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275.00 KB
- 文档页数:23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及测量原理实验目的:1. 了解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的技巧。
3. 理解测量原理并能够正确解读测量结果。
实验器材: 天平、各种物品(如书本、笔、水杯等)实验步骤与观察结果: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天平和各种物品。
2. 打开天平,等待其稳定。
3. 将一个物品放在天平的测量盘上,并记录显示的质量值。
4.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测量其他物品的质量。
观察结果:使用天平测量得到的质量值会显示在天平的显示屏上,单位为克(g)。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是通过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是一种能够比较物体质量的工具,其测量原理基于质量平衡的法则。
当一个物体放在天平的测量盘上后,天平会通过内部的传感器检测质量的大小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我们得到了不同物品的质量数值。
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质量值,我们可以发现物品的质量是不同的。
比较大的物品通常具有更大的质量值,而较小的物品则具有较小的质量值。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了解到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实验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原理。
使用天平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从而帮助我们掌握物体质量的概念。
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值,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质量与其大小无直接关系,而是与物体内部所包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选取合适的物品进行比较,以便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质量的大小。
实验应用: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商品的重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天平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商品的质量以确定价格和购买数量。
此外,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测量物体质量是进行实验和设计的基础,从而为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测量前,需要确保天平的稳定和准确性,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单年级:姓 名:合作者: 实验名称:做个简易的显微镜 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 名: 合作者: 实验名称:观察水滴里的生物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 评定等级:年级:姓 名: 合作者: 实验名称:观察霉 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 名: 合作者: 实验名称:制作洋葱表皮切片 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与人体表皮细胞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制作地表模型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 名: 合作者: 实验名称: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蜡烛加热、燃烧实验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蛋壳与白醋反应的实验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 名: 合作者: 实验名称:碱与白醋生成二氧化碳的实验 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的实验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 名: 合作者:实验名称:白糖加热实验 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 名: 合作者: 实验名称: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观察铁与铁锈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制作紫甘蓝水试剂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用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物质酸碱性的实验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 名:合作者:实验名称:模拟环形山的实验 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建立太阳系模型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建“星座”模型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做“星座”放映器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名:合作者:实验名称:谁先落地实验仪器及药品:Array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 名: 合作者: 实验名称:模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 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级:姓 名: 合作者: 实验名称:探究溶解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仪器及药品: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水的蒸发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蒸发过程,了解水的蒸发原理及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水、容器、温度计、天平、计时器、笔记本。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容器中,并记录水的质量和温度。
2. 将容器放置在室内通风处,并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
3. 使用计时器记录水开始蒸发的时间,并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水的温度和质量。
4. 持续观察水的蒸发过程,直至水完全蒸发为止。
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1.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2. 室内温度越高,水的蒸发速度越快。
3. 水的表面积越大,蒸发速度也会加快。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水的蒸发是水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受温度和表面积的影响。
2. 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蒸发速度也越快。
3. 水的表面积越大,水分子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越大,蒸发速度也会增加。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水的蒸发过程,我们深入了解了水的蒸发原理及影响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原理,合理利用水的蒸发特性,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通过增加通风和提高室内温度,加快衣物的晾晒速度。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验人员,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飘荡的竹叶
目录
1、自制放大镜
2、做个简易显微镜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7、我们的地球模型
8、昼夜现象模拟实验
9、地球公转模拟实验
10、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11、斜面的作用
12、杠杆的秘密
13、电和磁
14、做一个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一: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馒头发霉的情况,了解霉菌生长需要的条件。
(二)实验材料。
馒头、塑料袋、滴管、水、冰箱等。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4块大小相同的馒头。
- 第一块馒头:不做任何处理,放在温暖、潮湿(如厨房角落)的地方。
- 第二块馒头:滴上几滴水,使馒头表面湿润,然后放在温暖(如靠近暖气)、潮湿的地方。
- 第三块馒头:用塑料袋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 第四块馒头:放在干燥(如窗台通风处)、温暖的地方。
2. 每天观察并记录馒头的变化情况,持续观察一周左右。
(四)实验现象。
1. 放在温暖、潮湿地方且滴水的第二块馒头,发霉速度最快,几天内就会长出大量的霉菌。
2. 不做处理放在温暖、潮湿地方的第一块馒头,也会发霉,但速度比第二块稍慢。
3. 放在干燥、温暖地方的第四块馒头,发霉现象不明显或者基本不发霉。
4. 放在冰箱冷藏室里的第三块馒头,基本没有发霉迹象。
(五)实验结论。
1. 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霉菌生长迅速。
2. 干燥的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低温也能抑制霉菌的生长。
二、实验二: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等。
(三)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状态、蜡油的流淌情况等。
2. 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现象。
3. 把烧杯迅速翻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四)实验现象。
1. 蜡烛燃烧时,烛芯周围的蜡受热融化,变成液态蜡油流淌下来,这是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
2. 当把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
3. 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
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 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1、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2、鸡蛋与醋反应实验:
实验材料:鸡蛋1个,烧杯1个,醋。
实验过程:1.烧杯中倒入四分之三醋。
2.将鸡蛋放入醋中。
实验现象:1.有气泡产生。
2.鸡蛋皮变软。
实验分析:蛋放进醋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新物质生成,鸡蛋皮变软,说明鸡蛋皮发生变化,转化成别的物质。
3、食盐变化的实验:
