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及制备粉体

  • 格式:ppt
  • 大小:494.50 KB
  • 文档页数:2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胶-凝胶工艺参数
溶胶凝胶 溶胶-凝胶 前驱体选择 反应配比 反应时间 溶液pH值 反应时间 金属离子半径 络合剂 催化剂 静 止 老 化 凝胶处理 老化方式 加 入 老 化 液 老化时间 常 压 干 燥 干燥及热处理 干燥方法 冷 冻 干 燥 超 临 界 干 燥 热处理工艺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粉体的优点: 温和的制备反应条件; 纯度高; 颗粒细,易于制备纳米尺度的粉体,粒径分 布窄; 分散性好,活性高,烧结温度比高温固相反 应温度低得多; 化学组成与相组成均匀,尤其对多组分体系 以此粉体为前驱物,所得的功能材料性质优 异
1971年,德国H.Dislich 成功地制备出SiO2-B2OAl2O3-Na2O-K2O多组分玻璃, 80年代后,玻璃、氧化物涂层、功能陶瓷粉料、复合 氧化物陶瓷材料(粉体、薄膜、纤维、晶须、块体)
1994年7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地亚哥举 行的关于Sol-Gel光子学的会议上,展示了 三种很有前途的产品: 1. 西班牙的D.Levy小组演示了液晶显示器。 2. 爱尔兰的B.D.MacCraith发明的光纤传感器。 3. 法国的J.Livage制备的生物寄生检测器
3)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和物法
使金属离子和含羟基的羧酸形成螯合物,适 当温度下缩合(使发生脂化反应)形成溶胶(Sol), 进一步蒸馏,除去生成的过量水,即进一步聚 脂化反应、缩合,形成凝胶(gel)
三种方法比较
Sol-Gel 过程类型
化学特征
调整pH值或加入电 解质使粒子表面电荷 中和,蒸发溶剂使粒 子形成凝胶
凝胶
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的工艺流程图
钛酸丁酯(亦称丁醇钛)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醇 盐,遇水会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如果有足 够的水参与反应,一般将生成性能稳定的氢 氧钛。
在Sol—Gel工艺中,必须严格地控制水的 掺量,甚至不掺水,而让溶液系统暴露在 空气中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使水解反应不 充分(或不完全),其反应式可表示为
或金属烷氧基化合物与过量的水反应得到凝胶状 的氢氧化物沉淀,然后用电解质(常用酸)通过 胶溶作用生成稳定的胶体。溶胶中微粒的大小依 赖于过程的各种参数
2)化学法:又可称为聚合物溶胶法(有机聚合 物胶、化学胶) 以金属醇盐为前驱物,同样,必须将醇盐溶于 相应的有机溶剂中,然后控制加水量,使醇盐 发生部分水解,接着进行聚合反应而形成溶胶。 其制备过程称为PMU路线(Polymerization of Molecular Units) 溶胶-凝胶转变是以簇为单位通过缩合反应长 大,直到这些胶体簇生成凝胶。该路线可以得 到比粒子胶更小的颗粒尺寸和更精细的结构
溶胶-凝胶法
1846年 Ebelmen 发现凝胶
一、溶胶凝胶的历史
1853 Farady, 实验室Gold sol, oldest sol, still stable now days;
1861 Thomas Graham, 胶体化学作为一门学说; colloid 胶体, sol溶胶, gel凝胶, peptization胶溶, dialysis渗析, syneresis离浆
4. 溶胶-凝胶法应用
1) 粉体材料 2) 块体或多孔材料 3) 纤维材料 4) 薄膜及涂层材料 5) 气凝胶
以制备陶瓷粉体为例
钛酸钡(BaTiO3)具有良好的介电性,是电子陶瓷 领域应用最广的材料之一。传统的BaTiO3制备方 法是固相合成,这种方法生成的粉末颗粒粗且硬, 不能满足高科技应用的要求。现代科技要求陶瓷 粉体具有高纯、超细、粒径分布窄等特性,纳米 材料与粗晶材料相比在物理和机械性能方面有极 大的差别。由于颗粒尺寸减小引起材料物理性能 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熔点降低,烧结温度降低、 荧光谱峰向低波长移动、铁电和铁磁性能消失、 电导增强等。溶液化学法是制备超细粉体的一种 重要方法,其中以溶胶-凝胶法最为常用。
