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名著阅读复习资料:老舍和《骆驼祥子》
- 格式:pptx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1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复习资料(含复习
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复资料
《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本文档为该名著的复资料,提供了复练及答案。
一、简介
《骆驼祥子》以骆驼祥子的命运为主线,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艰辛生活和命运无常。
通过骆驼祥子的人生经历,作者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平与冷酷,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二、复练
1. 骆驼祥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勇敢、机智、努力、有尊严。
2. 骆驼祥子为何想要买车?
答案:他希望通过买车赚更多的钱,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
3. 骆驼祥子的爱情观如何?
答案:骆驼祥子对爱情持有憧憬和追求,但受到现实的限制和剥夺。
4. 骆驼祥子最终的命运如何?
答案:骆驼祥子最终因为社会的无情和个人的懦弱而走向悲剧的命运。
三、总结
《骆驼祥子》通过骆驼祥子的生活经历,深刻描绘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形象,以及社会的不公与冷酷。
它引导人们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本文档提供的复资料包含了复练及答案,有助于加深对《骆驼祥子》的理解和思考。
以上为《骆驼祥子》复资料的简要概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1.1 老舍与《骆驼祥子》第一部分:走进作家——老舍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____________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剧本____________。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
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
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
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
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
1931年,与胡絜(jié)青女士结婚。
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此次诺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
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第二部分《骆驼祥子》内容简介一、情节赏析第一部分(第1章—第4章)苦干三年,买第1辆车。
兵荒马乱之际拉客人去郊外,被大兵抓走做壮丁。
《骆驼祥子》老舍——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名著导读】一、内容概括:《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平(现在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
讲述了祥子从农村来到北平,他希望能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在被乱兵抓走失去新买的洋车之后,祥子并不灰心,倔强地从头再来。
但他攒下的钱又被侦探洗劫一空。
后来,他以与虎妞结婚为代价,又拉上了自己的车,但是虎妞的死使他人财两空。
连遭打击,加上失去心爱的小福子让他自甘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划线部分为故事的主要内容概述)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二、主要人物:1.祥子祥子从农村刚到北平时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后来,经过3年的省吃俭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但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
第二次他又攒够了钱,却又被那可恶的孙侦探给怍了去。
第三次,他娶了虎妞,还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子,本来日子过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虎妞却难产死了,祥子伤心欲绝,没法了,只好把车子卖了来安葬虎妞。
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
他所喜爱的小福子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它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
他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当然祥子的性格中还蕴含着反抗及独立自主的性格。
比如他从杨宅愤而辞职,对车场主刘四的报复就体现了他的反抗精神。
而他一贯要强,希望能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不愿听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60辆车,不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具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祥子的经历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也算说明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部编版教材推荐名著阅读《骆驼祥子》复习要点与练习一、文学常识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追求幽默。
其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词汇,使作品语言透露着独特的京韵,作品生活气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
二、写作背景骆驼祥子》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
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
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
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
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三、内容概括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敞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
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
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省吃俭用,花了三年的时间,他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一起”)。
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一落”)。
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
可这次还没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二起二落”)。
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
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三起三落”)。
生活捉弄了他,他也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祥子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骆驼祥子》名著阅读一、名著概述1. 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作品简介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
