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93.00 K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历史参考答案2023.1 一.单项选择题13——17 CAABD 18——22 CCDAD 23——24 BB 二.材料解析题29(1)不同:文艺复兴:强调人性;但缺乏科学基础,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2分)启蒙运动:强调科学;强调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2分)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发展)(1分)(2)革命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2分)文献:《独立宣言》、《人权宣言》(2分)(3)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杀;疾病的传播;从非洲贩卖黑奴;种植园经济兴起(任答3点,3分)经济动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或答对黄金的狂热追求)(1分)30(1)改变:由新经济政策的间接过渡转变为直接过渡;由多种所有制并存转变为单一的公有制;由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转变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分,每点1分)(2)手段:政府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扩大政府开支,弥补有效需求不足(以政府需求带动社会总需求)(3分,每点1分)原因:西方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陷入困境(凯恩斯理论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1分)(3)认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社会主义也有应有市场调节(1分)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远来看,不尊重经济规律,其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2分)计划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1分)罗斯福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2分)(对于认识的回答,学生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3年2月8日下午16:30—18:00】2022—2023学年上期期末综合素质测评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A CB A B D B D910111213141516A DBC A B C C1718192021222324B C B A C C D A2526272829303132B D D A ACD B二、非选择题33.(1)特点:多元性(或:分散性、地域性、独立性)(3分)原因:生产力水平限制;地理条件限制;交通通讯技术限制。
(9分)(2)一手史料:史料一(3分)影响:给亚非拉带来深重灾难,破坏文明多样性;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分)(3)论据: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借鉴社会主义,全面干预经济,促进经济恢复;二战期间,美苏合作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击败德意日法西斯。
(6分)认识: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扩大对外开放,借鉴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等。
(任答一点均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分)34.评分标准选择两个以上史实4分;观点明确3分;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总结认识3分。
水平等级拟定的观点材料运用和论述4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22分)3明确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13-18分)2不够明确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7-12分)1没有凝练出观点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0-6分)【示例】观点:工业文明推动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史事: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明治维新论述:工业文明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随着工业文明的冲击,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与资金支持;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内战的方式,实现了南北国内市场的统一,推动资本主义扩展。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考试总分:12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0分)1.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
为了扩大帝国的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
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东征( )A.是一次正义性的战争B.是一次掠夺性的战争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2. 纸草是一种植物,用纸草制作的纸草纸因易于书写,约公元前30世纪开始被广泛使用。
结合如图纸草文书使用想象图思考,纸草纸最早在哪个地区被使用()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巴比伦D.中国3.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此法律条文出自()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 从“神仙方术”“注重现实人生”“太上老君”,你能联想到的宗教是()4. 从“神仙方术”“注重现实人生”“太上老君”,你能联想到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5. 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称赞中国古代人民“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
他称赞的历史事件是()A.修建都江堰B.修筑长城C.开辟丝绸之路D.开通灵渠6. 有一建筑是多利安式建筑发展的顶峰,里面供奉着雅典娜神像,外形壮丽,装饰雕刻细腻生动。
它是( )A.金字塔B.帕特农神庙C.圆形竞技场D.圣索非亚教学7. 《日落九世纪:唐帝国晚期政治叙事》讲述了大唐帝国后期150余年的斗争的玄机和真相。
同一时期,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1)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极大地鼓舞了工农群众,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共产党开展敌后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分)(2)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力量,孤立反动派;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共产党正确的军事指挥;国民党统治的独裁、腐败等。
(4分,任意2点,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南京。
(1分)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3分)(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分)坚决反对各类台独言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的交流活动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22题:(15分)24.(1)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或引发一战)(2分)德军闪击波兰是二战爆发的标志(2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迅速演变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2分)(有世界性的意思就2分)(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模式,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分)(3)意图:提升美国人的信心,克服经济危机。
(1分)措施:整顿银行业;调整工业;复兴农业;以工代赈,解决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3分,写出3点即可得满分)(4)为了巩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避免世界大战再度爆发;(1分)雅尔塔会议作出的决议。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升起C.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D. 国庆典礼的举行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A. 印刷术B. 指南针C. 火药D. 造纸术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二战期间的著名战役?A. 诺曼底登陆B. 斯大林格勒战役C. 滇缅战役D. 凡尔登战役二、填空题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三大改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古代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 二战期间,美国在______投下原子弹,标志着二战的结束。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 请简述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3. 请简述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2. 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升起C.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D. 国庆典礼的举行二、填空题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三大改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四、论述题1. 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卷真题(含答案)九年级期末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遵循的一种________规范。