前驱体
前驱体溶胶是由 金属无机化合物 与添加剂之间的 反应形成的密集 粒子
应用
胶体型
粉末 薄膜
无机 聚合物型
前驱体水解和聚合
主要是金属烃氧 化物
薄膜 块体 纤维 粉末
络合物型
络合反应导致较大混 合配合体的络合物的 形成
金属醇盐、硝酸 盐或醋酸盐
薄膜 粉末 纤维
3、溶胶凝胶的工艺步骤
以 醇 盐 如 Al(OC3H7)3、Al(OC4H9)3、Ti(i-OC3H7)4、 Zr(i-OC3H7)4、Si(OC2H5)4、Si(OCH3)4或金属无机盐如 AlCl3为起始原料溶于溶剂中,制成溶液, 在一定的条件 下通过水解-聚合,形成稳定的溶胶,通过胶凝作用转 化成凝胶,再经干燥、热处理和烧结最终得到特定无机 材料。整个过程的主要阶段为: 溶胶的制备:溶剂化作用,水解与聚合 溶胶向凝胶的转变:胶凝作用,胶凝点 凝胶向特定无机材料的转变。
二、凝胶-溶胶(Sol-gel)技术
溶胶(Sol):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分散介质 为液体,分散相是固体粒子,分散的粒子大小在1~ 100nm之间 凝胶(Gel)是指胶体胶凝,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 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刚性网状骨架,网 络间具有亚微米级的孔隙,骨架空隙(亚微米级)中 充有液体或气体,凝胶聚合物链的平均长度大于一 微米,如果冻等。大多数凝胶是无定形的 溶胶凝胶法是指先制成溶胶,再使之胶凝、干燥、 热 分解(烧成),而得到所需材料的方法。 “溶胶-凝胶法”中的“溶胶”,一般是指液-固溶
缩合产物不断发生水解、缩聚反应,溶液 的粘度不断增加。最终形成凝胶——含金 属—氧—金属键网络结构的无机聚合物。 正是由于金属—氧—金属键的形成,使 Sol—Gel法能在低温下合成材料。 Sol—Gel技术关键就在控制条件发生水解、 缩聚反应形成溶胶、凝胶。
2、溶胶凝胶法分类
按其产生溶胶及溶胶向凝胶演变的过程机 制可以分为:胶体粒子路线、有机聚合物 路线和络合物法。 1)胶体粒子路线:溶胶称粒子溶胶或物理胶, 其制备过程称为DCS路线(Destabilization of Colloidal Solutions)。 · 采用无机盐或金属烷氧基化合物为前驱物,将盐
1.密集的粒子形成凝胶网络 2.凝胶中固相含量较高 3.凝胶透明,强度较弱 1.由前驱体得到的无机聚合物构 成的凝胶网络 2.刚形成的凝胶体积与前驱体溶 液体积完全一样 3.证明凝胶形成的参数-凝胶时 间随着过程中的其它参数变化而 变化 4.凝胶透明
1.由氢键连接的络合物构成凝胶 网络 2.凝胶在湿气中可能会溶解 3.凝胶透明
定义
是指金属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经过溶液、溶胶、 凝胶而固化、再经过热处理而成氧化物或其 它化合物固体的方法。
溶解 前驱体
水解
缩聚
老化
溶液
溶胶
凝胶
凝胶
1、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1)水解反应:
M(OR)4 + χ H2O = M(OR)4-OH + χ ROH
2)缩合-聚合反应: 失水缩合 -M-OH + OH-M- =-M-O-M- +H2O 失醇缩合 -M-OR + OH-M-=-M-O-M- +ROH
Ti(OR)4 +χH2O = Ti(OR)4 -χOHχ + χROH (1)
式中, R=C4H9为丁烷基,RO或OR为丁烷氧基。
未完全水解反应的生成物Ti(R)4- χ (OH) χ 中的(OH)-极易与丁烷基(R)或乙羰基 (R´=CH3CO)结合,生成丁醇或乙酸,而使金 属有机基团通过桥氧聚合成有机大分子。
如本实验可能发生典型的聚合反应的结构反应式 为
实验中的水解及聚合反应在缓慢吸收空气 中水分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实际上是 金属有机化合物经过脱酸脱醇反应,金属 Ti4+和Ba2+通过桥氧键聚合成了有机大分子 团链,随着这种分子团链聚合度的增大, 溶液粘度增加,溶胶特征明显,经过一定 时间就会变成半固体透明的凝胶。凝胶经 过烘干,煅烧得到钛酸钡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