3.艺术价值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运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4.阅读感受①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要正确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
②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能因为外界的种种因素而动摇、迷失、放弃。
③成功需要机遇。
5.作品简评《骆驼祥子》用同情的笔触描绘出这样一幕悲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祥子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不顾生活的万千磨难努力地生活,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
随着主人公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
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祥子的三起三落:一起: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祥子为了多赚点钱,拉客人去了危险地带,结果被大兵抓去当壮丁,车被抢。
二起:祥子从军营逃走,并牵走三匹骆驼卖掉,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曹家遇险,祥子被孙侦探敲诈走全部积蓄,买车计划破灭。
三起:祥子与虎妞结婚后,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二、主要故事脉络1.攒钱买车,做一流车夫(一起)祥子18岁时,父母去世,他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用九十六块买了一辆新车。
名著《骆驼祥子》复习资料《骆驼祥子》一、文学常识1.作家介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
2.时代背景及主题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当时正是中国现代史上黑暗、混乱、多灾多难年代。
军阀混战,城市买办阶级、乡村豪绅阶级对工农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大批破产农民为了谋求生路纷纷涌入城市。
本书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了个人奋斗不能使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
3.艺术特色《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它对城市贫民生活和命运真切标新和深入挖掘,而且标新在艺术风格的探索与创造、成功与成熟。
小说的语言简洁有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
一、结构紧密、线索分明。
小说以祥子买车三起三落,“希望→奋斗→幻灭”为主线,以祥子与各种人物的关系为副线,采用纵向结构和多侧面立体式机构相结合的方法,自然地把市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和社会的黑暗腐败图景错落有致地交织起来。
(从车厂到大宅院;从军阀混战到车夫受苦;上自绅士阔佬。
下至市井无赖,都在描写范围内)二、展现人物内心活动时,描写、叙述、议论融为一体。
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再加上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在每次打击和不幸突然降临时,祥子的内心虽然充满愤怒和不平,但他说不出。
这时候,作者往往在细腻描绘祥子激烈内心活动的同时,便情不自禁地加进一些叙述和议论,或直接为祥子抒发不平,或帮助祥子进行控诉、辩解,或对祥子进行谴责。
《骆驼祥子》知识点汇总+考点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等。
《骆驼样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
1924年,老舍赴英国相田任汉语教师,一直工作到1929年。
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并开始了小说创作。
初期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有讽刺,颇近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笔致,但夸张有时略嫌失度,几乎跌入油滑。
然而,对于老舍来说,初期的创作是不可缺少的练笔,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重头戏《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一部代表着老舍小说创作最高水平的作品。
二、主要内容《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
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
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
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
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
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
”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
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
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
三、主题明晰《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是共同的。
旧中国的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处于社会底层的祥子等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
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
中考名著阅读《骆驼祥子》复习资料【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著名现代作家、小说家、戏剧家。
老舍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欢流传于市井巷里的民间艺术,这种生活阅历促成了他日后创作的平民化和“京味”小说的形成。
(即:用北京方言书写北京的风土人情)他的代表作有著名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以后陆续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堪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作品主题】《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描写了憨厚、勤劳、有着执著的理想追求的人力车夫祥子经过三起三落的生活打击,变成消沉、放荡而善耍无赖的流氓无产者的个人奋斗过程。
对不合理的社会进行了有力的谴责,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主要讲述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心酸故事。
本文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
【艺术成就】(1)结构紧凑,落笔谨严。
(2)丰富、多变、细腻的心理描写。
(3)人物语言,都是个性化的。
(4)叙述语言也多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人物形象】1.祥子——出身于旧社会中国的下层劳动人民家庭,由乡间进北京城谋生。
他勤劳、善良、忠厚、朴实,注重信用和讲义气,有小生产者所共同的积极进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
可是在经历了好不容易买来的新车被抢、委曲求全地娶了自己并不爱的虎妞、卖车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自己喜欢的小福子被卖到白房子后又自杀等一系列事情后,他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最终成为变成消沉、放荡而善耍无赖的流氓无产者。
《骆驼祥⼦》⽼舍名著阅读知识点及考题考点汇总(带答案)《骆驼祥⼦》⽼舍名著阅读知识点及考题考点汇总(带答案)说明:本资料已经排好版⾯,可以下载后直接打印使⽤,也可以重新编辑使⽤。
