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植物脂氧合酶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80.02 KB
- 文档页数:7
高等植物脂氧合酶研究进展关键词:高等植物、脂氧合酶、功能与调控、研究方法、研究成果高等植物脂氧合酶是一种关键的酶,它在植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理和代谢过程。
近年来,随着植物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高等植物脂氧合酶的作用和调控机制越来越受到。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等植物脂氧合酶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等植物脂氧合酶是一种多基因家族,根据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多个亚家族。
这些亚家族具有不同的底物特异性和功能,参与植物体内的多种生理和代谢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植物防御反应和信号转导过程。
高等植物脂氧合酶还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如种子萌发、根系生长等。
高等植物脂氧合酶还与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密切相关。
高等植物脂氧合酶的调控和信号转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基因和蛋白的相互作用。
在植物防御反应中,高等植物脂氧合酶的调控主要受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影响。
这些调控可以通过转录因子、磷酸化、蛋白降解等方式实现。
高等植物脂氧合酶还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如水杨酸、乙烯等。
高等植物脂氧合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因克隆、表达分析、生化特性分析、免疫共沉淀、酵母双杂交等。
其中,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等植物脂氧合酶的基因结构和表达模式;生化特性分析可以揭示高等植物脂氧合酶的酶学特性和底物偏好;免疫共沉淀和酵母双杂交可以用于研究高等植物脂氧合酶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高等植物脂氧合酶进行预测和分析。
例如,利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可以预测和筛选潜在的高等植物脂氧合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高等植物脂氧合酶基因,该基因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还发现这个新基因的表达受到水杨酸和乙烯的调节。
在生化特性分析方面,我们发现这个新基因编码的脂氧合酶具有独特的底物特性和催化效率,与已知的高等植物脂氧合酶有所不同。
转录组学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的研究进展张纯;唐承晨;王吉永;郭龙妹;王莉莉;黎万奎【摘要】Adversity stres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restricting pla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explor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lants′ response to adversity stres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a long time.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quencing of model plant genome, botany research has also entered the functional genomics era.As an important aspect and new field of study on functional genomics, transcriptomics benefits human beings from understanding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plant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at transcriptional level.This study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criptome in a series of abiotic stress like plants′ response to drought, temperature, salt, heavy metal as well as a series of biological stress such as pathogen violations, and then evaluated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ranscriptome technology in plant resistance.%逆境胁迫是制约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探索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也是人们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随着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植物学的研究也进入了功能基因组时代.作为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全新的研究领域,转录组学有助于人们从转录水平上了解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应答机理.介绍了转录组学在植物应对干旱、温度、盐、重金属等一系列非生物胁迫和病菌侵害等生物胁迫中的应用,并对转录组学技术在研究植物抗逆性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做出评价.【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7(034)002【总页数】5页(P86-90)【关键词】非生物胁迫;生物胁迫;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作者】张纯;唐承晨;王吉永;郭龙妹;王莉莉;黎万奎【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 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 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 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 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 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 上海 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78植物体是一个开放体系,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常常遇到一些不利于自身生长的环境因素,这些不利环境因素统称逆境。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1,27(21)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研究进展徐松华(安庆市岳西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安徽安庆246600)摘要:活性氧是一类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的含氧物质。
当植物遭受逆境胁迫时,其体内活性氧会过量积累,导致发生氧化性胁迫,因而必须依靠抗氧化酶系统对抗这种胁迫。
