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COM设计2010年鄂尔多斯成吉思汗体育文化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核心区设计最终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3.64 MB
- 文档页数:9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7月第7期续发展模式来对水务进行长效的管理。
4结语本文从近些年来探讨上海市城市化对农村水利的影响,可以看出城市化随之带来的一些问题,并且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并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废弃工程,但这是经济社会和水利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们应当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提高并加快对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树立责任感。
参考文献[1]贾利民,李杰.创新水利投入机制促进农田水利建设[J].中国水利,2008,(9).[2]冯浩,牛文全.中国用水结构发展态势与节水对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1).[3]周峰,邹松林.农村水利如何为农业结构调整服务初探[J].治淮,2008,(2).[4]王英才,刘永定,等.上海市几条黑臭河道治理效果的比较与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09,(2).[5]宋进喜,曹明明,等.渭河(陕西段)河道自净需水量研究[J].地理科学,2005,(3).[6]S.LawrenceDingman.Fluvialhydraulics,OxfordUniversityPress,Inc.NewYork,2009.张轶(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生态草沟处理技术设计总结摘要:随着径流污染日益受到重视,治理径流污染的措施成为现今水处理研究的重要方面。
以鄂尔多斯体育文化园为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生态草沟处理径流污染的方法,总结了草沟设计的要点以及参数的选取,对推广生态草沟这一径流污染处理技术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径流污染;生态草沟;设计要点;设计参数中图分类号:X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1)07-0140-04收稿日期:2011-04-25作者简介:张轶(1980-),女,北京人,工程师,从事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
1项目概述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体育文化园是一项集体育、文化、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新建项目。
成吉思汗体育文化园项目简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伊金霍洛旗抓住落实鄂尔多斯市“结构转型、创新强市”的发展机遇,落实市委政府“打造我国西部体育强市”的战略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观,打造世界性大型体育文化公园的旅游品牌项目。
项目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模式。
政府参与开发的项目主要是前期规划设计控制、征地及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整体运作模式控制;政府对园区的投资运营商将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较大的优惠政策。
根据总体规划设计单位测算,项目投资总额:25.32亿元,参与园区投资运营的企业在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得到较好的品牌美誉度提升。
项目建设可带动相关建材、文化、演艺、旅游等行业发展,解决2万以上就业人口,填补了区域内缺乏主题性体育旅游项目空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上品味的文化表演项目有利于彰显区域文化魅力,高标准的体育运动场地为承办高级别的赛事和各级队伍的训练提供了可能。
规划简介:项目所在地占地60余平方公里,地处阿镇与成吉思汗陵210国道以西,规划建设中国曲棍球训练基地、射击射箭、滑雪滑冰、全地形越野、汽车露营、国际那达慕运动大会场、国家golf球奥运会备战场地等户外主题的休闲及竞技体育旅游设施项目。
其中,曲棍球、射击射箭、滑冰馆、golf将定位为国内一流的运动训练基地,满足举办国际国内各种类型级别的单项赛事要求,满足各项目国家队集训的各项要求,并满足国际和中国相关联合会的相关要求。
目前,成吉思汗体育文化园正与南侧马主题公园共同申报国家级体育产业园区。
项目进展:项目于2008年4月启动前期策划,邀请国际著名规划设计公司美国AECOM作为项目的总体规划单位和整个园区景观设计单位,园区内曲棍球场已经建设完成交付使用;那达慕大会场地已经完成设计并正在施工;射击射箭、滑雪滑冰项目设计等正在进行,其中射击射箭项目已经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建成后作为国家射击射箭训练基地使用。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第一章总则1、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
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2、规划层次和范围市域:为鄂尔多斯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现辖一区七旗(东胜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
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包括东胜和康阿两大片区。
东胜片区北至北环路,西至包西铁路,东至东环路和机场快速路,南至荣乌高速公路。
康阿片区北至荣乌高速公路,西至东康第三快速路,东至包西铁路,南至阿大快速路。
其中2030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25平方公里。
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规划。
3、城市规划区包括东胜区和伊金霍洛旗全部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为8098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1、城市发展目标以打造国家战略性绿色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辐射晋陕蒙高端服务业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重点,将鄂尔多斯建设成为“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改革示范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民族文化交融的宜居宜业城市”。
2、城市发展战略结构转型,创新强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改善民生,富民强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富民优先。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立设施先进、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和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努力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
