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地址知识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如果你是通过校园网或小区接入Internet,那么一定听说过MAC地址。
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在这种局域网环境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MAC地址的知识,MAC 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以及MAC地址在实际应用中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
一、基础知识如今的网络是分层来实现的,就像是搭积木一样,先设计某个特定功能的模块,然后把模块拼起来组成整个网络。
局域网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在组网上我们使用的是IEEE802参考模型,从下至上分为: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标识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一般至少有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域名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分别对应应用层、网络层、物理层。
网络管理一般就是在网络层针对IP地址进行管理,但由于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管理起来相对困难,MAC地址一般不可更改,所以把IP地址同MAC地址组合到一起管理就成为常见的管理方式。
二、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就是在媒体接入层上使用的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
MAC地址与网络无关,也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都有相同的MAC地址,它由厂商写在网卡的BIOS里。
MAC地址可采用6字节(48比特)或2字节(16比特)这两种中的任意一种。
但随着局域网规模越来越大,一般都采用6字节的MAC地址。
这个48比特都有其规定的意义,前24位是由生产网卡的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地址,目前的价格是1000美元买一个地址块,后24位由厂商自行分配,这样的分配使得世界上任意一个拥有48位MAC 地址的网卡都有唯一的标识。
另外,2字节的MAC地址不用网卡厂商申请。
MAC地址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物理地址和mac地址Mac地址就是在媒体接入层上使用的地址,通俗点说就是网卡的物理地址,现在的Mac地址一般都采用6字节48bit(在早期还有2字节16bit的Mac地址)。
今天店铺给大家介绍一下物理地址和mac地址。
供大家参考!物理地址和mac地址参考如下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
IP地址与MAC地址在计算机里都是以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是32位的,而MAC地址则是48位的。
MAC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只要你不去更改自己的MAC地址,那么你的MAC地址在世界是惟一的。
(MAC就是你的网卡地址,在一般情况下,比如说你上的是ADSL,这个是不跟你MAC地址绑定的.IP地址是一个叫DHCP的服务器给你随机分配的.跟网卡没有关系.) 在Windows 2000/XP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输入“ipconfig /all”→回车。
显示出来的结果中有条是:Physical Address..... 这就是你的MAC地址了.1.MAC地址网卡MAC地址不是随便定义的,它的组成结构如图所示。
1>后3个字节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前3个字节表示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2>以太网的地址为48位,由IEEE统一分配给网卡制造商,每个网卡的地址都必须是全球唯一的。
共6个字节的长度。
FF:FF:FF:FF:FF:FF为广播地址,只能用在目的地址段,不能作为源地址段。
一、IP地址和MAC地址1、MAC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或称为物理地址,也叫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MAC地址是网卡出厂时设定的,是固定的(但可以通过在设备管理器中或注册表等方式修改,同一网段内的MAC地址必须唯一)。
MAC地址采用十六进制数表示,长度是6个字节(48位),分为前24位和后24位。
1.1、前24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即OUI),是由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给不同厂家分配的代码,区分了不同的厂家。
1.2、后24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的,称为扩展标识符。
同一个厂家生产的网卡中MAC地址后24位是不同的。
MAC地址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交换机维护着计算机MAC地址和自身端口的数据库,交换机根据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字段来转发数据帧。
2、IP地址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缩写为IP A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统一编址的地址格式,也称为网络协议(IP协议)地址。
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当前广泛应用的是IPv4,目前IPv4几乎耗尽,下一阶段必然会进行版本升级到IPv6;如无特别注明,一般我们讲的的IP地址所指的是IPv4。
IP地址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工作在网络层的路由器根据目标IP和源IP来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网段,如果是不同网段,则转发数据包。
3、IP地址格式和表示在计算机二进制中,1个字节= 8位= 8bit(比特)①IP地址格式和表示IP地址(IPv4)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4段(4个字节),每一段为8位二进制数(1个字节)每一段8位二进制,中间使用英文的标点符号“.”隔开由于二进制数太长,为了便于记忆和识别,把每一段8位二进制数转成十进制,大小为0至255。
