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供需格局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2.00 KB
- 文档页数:4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专题训练)(23·24上·六安·阶段练习)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是国家经济的生命线,石油供给安全是能源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自产以外,解决原油安全供给问题的途径还有储备、进口和开发替代能源。
下图示意中国石油供应国的国家双边关系和石油供应安全度分布。
完成下面小题。
1.从双边关系判断,中国石油供应安全度较高的国家主要来自()A.非洲B.亚洲C.南美洲D.大洋洲2.为提高中国石油供应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石油市场价格,维护石油市场稳定B.维护双边关系,加大石油开采技术投资C.收购大型石油公司,控制石油的出口量D.统一采用陆上运输,降低港口运输风险【答案】1.B 2.B【解析】1.结合中国石油供应国的国家双边关系和石油供应安全度分布图可知,从双边关系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和伊朗的安全度最高,这些国家都位于亚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我国能源需求量大,提高石油市场价格不利于经济发展,A错误;维护双边关系,加大石油开采技术投资可以提高中国石油供应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度,B正确;收购大型石油公司,控制石油的出口量不现实,C 错误;有的供应国与我国相隔海洋,无法做到统一采用陆上运输,D错误。
故选B。
(23·24上·昆明·阶段练习)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58亿人受到严重粮食危机影响。
粮农组织的稻米价格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目前除大米外,国际小麦、砂糖、可可豆等价格多创历史新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本次全球粮食危机最可能的原因有()①极端灾害天气影响①多国粮食出口禁令①俄乌冲突不断推进①生物燃料大力推行①大米市场需求增加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立足长远,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A.消除不公平贸易,落实国际援助B.稳定粮食产量,建立储备体系C.扩大粮食种植面,促进粮食增产D.扩大粮食出口,增加经济效益【答案】3.A 4.B【解析】3.大米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不会突然增加,排除⑤,CD错。
高考政治传导式题型选择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2022高考全国甲卷)据研究预测,2022年欧洲某国国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经济增速将从上年的7.5%降至3.9%;2022年二季度该国通货膨胀率将升至8%,比前月的预测高出1个百分点。
5月5日,该国中央银行将利率从0.75%提高到1%,这是该国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第四次加息。
该国加息政策的目标及作用过程是()A.提高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促进消费——刺激经济增长B.提高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物价下降——抑制通货膨胀C.提高利率——储蓄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商品供给增加——抑制通货膨胀D.提高利率——境外资金流入——本币贬值——促进商品出口——刺激经济增长2.2022年,我国在企业所得税征收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实际扣除费用=研发费用(1+加计扣除比例)],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
该机制的作用路径是()A.加大研发投入一减少扣除费用一少交所得税一增加净利润→扩大生产规模B.多计扣除费用一增大应税所得一多交所得税一增加国家税收→获得研发激励C.多计扣除费用一减少应税所得一少交所得税→增加净利润一加大研发投入D.加大研发投入一增强企业创新一降低生产费用一赢得竞争优势一扩大产品市场3.(20222高考辽宁卷)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采购机构以公开招标的形式,用“团购”方式向药品供应商购买明确数量的药品。
第六批国家集采药品上市后,患者惊喜发现,胰岛素价格普遍降幅超过一半。
下列关于“集采”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①中标药企和医院的获利空间被压缩②药品采购过程中的非必要环节减少③药企和医院参与分摊医疗保障责任④采用大范围的药企竞价或议价模式⑤中标药品的采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A.②→④→①→③B.④→③→①→⑤C.②→③→④→⑤D.④→②→⑤→③4.(2022高考湖北卷)“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更加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组织实施政府补贴性培训7500万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员4000万人次以上。
一、判断题(每题 5 分,共 16 题,总分 80 分)1、石油生产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
•A、对B、错•正确2、所有转型的石油公司都不会放弃传统的高碳投资组合。
•A、对B、错正确3、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经历50-70年,而中国只有20-30年时间,实现碳中和面临更大挑战。
•A、对B、错正确4、2005年之后发现的前15大油田中,有11个来自俄罗斯。
•A、对B、错正确5、加拿大2012年之后投产的油砂项目IRR全部低于5%。
•A、对B、错正确6、美国仍将长期主导世界油气格局。
•A、对B、错正确7、近年来,深水油气产量呈上升之势,未来深水油气产量将持续下降。
•A、对B、错正确8、低油价以来,深水油气项目成本下降37%。
•A、对B、错正确9、综合能源公司旨在保持油气核心资产的同时,抓住低碳市场涌现的全球机遇,包括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下一代交通、能源服务和氢能等。
•A、对B、错正确10、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强调要建立单一的供应体系,保障国内能源的稳定供应。
•A、对B、错正确11、能源独立和供应保障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A、对B、错正确12、国际能源署(IEA)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均预测美国致密油产量将在2025年达到产量高峰4.25亿吨。
•A、对B、错正确13、油砂开发受油价影响增长变缓。
•A、对B、错正确14、中亚地区潜在风险持续攀升。
•A、对B、错正确15、全球油气勘探进入中后期,油气储量增长低位徘徊。
•A、对B、错错误正确答案A16、虽然委内瑞拉的政局脆弱性凸显,但其经济趋势向好,石油产量在短期内能有所上升。
•A、对B、错正确二、单选题(每题 5 分,共 16 题,总分 80 分)17、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增长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一点一弧一三角”,其中“一弧”指的是()。
