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干涉》进阶练习(二)
- 格式:docx
- 大小:64.81 KB
- 文档页数:5
《薄膜干涉》同步练习班级姓名学号1.竖直放置的金属丝圈上的肥皂薄膜,在太阳光照射下会形成()(A)明暗相间的水平干涉条纹(B)明暗相间的竖直干涉条纹(C)彩色的水平干涉条纹(D)彩色的竖直干涉条纹2.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一层增透膜的作用是()(A)减少镜头对光的吸收(B)使光更容易通过镜头(C)减少某些波长的光因反射而造成的损失第3题图(D)减少某些波长的光因折射而造成的损失3.图示是干涉检查一块厚玻璃板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所用的单色光是用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形的()(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B)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C)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D)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4.用一束光垂直照射某一玻璃尖劈,显示出干涉条纹,如果将劈的夹角减小,则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几种可能都存在5.下雨后,马路上汽油薄膜呈现出彩色条纹()(A)这完全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完全是光的折射现象(C)这是光的干涉现象(D)这是光的漫反射现象6.酒精灯火焰的光照射到肥皂薄膜是会产生干涉现象,是因为,若某处出现了暗纹,则该处薄膜前后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是。
7.摄影机镜头上的增透膜的厚度通常是,这是因为,这些镜头呈淡紫色的原因是。
8.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增透膜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则绿光增透膜的厚度应为()(A)λ/4 (B)λ/4n (C)nλ/4 (D)λ/2n9.下列现象中属于干涉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B )两块压紧的透明塑料板上出的彩色(C )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条纹 (D )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彩色光带10.在下列实际中应用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A )潜望镜(B )照相机镜头上的增透膜(C )对精密光学元件表面平整度的检查 (D )测光波的速度11.如图所示,S 是光源,在酒精灯火焰里洒一些氯化钠发出的黄光,P 是肥皂,则在空间A 位置上观察肥皂,能看到( )(A )明暗相间的横条纹(B )明暗相间的竖条纹(C )一片亮光(D )一片黑暗12.单色光照射到竖立的肥皂液薄膜上,观察从膜前膜后表面反射光波的干涉现象发现( )(A )干涉图是明暗相间的条纹(B )薄膜越薄,干涉条纹间距越大(C )薄膜越薄,干涉条纹数目越少(D )薄膜厚度越大,干涉条纹间距越大13.取两块平行的下玻璃板,合在一起用手捏紧,会在玻璃上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因为( )(A )两块玻璃板上下表面的反射光相干涉(B )上面一块玻璃板的上下表面的反射光相干涉(C )两块玻璃之间的空气膜的上下表面的反射光相干涉(D )下面一块玻璃板的上现表面的反射光相干涉1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处两束光的振动情况恰好相反,则在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为 处出现明条纹,路程差为 处出暗条纹。
干涉实验练习题干涉实验是物理学中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技术,通过干涉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波动性质,理解和研究光的干涉现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涉实验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对干涉实验的理解。
练习题一:一条铅垂于地面的钢丝上,把一张有透明纸壳的透明玻璃板放在金属钢丝上方,再加上一本书或一块小木块使纸壳之间留一个小缝隙,使纸壳之间夹上一块光滑玻璃镜,光源(如一条烛光)照射到一张纸利上,从另一张纸里上看,发现纸壳之间的缝隙像中心竖着一条细白光条穿了过去。
问题:1. 为什么观察到的光条是白色的?2. 光条垂直于两张纸之间的缝隙是怎么形成的?3. 如果将缝隙调整得更宽一些,光条会发生什么变化?练习题二:使用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干涉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光源、一个屏幕以及两个相距固定的狭缝。
问题:1. 如果将屏幕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会有什么变化?2. 如果将狭缝之间的距离减小,干涉条纹的间距会有什么变化?3. 为什么在干涉实验中,只有遇到光的波动性质时才能观察到干涉条纹?练习题三:使用薄膜干涉实验进行研究,将一个透明薄膜(如肥皂泡膜)放在光源和屏幕之间,观察到干涉现象。