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衡化和要素流动自由化,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互补、分工协作、融合发展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鄂尔多斯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规划及建筑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用地位于鄂尔多斯市,总用地面积147543.48㎡,二、设计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8、《鄂尔多斯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9、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及地块规划设计条件10、甲方提供相关要求及设计任务书。
11、其它相关国家及地方规范及标准三、设计指导思想本规划方案以实现宜居社区为目标,在设计上打破现有的居住生活模式和邻里空间的局限,实现创新。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宜构建开放型社区,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宜构建生态型社区,城市和社区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城市向社区提供配套生活资源,社区的特色空间和服务设施又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共享。
基于生态理念,我们在设计中采用紧缩的策略,压缩建筑密度,增大绿化空间,基于城市设计的理念,形成统一地块,完善被规划道路打破的格局。
这两种互动的关系落实在基地上,拓朴变形以适应地形,获得本方案的基本规划结构。
四、总平面布置本方案根据建筑功能性质的不同,将基地划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办公酒店区、还迁住宅区、商品住宅区。
考虑到地块北侧纺织街城市景观和规划要求,办公酒店沿地块北侧设置,即靠纺织街一侧为办公酒店区。
沿兴胜路的对面为三台基库,此处景色优美怡人,方案将商品住宅区沿兴胜路布置,可为住户提供没有遮挡的充足的日照,优美的绿化景观、远离周边道路干扰的宁静环境、充分体现了对住户的尊重与人文关怀;沿准格尔路、兴胜路及规划路道路布置了沿街商业,为服务于小区及周边的各种商业配套设施提供丰富的经营空间;基地的其它部分则为还迁住宅区。
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区范围及规模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第四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第五章用地规划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与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第八章配套公共设施控制第九章市政设施规划第十章四线控制规划第十一章开发建设用地控制第十二章建筑控制第十三章奖励与处罚第十四章附则附录:名词解释附表1 规划用地汇总表附表2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附表3 土地使用兼容性表附表4 规划公共设施配套一览表附表4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一览表附表5 规划细分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总体规划》,合理控制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各项用地的建设与开发,有效地指导规划的实施和管理,特制定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依据国家相关规划标准和法规以及规划范围内的现状资料等编制而成,其内容和深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第三条本规划由文本、图件(包括规划总图和图则)和说明书三部分组成。
文本和图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四条文本及图则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行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产业园高标准开发建设的特点而制定的。
文本和图则中未涉及的指标和规定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相关技术规定。
文本中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五条本规划将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划分为8个街坊。
本规划采用“街坊—地块-地块细分”三级层次的划分体系。
规划用地指标控制体现总量控制和弹性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在街坊层面主要采取总量控制方法,在地块和地块细分层面采取适度弹性控制方法。
第六条本规划适用于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规划范围内各街坊、地块以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并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但不能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
第七条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成吉思汗广场及雕塑主题艺术公园设计
思路解析
孔宪琨;赵锋;黄麟钧
【期刊名称】《中国园林》
【年(卷),期】2010(026)010
【摘要】以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的成吉思汗广场和亚洲艺术节雕塑主题艺术公园为例,总结了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景观设计的方法,探讨了城市中心绿地在城市建设中应体现的功能,研究了城市文化、地域文化在项目中如何体现等问题.对于概念场景化、广场公园化、景观立体化、植物适当密植化、雕塑环境多样化等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总页数】4页(P18-21)
【作者】孔宪琨;赵锋;黄麟钧
【作者单位】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第三设计所,北京,100083;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3;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第三设计所,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城市雕塑与历史记忆--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为例 [J], 特日文巴雅尔;景白雪;葛欣鹏
2.鄂尔多斯市东胜康巴什新区广场设计方案 [J], 李双跃;申晨;张丹
3.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 [J], 滕俊;
4.用智慧凝聚学校教育的品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第三小学学校教育扫描 [J], 张敏;
5.城市广场主题性雕塑的人文特色与影像语言——以内蒙古呼伦贝尔成吉思汗广场主题性群雕为例 [J], 全玲;李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市体育馆建筑设计建筑学院:吕冠男指导教师:刘德明摘要:本项目为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综合体育馆,除满足群众日常使用需求外,还将满足举办全国性和单项国际体育比赛要求。