该文主要介绍了活性氧代谢的产生和清除机制以及活性氧的影响因素,并综述了近年来在逆境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代谢作用机制,探讨了环境胁迫下活性氧代谢的应答规律与机制,为植物适应性机制和逆境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逆境胁迫;适应性机制中图分类号Q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21-0029-04Research Advance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Plants under Environmental StressXU Songhua(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of Yuexi County,Anqing246600,China)Abstract: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are a kind of oxygen-containing substances with strong oxidizing abilit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will accumulate excessively in plants while plants are under stress,which will lead to oxida⁃tive stress in plants.It is necessary to rely on the antioxidant enzyme system to combat this stress.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generation and removal mechanism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and reveals the generation and removal mechanism of active oxygen enzyme system such as superoxide dismutase,catalase,peroxidase and so on,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e mechanism of active oxygen metabo⁃lism,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tudy of plant adaptive mechanism and stress physiology.Key words:Reactive oxygen metabolism;Antioxidant enzyme;Environmental stress;Adaptive mechanism1活性氧代谢1.1活性氧在植物体内的产生机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一类具有很强氧化能力、化学性质活泼的含氧物质及其衍生物质的总称。
豆科木蓝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豆科木蓝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木蓝属;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硝基丙酰基类化合物木蓝属(Indigofera)是豆科蝶形花亚科中的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700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分布主要集中于热带非洲,约300余种。
它有几个分布中心,亚洲东部是其中之一,其中我国有80种8变种,主产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台湾及长江流域诸省,仅少数种可延伸到东北、内蒙古等地区[1]。
木蓝属许多植物被用作野生牧草,因此国外对木蓝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地上部分如茎、叶、种子等的研究;在中国,木蓝属多种植物的根在不少地方作为中药山豆根的代用/习用品。
本次就国内外对豆科木蓝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主要侧重于最近五年来的研究进展。
1. 木蓝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木蓝属植物进行的化学成分研究并不多,大约只涉及了二十种植物,下面简单介绍木蓝属中已进行成分研究的植物种类及其研究部位。
1.I.arrecta(叶)、2.I.Aspalathoides(全草)、3.I.Carlesii(根)、4.I.Dendroides(叶)、5.I.Endecaphylla(全草)、6.I.Hebepetala(花、叶)、7.I.Hetrantha(全草)、8.I.Hirsuta(叶)、9.I.Kirilowii(叶、根)、10.I.Linifolia(种子)、11.I.Linnaei(地上部分、种子)、12.I.Longeracemosa(茎)、13.I.Mengtzeana(茎)、14.I.Microcarpa(叶)、15.I.Mysorensis(叶)、16.I.Oblongifola(根、茎、叶)、17.I.psendotinctoria(茎)、18.I.Spicata(全草)、19.I.Suffruticosa (全草)、20.I.Tinctoria(地上部分、种子、荚)。
植物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外来物质的关系Ξ刘 宛 李培军 周启星 许华夏 孙铁珩 张春桂(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痕量物质生态过程开放实验室,沈阳110015)摘 要 植物细胞色素P450是分子量为40—60K D 、结构类似的一类血红素2硫铁蛋白。
它以可溶性和膜结合两种形态存在于植物细胞内,可催化多种化学反应,在防御植物免受有害物质侵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已克隆90多个植物细胞色素P450基因。
本文概述了植物P450基因表达调控与环境、发育、组织特异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认为植物P450同工酶在环境毒物生物修复和在抗外源毒素的转基因植物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物 细胞色素P450 基因克隆 外来物质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cytochrome P450enzym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xenobioticsLiu wan Li Peijun Zhou Qixing Xu Huaxia Sun Tieheng Zhang Chungui(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Process of Trace Substance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Abstract Plant cytochromes P450enzymes are a diverse array of heme 2thiolate proteins with similar structure in the range of molecular weight 40to 60KD.They are found in vari 2ous subcellular locations in soluble and membrane 2bound form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the plants from injury of harmful substances by catalyzing many kinds of reaction.At present ,more than 90genes for cytochromes P450in plants are cloned.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xpression of plant P450gene family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regulation in re 2sponse to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al cues and tissue location.It is thought that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ives for the bioremediation of environmental toxicants by plant P450isozymes and for expressing these P450s in transgenic plants with anti 2exotoxicants are high.K ey w ords plant ;cytochrome P450;gene clone ;xenobiotics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有机化学品的生产量不断增加。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番茄采后种子中内源激索含量的变化与果实成熟的关系2.23.3外源ABA及Fluridone处理对番茄果实ACS及ACO活性的影响外源ABA及Fluridone处理对番茄果实ACS和ACO活性的影响如图2—19所示,A13A处理可明显提高ACS活性,并在处理后第9天出现活性高峰,早于对照(1l天),而且活性峰值是对照的2倍。