电脑网络MAC地址设置教程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是用于标识网络设备的唯一物理地址,它在网络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手动设置电脑的MAC地址,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电脑网络MAC地址的设置。
一、了解MAC地址在开始设置之前,我们需要了解MAC地址的基本知识。
MAC地址由6个字节组成,通常以十六进制数表示。
例如,00:1A:E2:12:34:56是一个合法的MAC地址。
前3个字节是厂商识别码,也称为OUI (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用于标识设备制造商,后3个字节是设备的序列号。
MAC地址是唯一的,每个网络设备的MAC地址都不相同。
二、查看当前MAC地址在进行MAC地址设置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查看当前的MAC地址。
以下是查看方法:1. 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
在Windows系统中,按下Win + R,然后输入"cmd",并按下回车键。
2.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ipconfig /all",然后按下回车键。
3. 在所列信息中,找到以太网适配器或者Wi-Fi适配器的部分,其中包含了当前的MAC地址。
三、更改MAC地址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修改设备的MAC地址。
以下是更改MAC地址的方法:1. 打开设备管理器。
在Windows系统中,按下Win + R,然后输入"devmgmt.msc",并按下回车键。
2. 在设备管理器中,展开"网络适配器"部分,找到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适配器。
3. 右键点击网络适配器,选择"属性"选项。
4. 在属性窗口中,切换到"高级"选项卡。
5. 在高级选项中,找到"网络地址"或者"MAC地址"选项,并选中它。
mac地址是什么意思mac地址大家应该都没有怎么听说过吧,最近有不少的小伙伴想问小编mac地址是什么意思,和ip地址有什么区别,万能的系统城小编查询了多方资料,整理了最详细的mac地址介绍和与ip地址的区别对照,想要了解的小伙伴快来系统城看看小编的文章吧。
如果小伙伴不知道mac地址怎么查询的话请参考这篇文章:Mac 地址怎么查mac地址是什么意思?一、MAC地址简介MAC全称Media Access Control,中文意思就是媒体访问控制,简单点说就是物理地址、硬件地址。
通过MAC地址可以用来确认网络设备位置。
MAC地址在世界是唯一的。
形象地说,MAC地址就如同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
二、MAC地址组成结构在网络设备中都会有唯一的网络标识,这个地址我们就称之为是MAC地址。
MAC地址一般是48位的,表示12个16进制数,在每两个16进制数之间使用冒号隔开。
比如03:03:30:3A:3B:3C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3:03:3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而后3位16进制数3A:3B:3C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的系列号。
除此之外,网络制造商还需要确保每个网络设备都有着相同的前三个字节以及不同的后三个字节,这样才能够保证MAC地址结构的唯一性。
三、MAC地址工作原理MAC地址就相当于你这个人的身份证号,是全球唯一的,而且MAC地址是物理层的,应用于数据链路层的,当一个数据报文要发送时,先添加源目IP地址,再添加源目MAC地址,对端收到后,会拆解数据报文,先拆MAC地址,然后查看数据报文的目的IP是不是自己,如果是,就会把数据报文自己留下来,如果不是,就会查自己的路由表,看有没有目的IP在里面,有的话,再次把已经拆解的数据报文再次添加上MAC地址,继续往下传。
mac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一、地址性质不同MAC地址是物理地址,IP地址是逻辑地址。
MAC地址是不可改变的,IP地址是可以更改的。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如果你是通过校园网或小区接入Internet,那么一定听说过MAC地址。
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在这种局域网环境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MAC地址的知识,MAC 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以及MAC地址在实际应用中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
一、基础知识如今的网络是分层来实现的,就像是搭积木一样,先设计某个特定功能的模块,然后把模块拼起来组成整个网络。
局域网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在组网上我们使用的是IEEE802参考模型,从下至上分为: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标识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一般至少有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域名地址、IP地址和MAC 地址,分别对应应用层、网络层、物理层。
网络管理一般就是在网络层针对IP地址进行管理,但由于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管理起来相对困难,MAC地址一般不可更改,所以把IP地址同MAC地址组合到一起管理就成为常见的管理方式。
二、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就是在媒体接入层上使用的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
MAC地址与网络无关,也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都有相同的MAC地址,它由厂商写在网卡的BIOS里。
MAC地址可采用6字节(48比特)或2字节(16比特)这两种中的任意一种。
但随着局域网规模越来越大,一般都采用6字节的MAC地址。
这个48比特都有其规定的意义,前24位是由生产网卡的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地址,目前的价格是1000美元买一个地址块,后24位由厂商自行分配,这样的分配使得世界上任意一个拥有48位MAC 地址的网卡都有唯一的标识。
另外,2字节的MAC地址不用网卡厂商申请。
MAC地址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MAC 地址是什么
MAC 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直译为媒体访问控制地