问题:1. 薄膜的厚度对干涉条纹的颜色有何影响?2. 在薄膜的干涉实验中,如何解释不同颜色的条纹是如何形成的?3. 如果使用不同颜色的光源,干涉条纹会发生什么变化?练习题四:将光源发出的平行光通过一块透明的菲涅尔双棱镜,观察到干涉条纹。
问题:1. 菲涅尔双棱镜的作用是什么?2. 干涉条纹的间距与菲涅尔双棱镜的参数有何关系?3. 如何通过调整菲涅尔双棱镜的参数,得到不同间距的干涉条纹?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你巩固对干涉实验的理解,深入思考光的波动性质以及干涉现象的原理。
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光的行为,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薄膜干涉练习 3.12利用薄膜干涉现象可以制做增透膜,如在透镜表面镀一层厚度均匀的介质薄膜,要求介质的折射率小于制作的透镜的玻璃的折射率,厚度等于黄绿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波长的1/4,这样从介质膜后表面反射的光与从介质前表面反射的光恰好相差半个波长,干涉的结果是光振动相互抵消,即反射光的强度大大降低,能量守恒,降低发射,则起到“增透”作用,增透膜厚度:1144dnλλ'==λ'为光在介质中波长、λ为真空中的波长增反膜厚度:1122dnλλ'==1.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的反射光叠加而成的()A.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B.a的上表面,b的上表面C.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D.a的下表面,b的下表面2、关于薄膜干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波峰和波峰叠加处,光得到加强,出现亮条纹,在波谷和波谷叠加处,光将减弱,出现暗条纹B.观察皂液薄膜的干涉现象时,观察者和光源应该位于薄膜的同侧C.当薄膜干涉的条纹是等距的平行明暗条纹时,说明薄膜厚度处处相同D.薄膜干涉中,同一条纹上各点厚度都相同3、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甲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甲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A.变疏B.变密C.不变D.消失4、下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则 ( )A.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波分别是由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反射的B.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波分别是由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反射的C.被检查的玻璃表面有凸起D.被检查的玻璃表面有凹陷5.如图所示,一束白光从左侧射入肥皂薄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右侧向左看,可看到彩色条纹B.从左侧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C.彩色条纹水平排列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6、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体时能使被照物体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能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镀有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111....842A B C Dλλλλ7、将波长为λ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膜上,要使透射光得到加强,薄膜的厚度最少应为()A.λ/4n;B.λ/2n;C.λ/4;D.λ/28、如图所示,ABC为等腰三棱镜,顶角A的角度为α,一条单色光线从AB边射入,进入三棱镜内的光线与底边BC平行,三棱镜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偏向角为β,求该三棱镜的折射率n,如α=60°,β=30°,那么n为多大?9、如图所示,Δ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其顶角6=30°,P为垂直于直线光屏。
