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二十章 第二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共23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6.53 MB
- 文档页数:24
辛锐中学六助教学法实施教案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作业板书设计:第二节能源与社会(一)自然界的能源:1、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2、已经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就是不可再生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等(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利用的进步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
煤的利用导致第一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40年代,核能为代表的又一次能源革命。
(三)能源与环境: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环境污染。
这给人类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教后札记: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