Fluddone处理则可部分抑制ACS活性,活性高峰出现在处理后第1l天.且峰值为对照的85%。
ACO活性变化趋势与ACS活性变化相似,处理前7天ABA处理、Fluridone处理组ACO活性与对照并无明显差异,ABA处理7天后ACO活性迅速增加,到篼9天达到活性高峰,峰值为对照的1.4倍;Fluridone处理及对照活性高峰出现在处理后第11天,且Fluridone处理ACO活性峰值为对照的88%。
可见,ABA及Fluridone处理均会影响ACS和ACO的活性。
在果实成熟过程中,ABA可能通过影响乙烯合成关键酶一ACS和ACO活性来诱发乙烯的生成,从而调控果实的成熟衰老。
豢25020015010050013579ll13处理后天数Daysaftertreatment(d)州h120囊置叠100萋{善8。
0鼙量童。
4。
02.3讨论乙烯在跃变型果实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转反义ACS乙烯缺陷型番茄果实的采后生理,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乙烯对果实成熟衰老的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丽春番茄相比,转反义ACS番茄果实采后硬度下降缓慢.在普通丽春番茄进入红熟期,硬度已无法检测时,转反义ACS番茄果实仍具有一定的硬度。
转反义ACS番茄呼吸强度显著下降,没有呼吸高峰的出现,乙烯释放量也维持在较低水平。
转反义ACS番茄的糖酸转化进程变缓,这与其风味的形成密切相关,以上指标与郝四平1998年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试验中转反义ACS番茄与普通丽春番茄叶绿索含量在采厉均迅速下降到较低水平,但转反义ACS番茄在贮藏后期nl’绿素降解较为。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论文)2015年1月10日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摘要: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存在于芸香科、伞形科、菊科、豆科、瑞香科、茄科等高等植物中,在动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中也有存在。
香豆素的生理活性多种多样,具有镇痛抗炎、抗艾滋病、抗肿瘤、抗氧化、降压、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
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子量较小,合成相对简单,生物利用度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啮齿类动物中存在着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具有种属和位点特异性,这与其代谢途径和CYP2A6 酶的多态性有关。
另外,毒性作用还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口服和高剂量给药更容易产生毒性反应。
由于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结构的特殊性,其药理及毒理作用成为国内外持续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香豆素,药理,毒理,进展1 药理作用1.1抗肿瘤作用杨秀伟等应用人鼻咽癌细胞株 KB 和人白血病细胞株 HL-60筛选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马栗树皮苷、去甲基呋喃皮纳灵、前胡素和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伞形花内酯和牛防风素对人白血病细胞株 HL-60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周则卫等用蛇床子素给小鼠灌胃后观察抑瘤率和胸腺、脾指数及肝重量变化。
结果表明蛇床子素体外和体内对实验肿瘤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在给药剂量下实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
蛇床子素对3种瘤谱均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并且对小鼠的肝、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几乎无影响;而阳性对照药顺铂组对小鼠的肝、脾指数、胸腺指数有着明显的损伤。
结果显示蛇床子素有可能研制成为一种低毒、高效的抗肿瘤新药。
1. 2 抗氧化作用天然和合成的一些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文献报道,一些香豆素类化合物能够影响ROS的形成和清除,从而影响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
许多研究表明这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神经保护、抗肿瘤、抗诱变和抗炎作用,这些作用均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一氧化氮对果蔬保鲜机理的探索进展周春丽;吕玲琴;苏虎;李玉萍【摘要】因NO研究的广泛性以及在保鲜作用中备受关注,从NO的物理化学特性,植物体中NO的来源着手,阐述NO对蔬果保鲜的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同时展望NO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2(033)001【总页数】6页(P217-222)【关键词】一氧化氮;果蔬;保鲜;作用机理【作者】周春丽;吕玲琴;苏虎;李玉萍【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NO是一种环境污染物,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破坏臭氧层,对人类的危害引起全球的关注。
而在生物活性分子一氧化氮于1987年被Palmer 等用化学发光方法证实其本质是NO[1-2]后。
NO受到人们高度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
1992年被Science评为“年度明星分子”[3]。
而在1998年,Furchgott、Ignarro和Murad也对NO作了相应的研究,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NO也是植物体中普遍存在的关键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
其在园艺产品保鲜作用也陆续展开研究。
如:Leshem和Wills[4]首次报道NO对草莓果实成熟和衰老影响和控制作用,NO与植物细胞中的脂氧合酶[5]、漆酶[6]、过氧化氢酶[7]、抗坏血酸氧化酶[8]的反应,从而影响植物细胞的成熟与衰老。
截止到2010年,气调保鲜仍然是蔬菜保鲜的主要方式,NO用于气调保鲜是近年来农产品贮藏保鲜的一个研究热点,近来,有学者用SNP(硝普钠)研究了对蒜苔和马铃薯保鲜效果的影响[9-10],并观察其保鲜效果。
但NO对果蔬类具体的作用机理,迄今还少有更系统、更完整的研究。
