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喜爱,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高档食用油。
同时,橄榄油在制药工业中被作为各种维生素或抗菌素注射的溶剂,帮助发挥药效,对烫伤、烧伤等有良好的疗效。
另外橄榄油是配制名贵美容、化妆品的最佳基料,橄榄果可以加工成具有独特风味的盐渍罐头、蜜饯、饮料等食品产品。
因此,油橄榄在食品工业、美容护肤领域、医药工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油橄榄树形优美,长绿,寿命长,能抗烟害,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可在行道树、庭园绿化、防风林等绿化项目中选用。
在山坡、丘陵等处建立橄榄园,还能起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橄榄油是一种高经济效益的树种,它的高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它的高营养价值及利用价值。
油橄榄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因此,有引种油橄榄的必要性。
二、引种的可能性1、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油橄榄花为总状序,腋生或对生,一个花序有20~30朵小花,常为两性花(完全花),但常有雄蕊败育的雌性花及雌蕊败育的雄性花(不完全花),完全花比率高,自花授粉也较高,但大多数品种具有自交不亲和性,自花授粉率结实率低。
油橄榄果实为核果,平均果重5~8g。
油橄榄叶为单叶对生,叶片形状为长卵圆形或披针形。
油橄榄一年抽两次梢,春梢(3~4月)、夏梢(7~8月),夏梢为来年的主要结果枝。
油橄榄花芽分化一般在初花期2个月前形成,要经过一定的低温才能完成,花期较短,4月中下旬现蕾,5月开花,盛花期5~8天;有两次落花落果期,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在6~7月;果实生长期一般在5~8月,5月初果实迅速生长8月果实生长定型;早熟品种9月下旬可成熟,晚熟品种延迟到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
2、系统发育历史3、油橄榄是木犀科、木犀榄属的小乔木。
起源地是小亚细亚。
公元前3500年在希腊克里特岛发现油橄榄,以后在地中海沿岸逐步分布扩大,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油橄榄至今已分布到地球的南半球与北半球。
油橄榄树适宜种植区域解读油橄榄树(学名:Olea europaea)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因其枝叶常绿、高效的果实产量和香浓的油质,而被广泛种植和利用。
然而,由于油橄榄树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要求,种植区域的选择对于保证油橄榄树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解读油橄榄树的适宜种植区域,并分析其环境特点。
一、油橄榄树适宜气候条件油橄榄树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温暖而干燥的地中海型气候。
这种气候特点主要包括四季分明、夏季干燥、冬季温暖等特点。
油橄榄树对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0℃至30℃之间,且不耐寒冷。
同时,油橄榄树对降雨量的适应性也较强,仅需短暂的春季降水和较长的夏季干燥。
由于油橄榄树对干旱较为耐受,因此油橄榄树在沿海地区和内陆盆地等干燥地区也能够生长。
二、土壤要求油橄榄树的根系发达,对土壤的要求较高。
它喜欢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对酸碱度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对于强酸性和碱性土壤不太适应。
此外,油橄榄树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也较高,喜欢富含有机质、富含矿物质和磷的土壤。
因此,在选择油橄榄树种植区域时,应重视对土壤的调查和分析,确保提供适合油橄榄树生长的土壤环境。
三、海拔高度和光照条件油橄榄树的海拔高度范围较广,一般可适应海拔100至1500米的地区。
然而,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因此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考虑到油橄榄树对温度的适应性。
另外,油橄榄树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较高,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
因此,在种植区域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光照充足和温度适宜的因素。
四、风向和风速油橄榄树生长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和适度的风力。
风能有效地保持油橄榄树枝叶间的通风和空气循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考虑到油橄榄树受风向和风速的影响,避免选择沿海地区大风频繁的区域。
综上所述,油橄榄树适宜种植的区域应该具备温暖而干燥的地中海型气候、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充足的阳光照射以及适度的风力等特点。
种植区域的选择对于油橄榄树的生长和产量具有关键性影响。