微点8 薄膜干涉过基础1.关于薄膜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厚度匀称的薄膜,才会发生干涉现象B.只有厚度不匀称的楔形薄膜,才会发生干涉现象C.厚度匀称的薄膜不会发生干涉现象D.视察肥皂液膜的干涉现象时,视察者应和光源在肥皂液膜的同一侧2.(多选)下列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3.(多选)如图所示,一束白光从左侧射入肥皂薄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从右侧向左看,可以看到彩色条纹B.人从左侧向右看,可以看到彩色条纹C.彩色条纹水平排列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4.(多选)肥皂膜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条纹间距上面宽、下面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肥皂膜最高和最低点的截面肯定不是梯形B.肥皂膜上的条纹是前后表面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C.肥皂膜从形成到裂开,条纹的宽度和间距不会发生改变D.将肥皂膜外金属环左侧的把柄向上转动90°,条纹也会跟着转动90°5.铁丝圈上附有肥皂膜,竖直放置时,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上疏下密,由此推想肥皂膜前后两个面的侧视形态应当是( )6.(多选)以下是对一些生活现象的说明,你认为正确的是( )A.太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因为太阳光经肥皂液膜发生了干涉现象B.“空中楼阁”是因为大气密度不匀称,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C.用手把两片无色透亮的玻璃片捏在一起,阳光下能看到彩色花纹,是因为光产生了干涉现象D.雨后会出现彩虹,是因为发生了干涉现象7.光的干涉现象在技术中有很多应用.如图甲所示是利用光的干涉检查某精密光学平面的平整度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上板是待检查的光学元件,下板是标准样板B.若换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乙中的干涉条纹变密C.若出现图丙中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查的平面此处不平整D.图丁中用单色光垂直照耀平凸透镜,可以得到间距相等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8.如图所示,把酒精灯放在肥皂液薄膜前,从薄膜上可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能说明这一现象产生的缘由的是(图中实线、虚线为光照耀到薄膜上时,从膜的前、后表面分别反射形成的两列波) ( )9.(多选)在照相机镜头上涂有增透膜,下列关于增透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增透膜的厚度为绿光在真空中波长的14B .增透膜的厚度为绿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14C .绿光在增透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相互抵消D .绿光在增透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相互叠加使绿光振动加强10.(多选)如图所示,把一个平凸透镜A 和标准的平板玻璃B 叠放在一起.用平行单色光由上向下照耀,在A 的上方向下视察,会看到一圈圈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状的干涉条纹,这种干涉条纹叫牛顿环,它是检查透镜质量的一种方法.分别用a 、b 和c 、d 表示透镜A 和平板玻璃B 的上、下两个表面,关于两束相干光及干涉条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束相干光是由a 、b 面反射形成的B .两束相干光是由b 、c 面反射形成的C .干涉条纹是中心疏边缘密的同心圆D .干涉条纹是中心密边缘疏的同心圆11.图甲为用薄膜干涉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若待检板的上表面平整,则当平行的单色光照耀到标准板上时,可从标准板上方视察到平行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视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则说明待检板的上表面( )A .有一个凸起的圆台B .有一个凹陷的圆坑C .有一个沿ab 方向凸起的高台D .有一个沿ab 方向凹陷的长沟微点8 薄膜干涉1.答案:D解析:A 、B 、C 错:当光从薄膜的一侧照耀到薄膜上时,只要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波的路程差满意振动加强的条件,就会出现亮条纹,满意振动减弱的条件就会出现暗条纹,这种状况在薄膜厚度不匀称时才会出现.当薄膜厚度匀称时,不会出现干涉条纹,但也发生干涉现象,假如是单色光照耀,若满意振动加强的条件,整个薄膜前方都是亮的,否则整个薄膜的前方可能都是暗的.D 对:肥皂液膜干涉条纹是两列频率相同的反射光在肥皂液膜上发生干涉出现的现象,因此视察者和光源应在肥皂液膜的同一侧.2.答案:BC解析:图A 属于小孔成像,图B 属于薄膜干涉,图C 属于薄膜干涉,图D 属于白光的色散,故B 、C 属于光的干涉.3.答案:BC解析:一束白光射到肥皂薄膜上,经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相互叠加,产生干涉现象,所以从左侧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因为薄膜同一水平线上的厚度相同,所以彩色条纹是水平排列的,故选B 、C.4.答案:AB解析:A 对:若是梯形,则条纹间距相等.B 对:薄膜干涉是前后表面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C 错:形成条纹的缘由是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出现了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肥皂膜从形成到裂开的过程中液膜各处厚度发生改变,出现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发生改变,条纹宽度和间距也会发生改变.D 错:将肥皂膜外金属环左侧的把柄向上转动90°,由于重力、表面张力和粘滞力等的作用,肥皂膜的形态和厚度会重新分布,因此并不会跟着旋转90°.5.