《骆驼祥⼦》⽼舍知识点1、作者:⽼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四世同堂》、《茶馆》2、主要内容:⼩说讲述的是⼀个普通⼈⼒车夫的⾟酸故事。
祥⼦⽼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般。
三起三落,祥⼦失去了⽣活信⼼。
到⼩说结尾,祥⼦变成了⿇⽊、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暴⾃弃的⾏⼫⾛⾁。
⼩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有出路的社会。
《骆驼祥⼦》以祥⼦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概括了祥⼦从充满希望到挣扎奋⽃直到精神崩溃,⾛向堕落的悲惨⼀⽣。
3、主题思想:表现了旧社会⼈⼒车夫的苦难⽣活,揭露和声讨了把祥⼦逼进深渊的⿊暗社会,说明了旧社会凭个⼈奋⽃发家只不过是⼀种幻想。
4、艺术特⾊:作品的悲剧性⾊彩,平民化语⾔,合理的⼼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
5、精彩名句:①⾬下给富⼈,也下给穷⼈;下给义⼈,也下给不义的⼈,其实,⾬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②最伟⼤的牺牲是忍辱,最伟⼤的忍辱是准备反抗。
6、精彩情节:①祥⼦在烈⽇和暴⾬下拉车。
②祥⼦进城准备拉车为⽣那⼀部分对祥⼦的描写。
7、阅读感受:①通过祥⼦的变化,⽆情地批判了这个⿊暗的社会;②⼩说为我们展⽰了⼀幅怵⽬惊⼼的、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情的⼈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法塑造⼈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④创造性地运⽤北京市民的⼝语,使通俗朴素的语⾔⽂字变得⽣动新鲜、活泼有⼒,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特⾊。
8、⼈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祥⼦:祥⼦来⾃农村,他⽼实,健壮,坚忍。
他⾃尊好强,吃苦耐劳,凭⾃⼰的⼒⽓挣饭吃。
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失去了⽣活的信⼼。
他已经变成了⿇⽊、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暴⾃弃的⾏⼫⾛⾁。
虎妞:泼辣⽽有⼼计,男⼉性格,很会打理车⼚,颇有⼼计,骗祥⼦和她结婚,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死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之《骆驼祥子》知识点总汇1. 作者及作品简介《骆驼祥子》是由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市贩夫走卒的生活。
作者通过塑造主人公祥子的形象,展现了社会底层人士的艰辛生活和追求幸福的渴望。
2. 主要人物- 骆驼祥子:主人公,一个贩夫走卒,努力奋斗,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 张贵妇:祥子爱慕的女人,是一个富有的妓女,对祥子有一定的吸引力。
- 童养媳:祥子的女友,同样来自社会底层,与祥子有着共同的命运。
3. 故事情节- 第一章:介绍了祥子的贩夫生活和他对富人生活的向往。
- 第二章:祥子遇到了张贵妇,并产生了对她的爱慕之情。
- 第三章:祥子为了追求财富,开始搬砖,但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 第四章:祥子在搬砖过程中受伤,但仍然坚持努力。
- 第五章:祥子意外得到了一辆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拉车生涯。
- 第六章:祥子通过拉车积攒了一些钱,但遭遇了车祸。
- 第七章:祥子的车被人偷了,他陷入了绝望,决定去偷车。
- 第八章:祥子偷车失败,被抓住并受到惩罚。
- 第九章:祥子回到城市,重新开始拉车生活。
- 第十章:祥子意外得到了一辆小汽车,但最终遭到了车祸。
4. 主题与意义《骆驼祥子》通过描写祥子的奋斗和追求,展现了社会底层人士的命运和困境。
小说中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同时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尊严的渴望。
通过祥子的遭遇,读者可以思考社会中的阶级问题,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选择和努力。
5. 名句欣赏- "命运像一条钢索,绷紧了才响。
"- "他,是骆驼,是骆驼,是骆驼!"以上是《骆驼祥子》的一些知识点总汇,希望对你的中考语文复习有所帮助。
2020《骆驼祥子》初三复习资料例题1:以下是不同时期的文学评论名家对《骆驼祥子》的评论,你最认同哪一种评价?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明理由。
(3分)洋车夫、老妈子、便衣警探、车厂老板、妓女、摆小摊的,他们出没的场景是大杂院、小茶馆和街边巷口。
在老舍的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使我们透解他们也有梦想,也有奋斗,也都活鲜鲜的惹人爱、惹人愁,可歌和可泣。
——司马长风(1976)老舍在祥子所代表的下层城市贫民身上所发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奋斗道路破灭以后的苟且忍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民性格中的某些弱点。
——钱理群(1998)答:答案示例一:我认同司马长风的看法。
例如小说中高妈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她的善良、热心肠依然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祥子不小心摔伤的时候,高妈十分关心祥子的伤情,并给自尊心很强、打算辞工的祥子以心理安慰。
祥子最终留下来就得益于高妈的热情挽留。
这是老舍以极简约的笔墨塑造的最为成功的形象之一。
答案示例二:我认同钱理群的看法。
因为在《骆驼祥子》中,我能看到乘客的冷漠,在暴雨下祥子拼命拉车,乘客却对他没有半句关怀。
我还看到了祥子在小福子死后吃喝嫖赌、行尸走肉的生活状态,这种梦想破灭后的苟且反映出小人物性格中的弱点。
(3分。
举例2分,分析1分)例题2:人物语言鲜明、独特是《骆驼祥子》一书的语言特色。
话到人到,不同身份,韵味不同;不同语汇,色彩不同。
阅读下面三个语段,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3分)【语段一】①说:“我要这辆车!”卖车的铺主夸耀车好,希望加钱。
他还是那句话:“我要这辆车,九十六!”只加了个钱数。
这同他的坚实沉默的性格是一致的。
【语段二】②劝祥子放钱,那语言爆豆一般:“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
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不还钱,新新!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准保没错!”【语段三】③说:“呕!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我给你炒下的菜,你不回来吃,绕世界胡塞去舒服?你别把我招翻了,我爸爸是光棍出身,我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明天你敢再出去,我就上吊给你看,我说得出来,就行得出来!”备选人物:A.小福子 B.小顺子 C.虎妞 D.曹先生家的女仆高妈 E.杨太太 F.祥子选填的人物依次是:①②③答案:①F ②D ③C评分:本题共3分。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骆驼祥子》名著导读一、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2.主要内容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描写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辛酸故事,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人力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描绘了出来。
3.主题思想小说通过讲述祥子一生“三起三落”及最终走到末路的经历,揭示了战乱频仍、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压迫,反映出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
4.艺术特色(1)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主线,以祥子与各种人物的关系为暗线,结构缜密、线索分明。
(2)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京味儿”语言),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语言俗白凝练,朴实而生动明快。