迪庆州油橄榄丰产栽培模式的研究作者:古龙阿追来源:《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古龙阿追(迪庆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迪庆674400)摘要:在调查研究迪庆州油橄榄栽培历史、种植技术和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油橄榄的主要丰产栽培模式为“三控二管一保护”,即: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密度控制、水肥管理、抚育管理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迪庆州;油橄榄;丰产栽培模式中图分类号:S 565. 7, S 504 文献标识码:A油橄榄(0lea europaea)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它用途广泛,果实可榨油、做罐头、蜜饯。
油橄榄的主要产品橄榄油,是一种天然脂肪酸分布非常完美而又平衡的油脂,具有营养丰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不易在人体内氧化沉淀等优良性能, 可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高级保健用油[ 1 ]。
此外,橄榄油还可作为医用、纺织工业印染用油,高科技精密仪器研磨的润滑剂和空间技术用油,目前其它油还无法取代,因此被称为“液体黄金”。
1 迪庆州自然地理概况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辖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三个市(县),国土面积238.7 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达188.4 万hm2,占全州国土面积的78.9%。
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48.1万hm2,疏林地面积0.7万hm2,灌木林地面积34.7 万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1 万hm2,无立木林地面积1.1 万hm2,宜林地面积1.7 万hm2。
迪庆州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境内金沙江、澜沧江沿岸的河谷区,为油橄榄树种的速生丰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油橄榄早在1907 年就由法国传教士引种于迪庆州德钦县燕门茨中;州林科所从1978 年开始引种试验,1998年开展人工扦插育苗试验并取得成功。
近10年来,迪庆州“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发展战略和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决定》的实施,加快了油橄榄产业的迅速壮大,将成为该地区继核桃和葡萄之后的又一个农民致富朝阳产业,截至2015 年,全州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4 万亩,“十三·五”期间,规划种植面积将达10 余万亩。
油橄榄基础知识橄榄基础知识⼀、油橄榄是什么?油橄榄属⽊犀科⽊犀榄属常绿乔⽊,是世界著名的⽊本油料兼果⽤树种,栽培品种有较⾼⾷⽤价值,含丰富优质⾷⽤植物油——橄榄油,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
(⼀)关于油橄榄的神话传说是什么?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希腊有⼀个⼭镇,⼈烟稀少、草⽊不⽣。
海洋神波塞冬和智慧神雅典娜来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地⽅,他们怜惜这些受苦的⼈们,都想成为这⾥的保护神,并⽤⾃⼰的名字为⼭⾕命名。
两⼈为此争吵起来,最后,他们决定让当地居民来选择。
海洋神说:“如果你们⽤我的名字命名,让我做你们的保护神,我将给你们数不尽的财富。
”他⽤魔杖向天上⼀指,召来了⼀匹天马。
“这匹马能给你们耕地,能替你们拉东西,能为你们带来许多许多的财富。
”智慧神把魔杖往地下⼀插,泥⼟⾥顿时冒出两⽚叶芽,很快就长成了⼀棵枝叶繁茂的油橄榄,开着花,结着青果。
智慧神说:“我教给你们的是劳动的智慧,有了它,你们世世代代不会受穷。
”⼈们议论纷纷,最后,⼤家赞成⼏位长者的意见,让雅典娜做这个⼭镇的保护神——因为油橄榄全⾝都有⽤,但马却有给⼈类带来战争和灾难的可能。
故事中的⼭镇就是今天的雅典城,⼭上有座神庙,那就是这个城市的保护神雅典娜庙。
从此,油橄榄在那⾥落根、繁殖。
油橄榄是希腊的国树。
这与希腊⼈民⼼⽬中神圣⼥神雅典娜是分不开的。
从橄榄树上,⼈们就能了解到希腊⼈民追求和平的历史。
看到橄榄枝就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活。
(⼆)橄榄果是什么样的?油橄榄的果实是椭圆形⾁质核果,有胚乳种⼦。
但其形状因品种不同⽽⼤有差异,成熟时,果实呈淡棕⿊⾊。
⾁果⽪为纺锤形,坚硬。
外果⽪与果⾁牢牢地粘合在⼀起,成熟时呈⾁质。
油脂主要含在果⾁内。
取⾃果⾁的油称为"橄榄油",取⾃核仁的油脂称为"橄榄仁油"。
成熟果实的含油率为15%-25%。
油橄榄果实可直接⾷⽤(可制作罐头和蜜饯等⾷品),也可⽤来制取油脂。
收获前的橄榄⼀般为绿⾊,完全成熟时多为⿊褐⾊。
《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年)》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经济林在国家政策和市场作用的推动下取得快速发展,但如何破解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集约化程度偏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日前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重点选择30个优势特色树种,优先规划布局,重点予以扶持。