答案:C解析:薄膜干涉为前后两个面反射光的叠加,用复色光照耀时,出现水平彩色条纹.在某位置处,当两反射光的光程差恰好等于某种颜色光的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种颜色的光就加强,而被我们视察到.若薄膜厚度不变,理论上只能望见一种颜色的干涉光;若薄膜厚度匀称改变,会看到间距匀称的彩色条纹;若薄膜厚度由上到下不匀称改变,则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也不匀称,曲率半径改变大,则条纹间距密,由题设条件知,选项C 正确.6.答案:AC解析:肥皂泡及玻璃片间的彩色条纹是干涉图样;“空中楼阁”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 、C 正确.7.答案:C解析:图甲中上板是标准样板,下板是待检测板,故A 错误;假如单色光波长变长,依据Δx =l dλ可知,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图乙中条纹变疏,故B 错误;出现图丙中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查的平面此处不平整,故C 正确;装置中的空气厚度不是匀称改变的,因此产生的牛顿环并不是间距相等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故D 错误.8.答案:C解析:竖直放置的肥皂液膜受到重力的作用,下面厚、上面薄;波峰和波峰、波谷与波谷叠加后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波峰与波谷叠加后相互抵消,出现暗条纹,故C 正确.9.答案:BC解析:在选择增透膜时,一般是使人眼敏感的绿光在垂直入射时增透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相互抵消,因此增透膜的厚度应等于绿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14,在增透膜前、后表面反射的绿光相互抵消,故B 、C 正确.10.答案:BC解析:由题图可知,空气薄层是两个反射面,所以两束相干光是图中b 、c 面反射形成的,A 错误,B 正确;空气薄层厚度不是匀称增加的,而是越向外增加得越快,由Δx =l dλ可知,干涉条纹不是疏密匀称的同心圆,而是中心疏边缘密的同心圆,C 正确,D 错误.11.答案:B解析:A 、C 错,B 对:由薄膜干涉原理知,假如待检板表面是平整的,则干涉条纹疏密匀称,薄膜同一厚度处出现同一条纹,相邻干涉条纹的光程差等于入射光的波长.从图乙所示状况看,亮条纹向左弯曲,说明弯曲处光程差与该条纹上其他位置的光程差相同,因此弯曲处比原薄膜厚,即待检板上表面对下凹陷.D 错:假如有一个沿ab 方向凹陷的长沟,那么全部条纹都应向同一方向弯曲,不是图乙所示的状况.。
光的干涉练习题计算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的干涉条纹间距在光的干涉现象中,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分别是常见的两种情况。
干涉条纹间距是评价干涉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的干涉条纹间距。
一、双缝干涉的干涉条纹间距计算方法双缝干涉是指当光线通过两个相邻的狭缝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入射光的波长、狭缝间距、干涉屏到狭缝的距离等相关。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双缝干涉的干涉条纹间距:\[ d \cdot \sin\theta = m \cdot \lambda \]其中,d表示双缝间距,θ表示干涉条纹的角度,m为干涉级数(m=0,1,2,3...),λ为入射光的波长。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干涉条纹间距d的计算公式为:\[ d = \frac{m \cdot \lambda}{\sin\theta}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干涉条纹间距与干涉级数成正比,与入射光的波长成反比,与条纹角度的正弦值成反比。
二、薄膜干涉的干涉条纹间距计算方法薄膜干涉是指光线通过两个介质界面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在薄膜干涉中,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入射光的波长、薄膜厚度以及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差等相关。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薄膜干涉的干涉条纹间距:\[ 2 \cdot n \cdot T \cdot \cos\theta = m \cdot \lambda \]其中,n表示折射率,T表示薄膜厚度,θ表示条纹的角度,m为干涉级数,λ为入射光的波长。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薄膜干涉的干涉条纹间距T的计算公式为:\[ T = \frac{m \cdot \lambda}{2 \cdot n \cdot \cos\theta} \]同样地,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干涉条纹间距与干涉级数成正比,与入射光的波长成反比,与折射率和条纹角度的余弦值成反比。