植物脂质过氧化研究进展王赟【摘要】脂质过氧化反应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对生物的危害最大.生育酚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保护生物膜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该研究综述了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危害以及生育酚抗氧化机制.%The lipid peroxidation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damaging process known to occur in every living organism. Tocopherols, a lipid soluble antioxidant protect the biomembranes from damage due to the lipid radicals. The occurrence and damage of the lipid peroxides were summarized , as well as the antioxidant mechanism of tocopherols.【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6【总页数】4页(P2370-2373)【关键词】脂质过氧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生育酚;自由基【作者】王赟【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8光合生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对细胞有害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1]。
此外,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副产物[2-3]。
在正常状态下,这些活性氧会被细胞内各种各样的抗氧化防护机制所清除,从而实现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平衡。
然而,当细胞突然受到外界生物或非生物的刺激如高盐、高碱、缺水、温度骤升或骤降、营养匮乏、紫外照射、重金属、空气污染和致病菌感染等,这种平衡被打破,细胞内活性氧迅速积累,对细胞结构造成严重危害[4]。
烟草类胡萝卜素代谢的遗传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杨永霞;冯琦;王景;崔红;刘国顺【摘要】综述了烟草类胡萝卜素合成和降解途径所涉及的关键基因的分离、功能分析、分子调控及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调节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同时对烟草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Advances in research of biosynthetic and degradation pathway of carotenoid,and hence its related carotenogenic gene as well as carotenoid dioxygenase gene were reviewed. Metabolic manipulation of carotenoid was summarized. Strategies, problems and achievements of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carotenoid metabolism were discussed.【期刊名称】《中国烟草学报》【年(卷),期】2013(019)001【总页数】5页(P90-94)【关键词】烟草;类胡萝卜素;代谢;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作者】杨永霞;冯琦;王景;崔红;刘国顺【作者单位】烟草行业栽培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郑州市文化路95号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03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是生物体内通过类异戊二烯途径合成,主要是含有40个碳原子的萜类色素物质。
类胡萝卜素在光合作用中担负着光吸收辅助色素的重要功能,起着提高光合效率、保护光合器官、防止光氧化损伤等的重要作用[1-2]。
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包含很多具有鲜艳色彩的色素物质,可以赋予植物花和果实等器官绚丽的色彩,在植物长期的进化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植物类胡萝卜素还是许多生理活性物质,如植物激素(ABA,独脚金内酯等)、防御化合物和风味芳香物等生物合成的前体[3-6],因此,研究类胡萝卜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徐玲玲;单庆红;郭斌【摘要】Endophyte is a kind of microbes,which exists in plant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lant growth.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a lot of new progresses have been made,and some results have been apph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ctive substances of endophyt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phytes and their host plants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Moreover,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e endophytes in the future was forecasted.%植物内生菌是存在于植物内部与植物密不可分的一类微生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内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内生菌与宿主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已实现了内生菌在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内生菌活性成分以及内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内生菌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13【总页数】4页(P5641-5643,5709)【关键词】内生菌;活性物质;宿主植物;进展【作者】徐玲玲;单庆红;郭斌【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生物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2植物内生菌泛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对植物组织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微生物,包括那些对宿主暂时没有伤害的潜伏性病原微生物和菌根菌[1]。
简述脂肪氧化酶主要功能
脂肪氧化酶主要参与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血栓素等。
这些物质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调节血压、促进血小板聚集等。
此外,脂肪氧化酶也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衰老、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光合作用、伤反应及其他胁迫反应等有关。
脂肪氧化酶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催化脂肪酸氧化:脂肪氧化酶可以催化具有顺、顺-1,4-戊二烯结构的多
元不饱和脂肪酸加氧反应,氧化生成具有共轭双键的过氧化氢物。
2.参与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脂肪氧化酶可以参与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前
列腺素、血栓素等。
这些物质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调节血
压、促进血小板聚集等。
3.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脂肪氧化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
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衰老、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光合作用、伤反应
及其他胁迫反应等有关。
总之,脂肪氧化酶在人体和植物中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