本期专题对《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要点解析,希望广大读者给予关注。
我国经济林呈现快速发展局面我国经济林发展势头如何?日前发布的《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年)》称,在国家扶持政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市场作用的驱动下,我国经济林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国经济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提高、产值大幅增长。
新造经济林连续多年以百万公顷的速度增长,占新增造林面积比重达到20%。
截至2012年底,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3560万公顷,产量达1.42亿吨,与“十五”末相比分别增加38%、54%,均居世界前列。
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产值2012年达到7752亿元,占林业第一产业产值的56.4%,与“十五”末相比增加2.4倍。
主要特色干鲜果品产品年出口额3.2亿美元,比“十五”末增长60%,继续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产业带动与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经济林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下游产业加快发展。
目前,全国经济林果品加工、贮藏企业2万多家,年加工量1600万吨,贮藏保鲜量1200万吨,年加工储藏产值突破1600亿元,比2005年增长近两倍;以经济林为依托,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和节庆活动蓬勃兴起。
截至2012年,经济林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对林业产业的贡献率达到1/4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新造的经济林,近1/5是在宜林荒山、荒坡上种植的,累计增加有林地面积120万公顷,提高森林覆盖率约0.1个百分点,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陇南不同种植区油橄榄果实生长期的经济性状比较李宝军;刘志恬;赵敏;赵良玫;龙二美;马斌;李乔花;杨江辉;刘玉红;李建科【期刊名称】《寒旱农业科学》【年(卷),期】2024(3)3【摘要】为研究陇南市不同种植地对不同品种油橄榄果实生长的影响,对陇南市武都区种植的莱星、鄂植8号、奇迹、皮削利等4个油橄榄品种,分别在其果实生长的受精和坐果期、种子生长期、果核变硬期、中果皮形成期和果实成熟期比较判断果实表型性状,分析果实生长期间含水率和含油率的变化,以探明不同油橄榄品种的适宜栽培区,为优化陇南地区油橄榄种植资源配置提供支持。
结果表明,在陇南市武都区锦屏村和稻畦村种植的不同品种油橄榄果实外观均呈长圆形,且锦屏村种植的莱星油橄榄果实百粒鲜质量和含油率均高于稻畦村,中果皮形成期百粒鲜质量和含油率分别高于稻畦村34.82%和72.53%。
稻畦村种植的鄂植8号油橄榄果实百粒鲜质量在果实生长前期低于锦屏村,生长后期则高于锦屏村,中果皮形成期稻畦村油橄榄果实百粒鲜质量高于锦屏村26.00%。
锦屏村种植的鄂植8号油橄榄果实含油率均高于稻畦村,果实成熟期含油率高于稻畦村84.48%。
锦屏村种植的奇迹油橄榄果实百粒鲜质量和含油率均高于稻畦村,果核变硬期百粒鲜质量高于稻畦村36.00%,果实成熟期的含油率高于稻畦村53.71%。
锦屏村种植的皮削利油橄榄果实含油率高于稻畦村,中果皮形成期的含油率高于稻畦村76.13%。
由此可知,锦屏村种植的油橄榄莱星、奇迹均优于稻畦村,且果实用途偏向于油用,油橄榄鄂植8号和皮削利作为油果兼用型果实,在锦屏村和稻畦村均可种植。
且生长良好。
【总页数】10页(P256-265)【作者】李宝军;刘志恬;赵敏;赵良玫;龙二美;马斌;李乔花;杨江辉;刘玉红;李建科【作者单位】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7【相关文献】1.6个油橄榄品种在陇南不同试点扩区种植的生长表现2.油橄榄不同品种果实经济性状的研究:Ⅱ. 餐用品种果实3.不同种源牛角瓜果实经济性状及引种早期生长比较4.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比较研究5.四川不同生态区甜樱桃果实经济性状及品质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丽江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李庆华丁德品子桂才洪献梅赵丽芳来源:《绿色科技》2015年第04期摘要:指出了丽江市油橄榄产业发展在气候条件、市场等方面有很大优势。
但还存在着科研配备不完善、高层次研究人才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未能体现等制约因素。
针对丽江市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为丽江市油橄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丽江市;油橄榄;发展现状;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S5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153-031引言油橄榄(Oleaeuropaea)又名齐墩果、阿列布,属木樨科,齐墩果属(又称木樨榄属),原产小亚细亚,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油橄榄果实所榨的油称橄榄油,橄榄油营养极其丰富,抗氧化性较强,保健功能全面,具有“植物油皇后”、“液体黄金”等美誉。
油橄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工业原料。