三、实例演算为了更好地理解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的干涉条纹间距计算方法,我们来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薄膜干涉》进阶练习一、选择题1.将铁丝圈在肥皂水中蘸一下,让它挂上一层薄薄的液膜.液膜竖直放置时,由于重力作用,上面薄,下面厚,且时间越长,下面越厚.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撒上一些食盐,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竖直放置的液膜,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可观察到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B.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说明光反射后出现了偏振现象C.像上亮暗相间的条纹是肥皂膜前后两表面反射的光叠加而形成的D.用同一块竖直放置的液膜观察灯焰的像时,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段里,应该会看到像上亮暗相间的条纹间隔逐渐变密2.把一个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薄片向着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大时,条纹变疏B.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条纹变疏C.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向着劈尖移动D.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远离劈尖移动3.在白炽灯的照射下,能从捏紧的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看到彩色条纹.这种现象属于()A.光的单缝衍射 B.光的薄膜干涉C.光的双缝干涉 D.光的粒子性表现二、非选择题4.如图所示,用很弱的红光做双缝实验,图1的曝光时间最短、图2、图3的曝光时间依次增加,图1中的亮点是光子落在胶片上留下的痕迹,长时间曝光后最终形成了图3中明暗相间的条纹.这一实验的整个过程说明了光具有______性.如果改用紫光而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最终形成的图c中条纹间距将会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1)如图所示为一显示薄膜干涉的实验装置,往火焰上洒些盐后,在肥皂膜上观察到的图样是______(2)观察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条纹的间距会逐渐______(填“变密”或“变疏“)参考答案1.解:往火焰上洒些盐后,酒精灯放出黄色的光线,当黄色的光线照射到肥皂膜上时从肥皂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分别反射两列光,这两列光的频率相同,产生干涉现象,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呈现亮条纹,当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呈现暗条纹,由于重力的作用使下侧的肥皂膜厚度比较大,而上侧的比较薄,相同的高度肥皂膜的厚度相同,故出现水平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段里,应该会看到像上亮暗相间的条纹间隔不变,故只有AC正确,BD错误.故选:AC.2.解: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发生干涉现象,出现条纹,所以此条纹是由上方玻璃板的下表面和下方玻璃板的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形成的.A、当将薄片向着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大时,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所以干涉条纹会变密;若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大,所以干涉条纹会变疏;故A错误,B正确;C、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导致满足亮条纹光程差的间距向劈尖移动,因此出现条纹向着劈尖移动,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3.解:光照射到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气膜,在上下表面发生反射,产生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属于薄膜干涉.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解:由于光的传播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光子,所以每次通过狭缝只有一个光子,当一个光子到达某一位置时该位置感光而留下痕迹,由于单个光子表现粒子性,即每一个光子所到达的区域是不确定的,但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所以长时间曝光后最终形成了图3中明暗相间的条纹,故该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据△x=λ可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波长越小,条纹间距越小.