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空气分离方法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304.06 KB
- 文档页数:4
空气中分离绒毛的方法
01、收纳
首先要做好收纳。
我们那些不穿的衣物,绝对不能长期摆放在沙发或者是椅子上,我在之前就有这样的习惯,那些衣服基本上都会放到沙发上,隔很长时间才会去打理,这样很容易产生毛絮。
我们尽可能在不穿这些衣服的时候,把它们收纳起来,然后也要把床单整理一下,尽可能每天都要用一些小吸尘器来吸一下床单上的脏东西,顺带也就把那些绒毛给吸走了。
在这样的整理当中,也就不会产生太多的绒毛。
02、借用高科技
如果自己的衣服上不小心有了很多的绒毛,最好用一些手动滚筒,或者是粘毛器,来粘走上面的毛絮。
尽可能不要用胶布粘,因为会把我们衣服上的绒毛也可以带出来,于是就会把衣服原本的质感给破坏掉。
如果家里面面积比较大,打理起来很不方便,不妨去选择一款扫地机器人。
我邻居家就通过扫地机器人,很好的解决了绒毛的问题,因为扫地机器人能够在不断工作的过程中,把那些地板上的绒毛全部给吸走,所以我们也就能够有非常干净的房间。
压缩空气和粉尘分离方法
1. 筛选分离,通过筛网或者过滤器将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粒径较大的粉尘,通常用于预处理。
2. 离心分离,利用离心力将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粒径较小的粉尘,通过离心分离可以高效地去除细小的颗粒。
3. 惯性分离,在气流中引入弯曲或者扭曲的通道,利用惯性使粉尘颗粒沉积在通道内壁上,从而实现分离。
4. 滤芯分离,利用滤芯的表面或深层过滤介质将粉尘颗粒截留在滤芯上,而干净的空气则通过滤芯流出。
这种方法常用于高效过滤要求的场合。
5. 静电除尘,通过静电场作用,将粉尘颗粒带电并吸附在带有相反电荷的收集板上,从而实现分离。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根据空气中粉尘颗粒的性质、浓度以及压缩空气系统的要求,综合运用以上方法进行粉尘分离。
此外,还
可以结合多种方法,如预处理后再进行深度过滤,以确保压缩空气的清洁度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分离方法在运行成本、维护难度和分离效率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评估。
空气分离的几种主要技术变压吸附(PSA)空气分离技术自世界上第一套变压吸附制氧设备用于废水处理出现来,PSA工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继用于提取氢气、氦气、氩气、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干燥空气等应用中。
与此同时,各种吸附剂品种和性能也得到显著的提高。
随着吸附剂性能和品种不断提高,新的纯化分离技术被用于优化的吸附工艺。
变压吸附制氧工艺经历了超大气压常压解吸流程到穿透大气压真空解吸流程。
吸附床数量也有数床转化到双床直至单床。
使流程更实用经济。
1.变压吸附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原料空气通过吸附床的入口端,在高吸附压力下选择吸附氮气(根据生产气而定),而未被吸附的产品(氧)从吸附床的另一端释放出来。
(2)吸附床泄压到较低的解吸压力,解吸出来的氮气从吸附床的进料端排出。
(3)通过引入吹除气进一步解吸被吸附的氮气。
(4)吸附床重新增压到较高的吸附压力。
在一个周期内按照上述顺序重复操作并随后按需补入原料气即可继续得到产品气。
2.VPSA双床制氧工艺过程简介, 双床VPSA制氧工艺流程简图1 -12所示。
系统包括一台空气增压机,内装高效吸附能力的合成氟石分子筛,切换阀门一套,真空泵一台,富氧缓冲罐一台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
该装置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大致经历(1)吸附床以某一中间压力增压到高的吸附压力。
(2)在较高吸附压力条件下,从吸附床进料端引入原料空气并从吸附床出口端流出很少被吸附的富氧产品气。
(3)顺放(或均压)用吸附床产品端释放出来的气体对系统中的另一初始压力较低的吸附床充压至某一中间压力。
(4)逆流泄压到较低的解吸压力,吸附床内废气从原料进口端释放出来。
(5)接着,吸附床被均压到前面所说的某一中间压力,均压气流经吸附床产品端,它来于系统中另一初始压力较高的吸附床。
1进口过滤器2空气压气机3冷却器4真空泵5、6吸附床7储气罐8备用液态氧9氧压机10负载跟踪装置11计算机控制和分析装置12远程控制中心图1-12双床流程简图此外,在每只吸附床的相同部位对床层内温度进行监测,以便跟踪每个床内的温度曲线。
深冷空分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制氮优缺点对比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深冷空分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是目前常用的三种制氮技术。
它们各有优点和缺点,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制氮技术。
一、深冷空分法深冷空分法是一种通过空分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得到高纯度氮气的方法。
其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高纯度:深冷空分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氮气,一般可以达到99.999%以上的纯度,适用于对氮气纯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2. 高效:深冷空分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备大量的氮气,生产效率高。
3. 稳定性好:深冷空分法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优秀,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
深冷空分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能耗高:深冷空分法需要通过液氮等冷冻设备来冷却空气,能耗较高。