建筑屋面采用连续拱的结构方式,形态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曲线形的总体布局、平面形体的自然流畅,紧扣“动”这一主题,使建筑奔跑起来。
体育馆各入口相对独立,又通过内部交通彼此联系,流线严格分开。
空间布置灵活以达到以副养馆的赛后运营方式。
关键词:源于地域;奔跑;以副养馆;连续拱;内场;外场Abstract:This project is a part of Eerduosi sport center——Multi-purpose sports stadium, besides satisfy daily need of people, it also have the function of holding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sport competition. The structure style of this building’s roofing is straight arch. The roofing rise one after another and form continuous trend. The curviform overall layout and natural fluent plan form fit in with the theme of “movement”. It will let the gymnasium has a running tendency. All of the entrances of the gymnasium ar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but they also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internal traffic system, the path of every different kind of people which will use this sport center separate strictly. The layout of space in the sport center chooses a flexible way in order to create the different kind of operating mode after competition.Key words:Geographical origin; run; different kind of function; continuous arch; internal field; exterior field1引言鄂尔多斯市为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点开发建设东胜康巴什新区、构筑东胜康巴什、阿镇“一市三区”百万人口中心都市的发展设想,将于康巴什新区建设成都市级体育中心“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项目。
地域性实践--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设计李静威;徐元卿;景泉;贾濛【期刊名称】《建筑技艺》【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6页(P22-27)【作者】李静威;徐元卿;景泉;贾濛【作者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业主:鄂尔多斯市政府投资工程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地点: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北京筑邦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法中元蒂赛尔声学工作室设计指导:崔愷项目负责人:景泉、李静威、王更生建筑设计团队:景泉、李静威、王更生、徐元卿、黎靓、张伟成、栗晗、邵楠、张小雷、程明、郭正同、张月瑶、吴锡嘉、张文娟审核:秦莹、李燕云规划用地面积:85.71ha总建筑面积:259 123m2(包含134 260m26万座的体育场、76 878m21.2万座的体育馆和47 985m20.4万座的游泳馆)设计时间:2009竣工时间:2014摄影/图片版权:张广源体育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从古罗马斗兽场到奥林匹克发源地希腊竞技场,到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以及德国世界杯安联体育场,体育建筑除了自身体育功能外,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都是塑造人们对一个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域性是体育建筑设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鄂尔多斯体育中心始建于2012年3月15日,于2014年12月30日竣工验收,是举办2015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场馆,可以举办国际单项体育赛事、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及NBA赛事,是集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文化旅游、商业配套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甲级体育场馆。
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项目设计始于2008年,历时7年,在崔愷院士指导下,景泉院长带领设计团队就该项目进行了一系列地域性设计实践,将地域性设计理念贯穿了从方案到工地配合的全过程。
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简介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位于康巴什新区东北方向的高新科技园区阿布亥沟南岸,总占地面积70.8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5.9万㎡,主体建筑包括“一场两馆”即体育场、综合体育馆和游泳馆,体育中心建设标准为大型甲级体育建筑群,可以举办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赛事,为2015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主会场。
体育中心总体强调绿色、生态、节能、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建筑立面形式统一,外围的巨型斜柱向外倾斜15度,最高高度可达79米,是集体育赛事、商业办公、文艺活动、市民健身及康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体育文化商业城。
体育场总建筑面积约13.4万㎡,是按照国内大型甲级体育场标准进行设计,座位数6万席。
建筑立面金色的外围斜柱在高度上有韵律的变化,形成了马鞍形的屋顶曲线,完整的表达出“金马鞍”的意向,也诠释了马背民族奔放豪爽的性格特质。
体育场内设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天然草坪足球场、400米环形跑道和各项田径比赛场地,东西两侧共设30个包厢,位于西看台上方的是空中沙龙,使用面积约2500 m2,可以举办大型会议、展览、酒会等,如有商业比赛、大型演出时还可以分隔为多个包厢。
主场馆设有赛事功能用房及办公用房,并预留了赛后运营的商业用房。
