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中华书局版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21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2,欧共体和欧盟的区别欧盟由欧共体发展而来。
欧共体属于经济组织,欧盟属于政治经济联盟。
欧盟是最大的经济体。
3,欧洲联合的原因?(1)西欧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历史因素】(2)近代以来,各国冲突与战争连绵不断,西欧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与统一。
(3)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
【根本原因】(4)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
(5)西欧两个大陆宿敌法德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6)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现实原因】(7)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
4,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其中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共同原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
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
5,欧洲的联合和日本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1)欧洲联合: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为世界各国加强地区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有力地冲击着美国的霸权地位和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促进经济的全球化。
日本崛起: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变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近些年来日本不断加大军费支出,引起亚洲邻国的不安。
6,美国是怎样一步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1)美国独立战争是以民族独立形式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部编历史九上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归纳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2、领导人:克伦威尔(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4、结果: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大权独揽,被尊为“护国主”)5、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恢复君主制,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的反抗。
6、结束:1688年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取威廉夫妇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7、颁布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权利法案》:①内容:议会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国民可以自由请愿;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能征收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②《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形成君主立宪制。
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8、历史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考点提纲1、【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原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权利法案》】时间:1689年。
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而不治”的地位目的:直接目的——限制国王权利根本目的——扩大资产阶级权利3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
改革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君主立宪制形成: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传统:国王征新税必得议会同意理论依据:英国启蒙思想家声音正式确立:《权利法案》颁布发展完善:责任制内阁,议会改革作用:政治方面:1.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是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便历史发展进步趋势。
九年级上历史18课知识点回顾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九年级上历史的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18个知识点上,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回顾,并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第一节:“宪政思想的发展”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近代世界各国宪政思想的发展过程。
我们了解到,宪政旨在保障人权、限制政府权力,并通过合理的体制和制度来实现国家的治理。
我们以英国的《英国权利法案》为例,探讨了宪政思想的实际运用。
第二节:“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
我们学习了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影响,如纺织业的机械化、煤炭和铁矿的广泛使用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参观工业博物馆等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第三节:“殖民扩张与亚非拉的独立运动”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
我们了解到,欧洲列强为了获取更多资源和市场,纷纷对亚非拉进行殖民统治。
但随着殖民地的人民觉醒,亚非拉独立运动逐渐兴起。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回顾历史事件,思考殖民统治给予亚非拉带来的影响和独立运动的意义。
第四节:“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影响”本节内容主要涵盖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
我们了解到工业革命催生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蒸汽机、电力、化学等领域的突破。
这些科学技术的革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新闻报道等方式,更好地理解科技进步带来的变革。
第五节:“20世纪初民族独立与社会变革”20世纪初,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民族独立运动。
我们学习了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的五四运动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民族独立和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通过文献研读和国际交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些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第六节:“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变革”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秩序的变革。
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管理】知识点1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改进:1782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成了大工业普遍适用的动力机——蒸汽机。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火车发明:1814年,英国煤矿工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改进后不仅能运货,也能载客,极大地便利了物资和人员的流动。
铁路发展:火车出现后,英国掀起了兴办铁路交通事业的高潮。
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已经建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铁路网。
知识点3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扩展: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18世纪晚期—19世纪前半期,工业革命传播到法国、德国、美国等国。
1870年后,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化运动。
工业革命的影响:①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
18世纪晚期,现代工厂制度在英国出现,到19世纪中叶,在西欧、北美,大机器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
②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生产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和便捷。
大众消费品极大地丰富了市场,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社会人口快速增长。
这一切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③工业革命促进了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
工业革命后,社会上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日益明显和尖锐。
【基础过关】知识点1珍妮机的发明1.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C)A.交通运输业 B.冶金采矿业C.棉纺织业 D.电话通信业2.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个图片中事物的发明(B)知识点2蒸汽机和铁路交通的发展3.将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推进到“蒸汽时代”作出了最大贡献的人物是(D)A.富尔顿 B.史蒂芬孙C.牛顿 D.瓦特4.乔治·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主干梳理助记忆素材中华书局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主干梳理助记忆素材中华书局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主干梳理助记忆素材中华书局版的全部内容。
单元复习(第四、五单元)。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如果你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你应该去的地方是( A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2.“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
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C )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生产自动化3.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
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 C )A.更广的销售市场B.更多的工业原料C.更好的机器动力D.更大的生产场地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 C )A.电气时代B.信息时代C.蒸汽时代D.太空时代5.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3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
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 D )A.德国B.美国C.法国D.英国6.2014年12月26日,中国首条高海拔高铁线路兰州至乌鲁木齐高铁全线通车,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追溯高铁的发展源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A )A.史蒂芬孙B.瓦特C.卡尔·本茨D.富尔顿7.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机器生产所取代。
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C.电力的广泛运用D.内燃机的发明8.如图所示,推动英国工农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开辟新航路,掠夺殖民地C.君主立宪制确立D.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9.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A.“光荣革命”的发动B.殖民扩张的开展C.工业革命的推动D.自由贸易的拓展1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D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可以用电灯照明C.坐飞机长途旅行D.人们乘坐火车出行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
18课美国的独立教案问题订单:通过本课学习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
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和影响;2. 掌握《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及意义;3.认识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4.懂得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感受自由民主是全人类永恒的追求。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软弱的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战胜敌人,从而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教学难点: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美国的国旗有何特点,13个条状50颗星。
13个条代表美国独立前13个殖民地,一颗星代表美国一个州,50颗星代表现在美国有50个州。
当今美国是世界上超强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是在200多年前,它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诞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美国的独立》。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简介本课内容从17世纪初开始到18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北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而《美国的独立》这一课主要阐述的就是13个殖民地的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北美的经济发展起来了,美利坚民族日益形成,英国政府限制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压榨其人民,所以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一篇章自由梦——激流勇进1、带着问题读课文标出知识点:我们在揭开独立战争序幕之前,先来弄清这两个问题一个是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另一个是北美经济的发展状况(1)英属北美殖民地是由哪些居民构成的?英属北美殖民地居民是由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英国移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人、非洲来的黑人奴隶共同构成的。
教师:这些居民经过长期共同生活,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语言(英语),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由此而成。
(2)美国独立前,北美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教师点拨:独立战争前,北美的经济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对应的统治阶级就是资产阶级;二是南部种植园经济发达,对应的统治阶级就是种植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