2. 设备昂贵:深冷空分设备制造成本较高,需要一定的投资。
3. 操作成本:深冷空分设备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专业技术支持。
二、变压吸附法变压吸附法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对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进行分离的方法,其优点包括:1. 低成本:变压吸附法设备制造成本低,投资相对较少。
2. 灵活性强:变压吸附法可以灵活控制制氮的纯度和流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3. 节能环保:变压吸附法不需要液氮等冷冻设备,节能环保。
1. 制氮效率低:变压吸附法制备氮气的速度较慢,不适合对氮气需求量较大的场合。
2. 纯度不稳定:由于吸附剂的性能限制,变压吸附法得到的氮气纯度可能不够稳定。
3. 维护困难:变压吸附法设备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维护成本较高。
三、膜分离法1. 无需能源消耗:膜分离法无需额外的能源消耗,节能环保。
2. 操作简单:膜分离法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
3. 适用范围广:膜分离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制氮需求,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1. 纯度较低:膜分离法制备的氮气纯度一般不高,一般在95%左右。
2. 流量受限:膜分离法对氮气的流量有一定限制,不适合在氮气需求量极大的场合使用。
气体的分离与收集实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涉及到气体的分离与收集。
无论是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气体实验,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对气体进行分离和收集,这些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气体分离与收集实验方法。
一、溶解度差异法溶解度差异法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分离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不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溶解度的差异将气体分离出来。
例如,我们可以用水或其他溶液将混合气体中的某种气体溶解,而其他气体则不溶解。
然后通过冷却或者加压的方法将其中一个溶液中的气体从液体中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气体的分离与收集。
二、摩尔分数差异法摩尔分数差异法是一种基于气体摩尔分数差异的分离方法。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温度和压力来改变气体的摩尔分数,从而实现气体的分离与收集。
例如,对于一个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如果其中一种气体的摩尔分数较大,我们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或增加压力来使摩尔分数较大的气体凝结或液化,而另一种气体则仍然以气体的形态存在。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两种气体分离出来。
三、活性吸附法活性吸附法是指利用吸附剂对气体进行吸附分离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常常使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
活性炭的表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吸附大量的气体分子。
通过调整活性炭的温度、压力和气体浓度等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同气体的吸附分离。
例如,在空气中,我们可以使用活性炭将其中的氧气吸附出来,从而得到其他气体,例如氮气或二氧化碳。
四、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基于气体分子大小差异的分离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常常使用多孔膜或非多孔膜来实现对气体的分离。
多孔膜具有一定的孔隙大小,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孔隙大小的膜来分离不同大小的气体分子。
非多孔膜则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渗透膜来实现对气体的分离。
膜分离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气体的分离与收集实验是化学、工业等领域中常见的操作。
通过使用不同的分离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对气体进行分离和收集,满足实验和生产的需要。
气体分离的原理概述气体分离是一种将混合气体中的组分分离出来的过程,它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如天然气处理、空分、化工生产等。
本文将介绍气体分离的原理以及常见的分离方法。
分离原理气体分离的原理基于物理和化学各自的特性,如气体分子的大小、形状、极性等。
常见的气体分离原理包括渗透、吸附、膜分离、化学反应等。
1. 渗透分离渗透分离是利用不同气体分子的渗透速率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在一个渗透膜中,较小分子的渗透速率比较大,因此可以通过加压或降压的方式将较小分子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
2. 吸附分离吸附分离是利用吸附剂对气体分子的吸附选择性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吸附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半固体,通过调节吸附剂的性质和操作条件,使得目标气体能够被吸附,而其他气体则被排除。