体育场外还配有室外田径训练场,是按照国家一级标准进行设计,设8条分道8条直道,场地中央设有一块标准天然草坪足球场,赛时则为运动员训练热身提供便利,平时可以作为体育学校的训练场地,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体育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合体育馆位于体育中心的北侧,属于甲级体育建筑,总建筑面积约7.7万㎡,座位数1.2万席,主体设施按满足NBA标准设计,建筑平面上呈椭圆形,在建筑风格、造型韵律上与体育场、游泳馆遥相呼应,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心位置设有标准篮球比赛场地,东侧为新闻媒体区,西侧为赛事管理及场馆运营区,南侧为贵宾区,北侧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区,东侧地下二层设有训练馆,面积约320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报告(30页)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指导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乡统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编制背景()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期末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已被突破或接近突破,城市功能布局也亟需调整;()近年来城市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速度加快,需要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予以整合;()年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上版总规已不适应。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
()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年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年日)()《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号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城镇群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第五条规划期限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近期:年;远期:年;远景:展望到年。
第六条规划区鄂尔多斯市规划区的范围包括东胜城区、塔拉壕镇(部分)、罕台镇(全部)、哈巴格希街道(全部)和伊金霍洛旗辖区内的阿勒腾席热镇(全部)、乌兰木伦镇(部分)、伊金霍洛镇(部分),规划区面积为平方公里。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文本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11年12月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委托方: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主编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企业法人代码:72146607-0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04)法人代表:尹稚院长教授主编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成员:参编单位:鄂尔多斯市规划局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4)第一节城镇化战略与城镇化水平 (4)第二节市域城镇结构规划 (5)第三节市域城乡建设引导 (6)第四章市域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7)第一节产业发展引导 (7)第二节产业园区发展引导 (8)第五章市域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 (9)第一节水资源 (9)第二节土地资源 (10)第三节能源 (10)第四节历史文化资源 (11)第六章市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空间管制 (11)第一节生态建设与保护 (11)第二节空间管制 (12)第七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3)第八章市域重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4)第九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6)第十章市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7)第十一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18)第一节规划区城乡统筹引导 (18)第二节规划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18)第三节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 (19)第十二章城市性质和规模 ...............................20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四区划定”与空间管制 .. (20)第十四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22)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23)第一节城市住区及居住用地规划 (23)第二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23)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25)第四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26)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27)第一节交通发展战略 (27)第二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27)第三节道路系统规划 (28)第四节公共交通规划 (29)第五节停车设施规划 (30)第十七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和水系规划 (31)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31)第二节水系规划 (32)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城市特色与景观风貌规划 (33)第十九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33)第二十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4)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4)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6)第三节再生水工程规划 (36)第四节电力工程规划 (36)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 (37)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37)第七节通信工程规划 (38)第八节环卫工程规划 (38)第九节市政基础设施廊道规划 (39)第二十一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39)第二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40)第一节近期发展目标 (40)第二节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引导 (40)第三节近期建设重点内容 (41)第二十三章发展时序 (44)第二十四章规划实施 (45)第二十五章附则 (46)附表1:城市发展指标体系表 (47)附表2: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48)附表3:规划城市快速路一览表 (49)附表4:规划城市主干路一览表 (50)附表5:中心城区规划市级公园一览表 (54)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在协调指导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