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知识产权总论
- 格式:pdf
- 大小:795.98 KB
- 文档页数:9
知识产权总论知识点总结一、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具有独占性的权利,它是人类智慧创造的产物。
它包含了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工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2、知识产权的特征:不同于传统产权的实物权,知识产权是具有不可见性、不耗尽性、移动性和包容性的特征。
3、知识产权的分类:知识产权按照其所保护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工业设计权等。
4、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的建立和保护,对于促进社会创新、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1、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主要是知识产权法律规定的创造性产品,如发明创造、商标标志、文学艺术作品等。
2、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主要包括法律保护、技术保护、商业保护等多种方式。
3、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主要是通过法律立法和法官解释来规定,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有所不同。
4、知识产权的保护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日益国际化,国际合作和国际规则制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实施至关重要。
三、知识产权的运用1、知识产权的运用方式:知识产权的运用方式包括授权、转让、许可、合作等多种方式。
2、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作:知识产权在商业运作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合作等方式用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开发。
3、知识产权的管理:企业、科研机构对于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对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知识产权的利用:基于知识产权的多种利用方式,提高对知识产权的利用效益。
四、知识产权的立法与政策1、知识产权的立法:各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立法建设日益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成为国家法律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2、知识产权的政策:国家制定系列相关政策,激励和促进知识产权的创新与保护。
3、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合作领域。
4、知识产权的法治建设: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成为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知识产权讲义(免费).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
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
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
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
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
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
知识产权:第一章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一章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总论)一、概念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直接支配其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记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垄断性民事财产权。
(知识产权——支配权绝对权对世权)二、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1 知识产权原则上是财产权,只在著作权有所例外。
2 知识产权是支配权和对世权,这一点使得知识产权与物权相同而与债权相区别。
三、特征1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这是知识产权区别于物权的原因所在。
具体而言,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创造,而商标权的客体则是商标。
2 专有性,又称之为垄断性,即同一智力成果或者商业标记上只能有一个知识产权。
例如两个以上的人作出同一种发明只能授予一个人以专利权;两个人就同一类产品就相同或相类似的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商标局只能为其中一个人注册而不能为两个人均进行注册。
3 地域性。
地域性的含义有二:其一,知识产权只在产生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这种地域性随着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而逐渐消失;其二是知识产权的授权和转让是与地域相联系的。
即知识产权的授权和转让必须明确地域范围,仅授权某些地域范围内行使知识产权,那么被授权人超出此地域范围行使该项知识产权即为侵权行为。
4 时间性。
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过了这一时间该知识产权保护的智力成果就进入公共领域由全人类共享,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地加以使用。
不过商标权的时间性纯粹是基于管理上的需要而设,商标所有人可以不断地续展。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范围一、狭义上的知识产权(司法考试考的就是狭义上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知识产权仅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知识产权总论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作并运用知识时所享有的一系列权益,它保护了创作者的权益,促进了创新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知识产权的意义、类型、保护和应用。
一、知识产权的意义知识产权的意义在于保护创造者的创造成果和创新投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它通过确保创作者对其知识产权的合法所有权,鼓励了创新、研发和技术进步。
知识产权还促进了投资和交易,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对创新成果的经济回报。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知识产权可以分为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等几种不同类型。