址,也称为局域网地址(LAN Address),以太网地址(Ethernet Address)或
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它是一个用来确认网上设备位置的地址。
在OSI 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 地址,第二层数据链接层则负责MAC 地址。
MAC 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示一个网卡,一台设备若有一或多个网卡,则每个网卡都需要并会有一个唯一的MAC 地址。
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也叫硬件地
址,长度是48 比特(6 字节),由16 进制的数字组成,分为前24 位和后24 位:
前24 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即OUI),是由IEEE 的注册管理机构给不同厂家分配的代码,区分了不同的厂家。
后24 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的,称为扩展标识符。
同一个厂家生产的网卡中MAC 地址后24 位是不同的。
MAC地址的介绍(单播、⼴播、组播、数据收发)MAC地址组成⽹络设备的MAC地址是全球唯⼀的。
MAC地址长度为48⽐特,通常⽤⼗六进制表⽰。
MAC地址包含两部分:前24⽐特是组织唯⼀标识符(OUI,OrganizationallyUniqueIdentifier),由IEEE统⼀分配给设备制造商。
例如,华为的⽹络产品的MAC地址前24⽐特是0x00e0fc。
后24位序列号是⼚商分配给每个产品的唯⼀数值,由各个⼚商⾃⾏分配(这⾥所说的产品可以是⽹卡或者其他需要MAC地址的设备)。
MAC地址有单播、⼴播、组播之分单播局域⽹上的帧可以通过三种⽅式发送。
第⼀种是单播,指从单⼀的源端发送到单⼀的⽬的端。
每个主机接⼝由⼀个MAC地址唯⼀标识,MAC地址的OUI中,第⼀字节第8个⽐特表⽰地址类型。
对于主机MAC地址,这个⽐特固定为0,表⽰⽬的MAC地址为此MAC地址的帧都是发送到某个唯⼀的⽬的端。
在冲突域中,所有主机都能收到源主机发送的单播帧,但是其他主机发现⽬的地址与本地MAC地址不⼀致后会丢弃收到的帧,只有真正的⽬的主机才会接收并处理收到的帧。
⼴播第⼆种发送⽅式是⼴播,表⽰帧从单⼀的源发送到共享以太⽹上的所有主机。
⼴播帧的⽬的MAC地址为⼗六进制的FFFFFFFFFFFF,所有收到该⼴播帧的主机都要接收并处理这个帧。
⼴播⽅式会产⽣⼤量流量,导致带宽利⽤率降低,进⽽影响整个⽹络的性能。
当需要⽹络中的所有主机都能接收到相同的信息并进⾏处理的情况下,通常会使⽤⼴播⽅式。
组播第三种发送⽅式为组播,组播⽐⼴播更加⾼效。
组播转发可以理解为选择性的⼴播,主机侦听特定组播地址,接收并处理⽬的MAC地址为该组播MAC地址的帧。
组播MAC地址和单播MAC地址是通过第⼀字节中的第8个⽐特区分的。
组播MAC地址的第8个⽐特为1,⽽单播MAC地址的第8个⽐特为0。
当需要⽹络上的⼀组主机(⽽不是全部主机)接收相同信息,并且其他主机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常会使⽤组播⽅式。
电子知识Mac(49)MAC(Medium/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称为MAC 位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 位址。
因此一个网卡会有一个全球唯一固定的MAC地址,但可对应多个IP地址。
MAC(Medium/Media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是烧录在NetworkInterfaceCard(网卡,NIC)里的.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由48比特/bit长(6字节/byte,1byte=8bits),16进制的数字组成.0-23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是识别LAN(局域网)节点的标识。
24-47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其中第40位是组播地址标志位。
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烧入网卡的EPRO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也就是说,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
比如,著名的以太网卡,其物理地址是48bit(比特位)的整数,如:44-45-53-54-00-00,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存入主机接口中。
以太网地址管理机构(除了管这个外还管别的)(IEEE)(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将以太网地址,也就是48比特的不同组合,分为若干独立的连续地址组,生产以太网网卡的厂家就购买其中一组,具体生产时,逐个将唯一地址赋予以太网卡。
形象的说,MAC地址就如同我们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全球唯一性。
MAC地址的作用IP地址就如同一个职位,而MAC地址则好像是去应聘这个职位的人才,职位既可以让甲坐,也可以让乙坐,同样的道理一个结点的IP地址对于网卡是不做要求,基本上什么样的厂家都可以用,也就是说IP地址与MAC地址并不存在着绑定关系。
什么是MAC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或称为MAC位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什么是OSI,希望对你有帮助哦!In computer networking a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MAC address) is a unique identifier attached to most forms of networking equipment. Most layer 2 network protocols use one of three numbering spaces managed by the IEEE: MAC-48, EUI-48, and EUI-64, which are designed to be globally unique. Not all communications protocols use MAC addresses, and not all protocols which do require such 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s. The IEEE claims trademarks on the names "EUI-48" and "EUI-64". (The "EUI" stands for Extended Unique Identifier.)ARP/RARP is commonly used to map the layer 2 MAC address to an address in a layer 3 protocol such as Internet Protocol (IP). On