A. 意识B. 情感C. 认知D. 行为2.契约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起源于______时期。
A. 古代 B. 文艺复兴 C. 近代 D. 现代3.道德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规定的一种行为______标准。
A. 表演B. 说服C. 裁决D. 规范4.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中互相依赖、互相合作、互相制约,形成了______。
A. 感情 B. 幽默 C. 规律 D. 心理5.哲学是一门________的学科。
A. 实证 B. 精神 C. 人文D. 社会第二部分问答题1.简述什么是法治?答: 法治是一种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方式,它要求国家和政府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力,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行使权力。
2.举例说明道德的社会功能。
答: 道德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道德规范可以调节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例如,尊重他人,不偷不抢,保持诚信,这些道德规范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
其次,道德规范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关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工作中的团队合作、互助、信任等都是基于道德规范的。
再次,道德规范还可以塑造人们的良好品质和个性,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3.什么是文化多样性?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答: 文化多样性是指世界上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拥有的不同文化形态和文化传统。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
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平等对待。
其次,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思想和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和互鉴,促进和谐的人类社会。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可打印!含答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图中的著名历史遗迹(⽂物)能体现的主题是( )A.欧洲⽂明的起源 B.世界⽂明的多样化C.法律的历史渊源 D.古代多彩建筑艺术2.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发掘了⼀段镌刻在⽯柱上的⽂字,它的结语如是声明:“⼀部敬神的、正当的成⽂法律,由我——作为保护者的国王——汉谟拉⽐传授给这⽚⼟地。
”“这⽚⼟地”位于()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3.“贱民不得在公⽤的⽔井中汲⽔,……不准⽤公⽤渡船和道路……个别地⽅贱民要在外出时⼀⾯⾛⼀⾯敲⽊板,以警告别⼈,避免他们的⾝影污染⾼贵者。
”材料反映的是()A.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 B.古巴⽐伦王国的君主专制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D.古代埃及法⽼的⽆上权威4.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步完善。
在下图⽅框中应该填写的机构是( )A.四百⼈议事会 B.元⽼院 C.参议院 D.公民⼤会5.有⼈评价某部法律:“它对已经存在的习惯法的最主要的规矩作了⽆关紧要的补充和修订,公布了更有社会意义和迄今为⽌仅为贵族所知的引起争论的规则,使之成为可以有章可循的法规。
”该法律是()A.《汉谟拉⽐法典》 B.《⼗⼆铜表法》C.《拿破仑法典》 D.《民法⼤全》6.西⽅历史学家在研究西欧封建社会时说道:“在⼀定程度上,封君封⾂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个整体,有了某种秩序,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
由于有效忠关系、经济联系,这种链条⼗分紧密。
”西⽅历史学家所说的“链条”其实是指()A.布帛 B.兵役 C.⼟地 D.⾦钱7.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个富有活⼒的阶段。
”其“活⼒”表现为()A.城市复兴和市民阶层产⽣ B.教权削弱和⽂艺复兴开始C.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开辟 D.旧制度危机和资产阶级⾰命8.645年,孝德天皇在⽇本史上第⼀次使⽤年号“⼤化”。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考试总分:9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50分)1. 凡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城邦的公职者,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
公职的取得有赖于公民权利的赋予,而非君王之类权势者的任命和恩赐。
材料反映了雅典( )A.全民参与政治B.两河流域C.完全崇尚法治D.权力互相制衡2.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租地农民在竞争中往往被资本主义大农场所排挤B.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一起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雇佣工人C.租地农场主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逐渐产生的D.租地农场主的经济力量比较单薄3. “欧洲文艺复兴可以说是希腊精神的复活,当时的人从希腊文学与艺术里发现了那种对于人性的趣味,他们便脱离宗教束缚而追求快乐的人生,发动那伟大的文艺运动。
”材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A.继承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B.提倡“神权至上”C.宣扬教会的苦行禁欲思想D.起源于古希腊4. 《神曲》赞美了现世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哈姆雷特》表达了人们要求冲破封建束缚的强烈愿望。
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思潮是()A.民主主义B.理性主义C.人文主义D.科学主义5. 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
”这件“头等大事”( )A.促进了欧洲的思想大解放B.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6.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期末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第一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这么说的依据是2.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凡尔赛和约》3.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
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
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4.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二月革命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D.十月革命5.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行改革开放D.创建斯大林模式6.“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图1 图28.“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
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
痛欧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9.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某某和某某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A.袁世凯B.X作霖C.吴佩孚10.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D.加强了中央集权1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某某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12.下表反映的是1928-1940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
2021~2022学年上期期末综合素质测评
初中历史参考答案(九年级)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3.(1)名称:亚历山大帝国(3分)
贡献:保存了大量古典文化;创造了阿拉伯文明;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9分)(2)事件:新航路开辟(3分)
影响:加强了世界联系,使世界逐渐连为整体;给亚非拉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了世界文明多样性。
(6分)
(3)特点:多样性(或:复杂性。
3分)
教训:摒弃极端民族主义;加强大国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6分)
34. 评分细则:观点合理3分;结构完整,两个以上史实,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5分;总结认识4分。
示例:制度创新助推大国崛起(3分)
论述:大国崛起有赖于制度的创新。
(3分)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在殖民扩张中成为“日不落帝国”。
并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美国在独立战争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稳定了国内局势。
经过美国内战,强化联邦制,维护国家统一,最终在20世纪成为世界霸主。
(12分)
由此可见,大国崛起离不开制度创新。
只有坚持制度创新,才能保证国家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4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要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他们无畏无惧,争分夺秒救援受灾群众的事迹感天动地。