目前,全球的油橄榄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hm2。
最近25年,油橄榄的种植面积增加了25%以上。
迄今为止,全球6大洲已有40多个国家种植油橄榄,遍布北纬45°到南纬37°的广大地带。
丽江市金沙江流域干暖河谷区,气候及土壤条件与地中海地区油橄榄原产地相似,为油橄榄树木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2丽江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的现状2.1油橄榄品种及技术现状近年来,通过林业科研部门的努力,共引进油橄榄国内外良种(佛奥、豆果、皮瓜尔)等50余个,筛选出适合丽江种植的区域性良种(佛奥、豆果)等6个,并总结出一套适合在丽江市使用的油橄榄规范化种植技术,2013年,项目《丽江市玉龙县大具乡油橄榄品种引进筛选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了丽江市科技局的成果认定,2014年,该项目获丽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为丽江市的油橄榄产业奠定了品种及技术基础。
近年来,林业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对企业、适生区农户进行油橄榄科学种植及管理技术培训,让更多的人对油橄榄发展前景及种植技术有了新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发展油橄榄产业的信心。
油橄榄百科名片油橄榄油橄榄属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国家,希腊、意大利、突尼斯、西班牙为集中产地。
现在世界各国均引种栽培。
目录基本信息栽培历史1引种栽培分布区(1)适宜区1(2)次适宜区1(3)边缘区1(4)不宜种植区栽培与经营方式油橄榄生长习性施肥排水、灌溉修剪防治病虫害措施油橄榄的嫁接方法1 、接穗的选择2 、嫁接时间3 、嫁接方法4 、嫁接后的管理主要类型(1)川西南干暖河谷、盆地栽培区(2)川西南干热河谷栽培区(3)四川盆地东北部栽培区(4)四川盆地中部栽培区主要病虫害(1)生理性病害(2)寄生性病害(3)虫害油橄榄栽培经营的评价与改进药用信息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实物照片Olea europaea L.油橄榄又名齐墩果,为木犀科、齐墩果属常绿乔木。
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
本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油橄榄达到8亿株,点地700余万ha,纯林占1/3。
1974年产果780万t,有56万t用于加工果实制品,724万t用于榨油,产油147万t,居各食用植物油产量的第6位。
我国栽培油橄榄历史较晚,是1964年3月3日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全国现有油橄榄超过1600万株。
其中受国家质监总局公告2005年第176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保护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是目前全国最大油橄榄基地,有各种品种,包括;(佛奥、莱星、皮削利、九峰6号、戈达尔、皮瓜尔、阿斯、鄂植8号、配多灵、科拉蒂那、格罗莎、中山24号、城固32号)等各种品种920万株左右,种植面积超多29万亩,幼林占65%左右。
目前,进入结果的植株约32%,仅武都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到14.86万亩,2008年低前该地区油橄榄产量逾50万公斤。
其余部分分布在嘉陵江流域的四川、重庆、陕西等地区。
迪庆州干暖河谷区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于1996~2000年在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进行了油橄榄无性繁殖试验,总结出了扦插育苗、林地选择、品种选择及配置、栽植密度及栽培方法、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预防冻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并分析了油橄榄在该地区的造林前景.Key words:Olea europaea L;cultivationmanagement;warm-dry valley of Diqing1 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及用途油橄榄(Oleaeuropeca),属木犀科(Oleaceae)木犀榄属(Olea)的乔木树种.油橄榄一般垂直分布于海拔50~2 600 m,世界油橄榄集中产区属地中海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暖湿润,受水分限制,有休眠现象.油橄榄是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常绿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具有产量高、经济寿命长、适应性强、油质好、用途广的优点,距今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油橄榄的主产品橄榄油是一种脂肪酸天然分布非常完美而又平衡的油脂,含有68%~85%的油酸,5%~15%的亚油酸.橄榄油中还含有脂溶性维生素A、D、K、E及植物醇、β-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营养丰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不易在人体内氧化沉淀的优良特性,是一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高级保健油.