•A、北美页岩油气B、环印度洋-天然气富集带C、大西洋两岸-原油富集带D、北太平洋-原油富集带18、以下不属于石油公司建立弹性核心业务应对措施的是()。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限时训练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A基础培优练】时间:20分钟总分:42分[知识点1: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知识点2: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知识点3:石油资源与中国国家安全]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2]下图是世界主要石油运输路线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目前石油储量、产量最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中国B.西欧C.北美D.中东2.从波斯湾出发运往欧洲和北美的石油,正确的海上运输路线是( )A.波斯湾→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B.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欧美D.波斯湾→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欧美【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目前石油储量、生产量最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以波斯湾为中心的中东地区。
第2题,从波斯湾出发运往欧洲和北美的石油需要从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进入阿拉伯海,经曼德海峡进入红海,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到达欧洲和北美。
[知识点2]读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特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次生盐碱化D.气候变暖4.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了中东外,我国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有( )①加勒比海地区②北非③东南亚④中亚⑤俄罗斯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哈输油管线经过中亚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大风日数多,风沙活动强烈,所以荒漠化严重,B项正确。
*通信作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719914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项目(72088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92162321)修改稿收到日期:2022年12月23日专题: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Study on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引用格式:王安建, 王春辉. 国际动荡局势对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 38(1): 72-80,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21102003.Wang A J, Wang C H. Challenges of international turmoil situation to China’s energy resource security and coping strategies.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 38(1): 72-80,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21102003. (in Chinese)国际动荡局势对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王安建1,3*王春辉2,31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7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摘要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现代化建设跨越的关键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当今世界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之大动荡。
欧洲正在发生的政治、军事危机加速了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变革,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资源供需与贸易格局。
现今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供需“四圈两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清洁能源矿产供应链竞争日趋紧迫。
2024年油库市场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对油库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了解其特征、趋势和发展机会。
通过对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政策环境的研究,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市场概况油库市场是指用于储存和分销石油产品的设施和相关服务。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油库市场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快速的扩张。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数千个油库,其中一些是大型终端市场,而另一些是中小型的区域性市场。
市场趋势1.供需平衡:全球石油需求不断增长,对油库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能源供应需求。
2.资源整合与优化:大型油企通过整合储存资源和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成本节约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3.环保和可持续性:政府对环境保护、碳排放和可再生能源的关注不断增强,油库行业正逐渐转向更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市场机会1.储油设施升级:市场对储油设施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新和升级设施的机会。
2.智能化和自动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油库市场提供了更高效、智能和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3.新兴市场的发展:亚太地区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石油需求增长迅速,为油库市场提供了持续的增长机会。
竞争格局油库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度,关键竞争因素包括: 1. 供应能力:市场规模和设施容量是评估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2. 服务质量:运营效率、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对顾客满意度具有重大影响。