追溯历史,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为打破“中国贫油”的神话,石油大会战中国工人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献身,艰苦创业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正是靠中华民族中蕴藏着的这种精神,中国建成一个个大油田,被工人们称为“铁人”的是()A、邱少云B、邓稼先C、焦裕禄D、王进喜2、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①表明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②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③体现出中国建设者敢于超越前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④展现了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爱国主义信念和豪情。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2008年6月13日,为国际媒体所关注的海峡两会(海基会、海协会)领导人商谈顺利完成,正式达成两岸周未包机和大陆观光客赴台两项协议。
你知道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正式打破海峡两岸交往的坚冰是在哪一年()A、1978年B、1982年C、1987年D、1993年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这说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C、坚持互利互补原则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5、某班排演历史话剧《上甘岭》,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
他扮演的是()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6、下列举措直接推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①和平解放西藏②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③建立经济特区④修建青藏铁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目前世界上还有20℅~35℅以上的人处于饥饿之中,8亿多人面临着饥饿,导致这种贫困的根本原因是()A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 B、西方殖民掠夺和统治C、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D、独立后长期不稳定和战乱8、目前全世界发达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①亚洲②非洲③欧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③④⑥9、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到来,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表明我国()①计划生育成绩显著②人口问题基本解决③人口数量过多④人口形势依然严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我国正在进行的探月活动,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此项活动有利于()A、改善生活环境B、发掘新资源C、解决资源区域性问题D、提高资源利用率11、从1999年3月开始,北约打着“人道主义干涉”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持续78天的狂轰滥炸。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本文档包括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复历史知识并提前了解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选择题1. 十月革命是在哪一年发生的?A. 1905年B. 1917年C. 1949年D. 1976年答案:B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A. 法国对德国的宣战B. 英国对德国的宣战C. 德国对俄国的宣战D.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答案:D3.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军事家?A. 孙中山B.C. 曹操D. 鲁迅答案:C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被投放在以下哪两个日本城市?A. 北京和上海B. 香港和台北C. 广岛和长崎D. 东京和大阪答案:C5. 以下哪一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文化人物?A. 孔子B. 鲁迅C.D. 汉武帝答案:A第二部分:简答题1. 什么是文艺复兴?答案:文艺复兴是指在欧洲发生的一场涉及文化、艺术、科学、政治等领域的运动,标志着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时期。
2. 请简要介绍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1775年至1783年,是美洲英国殖民地与英国本土政权之间的战争,目的是为了摆脱英国的统治,最终美洲英国殖民地获得独立,并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3.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成立。
答案:中国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最早的社会主义政党,由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秘密组织成立。
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开端。
4. 请简要介绍印度独立运动。
答案:印度独立运动是印度人民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的一系列抗争活动,持续了几十年。
最终于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并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5. 请简要介绍古罗马帝国的兴衰。
答案:古罗马帝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但也经历了兴盛和衰落。
其兴盛时期表现为疆域扩张、法制健全、文化繁荣等,而衰落则主要受到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问题所困扰。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哪位皇帝进行了“焚书坑儒”?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2.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印刷术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著名的诗人?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5.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哪条路线?A.陆上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北方丝绸之路D.南方丝绸之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始于夏朝,终于清朝。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5. 中国古代的“焚书坑儒”政策导致了文化的大倒退。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是__________制度。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____朝,终于__________朝。
4.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贸易路线。
5. 中国古代的“焚书坑儒”政策是由__________皇帝实施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2.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3.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
4. 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5. 简述中国古代的“焚书坑儒”政策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请根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3. 请根据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考生须知:1 .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2 .全卷分为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
试卷共6 页,有两大题,25 小题。
3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4 .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试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属于其代表性文明成果的是A. 楔形文字、金字塔B. 《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遗址C. 凯旋门、万神庙D. 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2. 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样说,最主要是因为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A. 经济繁荣,大力发展耕地种植业B. 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C. 倡导平等,外邦人享有政治权利D. 军事征服,对外战争屡次获胜利3. 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①亚里士多德②但丁③达•芬奇④莎士比亚⑤孟德斯鸠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③④⑤4. 有人这样描述一位航海家:“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了美洲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但他‘发现’了新大陆,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同时也是一个功臣。
”这里的“他”与下列史实对应的是A. 带领船队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B. 绕过好望角北上最终到达印度C. 坚信地圆学说并三次横渡大西洋D. 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5.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