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inflammation on female genital system(1)
- 格式:ppt
- 大小:5.81 MB
- 文档页数:134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第一节生殖道生理防御机制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正常情况下,女性生殖道具有生理防御机制。
当生理防御机制被破坏、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改变、内源性菌群失调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时,均可导致炎症发生。
(一)解剖学机制1.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掩盖阴道口。
2.阴道前、后壁紧贴,防止外界污染。
3.宫颈阴道部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强,宫颈内口紧闭,宫颈管有黏液栓。
4.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子宫内膜分泌液中含有乳铁蛋白、溶菌酶等,有助于消除宫腔感染。
5.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向宫腔方向摆动及输卵管蠕动,有助于阻止病原体逆行性侵入。
(二)阴道生态平衡正常阴道内虽有多种细菌存在,但由于阴道与这些菌群之间形成生态平衡并不致病。
在维持阴道生态平衡中,乳杆菌、雌激素及阴道pH起重要作用。
生理情况下,雌激素使阴道上皮增生变厚,并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阴道上皮细胞分解糖原为单糖,阴道乳杆菌将单糖转化为乳酸,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pH≤4.5,多为3.8~4.4),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称为阴道自净作用。
正常阴道菌群中,以产生过氧化氢(H2O2)的乳杆菌为优势菌,乳杆菌除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外,其产生的H2O2及其他抗微生物因子可抑制或杀灭其他细菌。
阴道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或外源病原体侵入,即可导致炎症发生。
(三)生殖道免疫系统生殖道黏膜聚集有不同数量的淋巴组织及淋巴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发挥抗感染作用。
第二节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
是一种以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及支原体等引起的混合性感染。
(一)诊断下列4条中有3条阳性即可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
①匀质、稀薄、灰白色阴道分泌物,可有臭味或鱼腥味;②阴道pH>4.5;③胺臭味试验阳性:将阴道分泌物拭子放在10%氢氧化钾溶液试管内或将阴道分泌物与10%氢氧化钾溶液放在载玻片上混合,可引出鱼腥味;④线索细胞阳性:取阴道分泌物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混合,高倍镜下寻找线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