实验材料:杯子、筷子、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子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现象:1.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4、铁生锈的原因对比实验:
相同条件:同样大小的铁钉不相同的条件:放在水中、空气中、醋中、盐水中,油中等
实验结论:油中不生锈。
盐水中最容易生锈,其次是醋中、水中、空气中。
防止生锈:想办法隔绝水、空气、盐等。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沸点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水的沸点是什么,并掌握测量水的沸点的方法。
2. 探究不同海拔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3. 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的能力。
实验材料:1. 烧杯2. 温度计3. 火源4. 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的底部不接触烧杯底部。
3. 打开火源,慢慢加热水,同时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
4. 当温度计上的温度开始上升但停止波动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5. 关闭火源,让水冷却,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
6. 当温度计上的温度开始下降但停止波动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在海平面上,水的沸点约为100℃。
2. 在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会降低,例如在山区,水的沸点可能只有90℃左右。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的沸点受海拔的影响。
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会降低,而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力有关。
在海平面上,大气压力较高,水的沸点较高;而在高海拔地区,大气压力较低,水的沸点较低。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水的沸点是什么,还学会了测量水的沸点的方法。
我们还发现了海拔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温度计的底部不能接触烧杯底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我们要准确记录温度的变化,并在温度开始上升或下降但停止波动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这个实验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的能力,还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物质的性质和环境因素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实验,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水的沸点的影响,以及探索其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总之,这个实验报告单记录了我们进行的水的沸点实验的步骤、结果和分析,同时总结了我们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水的沸点的理解,还培养了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的能力,为我们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研究斜面的秘密实验目的:研究斜面的倾斜角度对物体滑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计时器、测斜仪、尺子。
实验步骤:1、将斜面固定在桌子上,用测斜仪测量斜面的倾斜角度。
2、将小车放在斜面上,用计时器计算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的时间。
3、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重复步骤2,记录时间。
4、用尺子测量小车滑下来的距离。
观察到的现象:斜面实验记录表斜面倾斜角度滑下时间秒)滑下距离厘米)10度1.52820度1.03630度0.84440度0.652实验结论:随着斜面倾斜角度的增加,小车滑下来的时间减少,滑下距离增加。
说明斜面的倾斜角度对物体滑动有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斜面倾斜角度对物体滑动的影响。
实验使用了斜面、小车、计时器、测斜仪和尺子等器材,通过测量不同倾斜角度下小车滑行的时间和距离,得出结论:随着斜面倾斜角度的增加,小车滑行时间减少,滑行距离增加。
因此,斜面的倾斜角度对物体滑动有影响。
4、将线圈靠近指南针,不接通电流时观察指南针的方向。
5、接通电流后再观察指南针的方向。
6、反复做几次,观察结果是否一致。
7、改变线圈的圈数,再次进行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通电线圈能使磁针偏转。
实验结论: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能够影响指南针的磁针,使其偏转。
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场强度越大,偏转角度也会增大。
实验报告单11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的实验实验目的:验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电磁铁实验盒实验步骤:1.组装电路。
2.制作线圈圈数不同的电磁铁三个(10圈、30圈、60圈)。
3.接通电路,分别用做好的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记录表: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线圈的圈数吸大头针数量(个)磁力大小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数排序103060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1、准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2)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4)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5)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观察(1)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实验现象: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呈长方形。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清晰可见。
细胞核被碘液染成了深色,液泡较大,充满了细胞液。
实验结论: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组成。
二、实验名称: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目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实验材料:四个透明塑料容器、绿豆种子、纸巾、水。
实验步骤:1、在四个透明塑料容器的底部铺上湿润的纸巾。
2、在每个容器中放入相同数量的绿豆种子。
3、对四个容器分别进行以下处理:(1)容器 1:不做任何处理,提供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作为对照组。
(2)容器 2:加入过多的水,使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自制酸奶需要的条件实验日期2014.9 班级六年级第二组姓名刘成彬实验目的 1.探究酸奶制作所需的条件。
实验器材新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酒精灯、玻璃瓶等步骤与方法1.取两个玻璃瓶洗净并加热煮沸5分钟2、倒入新鲜牛奶,加入蔗糖,加热煮沸3、自然冷却至40.C,按1:5的比例倒入酸奶摇匀,测PH4、将牛奶分装到两瓶中,一瓶封口,另一瓶不封口。
5、将两个玻璃瓶放置于30.C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变化,测PH1、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和玻璃瓶等试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2、哪个玻璃瓶中的牛奶变成了酸奶?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如果试验没有成功,请分析原因。
实验结论整理与存放1、把用过的实验材料放到指定地点。
2、材料用具摆放整齐,桌面保持整洁。
《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研究水滴里的生物实验时间2014年9 月 1日班级六年级(1)班小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能借助显微镜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实验步骤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实验结论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条件实验时间2014年度报告9 月 10日班级六年级(1)班小组第组实验目的1、使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对馒头发霉原因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中走进真菌的世界。
2、在设计对比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通过认识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认识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正确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
实验器材新鲜馒头、培养皿、保鲜膜实验步骤1、使第一块馒头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馒头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2、在第三块馒头和第四块馒头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
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1:杠杆的科学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实验步骤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内容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实验目的杠杆是否省力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内容4 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内容5滑轮的研究实验目的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1、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能否省力。
3、动滑轮能否省力、改变方向。
实验现象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不能省力。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结论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不能省力。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内容7 斜面的作用实验目的认识斜面的省力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