3. 膜分离膜分离是指利用半透膜对气体分子的选择性渗透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半透膜可以是有机膜、无机膜或者聚合物膜,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成膜材料的选择,可以将目标气体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分离是指利用气体分子的化学反应性质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通过选取适当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使得目标气体能够在反应中转化成其他物质,从而实现分离。
分离方法气体分离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离方法。
1. 常压吸附分离常压吸附分离是指在常压下通过吸附剂将目标气体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吸附时间来实现对目标气体的选择性吸附。
2. 压力吸附分离压力吸附分离是指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吸附剂将目标气体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可以控制吸附剂对不同气体分子的吸附选择性,从而实现分离。
3. 渗透分离渗透分离可以通过加压或者降压的方式实现,其原理是根据不同气体分子的渗透速率差异将气体分离出来。
常见的渗透分离方法有压力摇摆吸附、压力变化吸附等。
4. 膜分离膜分离是通过半透膜将混合气体分离成纯净气体和残余气体的方法。
空分操作问答(1-10)1. 空气分离有哪几种方法? 2.氧气有什么用途? 3.氮有什么用途? 4.氩气有什么用途? 5.空气中有哪些杂质?为什么要清除? 6.本装置中是如何清除空气中的杂质? 7.水冷却塔(AC710002)中污氮是怎样把水冷却的? 8.为什么空气经过冷却塔后水份含量减少?9.什么叫吸附剂?对吸附剂有什么要求? 10. 吸附容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空分问答一共70题,分为以下几篇文章:本文导读(点击问题跳到答案)1. 空气分离有哪几种方法?2.氧气有什么用途?3.氮有什么用途?4.氩气有什么用途?5.空气中有哪些杂质?为什么要清除?6.本装置中是如何清除空气中的杂质?7.水冷却塔(AC710002)中污氮是怎样把水冷却的?8.为什么空气经过冷却塔后水份含量减少?9.什么叫吸附剂?对吸附剂有什么要求?10. 吸附容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现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空气分离方法有三种:(1) 深度冷冻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利用氧、氮沸点的差异,在一定的设备中(精馏塔),通过精馏过程,使氧、氮分离,此法在大型空分装置中最为经济。
并能生产纯度很高的氧氮产品。
(2) 变压吸附法:变压吸附法制氧或氮是在常温下进行的。
其机理有二条:一是利用沸石分子筛对氮的吸附亲和力高于氧的吸附亲和力,以此分离氧和氮;二是利用氧在分子筛微孔中的扩散速度大于氮的扩散速度。
在远离平衡条件下分离氧、氮。
目前,采用变压吸附法制取氧或氮的装置,其容量和产品的纯度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例如用该法制氧的装置,容量一般还不能超过4000Nm3/H,纯度超不过95%;制氮的装置,容量一般在2000Nm3/H以下,纯度低于99.5%。
(3) 膜分离法:利用高分子聚合薄膜的渗透选择性,将空气中的氧、氮组分分离的方法称为膜分离法.用该法生产氧或氮的装置,容量和纯度也都有一定的局限,一般主要用来生产800Nm3/h以下,,纯度低于99.5%的氮气产品。
184世界空气分离产业从1902年,德国的林德公司设计制造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性10m3/h制氧机开始,到现今已经历了100多年。
我国的空分从1958年试制成功第一套3350m 3/h 空分设备开始至今也有61年的历史。
空分的发展是一个逐步细化并高效的衍变过程,从最早高压节流产单一的氧气开始,过渡到中压带膨胀机同时产出氧氮,再到高低压带膨胀机产出氧气、氮气和氩气三种产品,最后实现全低压生产而且一并提取氧氮和五种稀有气体(氩、氖、氦、氪、氙),逐步实现了全面的气液共产化。
现今空分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从之前的钢铁用氧一直领先,到化工用氮的后来居上。
煤化工的发展同样带动着空分向特大规模挺进。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空分产业正逐渐向特大型、高纯度、高自动化、高可靠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1 空分分离法的工艺及其比较空分分离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空气混合物各组分进行分开,来获得高纯氧气和高纯氮气以及一些稀有气体的过程。
目前工业生产上主要采用三种空气分离方法:深度冷冻法、变压及吸附法和膜分离法,三种分离方法有不同的工艺原理,同时也各有利弊:(1)深度冷冻法(也叫低温法): 先将空气通过压缩、膨胀和降温,直至液化,然后利用氧、氮沸点的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氧的沸点为-183℃;氮的沸点为-196℃),沸点低的氮相对于氧要更容易汽化,在精馏塔内让温度较高的蒸汽与温度较低的液体不断相互接触,运用低沸点组分氮较多的蒸发,高沸点组分氧较多的冷凝的原理,使上升蒸气氮含量不断提高,下流液体中的氧含量不断增大,从而实现氧和氮的同步分离,这个方法可以生产纯度很高的氧氮产品,所以在大型空分装置中应用最为广泛。
(2)变压吸附法: 利用多孔性物质分子筛对不同的气体分子具有选择性咐附的特点,对气体分子不同组分有选择性的进行吸附,达到单高纯度的产品。
吸附法分离空气流程简章,操作方便运行成本较低,但采用变压吸附法制取氧或氮的装置,其容量和产品的纯度都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空分制氧工程技术介绍一、空气分离制氧的主要工艺及其比较氧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空气中含有21%(体积浓度)的氧气,是最廉价的制氧原料,因此氧气一般都通过空气分离制取。