由于橄榄油有极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所以不仅成为热销全球的健康食品,也被广泛用于医药和化妆品工业.2 油橄榄栽培适宜区的气候及土壤条件2.1 气候条件云南省林科院经过多年的实践调查,认为迪庆州的油橄榄(佛奥)适宜种植区为年均温14~18℃,最冷月平均温度5~10℃,绝对最低温不低于-8℃,≥10℃年积温4 000~6 000℃,年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下,年降雨量在600 mm以下,年日照在1 700~2 100 h的地区.1996~2000年迪庆州林科所在奔子栏进行人工扦插育苗试验并取得了成功,栽培成活率达85%以上.随后又推广造林8 000株,通过5~6年的栽培观察记录,栽培成活率达85%以上,已有60%以上的植株生长到2.8 m,有60%的单株开化结果,这充分证明了迪庆州金沙江流域栽培油橄榄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奔子拦地区的气候情况如表1~表3所示.2.2 土壤条件油橄榄是喜钙怕酸、喜干怕湿的树种,它适宜于石灰岩发育而成的碱性钙质土壤和雨量不高的环境条件.土壤多为轻壤质沙壤,有效耕作层0~101 cm,有机质含量1.16%,pH值4~8,土壤酸性盐积累丰富,农作物一年两熟,交通通讯快捷,水源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油橄榄产业基地的建设.3 油橄榄(佛奥)的生长特性3.1 芽和新梢生长油橄榄芽具早熟性,在一年内可以多次萌芽和抽生新梢;第一次在4~5月,形成春梢;第二次在6~9月,形成夏梢;秋季在温暖地带或年份,9月以后尚能抽生1次秋梢.萌发时可以从1 a生枝条或当年萌发的枝条上抽生.3.2 花芽分化油橄榄的花芽形成时间在冬末,分化的起始时间各不相同,温度是影响花芽分化的主导气候因素.花芽大多发生在1 a生枝上,在当年新梢上则很少发生,说明它的生理分化是在前一年冬季完成的.3.3 开花油橄榄(佛奥)花序为圆锥状.花序70%~90%着生于前1年生枝的春、夏梢叶腋内,秋梢上也可着生花序.花序上有完全花和不完全花2种类型.花序主轴和分轴顶端的花多为完全花,结实率高;分轴侧生的花常为不完全花,不能结实.从蕾裂到开花平均1.5 d,同一花序上的花开放时间先后约差4~6 d,同一树上的花序也不是同时开放,所以整个花期较长.蕾期16~28 d.油橄榄系风媒花,自交结实率极低.因此,栽培时要多品种混栽或配置授粉树.3.4 果实生长发育油橄榄核果从开始形成到成熟约需4~6个月,从坐果到成熟约需150 d左右.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后期.果实发育后期,果实由紫红色变为紫色,油分大量积累,果肉变软,种子内部水分逐渐减少.4 栽培管理技术迪庆州林科所于1996~2000年在奔子栏进行油橄榄无性繁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具体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4.1 扦插育苗扦插繁殖分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2种.插穗最好采自1~10 a生优良无性系幼树.硬枝扦插选用已木质化的1 a生枝条,嫩枝扦插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春插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进行,秋插在10~11月进行.秋季扦插是油橄榄(佛奥)育苗的主要方法之一,成活率比春插高,第二年早春生根后即可移栽育苗,经8个多月的培养,当年就可起苗定植或出售.4.2 林地选择林地以选择地形开阔,背风向阳的低山缓坡地,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中性至微碱性为宜.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排水不良的地段栽培,因雨季不能及时排除积水,土壤过湿,致使根系发育不良,根系少、分布浅、常常烂根,树势弱,进而引起大量落叶,果实生长停滞并出现生理性病害.4.3 品种选择及配置生产中应根据园地的立地条件和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的品种,并配置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比如佛奥—皮瓜尔、米扎;莱星—配多灵、佛奥等;品种配置方式有株间配置、行间配置、带状配置.油橄榄是风媒花,品种配置应充分考虑风力作用.4.4 栽植密度及栽培方法栽植密度5 m×5 m或5 m×6 m,密植栽培可采用3 m×5 m或4 m×5 m.一般在春季苗木萌动或刚开始萌动时栽植,带土苗或容器苗可适当提早或推迟;秋季在油橄榄生长停止时栽植,并要注意预防冻害发生.在定植前一年进行整地,宜采用全面整地,结合深翻施足有机肥.在坡度较大的地段可以进行局部整地或鱼鳞坑整地.定植时不能栽植太深,定植后浇透水.4.5 肥水管理技术油橄榄是以生产果实为栽培目的的经济林树种,施肥对实现油橄榄(佛奥)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实行以有机肥为主的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并适时适量追肥是提高油橄榄产量的关键.每年应施肥3次.采收后施冬肥(基肥).追肥多用速效肥,分2次施:初结果树在树芽萌动前20~25 d(2~3月)施第1次肥,生长盛期(6月上旬)施第2次肥;盛果期树在开花前20~25 d施第1次肥.在幼林期可以选择云大-120、植物因子活化剂等药剂,并追施农家肥,加强田间抚育管理等措施来提高林木的生长量.前年11月至翌年3月为油敢榄花芽生理分化阶段,是需水的重要时期,如果这时水分供应不足,树体的营养生长就要受到抑制,引起落叶落果,还会防碍花芽的形成,致使座果率低,影响当年产量,不利于高产稳产.一般应采用明沟或暗沟排水,也可用高垄或垒堆方式栽植.4.6 整形修剪合理的整形修剪是调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平衡关系,培养高产树体的重要措施.