3. 价格竞争:市场价格决定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价格战是常见的竞争手段。
政策环境油库市场受到政府监管和政策影响较大,如: 1. 环境保护政策: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促使油库行业采取更环保的措施。
2. 可再生能源政策: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鼓励油库市场转向更可持续的方式。
3. 安全管理政策:油库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论油库市场作为重要的石油储存和分销环节,面临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挑战和机遇。
市场趋势显示,行业将不断发展,但也受到环境和可持续性的压力。
投资者应关注储油设施升级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并密切关注新兴市场的潜在机会。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分层练习第二章第二节石油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一、单选题基础演练原油消耗总量为原油产量和进口量之和,原油对外依存度为原油进口量占消耗总量的百分比。
下图为我国2016-2021年原油产量、进口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我国原油()A.进口量逐年攀升B.产量持续小幅提升C.消耗总量逐年下降D.对外依存度先增后减2.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可行措施()①增加国内原油消耗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①积极拓展进口渠道①适度加大勘探开发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D2.A【解析】本题以我国的原油消耗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1.由图可知,我国原油进口量先增后减,A错误;原油自身产量相对稳定,B错误;原油消耗总量等于进口量与原油产量之和,消耗总量先增后减,C错误;对外依存度为原油进口量占消耗总量的百分比,可以得出对外依存度先增后减,D正确。
故选D。
2.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可以增加我国原油产量或降低原油进口,增加国内原油消耗,不会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①错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可以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①正确;积极拓展进口渠道,会增加原油进口量,①错误;适度加大勘探开发,可以加大我国原油开采,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①正确;综合可得①①正确,故选A。
【点拨】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可以增加我国原油产量或降低原油进口。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
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A.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4.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答案】3.B4.A【解析】3.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起伏较小,地面坦荡,A错误;位于北方,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B正确;该地地广人稀,市场需求量小,劳动力资源有限,CD错误。
石油与国家安全读图,回答1、2题。
1.西亚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结合上图判断该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里海沿岸地区 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C.红海及其沿岸地区D.地中海沿岸地区2.中东石油输出线路中外运量最大的是( )A.波斯湾—管道—地中海—西欧、北美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东亚C.波斯湾—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西欧D.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西欧、北美【解析】1选B,2选D。
第1题,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西亚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通过管道运输,或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出阿拉伯海用船出口到世界各地。
第2题,中东石油输出主要依靠海运,主要输出到西欧、北美和日本。
西欧、北美的输出量大,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有限,所以在中东石油输出路线中,外运量最大的是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西欧、北美路线。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
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关键工程。
如图为“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C.市场需求量大D.气源充足4.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①促进西部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有利于安全、高效运输原油③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3选C,4选B。
第3题,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成品油有庞大的市场需求,随着“兰郑长”管道工程南段的建设运营,郑州油库需要向河南、湖北、湖南多个省提供成品油,郑州油库的服务市场扩大,导致需要扩建郑州油库。
2023 年全球石油行业进展回忆及 2023 年国际石油市场走势推想分析一、2023 年全球石油行业进展回忆2023 年 4 月 OPEC+达成史上规模最大减产协议,初期减产量 970 万桶/日,此后始终保持超高减产执行率,开通过局部国家额外减产、加快政策调整频率等措施,有效调整市场供需平衡。
2023 年底,世界石油供给 9540 万桶/日,较 2023 年削减150 万桶/日。
全球石油需求较快恢复,但供给增长较缓,石油市场持续产小于需,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国际油价震荡冲高,接近年底有所回落。
2023 年底,全球石油供需差:万桶/日,较 2023 年削减 390 万桶/日,布伦特均价 70.5 美元/桶,较 2023 年增长27.5 美元/桶。
得益于供给把握,2023 年下半年石油市场产小于需 150 万桶/日,2023 年前三个季度产小于需分别达 100 万桶/日、100 万桶/日、130 万桶/日,估量四季度为 30 万桶/日,市场再平衡迚程稳步推动,布伦特均价增长至 79 美元/桶,较三季度增长6 美元/桶。
2023 年 4 月世界石油需求降幅最高达 22%,随后开头修复,7 月达疫情前的 90%,年底达疫情前的 94%,2023 年一、二、三季度分别达疫情前 95%、96%、97%,12 月需求恢复至 9850 万桶/日,达 2023 年同期 98.3%,接近疫情前水平,需求恢复对油价的边际支撑作用显著减小。