1. 版权版权是指对创作表达形式的独占使用权。
它保护了原创作品的翻译、复制、展示、传播和演出等权益。
版权适用于文学、音乐、艺术、电影、软件等各种表达形式的作品。
创作者通过版权得以获得对自己作品的经济回报,并保护其作品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2. 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对发明的独占权。
它保护了创造者对其技术发明或创新的独立使用权,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制造或销售他人的创新产品或技术。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长,通常为20年,使得创新者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获得创新成果的独占利益。
3. 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对商标的独占使用权。
商标是指用于标识和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如商标名称、商标标识和商标图案等。
商标权保护了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使用权,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4.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由企业确定、采取保密措施的不为人所知的商业信息。
它包括技术信息、商务信息、客户资料等。
商业秘密保护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优势,防止他人非法获取和使用商业秘密。
三、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各国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措施和制度,包括法律保护、国际合作和技术保护等。
1. 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是最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
各国通过立法制定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包括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知识产权的权益和保护措施,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知识产权的登记、审批和争议解决。
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总论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性质1、概念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2、性质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是私权。
二、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1、知识产权对象的非物质性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1)权利的对象或标的不同。
(2)权利的独占性、排他性程度不同。
(3)物权往往可以通过事实占有实现,知识产权则须仰仗法律的保障。
(4)当知识产权和物权发生冲突时,知识产权通常要让位于物权。
案例:戏虾图画家张某将其创作的《戏虾图》卖给画店老板李某。
后张某所在单位拟举办一次画展,张某去找李某,要求李某把画借给其展览。
李某怕张某把画弄丢,拒绝了张某的请求。
张某遂派人前去吓唬李某,李某一气之下将画撕毁。
张某状告李某侵犯其著作权。
思考:李某撕毁画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2、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3、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知识产权只能在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一般不具有域外的效力。
4、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该权利消灭。
三、知识产权的范围和分类(一)范围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权、商号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商业秘密权(二)分类1、知识的功能:著作权、工业产权2、知识产权价值的来源:创造成果权、工商业标记权四、知识产权法1、概念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确认、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地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的范畴,主要以单行法律形式存在。
3、结构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其他知识产权行政法规五、我国知识产权的法治现况(一)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日臻完善恢复重建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基本完善阶段1980————1990——————2000——————至今(二)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不断加强1、知识产权审批登记工作稳步推进视频:2011年专利授权量排行榜.flv2012年专利授权量排行榜.flv2013年专利授权量排行榜.flv2、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视频:知识产权保护要打“持久战”.Flv成龙为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代言宣传片.flv(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一步增强1、建立了有特色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
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重点内容辅导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大家了解知识产权概念的来源和知识产权的范围,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明确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的范围在广义上主要有两个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所界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指出,知识产权应当包括:(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3)关于人类在一切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的权利(7)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8)其他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所化出的范围是:(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这是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其特征表现为:(1)知识产权的法律确认性(2)知识产权的专有性(3)知识产权的地域性(4)知识产权的时间性。