油橄榄除忌湿外另具喜光特性,因此,整型修剪时一定要注意树形,使其通风透光性能好,以充分利用光照.4.7 预防冻害油橄榄幼树抗寒力弱.预防冻害的关键是要注意选择小地形、小气候条件和耐寒品种,平时加强抚育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寒能力.主要措施有:秋后控制水肥供应,促使枝条充分木质化,如冬季干旱则进行冬灌,以免产生干冻;入冬前主干刷白,或用稻草包扎;在树冠下铺厩肥或培土,以提高土温.4.8 病虫害防治油撖榄的主要病害有烟煤病(Capnidiumelaeopilum)、根腐病;主要虫害有油橄榄蜡蚧(Saissetiaoleae)、金龟子(Melolontha sp)、红蜘蛛等.栽培区常发生生理性缺硼(又称丛枝丛芽病)和水湿害,应注意增施硼肥和有机肥,保持土壤通透性.5 油橄榄在迪庆州干暖河谷凉冬区造林前景海拔2 400 m以下的德钦县奔子栏以北的金沙江沿岸和燕门以北的澜沧江沿岸,干旱少雨,坡陡土薄,耐干旱、瘠薄的云南松、栎类组成部分森林群落,呈纯林、疏林、针阔混交林出现,生长着耐干旱的小叶灌木.近几年迪庆州提出了“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战略,建设和发展生物产业已受到迪庆州政府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在其它经济树种难以发展的金沙江、澜沧江干暖河谷凉冬区,油橄榄(佛奥品种)有着极强的适应性.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区域是迪庆州实施退耕还林,发展生态经济林的重点和难点区域,选择油橄榄(佛奥品种)作为这些地区的退耕还林树种,可以显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奔子栏镇有1978年引入的油橄榄(佛奥品种)母树60株,平均树高7.5~8.6 m,胸经28~32 cm;还有1996年后新栽植的中幼树1.3万株,均已开花结实,可为苗圃提供采穗,每年可培育扦插苗30万株,这为发展油橄榄产业,推动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发展油橄榄产业将对解决“三农”问题,调整产业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区域群众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就业率,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调节气候,恢复植被,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参考文献:[1]何方,胡芳名.经济林栽培学[J].油橄榄(Olea euvop area L.),2004(11):288-293.[2]陆文武,杨文明,张植中,等.云南油橄榄引种四十年[J].西部林业科技,2005(1):62-65.[3]韩华柏,王金锡,范成绪,等.油橄榄的早实丰产栽培技术[J].西部林业科技,2005(3):63-66.。
印象云南——植物王国探秘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云南气候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和季风环流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下,具有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的特点。
答案:对2.云南气候类型多样,包含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寒带等不同气候类型,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草甸、湿地植被等。
答案:对3.云南特殊的地质地貌、立体的地理条件、独特的气候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中国()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全球()个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
答案:17,344.云南省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1%,而生态系统类型、植物种类等均居全国之首,其中云南有19333种高等植物,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
对5.云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逐步下降,最高点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为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海拔仅76.4米。
全省相对高差6663.6米,全国少有,全世界亦不多见。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跳舞草属于()科。
答案:蝶形花科2.见血封喉属于()科。
答案:桑科3.神秘果属于()科。
答案:山榄科4.火麻树属于()科。
荨麻科5.王莲的花为()。
答案:雌性先熟6.吃神秘果后再吃其他的酸性食物,如柠檬、酸豆等,可转酸味为甜味,是因为神秘果中含有一种能对人口中味蕾产生影响的变味蛋白酶。
()答案:对7.木奶果为雌雄同株植物。
()答案:错8.火麻树根系发达,紧扣岩石或伸延石缝,耐干耐瘠薄,是中国热带石炭岩山地季节性雨林中的建群树种之一。
()答案:对9.发光蘑菇可以发光,是因为在它的细胞内,含有荧光素,荧光素在酶的作用下被氧化,释放出光能,这是一个化学能到光能的转变。
()答案:对10.高山榕也称为()。
答案:大青树;高榕第三章测试1.描写兰花的诗句“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出自唐宋诗人()的《幽兰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