broadcast networks such as Ethernet the MAC address allows each host to be uniquely identified and allows frames to be marked for specific hosts. It thus forms the basis of most of the layer 2 networking upon which higher OSI Layer protocols are built to produce complex, functioning networks.Address detailsThe original IEEE 802 MAC address, now officially called "MAC-48", comes from the Ethernet specification. Since the original designers of Ethernet had the foresight to use a 48-bit address space, there are potentially 248 or 281,474,976,710,656 possible MAC addresses.All three numbering systems use the same format, and differ only in the length of the identifier. The first three octets (in transmission order) identify the organization which issued theidentifier, and are known as the 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 (OUI). The following three (MAC-48 and EUI-48) or five (EUI-64) octets are assigned by that organization in nearly any manner they please, subject to the constraint of uniqueness. The IEEE expects the MAC-48 space to be exhausted no sooner than the year 2100; EUI-64s are not expected to run out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MAC addresses permanently attached to a product by the manufacturer are known as "burned-in addresses" (BIA) or sometimes as "Universally Administered Addresses" (UAA). The BIA can be overridden with a "Locally Administered Address" (LAA). MAC-48 and EUI-48 addresses are usually shown in hexadecimal format, with each octet separated by a dash or colon. An example of a MAC-48 address would be "00-08-74-4C-7F-1D". If you cross-reference the first three octets with IEEE's OUI assignments, you can see that this MAC address came from Dell Computer Corp. The last three octets represents the serial number assigned to the adapter by the manufacturer.The following technologies use the MAC-48 identifier format:* Ethernet* Token ring* 802.11 wireless networks* Bluetooth* FDDI* ATM (switched virtual connections only, as part of an NSAP address)* SCSI and Fibre Channel (as part of a World Wide Name)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UI-48 and MAC-48 identifiers is purely semantic: MAC-48 is used for network hardware; EUI-48 isused to identify other sorts of devices and software. (Thus, by definition, an EUI-48 is not in fact a "MAC address", although it is syntact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one and assigned from the same numbering space.)Note: The IEEE now considers the label MAC-48 to be an obsolete term which was previously used to refer to a specific type of EUI-48 identifier used to address hardware interfaces within existing 802 based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should not be used in the future. Instead, the term EUI-48 should be used by manufacturers and others in the field for this purpose.EUI-64 identifiers are used in:* FireWire* IPv6 (as the low-order 64 bits of a unicast network address when temporary addresses are not being used)The IEEE has built in several special address types to allow more than one Network Interface Card to be addressed at one time:* The broadcast address, all one bits, is received by all stations on a local area network. In hexadecimal this would be "FF:FF:FF:FF:FF:FF".* Multicast addresses, used with both Ethernet and FDDI, are received by stations on a LAN which have been configured to do so. Multicast addresses have the least significant bit of their first octet set to one (value 01 in printed format.)