第二章知识产权法概述本章需要大家掌握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明确知识产权法的功能和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执法体系和法律服务机制。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知识产权涉及的法律关系1、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方面的法律关系2、知识产权权利行使方面的法律关系3、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法律关系4、侵犯知识产权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P11三、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与体系(一)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P12知识产权法的渊源,指的是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知识产权法讲义整理(第一章)一、知识产权总论摘要:知识与财产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知识产权的特征和性质知识产权侵权救济的程序保障第一节:知识与财产从字面来看“知识产权”指“对知识的产权”,而“产权”指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权,因此“知识产权”表面上可被理解为“对知识的财产权”。
换言之,知识是一种法律意义上受保护的财产。
以这种方式去理解“知识产权”的结果,任何知识都成了法律上的财产。
那么,是否任何知识都是法律上的财产呢?或者有哪些形态的知识才是法律上的财产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法律上的“财产”长期以来指有形财产。
波斯纳等学者认为:法律上的财产必须符合三方面的条件:一因稀缺而具有价值。
二能够归属于某一特定主体拥有,该主体能够排除他人的共享和干涉。
三可以以一定价格让渡给他人。
显然,据这三条件,有体物最容易成为法律上的财产。
发明创造和文艺作品在古代是不是法律上的财产呢?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为例,它显然具有巨大的价值。
但指南针在当时能够被称为法律上的财产吗?那么在古代社会,由于不能对发明创造成果进行排他性控制,智力成果不具备成为法律上财产的条件,更谈不上所谓的财产权了。
作品在古代也是如此。
作品创作完成之后,一旦流传出去就会被广泛传抄。
作者对此也是无力控制的。
发明创造、文艺作品等由信息构成的成果究竟是如何最终成为法律所承认并保护的财产的呢?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曾在17世纪发明了一种灌溉机。
他向当时的威尼斯国王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陛下,我发明了一种只用很简单的方法和很少的费用,而使用非常方便的扬水灌溉机械,仅用一匹马的力量,即可使二十个管口不断地向外喷水。
我费了很大力气,花了很大代价才完成了它。
因此像这样的发明,如果变成所有人的共同财产,是不能被容忍的。
所以恳求您除我和我的子孙或从我的后代手中获得这种权利的人以外,在四十年内或在规定的期间内,不允许任何人制造和使用我所发明的新机械,即使是制造了,也不准使用。
第1章 知识产权概论¾ 1.1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定义 ¾ 1.2 知识产权的范围 ¾ 1.3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 ¾ 1.4 知识产权制度 ¾ 1.5 知识产品的特点 ¾ 1.6 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¾ 1.7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¾ 1.8 知识产权法的结构与体系 ¾ 1.9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徐爱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第1章 总 论知识与财产 法律上的财产必须符合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因稀缺而具有价值。
(二)能够归属于某一特定主体拥有,该主 体能够排除他人的共享和干涉。
(三)可以以一定价格让渡给他人。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背景故事】 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曾15世纪发明了一种灌 溉机。
他向当时的威尼斯国王写了一封信。
信 中写到:“陛下,我发明了一种扬水灌溉机械, 仅用一匹马的力量,即可使二十个管口不断地 向外喷水。
我费了很大力气,花了很大代价才 完成了它。
因此像这样的发明,如果变成所有 人的共同财产,是不能被容忍的。
伽利略在接下来的信中会提出什么样的要 求呢?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1.1 知识产权的财产属性“所以恳求您除我和我的子孙或从我的后代手 中获得这种权利的人以外,在四十年内或在规定 的期间内,不允许任何人制造和使用我所发明的 新机械,即使是制造了,也不准使用。
如果有人违反,希望陛下考虑处以适当的罚 金,将罚金的一部分归我所有。
如蒙陛下垂恩, 为了社会的福利,我将更热心地将力量倾注于新 的发明上,为陛下效劳。
” 伽利略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财产权有形财产权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股权等工业产权著作权专利权 商标权 反不正当竞争权 货 源 标 记、 商 号作者权 邻接权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1知识产权的内容及特点知识产权 工业产权 专利权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商标 商品商标 服务商标 集体商标 证明商标 反不正当竞争权 货源标记 产地标记 原产地名称 商号 边缘保护对象 集成电路 多媒体 数据库 技术秘密 生物技术 域 名 School of computer, 著作权(版权) 作者权 邻接权 计算机软件第1章 总 论¾ 1.1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定义 ¾ 基础定义、官方定义 ¾ (1) 知识产权的基础定义 ¾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IP,或IPR)是对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 某种专属权利,该权利“依法产生”并受保护,或“依 特定程序而产生”并受保护。
部分知识产权除了财产 权利之外,还包括人身权利(例如版权等)。
但世 界各国对此认识不一。