■空气分离制氧主要工艺1.深冷分离工艺:传统制氧技术、氧气纯度高、产品种类多,适用于大规模制氧。
2.变压吸附工艺(PSA,Pressure swing absorption):新兴技术,投资小、能耗低,适用于氧气纯度不太高、中小规模应用场合。
3.膜分离工艺:尚不成熟,基本未得到工业应用。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特点——与深冷制氧技术相比●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预处理装置;●产品氧气纯度可达95%,氮气含量小于1%,其余为氩气;●制氧规模10000m3/h以下时,制氧电耗更低、投资更小;●装置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开停车方便快捷;●装置运行独立性强,安全性高;●装置操作简单,操作弹性大(部分负荷性优越,负荷转换速度快);●装置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土建工程费用低,占地少。
■深冷空分制氧工艺与变压吸附制氧工艺的比较二、变压吸附空分制氧工艺原理★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原理空气中的主要组份是氮和氧,通过选择对氮和氧具有不同吸附选择性的吸附剂,设计适当的工艺过程,使氮和氧分离制得氧气。
氮和氧都具有四极矩,但氮的四极矩(0.31Â)比氧的(0.10Â)大得多,因此氮气在沸石分子筛上的吸附能力比氧气强(氮与分子筛表面离子的作用力强)。
因此,当空气在加压状态下通过装有沸石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床时,氮气被分子筛吸附,氧气因吸附较少,在气相中得到富集并流出吸附床,使氧气和氮气分离获得氧气。
当分子筛吸附氮气至接近饱和后,停止通空气并降低吸附床的压力,分子筛吸附的氮气可以解吸出来,分子筛得到再生并重复利用。
两个以上的吸附床轮流切换工作,便可连续生产出氧气。
氩气和氧气的沸点接近,两者很难分离,一起在气相得到富集。
因此变压吸附制氧装置通常只能获得浓度为90%~95%的氧气(氧的极限浓度为95.6%,其余为氩气),与深冷空分装置的浓度99.5%以上的氧气相比,又称富氧。
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的比较与优化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的严重问题。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着巨大危害。
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家和地区不断探索发展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本文将比较和优化各种技术。
一、传统技术1.燃烧气体净化技术燃烧气体净化技术主要通过烟气冷却和洗涤去除污染物,但这种技术存在着去除效率较低、废水污染严重、设备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2.降低排放技术降低排放技术通过降低燃料氮和硫含量、优化烧炉温度、减少排放量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但这种技术需要耗费大量投资,并且技术门槛较高。
二、新兴技术1.静电除尘技术静电除尘技术通过静电场去除烟气中的粉尘和微小颗粒,去除效果较好且能适应多种气体。
但这种技术需考虑到电极污染等问题。
2.杂质分离技术杂质分离技术通过气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分离原理,将气体中的杂质沉降到固定位置,去除效率较高,但需要消耗较高的能源。
三、技术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减少投资成本,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技术优化。
1.相结合应用在污染控制技术中,不同的技术之间相互联系,充分利用其优点,同时弥补其不足。
如静电除尘技术和杂质分离技术在尘气处理中相结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去除效率。
2.新技术引入引入新技术,如生物技术等,可以减少投资成本,同时提高污染物去除率。
3.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控制可以通过对污染物去除设备的优化调节,使污染物去除效果更加稳定和有效。
四、总结空气污染控制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各国家和地区也根据自身的情况对技术进行优化和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应用与传授,使各种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
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方法嘿,你知道吗?从空气中分离氧气,那可真是超厉害的事儿!想象一下,空气就像一个大宝藏,而氧气就是其中最闪亮的宝贝。
那怎么把氧气从空气中挖出来呢?其实有好几种方法呢!比如说深冷分离法,就像在玩一场超级精细的拼图游戏。
先把空气冷却到极低的温度,让各种气体都变成液体。
哇塞,这时候不同的气体就会分层,就像不同颜色的颜料在瓶子里分层一样。
然后呢,把氧气单独分离出来,这可需要超级小心哦!注意事项可不少呢,设备得超级精密,操作得超级准确,不然就可能出岔子。
安全性咋样呢?嘿嘿,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那还是很安全稳定的。
就像走钢丝,只要你有足够的技巧和小心,就不会掉下去。
那这分离出来的氧气有啥用呢?用处可多啦!医院里,病人需要氧气来呼吸,就像鱼儿需要水一样。
工业上,焊接、切割都离不开氧气,没有氧气,那些厉害的工具就没法发挥作用啦!还有航天领域,氧气更是必不可少。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技术,那我们的生活得变成啥样啊?这就好比没有了手机,那得多不方便啊!还有一种方法叫变压吸附法,这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筛子。
通过特殊的材料,把氧气从空气中筛选出来。