* Locally Administered addresses are assigned by the network administrator instead of the hardware vendor. Locally Administered addresses have the second bit of their first octet set to one (value 02 in printed format.)* Functional addresses identify one of more Token Ring NICs that provide a particular service, defined in IEEE 802.5.In addition, the EUI-64 numbering system encompasses both MAC-48 and EUI-48 identifiers by a simple translation mechanism. To convert a MAC-48 into an EUI-64, copy the OUI, append the two octets 'FF-FF', and then copy the organization-specified part. To convert an EUI-48 into an EUI-64, the same process is used, but the sequence inserted is 'FF-FE'. In both cases, the process can be trivially reversed when necessary. Organizations issuing EUI-64s are cautioned against issuing identifiers which would be confused with these forms. The IEEE's policy is to discourage new uses of 48-bit identifiers in favor of the EUI-64 system.Confusingly IPv6 --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standards that uses EUI-64 -- applies these rules inconsistently. Due to an error in the appendix to the specification of IPv6 addressing, it is currently standard practice in IPv6 to extend MAC-48 addresses (such as IEEE 802 MAC address) to EUI-64 using 'FF-FE' rather than 'FF-FF'; it remains to be seen how this inconsistency will be resolved in the future.Printed formatThe standard (IEEE 802) format for printing MAC-48 addresses in human-readable media is six groups of two hexadecimal digits, separated by hyphens (-) in transmission order, e.g. 01-23-45-67-89-ab. This form is also commonly used for EUI-64. Other conventions include six groups of two separated by colons (:), e.g. 01:23:45:67:89:ab; or three groups of four hexadecimal digits separated by dots (.), e.g. 0123.4567.89ab; again in transmission order.Changing MAC addressesAlthough physical MAC addresses are permanent by design, several mechanisms allow modification, or "spoofing", of theMAC address that is reported by the operating system. This can be useful for privacy reasons, for instance when connecting to a Wi-Fi hotspot, or to ensure interoperability. Som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bind their service to a specific MAC address; if the user then changes their network card or intends to install a router, the service won't work anymore. Changing the MAC address of the new interface will solve the problem. Similarly, some software licenses are bound to a specific MAC address. Changing the MAC address in this way is not permanent: after a reboot, it will revert to the MAC address physically stored in the card.As a MAC address can be changed, it can be unwise to rely on this as a single method of authentication. IEEE 802.1x is an emerging standard better suited to authenticating devices at a low level.LinuxUnder Linux, the MAC address of a Network Interface Card (NIC) can be changed by doing the following: (You must be root in order for this to work)/etc/init.d/networking stop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01:02:03:04:08/etc/init.d/networking startNOTE: You cannot do this if using a DSL modem.In Red Hat Linux and other similar systems (Fedora Core, etc) an easy way to make it "permanent" across reboots is to just add a variable like this to your ifcfg-eth0 or similar file:MACADDR=12:34:56:78:90:ab(upper or lower case on the MAC address are fine, because the network function