分油品需求恢复程度来看,柴油需求恢复程度为 97%;汽油需求恢复程度为 96%;LPG+石脑油需求恢复程度为 106%;航空煤油需求恢复程度为 66%;燃料油需求恢复程度为 98%;其它石油需求恢复程度为 103%。
2023 年底,OPEC+减产 19 国剩余产能为 557 万桶/日,占全球石油需求总量近 6%。
假设再考虑豁免于减产但受美国制裁的伊朗 133 万桶/日闲置产能,则剩余产能达689 万桶/日。
考点规范练48(2022江苏南京师大附中开学考)下图示意世界石油资源储量分布。
图中国家面积越大,表示石油储量越多。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A.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位于太平洋沿岸B.非洲和大洋洲没有石油资源分布C.亚洲的石油储量比欧洲和北美洲都多D.世界石油资源南半球比北半球多2.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基于此,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的措施是( )A.彻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B.加快国内石油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C.加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D.提高石油的勘探技术,增加我国现有油田的石油开采量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图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其位于印度洋沿岸,该国石油储量最大,A错误;图中利比亚、尼日利亚等是非洲国家,澳大利亚等是大洋洲国家,均有石油资源分布,B错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都是亚洲国家,在图中的面积占绝对优势,说明亚洲的石油储量比欧洲和北美洲都多,C正确;图中南半球石油资源分布的国家有巴西和澳大利亚等,面积很小,说明世界石油资源南半球比北半球少,D错误。
第2题,就目前来说我国还不能做到彻底转变发展方式,A错误;加快国内石油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并不能解决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B错误;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是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的措施之一,C正确;我国石油储量有限,增加我国现有油田的石油开采量,未来将面临无油可采的局面,D错误。
(2022浙江部分学校联考)“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复杂的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3~4吨煤生产1吨油品。
2021年,我国“煤制油”年产能约924万吨,同期我国石油进口量约51298万吨。
据此完成3~4题。
3.最适宜布局“煤制油”产业的是( )A.浙江、广东、黑龙江B.浙江、广东、江苏C.山西、陕西、内蒙古D.贵州、山西、福建4.发展“煤制油”产业对我国最重要的意义是( )A.替代石油进口B.增强能源应急能力C.减少大气污染D.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煤制油”的原料是煤炭,由材料“3~4吨煤生产1吨油品”可知,煤制油需消耗大量的原煤,远距离运输成本较高,所以“煤制油”产业适宜在煤炭丰富的省级行政区布局,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煤炭资源匮乏。
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形势与产业链合作试卷79分1.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是链接资源和市场的媒介。
A.油气通道B.工程建设C.装备制造D.勘探开发2.建立亚洲油气交易中心,有助于消除“()”。
A.欧洲溢价B.亚洲溢价C.油气需求D.供应短缺3.中亚东部管道沿线盆地是未来勘探合作的()。
A.重点目标B.拓展目标C.战略目标D.其他目标4.“一带一路”原油剩余可采储量约占全球()。
A.30%B.40%C.50%D.54%5.成熟区滚动勘探合作要点为“滚动”降成本,是()型合作模式。
A.低风险低回报B.低风险高回报C.高风险高回报D.高风险低回报2.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上游基本放不对外开国家有()等。
A.沙特B.科威特C.卡塔尔D.伊拉克2.三大合成材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等国。
A.韩国B.俄罗斯C.印度D.沙特3.“两带三中心”中的“两带”指()。
A.石油天然气的两个油气供应带B.中东—中亚—俄罗斯供应带C.美洲非常规供应带D.欧洲油气消费中心4.我国在“一带一路”未来勘探合作的战略目标包括()。
A.东西伯利亚盆地前寒武系成藏组合B.俄罗斯北极地区C.扎格罗斯前陆褶皱带深层D.中亚东部管道沿线盆地5.下游合作应把市场潜力明显的()作为境外炼化投资的重点关注国家。
A.印度尼西亚B.越南、土耳其C.马来西亚D.土库曼斯坦3.判断题【本题型共6道题】1.全球油气供需形成“两带三中心”。
Y.对N.错2.一带一路重点资源国中,哈萨克斯坦油气市场开放程度高,国际化程度高。
Y.对N.错Y NY NY NY N。
全球能源供需趋势和对策随着人口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同时,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给能源发展带来了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未来的能源供需格局将面临哪些变化?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一、全球能源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一直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来源。
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逐渐提高。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将从目前的18%上升到28%。
同时,全球能源需求还将出现以下变化:1. 亚洲市场将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到2030年,亚洲的能源消费量将占全球的60%左右。
其中,中国和印度将成为增速最快的国家。
2. 转型期能源需求将减缓:由于一些国家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煤炭等能源需求将放缓。
3. 电动汽车的普及: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2亿辆。
这将对石油需求带来极大冲击。
二、全球能源供给的变化趋势与能源需求相比,全球的能源供给格局发生的变化相对较小。
但是,一些新的趋势还是值得关注的:1. 国际市场供需失衡:一些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迅速,而其他国家的能源产量没有跟上。
这将导致国际市场供需失衡,推动能源价格上涨。
2. 油气资源消耗快速:虽然目前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依然是主要能源,但是它们的资源消耗速度相对较快。
在不使用新技术和发现新储量的情况下,这将导致全球能源供给出现短缺问题。
3. 东南亚市场崛起:东南亚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强劲,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力量。
这将推动有关国家进一步增加对於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三、全球能源需求与供应的匹配策略在此背景下,如何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能源需求与供应的匹配策略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源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源的利用将减缓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能源供应压力。