(3)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比喻、拟人、心理描写、对比等)塑造人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用幽默的笔法写悲剧,充满悲剧色彩。
运用独特的讽刺艺术,揭露了旧社会的腐败和底层人民的悲惨。
二、经典情节梳理第一至二章祥子的“一起一落”情节串联:祥子拉车→攒钱买车→买上新车→连人带车被抓→祥子趁乱逃跑祥子买车(一起):从农村来到城里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经过三年省吃俭用、风里来雨里去,终于凑足了一百块钱,用九十六块钱买了一辆新车。
大兵抢车(一落):为了多赚两块钱,祥子冒险拉客到清华,结果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
一天夜里,祥子趁军营混乱逃了出来,并且顺手牵走了大兵丢下的三匹骆驼。
第三至十二章祥子的“二起二落”情节串联:祥子卖骆驼→大病一场→怒辞杨宅→虎妞设诱→曹宅拉车→侦探敲诈攒钱买车(二起):祥子将从军营里拉来的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块大洋,在回城途中病倒,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此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祥子病好后回到人和车厂,将剩下的三十块钱交给刘四爷保管,计划着再攒钱买辆新车。
《骆驼祥子》知识点复习资料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二马》《正红旗下》,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背景资料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当时的旧北京,由北洋军阀统治。
新旧军阀不断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生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老舍为了揭露旧中国的黑暗,控诉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所以写了《骆驼祥子》。
三、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2章)祥子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不久被大兵抓走,车也没了。
第二部分(3-12章)祥子逃出军营,将牵走的三匹骆驼卖掉,再一次拼命攒钱买车。
后来,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部分(13-24章)祥子与虎妞结婚后买了邻居的车。
后虎妞难产而死,为给虎妞办丧事,祥子卖了车,并一步步走向堕落。
四、“骆驼祥子”名字由来①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②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③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五、人物形象1.祥子性格变化2.其他人物六、名著探究1.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
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①社会因素。
祥子生活的那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开始,祥子有梦想,有努力生活的希望,然而黑暗的旧社会剥夺了像祥子这样的劳苦人的梦想和希望,使其不得不堕落、麻木。
1.《红岩》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成书背景:以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为背景||,把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武装斗争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斗争形势及时代风貌||。
内容:以描写重庆解放前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
(狱中绝食斗争的胜利、为龙光华举行追悼会、江雪琴的从容就义、许云峰与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是一部红色经典小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和颂扬||。
1. 红岩精神:红岩既是事件发生的地点||,又象征了革命烈士鲜应当学前辈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为党、为人民、为国家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只有把过去的光荣传统变为未来的营养和坚实基础||,才能有利于理想的实践||。
2. 革命者在狱中坚韧不拔的品格恰如磐石般坚不可摧||。
我们应当深思||,在面对艰难险阻的时候也应当有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3.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先烈们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我们应该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建设我们的国家||,不辜负先烈们的期盼||。
主要人物及事件:1、江姐她是一名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她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衷||。
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爱憎分明、终于理想||,被捕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2、许云峰他是一名信仰坚定、有着卓越领导能力的共产党员||。
他沉着镇定、临危不乱、果断、勇敢、顽强||,在革命斗争中||,处处表现出一位领导人所具备的风范||,思维缜密||,深谋远虑||,一切以党的利益为中心||,顾全大局||,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2、成岗他是一位严守组织纪律、热情为党工作的地下党||。
他沉着、诚恳、机智、乐观、坚毅、满腔革命热情||,工作勤勤恳恳||,为人随和||,面对拷打坚强不屈、沉着镇定、机智谨慎||。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知识点归纳名著阅读《骆驼祥子》知识点归纳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著阅读《骆驼祥子》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知识点归纳篇1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3.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4.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
虎妞是样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
5.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6.“我总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7.《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拉车。
8.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在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9.《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10.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11.《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
12.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
13.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阮明。
14.《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祥子,骆驼祥子是他的外号。
15.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他买的第二辆车因给虎妞办丧事而被卖掉。
16.1951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7.《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