does a "toupper" on it)and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for prompt results.You can also use the tool MACChanger to change the MACaddress under Linux.To change MAC address during boot time with MACChanger,add the following line to your /etc/network/interfacespre-up macchanger -m 12:34:56:78:90:AB eth0FreeBSDUnder FreeBSD, the MAC address can be changed in a similar way:ifconfig fxp0 ether 00:01:02:03:04:05(This can be done without needing to take the interface down and back up)OpenBSDAs of OpenBSD 3.8, the MAC address can be changed as follows:ifconfig bge3 lladdr 01:02:03:04:05:06Mac OS XUnder Mac OS X, the MAC address can be altered in a fashion similar to the Linux and FreeBSD methods:sudo ifconfig en0 lladdr 00:01:02:03:04:05orsudo ifconfig en0 ether 00:01:02:03:04:05This must be done as the superuser and only works for the computer's ethernet card. Instructions on spoofing AirPort Extreme (2.0) cards are available here. There are not, as of yet, any known ways to spoof original AirPort (1.0) cards.WindowsUnder Windows XP, the MAC address can be changed in the Ethernet adapter's Properties menu, in the Advanced tab, as "MAC Address", "Locally Administered Address", "Ethernet Address" or "Network Address". The exact name depends on theEthernet driver used; not all drivers support changing the MAC address in this way.However, a better solution - requiring Administrative User Rights - is to pass over the System Registry Keys under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 4D36E972-E325-11CE-BFC1-08002BE10318}. Here settings for each network interface can be found. The contents of the string value called 'NetworkAddress' will be used to set the MAC address of the adapter when next it is enabled. Resetting the adapter can be accomplished in script with the freely available command line utility devcon from Microsoft, or from the adapters context menu in the Network Connections control panel applet.There is a nice tool to change the MAC address for all cards (even those that can't be changed through the adapter's Properties menu): Mac MakeUpNote: to check your MAC address easily on a Windows XP box, go to Run, type CMD, then type "ipconfig /all" without quotation in the command prompt. The number under physical address is the MAC address. If multiple IP are displayed, you should look under the label "Ethernet adapter x", where x is the name of your connection (which is Local Area Connection by default).Other systemsYou can use a third-party utility to change the MAC of almost any Ethernet adapter - two of them are listed below in External Links.Most consumer-grade routers allow for a user-specified MAC address to be given.Change The MAC Address PermanentlyDownload diagnostic programs for your card from this link. Compile and run under Linux.cc -O -Wall -o rtl8139-diag rtl8139-diag.c./rtl8139-diag -w -H 01:23:45:67:89:ab。
Mac简介1.MAC地址是固化在网卡上串行EEPROM中的物理地址,通常有48位长。
以太网交换机根据某条信息包头中的MAC源地址和MAC目的地址实现信息包的交换和传递。
TCP/IP 七层协议,MAC 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网络地址,用于标识链路层地址。
在一个网络中,IP地址会和MAC地址一一对应。
说简单点,每一个网卡都有一个物理地址,也就是MAC地址,网络中访问主机时,实际上是通过ARP 将IP地址转成MAC地址,才能访问。
获取本机的MAC对于数量不多的几台机器,我们可以这样获取MAC地址:在Windows 98/Me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 →输入“winipcfg”→回车。
在Windows 2000/XP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输入“ipconfig /all”→回车。
对于如何批量获取MAC地址。
IP与MAC的捆绑MAC地址是网卡的惟一标识,这种惟一性恰好给网络管理带来了福音,因为通过捆绑IP和MAC地址,就可以轻松防止局域网中IP地址盗用现象,阻止非法入侵者。