所以由红光换成紫光后条纹间距减小.故答案为:波粒二象性;减小.5.解:(1)往火焰上洒些盐后,酒精灯放出黄色的光线,当黄色的光线照射到肥皂膜上时从肥皂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分别反射两列光,这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故为相干光源,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呈现亮条纹,当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呈现暗条纹,由于重力的作用使下侧的肥皂膜厚度比较大,而上侧的比较薄,相同的高度肥皂膜的厚度相同,故出现水平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故只有A正确,故选A.(2)薄膜是有重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薄膜会往下流,导致面膜较薄,下面膜较厚.打个比方吧,假设刚开始薄膜上下都一样,一样厚,那么就没有所谓的条纹间距,随着薄膜的不均匀,产生了间距,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变大,使条纹间距会越来越大.薄膜干涉的原理就是利用了薄膜的上下厚度不一样才有了条纹间距.故答案为:(1)A;(2)变疏.。
--1. 在照相机镜头的玻璃片上均匀镀有一层折射率n 小于玻璃的介质薄膜,以增强某一波长λ 的透射光能量。
假设光线垂直入射,则介质膜的最小厚度应为: 【 】(A)/n λ (B)/2n λ (C)/3n λ (D)/4n λ2. 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123n n n <>,λ1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 1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 】(A) 2112/()n e n πλ; (B) 1114/()n e n πλπ+;(C) 214/()n e n πλπ+; (D) 2114/()n e n πλ3. 在空气中有一劈尖形透明物,其劈尖角rad 100.14-⨯=θ,在波长70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测得干涉相邻明条纹间距l=0.25cm ,此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 。
4. 波长λ = 600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的装置上,第二级明纹与第五级明纹所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之差为 nm 。
5. 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由两块光学平玻璃构成的空气劈尖上,在观察反射光的干涉现象中,距劈尖棱边 l = 1.56cm 的A 处是从棱边算起的第四条暗条纹中心。
(1) 求此空气劈尖的劈尖角θ 。
(2) 改用600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此劈尖上仍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A 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6. 一平面单色光波垂直照射在厚度均匀的薄油膜上,油膜覆盖在玻璃板上.油的折射率为1.30,玻璃的折射率为1.50,若单色光的波长可由光源连续可调,可观察到5000 o A 与7000 o A 这两个波长的单色光在反射中消失.试求油膜层的厚度.7. 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3800 o A 的肥皂膜上,设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试问该膜的正面呈现什么颜色?背面呈现什么颜色?8. 把折射率为n =1.632的玻璃片放入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观察到有150条干涉条纹向一方移过.若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λ=15000o A ,求此玻璃片的厚度. 2 题.图。
i
i
2
sin 22
21
22λ
δ+-=i n n d 等 倾 干 涉
两条光线的光程差
条纹形状?
i
i 观察屏
入
射→ 角
P 、Q 入射角相同 P
Q
p 、Q 构成圆环 入 光 射→程→级数 角 差
p 、Q 属
同级条纹 → 干涉条纹为同心圆环
透镜
→
→ 汇聚点到
光轴距离
i
i
等 倾 干 涉
两条光线的光程差
条纹形状?
i '
i 入射角→汇聚点到 光轴距离 P 、Q 入射角相同 p 、Q 构成圆环
入射角→光程差→级数
p 、Q 属
同级条纹
→ 干涉条纹为同心圆环
透镜
→ → 2
sin 22212
2λ
δ+
-=i n n d ∆i
2
cos 2λ
γδ+
=nd γ
γδ∆≈∆sin 2nd 相邻明纹∆δ=λ
γ
λ
γsin 2d ≈
∆小
大 光程差 小 大
低
高
γ (i ) ∆γ
k (δ) 内 外
(2) 等倾干涉条纹为一系列同心圆环;内疏外密;内高外低。
条纹性状及特点
i
P
i d
n
(3) 使用面光源条纹更清楚明亮
(4) 透射光图样与反射光图样互补
γ
观察屏
2
sin 22
21
22λ
δ+
-=i n n d (1) 同一入射角的光会汇聚于一个圆周上;因此到达圆周上各点的两束光的光程差(取决于入射角)都相同
'
P i 二. 等倾干涉
两条光线的光程差。