2. 推广能源利用高效革命:在现有能源体系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第1课时石油概况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读三沙市海上油气田地质构造及开采示意图,完成1~2题。
1。
图中海上油气田所在的位置属下列哪种地质构造?()A。
背斜B。
向斜C。
地垒 D.地堑2.③②①层可能储存的物质分别是()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气C。
石油、天然气、水D。
天然气、石油、水解析第1题,图中海上油气田所在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第2题,根据物质的密度,天然气最轻,位于最上层;水最重,位于最下层;③②①层可能储存的物质分别是天然气、石油、水。
答案1。
A2。
D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读中东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3~4题。
3。
石油属于()A.可再生资源B.新能源C.非可再生资源D。
清洁能源4.由图可知,阿拉伯半岛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A.分布在河流沿岸B。
分布在沙漠地区C.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D.分布在沿海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解析第3题,石油是古生物遗体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的,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第4题,由图可知,阿拉伯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波斯湾、红海沿海地区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答案3。
C4。
D下图为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和石油输出路线图。
读图,完成5~6题。
5。
图中①海峡是中东通过海运输出石油的必经之地,该海峡的名称是()A。
曼德海峡B。
土耳其海峡C。
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6.a、b、c三条石油输出路线中,对a路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石油主要输往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B.马六甲海峡是必经之地C。
依次经过了红海、阿拉伯海等海域D.是运量最小的一条路线解析第5题,①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连接的是波斯湾与印度洋。
第6题,a路线向东运输,主要输往日本和中国等地,马六甲海峡是必经之地,是运量较大的一条路线;a路线向东运输,红海在西方,因此不经过红海.答案5。
C 6.B下图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某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
《主题4 战略性矿产资源——石油》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以下五个地区中,哪个地区的石油资源储量最为丰富?A.波斯湾地区B.墨西哥湾地区C.北海地区D.中西伯利亚地区E.委内瑞拉湾地区2、石油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最严重的环节是?A.地质钻井阶段B.油气开采阶段C.石油运输阶段D.石油消费阶段3、全球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A. 东半球资源丰富,西半球资源贫乏B. 北半球资源丰富,南半球资源贫乏C. 高纬度地区资源丰富,低纬度地区资源贫乏D. 陆地资源丰富,海洋资源贫乏4、以下哪种类型的岩石中石油资源最为丰富?A. 火山岩B. 变质岩C. 碎屑岩D. 基性岩5、题干:以下关于石油资源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球上石油资源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西亚地区B. 石油的形成需要特殊的地质环境和漫长的时间C. 石油的开采方式主要有陆上开采和海上开采D. 石油资源对现代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减弱6、题干:某地区为了保障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①建设输油管道将石油运往国内外市场②探索陆上和海上油气资源,扩大勘探范围③加强石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④提高石油加工技术的效率,降低能耗7、下列关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度开发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污染B、燃烧石油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C、油田开发可能会导致土地沙漠化D、石油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8、全球石油消费量最多的年份是()A、1999年B、2005年C、2015年D、2021年9、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奖牌使用了一种稀有的金属材料,这种金属属于以下哪一个战略性矿产资源?A. 铜矿B. 铝土矿C. 金刚石D. 钯金 10、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中涉及到大量的油气资源,以下关于油气资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氧气和硫磺是一种油气资源B. 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是当前我国战略资源储备的重要任务C. 油气资源主要用于传统的煤炭发电和钢铁生产D. 油气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不需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11、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其形成过程主要与以下哪种地质作用有关?A. 火山喷发B. 地震C. 矿物沉积D. 有机质转化12、关于石油资源的分布,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全球石油资源分布均匀B. 全球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C. 全球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洲D. 全球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欧洲13、(数字、)下列关于石油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石油仅用于内陆公路运输B. 石油主要用于航空、航海和陆上长途运输C. 石油在短途运输中更为重要D. 石油对交通运输不重要14、(数字、)石油的开采过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下列哪个阶段不是石油开采过程的一部分?A. 钻井B. 钻前准备C. 完井D. 烧毁油井15、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 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B. 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C. 作为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D. 以上都是16、关于石油的形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石油是由古代生物遗体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化形成的B. 石油的生成主要发生在陆相地层中C. 海相地层也有石油生成,但相对较少D. 石油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无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我国是世界上石油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人均石油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