对于动态IP,做一个DHCP服务器来绑定用户网卡MAC地址和IP地址,然后再根据不同IP设定权限;对于静态IP,如果用三层交换机的话,你可以在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上做IP地址的限定,这样如果改变某台客户端的IP地址,这台PC也就不能连通网络了。
以静态IP地址的绑定为例,实现一下上面的高招吧:假设此时的网卡MAC地址为44-45-53-54-00-00。
假设我们在Windows 98操作系统中,启动虚拟DOS后,键入“ARP空格-s空格192.168.0.66空格44-45-53-54-00-00”,回车。
这样实现了静态IP地址192.168.0.66与网卡地址为44-45-53-54-00-00的计算机的捆绑,接下来我们看看ARP常用参数表。
特别提示:ARP命令仅在局域网中上网的代理服务器端有用,还要是静态IP地址。
一、MAC地址的用途MAC地址在网卡中是固定的,每张网卡的MAC地址都不一样。
网卡在制作过程中,厂家会在它的EPROM里面烧录上一组数字,这组数字,每张网卡都各不相同,这就是网卡的MAC (物理)地址。
由于MAC地址的唯一性,因此它主要用来识别网络中用户的身份。
例如ADSL上网时,电信用它来记费,确认是你上的网;在校园网中,MAC地址也可以用来识别用户。
对于校园网的正式用户,其MAC地址会登记在服务器端,假如你是非法用户,服务器中就没有你的网卡MAC地址,这样当你试图连上网时,服务器就会立刻认出你、阻止你连上网络。
二、MAC地址是可以修改的有些场合,例如冒充网络中的正式用户,就需要修改你的网卡MAC。
要修改MAC地址,你可以通过硬件的方法实现,即利用网卡厂家提供的修改程序来烧录网卡的EEPROM,这样做虽然可行,但是风险很大、操作也复杂,即使你很有经验,也难免在操作中出现错误。
其实你完全没必要用烧录方法、修改网卡中的MAC地址。
要知道Windows安装的时候,会自动从网卡中读入MAC地址,把它存放在注册表中以备后用。
当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从网卡发出的数据包中要求有一个源MAC地址,这个MAC地址就是从注册表中读取的(并非从网卡中读取的),因此只要你修改了注册表中的MAC地址,就相当于改了网卡EEPROM中的MAC地址,两者实际效果是完全相同的!三、修改注册表中MAC的方法1、使用软件修改本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网卡。
在不同的Windows下,要用不同的软件修改MAC。
(1)Win2003/XP/2000如果你的系统是Win2003/XP/2000,可以使用SMAC(下载地址/smac/#Download)。
这款软件并不能修改网卡中的MAC地址,只能修改注册表中的MAC。
该软件有两种运行模式,如果你启用了“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WMI)”服务,软件即运行在[WBEM ON]模式下,可以显示更多的网卡信息,否则运行在[WBEM OFF]模式下,在软件窗口标题栏可看到当前运行模式。
MAC地址是网卡的硬件地址,这个是唯一的,不能随意修改!如果你是通过校园网或小区接入Internet,那么一定听说过MAC地址。
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在这种局域网环境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MAC地址的知识,MAC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以及MAC地址在实际应用中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
一、基础知识如今的网络是分层来实现的,就像是搭积木一样,先设计某个特定功能的模块,然后把模块拼起来组成整个网络。
局域网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在组网上我们使用的是IEEE802参考模型,从下至上分为: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标识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一般至少有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域名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分别对应应用层、网络层、物理层。
网络管理一般就是在网络层针对IP地址进行管理,但由于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管理起来相对困难,MAC地址一般不可更改,所以把IP地址同MAC地址组合到一起管理就成为常见的管理方式。
二、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就是在媒体接入层上使用的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
MAC地址与网络无关,也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都有相同的MAC地址,它由厂商写在网卡的BIOS里。
MAC地址可采用6字节(48比特)或2字节(16比特)这两种中的任意一种。
但随着局域网规模越来越大,一般都采用6字节的MAC地址。
这个48比特都有其规定的意义,前24位是由生产网卡的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地址,目前的价格是1000美元买一个地址块,后24位由厂商自行分配,这样的分配使得世界上任意一个拥有48位MAC地址的网卡都有唯一的标识。
另外,2字节的MAC地址不用网卡厂商申请。
MAC地址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如果你是通过校园网或小区接入Internet,那么一定听说过MAC地址。
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在这种局域网环境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MAC地址的知识,MAC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以及MAC地址在实际应用中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
一、基础知识如今的网络是分层来实现的,就像是搭积木一样,先设计某个特定功能的模块,然后把模块拼起来组成整个网络。
局域网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在组网上我们使用的是IEEE802参考模型,从下至上分为: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标识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一般至少有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域名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分别对应应用层、网络层、物理层。
网络管理一般就是在网络层针对IP地址进行管理,但由于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管理起来相对困难,MAC地址一般不可更改,所以把IP地址同MAC地址组合到一起管理就成为常见的管理方式。