这个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也比较低。
但是也得注意材料的选择和维护哦,不然魔法筛子可就不灵啦!安全性也不错,只要设备正常运行,一般不会有啥问题。
在一些小型的氧气生产设备中,变压吸附法可受欢迎啦!就像一个小巧灵活的助手,随时为我们提供氧气。
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技术,真的是太牛啦!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安全。
没有它,我们的世界将会失去很多精彩。
所以啊,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项技术,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方法超级棒,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我们应该珍惜和发展这项技术。
分离气体的方法气体是一种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将混合气体中的不同气体分离开来,以便单独使用或者进一步加工。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分离气体呢?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物理方法来分离气体。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气体的沸点差异进行分馏。
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合气体中成分之间的沸点差异较大的情况。
通过加热混合气体,不同成分的气体会先后升华,然后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对沸点差异要求较高。
其次,化学方法也可以用来分离气体。
例如,可以利用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性差异,通过化学反应将混合气体中的不同成分转化为其他物质,然后再通过物理方法将其分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气体成分之间的化学反应性差异较大的情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方法分离气体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和产物的处理。
另外,还可以利用膜分离技术来分离气体。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对气体进行筛选分离的方法。
通过不同气体分子在膜上的传递速率差异,实现气体的分离。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需要考虑膜的选择和维护。
此外,还可以利用吸附分离技术来分离气体。
吸附分离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对气体进行吸附分离的方法。
通过不同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性能差异,实现气体的分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气体成分之间的吸附性能差异较大的情况。
总的来说,分离气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混合气体的成分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膜分离技术和吸附分离技术都是常用的分离气体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注意事项。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空分原理绪论一、空气分离的几种方法:先将空气→压缩→膨胀→液化然后在精馏塔内利用氧、氮沸点的不同,用精馏方法分离是两个过程:液化和精馏是深冷和精馏的统一上塔主要是分离,下塔是液化和初步分离特点:产量大,纯度高缺点:能耗大,设备投资大2、吸附法: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混合物中某些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进行的。
(1)、变压吸附制氧,用PU-8型分子筛(2)、变压吸附制氮,专用分子筛工艺特点:优点:方便,能耗小,投资小,只是再生时有能量损耗缺点:产量小,纯度不够,易损件多02目前能做到8000Nm3/h,纯度95%,N299.9%3、薄膜渗透法:利用有机聚合膜的渗透选择性从流体混合物中使特定组分分离的方法。
主要用来制氮。
特点:同变压吸附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基本没有能耗。
二、学习的基本内容1、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传热机理、流体力学2、获得低温的方法(1)相变制冷、(2)、等熵膨胀(3)、绝热节流3、溶液热力学基础:拉乌尔定理、康诺瓦罗夫定理4、低温工质的一些物性5、液化循环6、气体分离三、空分的应用领域1、钢铁,1t钢50---60Nm3 022、能源,城市煤气化3、化工领域,化肥、电子、玻璃4、造纸,Ca2ClO35、国防工业火箭研究、太空研究6、机械行业焊接、切割Ar:不锈钢、保护气Ke:发光材料、灯泡绝缘玻璃四、发展趋势(1) 大型、超大型(2)四大启动:煤化工、煤化工联合循环发电、液化天然气接受站、还原法炼铁(1t铁500—600 Nm3 02)煤化工:包括煤代油:甲醇混合燃料85%甲醇、1 5%汽油煤制油:煤直接制油C+H=CnHm 代表shell炉煤间接制油:水煤气C+H20=高温高压→CO+H2O→德士古炉→甲醇液化天然气接受站主要回收冷量。
(3)、二次采油:产量下降用挤海绵的方法向油井注氮气(4)、托卡马克装置(人造太阳),受控热核聚变空分装置最大的是南非索萨尔的11.388万方/h制氮装置理论上和实际上能做到18万方/h,目前国内最大的是杭氧的6万方/h,在杭州还有一个液空杭州,是独资企业,给加拿大做了一套10万方第一章空分工艺流程的组成一、工艺流程的组织:分馏塔系统分为:制冷、换热、精馏;预冷系统分为氨水冷和冷气机组仪控和电控系统贯穿整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