第四节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课后·训练提升当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时,就会产生资源安全问题。
资源安全问题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避免出现资源安全问题极其重要。
据此完成1~2题。
1.资源安全问题源于( )A.资源供给过少B.人口数量过多C.环境破坏严重D.资源供小于求2.可能导致我国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做法是( )A.多渠道进口石油、天然气B.降低生活消费水平C.提高资源消费质量标准D.提高资源利用率2.C1题,根据材料信息,资源安全问题源于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主要是资源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当资源供给量小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时,就会产生资源安全问题。
资源供给过少、人口数量过多、环境破坏严重不一定造成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
故选D项。
第2题,多渠道进口石油、天然气,降低生活消费水平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能够增加资源的供给或者减少资源的消费,能够保障我国资源安全,可以避免产生资源安全问题。
资源消费质量标准的提高会造成资源的短缺,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产生。
故选C项。
2020年5月15日,历时22个月,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集成的中国最大作业水深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洋石油119”在青岛场地交付启航。
随着“海洋石油119”入列,中国海油拥有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达到17艘,规模与总吨位均居世界前列,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力量。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建造,有力地推动了国内造船、机电、冶金、信息等产业技术的发展。
据此完成3~4题。
3.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极大。
关于其原因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A.地质条件复杂B.水深C.昼夜温差大D.探区范围广4.下列关于开发我国南海北部油气田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B.有利于缓解珠江三角洲能源紧缺的局面C.将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D.加速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利于减少油气对外依存度4.A3题,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极大,主要原因是海洋地质条件复杂,水深,勘探范围广,A、B、D三项合理。
石油进口论文开题报告石油进口论文开题报告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石油进口对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的影响。
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大部分国家都面临着石油供应的依赖问题,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本文将分析石油进口的背景和原因,研究其对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部分:引言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农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石油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国家都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石油进口对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石油进口的背景和原因2.1 全球石油供需格局全球石油供需格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产量、消费需求和国际市场等。
主要石油生产国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而主要石油消费国则包括中国、美国和印度。
由于产量和消费需求的不平衡,大部分国家都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2.2 石油进口的原因石油进口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分布不均: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少数国家,导致大部分国家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
(2)经济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石油进口成为满足需求的重要途径。
(3)国内产量下降:一些国家的石油产量逐渐下降,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缺口。
第三部分:石油进口对国家经济的影响3.1 经济依赖性对于大部分石油进口国来说,石油进口占据了国家经济的重要地位。
石油价格波动、进口量的增减都会对国家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石油进口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石油,这可能导致贸易逆差和经济不稳定。
3.2 能源安全石油进口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石油供应中断或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导致国家能源供应不稳定,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
因此,石油进口国需要采取措施确保能源安全,如多元化能源供应、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等。
第四部分:石油进口对国家能源安全的影响4.1 地缘政治风险石油进口涉及到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