二、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就是在媒体接入层上使用的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
MAC地址与网络无关,也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都有相同的MAC地址,它由厂商写在网卡的BIOS里。
MAC地址可采用6字节(48比特)或2字节(16比特)这两种中的任意一种。
但随着局域网规模越来越大,一般都采用6字节的MAC地址。
这个48比特都有其规定的意义,前24位是由生产网卡的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地址,目前的价格是1000美元买一个地址块,后24位由厂商自行分配,这样的分配使得世界上任意一个拥有48位MAC地址的网卡都有唯一的标识。
另外,2字节的MAC地址不用网卡厂商申请。
MAC地址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MAC地址知识介绍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称为 MAC位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 IP地址,第二层资料链接层则负责 MAC位址。
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IP地址,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MAC位址。
MAC地址组成
MAC地址由48比特长,12个的16进制数字组成,0到23位是厂商向IETF等机构申请用来标识厂商的代码,也称为“编制上唯一的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识别LAN(局域网)结点的标志。
MAC地址的24到47位由厂商自行分派,是各个厂商制造的所有网卡的一个唯一编号。
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 IP 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 MAC位址。
因此一个网卡会有一个全球唯一固定的MAC 地址,但可对应多个IP地址。
第48位是组播地址标志位。
MAC地址作用
MAC地址应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中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在局域网中由于网络的结构相对要简单一些,所以很少涉及到三层交换机,也就是路由器,所以可以用来标识每台主机耳朵就只有MAC地址。
而这种情况下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对应的就是一个MAC地址。
当交换机收到数据包之后与自己的MAC表项进行比对,要是发现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并不在同一个端口,而且MAC表项中没有对应的MAC地址的时候它就按照MAC地址表对数据包进行转发,要是MAC表项中没有对应的目的时候交换机就对所有的端口进行广播(除源端口)。
如果要是广域网之间的计算机实现通信的话,就需要路由器。
而路由器属于三层交换机,也就设计到了ISO七层模型中的网络层,涉及到了IP协议,所以在广域网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就要用到IP地址。
在这个时候,MAC地址不仅有用,而且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广域网中的一个主机希望把分组发送给另一个网络上的主机时,它首先要查询自己的路由表,找出到目的主机的下一跳的IP地址,而要仅仅想利用这个IP地址找到所对应的路由器或者主机时不够的,因为要想找到一个路由器的位置我们必须要知道它的物理地址,而源自物理地址的MAC地址就充当了一个找寻路由器的标识。
所以我们必须要用到地址解析协议将对应的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然后利用MAC地址来找
到路由器所在的物理位置,实现转发过程中的传送。
然后重复:1、查找下一跳的IP地址;2、将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3、利用MAC地址将数据想下一跳的路由器传送。
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主机为止。
IP与MAC的联系与区别
IP地址,即指使用TCP/IP协议指定给主机的32位地址。
IP地址由用点分隔开的4个8八位组构成,如192.168.0.1就是一个IP地址,这种写法叫点分十进制格式。
IP 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分配给这两部分的位数随地址类(A类、B类、C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网络地址用于路由选择,而主机地址用于在网络或子网内部寻找一个单独的主机。
一个IP地址使得将来自源地址的数据通过路由而传送到目的地址变为可能。
现在有很多计算机都是通过先组建局域网,然后通过交换机和Internet连接的。
给每个用户分配固定的IP地址,由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这样为了管理方便就需要使用MAC地址来标志用户,防止发生混乱,明确责任(比如网络犯罪)。
另外IP地址和Mac 地址是有区别的,虽然他们在局域网中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IP地址是跟据现在的IPv4标准指定的,不受硬件限制比较容易记忆的地址,而Mac地址却是用网卡的物理地址,多少与硬件有关系,比较难于记忆。
MAC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 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的系列号。
每个网络制造商必须确保它所制造的每个以太网设备都具有相同的前三个字节以及不同的后三个字节。
这样就可保证世界上每个以太网设备都具有唯一的MAC地址。
IP地址和MAC地址共存的必要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IP地址的分配是根据网络的拓朴结构,而不是根据谁制造了网络设置。
若将高效的路由选择方案建立在设备制造商的基础上而不是网络所处的拓扑位置基础上,这种方案是不可行的。
(2)当存在一个附加层的地址寻址时,设备更易于移动和维修。
(3)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中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最终都表现为将数据包从某种形式的链路上的初始节点出发,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节点,最终传送到目的节点。
数据包在这些节点之间的移动都是由ARP负责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上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