《薄膜干涉》进阶练习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点燃酒精灯并在灯芯上洒些盐,竖立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火焰的像在肥皂液薄膜上
B.若要观察到图中的干涉图样,人应位于金属丝圈的前面与酒精灯同侧
C.观察的干涉图样的颜色应是白色的
D.由于重力作用,使肥皂液薄膜上薄下厚,相当于三棱镜,所以这一现象实际上是光的色散
2.如图所示,用干涉的办法比较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加工工件和标准件的高度(工件和标准件上表面均平整,都能反射光线).在两者上方盖上平板玻璃,玻璃离开地面一定距离.则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向下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工件高度略小于标准件高度,可看到干涉条纹
B.若工件高度略大于标准件高度,可看到干涉条纹
C.若工件高度等于标准件高度,可看到干涉条纹
D.若出现了干涉条纹,则整块平板玻璃区域都有条纹分布
3.凸透镜的弯曲表面是个球面,把一个凸透镜压在一块平面玻璃上,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所示,从上往下看凸透镜,结果观察到同心的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关于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干涉条纹是凸透镜下表面和平板玻璃上表面的两列反射光叠加而成的
B.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
C.若仅增大入射光的波长,则圆环状干涉条纹的半径变大
D.若仅增大凸透镜的半径,则圆环状干涉条纹变的密集
二、非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为黄光、蓝光分别通过同一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中心部分.则图甲为______产生的干涉条纹(选填“黄光”或“蓝光”).若将两种颜色的光以同样的入射角入射到两种物质的介面上,图甲对应的色光发生了全反射,则图乙对应的色光______(选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5.(单选)图示中用刀片在涂有墨汁的玻璃片上划出有很小间隙的双缝.
(1)双缝的作用是当激光照射它时
(A)在双缝处形成明暗相间等间距的条纹
(B)形成相干光并在光屏上出现中间宽两边窄的条纹
(C)形成两束增强的光并进行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D)形成振动情况相同的两束光并在光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等间距的条纹
(2)实验时如果增大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条纹间距______,条纹亮度______.
参考答案
1.解:
A、肥皂薄膜不是平面镜,火焰不会在上面成像,A错误;
B、观察到干涉图样是因为薄膜的前后面反射的光程差造成的,因此要顺着光的方向,即在酒精灯的同侧,B正确;
C、观察的干涉图样的颜色是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C错误;
D、薄膜干涉时前后两面反射的光程差造成的而非色散,D错误;
故选 B
2.解:
A、当工件高度与标准件高度不同时,在玻璃板和工件之间形成空气薄膜,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可看到干涉条纹,AB正确;
C、若工件高度等于标准件高度,玻璃板和工件之间无法形成空气薄膜,看不到干涉条纹,C 错误;
D、若出现了干涉条纹,只在形成空气薄膜的区域有条纹分布,D错误;
故选AB
3.解:
A、凸透镜下表面与玻璃上表面形成空气薄膜,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干涉叠加而成.故A正确;
B、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均匀变化所导致的,故B正确;
C、由图可见,如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与接触点O相距为r处空气层的厚度为d,其几何关系式为:R2=(R﹣d)2+r2=R2﹣2Rd+d2+r2,
由于R>>d,可以略去d2得:d=;
产生暗环的条件是:
△=(2k+1),
其中k=0,1,2,3,…为干涉暗条纹的级数;可得第k级暗环的半径为:r k2=kRλ;
若仅增大入射光的波长,则圆环状干涉条纹的半径变大.故C正确;
D、由上可知,若仅增大凸透镜的半径,则圆环状干涉条纹变的稀疏.故D错误;
故选:ABC
4.解:
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黄光的波长比蓝光长,则知图甲为蓝光产生的干涉条纹.介质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对黄光的折射率,由临界角公式sinC=知,蓝光的临界角小于黄光的临界角,则若将两种颜色的光以同样的入射角入射到两种物质的介面上,甲图对应的蓝光发生了全反射,则图乙对应的黄光可能发生全反射.
故答案为:蓝光,可能.
5.解:
(1)双缝的目的在于产生双缝干涉现象,使后面的光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的条纹;故选D;
(2)由△x=可知,增大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后,可以使条纹间距增大;而同时条纹的亮度会变暗;
故答案为:增大;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