Aiping XU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2)知识产权的官方定义①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Organization, WIPO,1967)的界定z(2)知识产权的官方定义②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 界定:记载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Trade 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简称TRIPs,1994)1. 2. 3. 4. 5. 6. 7.“知识产权”包括有关下列项目的权利: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表演艺术家、录音和广播的演出, --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 --科学发现, --外型设计, --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牌号, --制止不正当竞争,版权与邻接权; 商标权; 地理标志权; 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专利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未披露过的信息的保护。
z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知识 活动的权利。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2)知识产权的官方定义③中国民法通则(1986)的界定1. 著作权; 2. 专利权; 3. 商标专用权; 4. 发现权; 5. 其他科技成果权。
(3)知识产权法改革开放之后的知识产权立法 1983年3月1日正式施行《商标法》 1985年4月1日正式施行《专利法》 1991年6月1日正式施行《著作权法》 1993年12月1日正式施行《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5年10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 护条例》 1997年10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2001年10月1日施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¾ 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的补充规定 ¾ 反不正当竞争权(消极权利,主要包括制止市场混淆行 为和保护商业秘密)。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21.2 知识产权的范围¾狭义的知识产权分为两个类别:¾ 一类属于“文学产权”(Literature Property),¾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¾ 著作权(Copyright) ¾ 邻接权(Neighboring Rights) ¾ 商标权(Trade Mark) ¾ 商号权(Trade Name) ¾ 商业秘密权(Trade Secret) ¾ 地理标记权(Geographic Indications,GIs) ¾ 专利权(Patent) ¾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Layout Design) ¾ 植物新品种权(Plant Variety) ¾ 反不正当竞争权(Anti-unfair competition) ¾ 等各种权利。
包括著作权和邻接权;¾ 另一类则是“工业产权”(IndustrialProperty),主要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1.3 知识产权保护¾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知识产品 ¾知识产品的类别:1、创造性成果,包括作品及其传播媒介(邻接权 客体)、工业技技术(专利、商业秘密) 2、经营性标记:商标、商号、地理标志等 3、经营性资信:特许专营资格、特许交易资格、 信用、商誉等¾ 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著作权:保护思想表现形式,不保护思想内容本身 专利权:保护思想,以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商标权: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有关¾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对象与属性对象:知识产品所有人专有权 属性:非法事实行为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1.6 知识产品的特点1. 2. 3. 4. 5. 6.非物质性 人身性 创造性(非重复性) 公开性 财富效应 公共性(外部性)(1)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z 精神领域独特的思维结晶,它是无形劳动的成果; y 具有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没有外在的形体,不具有一定的形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y 他人必须借助于客观的物质媒介才能具体感知其存在; y 人们对它的占有不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控制,而是表现为“认识和利用”y 知识产品须通过适当的客观形式表达出来,客观形式的载体是知识产品的“物化”。
但是,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载 体,不是知识产品本身。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3(4)知识产品的公共性 (2)知识产品的人身性y 生产知识产品的智力活动是与特定个人相关联的;y 知识产品具有“不可独占”的特性,它可以为若干主体同时占有,被他们共同使用。
(3)知识产品的创造性y 创造性=知识产品的“非重复性”z 与物质产品不同,知识产品不能是现有成果的简y 知识产品作为公共商品,具有“可共消费性”。
y 知识产品一旦传播,就可能被第三人“顺风搭车”,通过非法途径而(同时)占有。
单重复,必须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创造性程度 的要求具体而异,各不相同。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5)知识产品的财富效应z 知识产品向社会公开后,通过特定的交换机制,(6)知识产品的公开性¾ 作者创造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之公开传播,并在传播中得以行使权利,取得利益。
可以创造财富,或换取财富¾ 公开性是知识产品所有人取得相应独占权利的前提,但是有形财产的所有人一般没有将 其财产公开的义务。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1.6 为什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¾ 知识是以一切形式表现的人类智力劳动的创新成果或 产品。
它是关于一切新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 信息、管理、政治、美感、善德等等具体知识的一般 抽象形式。
这种知识是人类智力劳动者的最先进成 果,它是以前社会上不曾拥有过的新创造出来的知识。
¾智力成果是指人类创造性精神活动的结晶。
z 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通常是“有意为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维的结晶;z 是区别于物质产品的“精神产品”; z 多发生于“上意识”、“显意识”的领域,有别于下意识、潜意识的精神活动。
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School of computer, Aiping XU4¾ 知识产品的弱肉强食的原则z 创造的艰辛; z 传播的便捷; z 受众缺乏忠诚; z 传播过程的失控; z 弱者博弈悖论:创作者转换身份,想成为“顺风搭车¾通过社会正义来矫正“弱肉强食的原则”z 保护弱者 z 鼓励创新 z 建立市场 z 制度建设:“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者 ”;z 创造源泉枯竭,社会进步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