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
- 格式:pptx
- 大小:112.40 KB
- 文档页数:13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因此,“改”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能力和优良习惯。
近两年来,我尝试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不同层次,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作文的“改”字上下功夫。
正是这项措施,真正激活了学生思维、快速提高了作文水平。
具体操作如下:一、“争做好医生”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中,我发现尽管学生文章千人千面,但每次总有几种文病是共患、常犯的——这就是作文中的“顽疾”。
面对这些共性问题,我发动全体同学,共同出谋划策——“争做好医生”。
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先不着急将本次作文的“大疾”一一列出,而是先出示典型病文,让同学们开动脑筋、点明病因。
然后,集思广议、对症下药。
例:请同学们读病文片段(多媒体大屏幕显示)我班的王川同学活泼好动,尤其喜欢打乒乓球。
每次下课铃一响,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抢球台,大家都叫他“球迷”。
——摘自XX作文《“球迷”——王川》开头明确病因(学生思考、讨论后确定):叙事平淡,缺少生动细致的描写。
病因找到了,激发了同学们更浓的兴致,个个积极思考,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修改方案(限时五分钟)。
现摘录一则修改比较成功的:“五、四、三……”只见一同学乘老师不备,快速抓起球拍,腿成弓步,已做好了冲出去的准备。
“叮铃……”下课铃响起,他“蹭”的一声如离弦之箭射了出去。
瞬间,他已飞到了楼下球案前。
此时,他正坐在球台上挥舞着球拍得意洋洋地冲我们笑呢。
他,就是我们班赫赫有名的“球迷”——王川。
(大家将准确诊断出病因和修改精彩的同学推选为“文章好医生”,老师要及时大力表扬。
)其实,“争做好医生”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给学生自改提供一个蓝本。
活动一结束,马上提出自改要求:针对文中类似病症,给文章动动手术。
这样一来,学生改起来就有的放矢了。
然后由小组长推荐改的认真、出色的同学进行改前改后对比阅读,大家再一起评析、再做修改。
最后,上交自改作文,老师进行二次批阅,成功者大力表扬;欠佳者,予以指导或重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千锤百炼才是写作的全部很多人追求写文章时一气呵成的感觉,也有人拿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样句子来要求自己,希望能有灵感突然降临,一下子就能写出好文章。
一口气写出好文章当然是存在的,但实事求是地说,大部分人的文章并不是老天白给的,而是经过了反复修改、反复调整的过程。
写作是创作,任何一篇文章,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阶段。
文章从最开始的想法,变成提纲框架,再到草稿、初稿,最后经过修改、润色,反复打磨,最终才能形成作者和读者都满意的作品。
这个过程很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比喻做学问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写作也是如此,从最开始有想法要写文章,到不断雕琢,到最后完成,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修改文章的方法很多,每个人的方法也不一样。
有人喜欢先从小处着手,先改错字,错词,再通顺句子结构;有人喜欢通读全文,凭语感找到不通顺的地方;也有人喜欢按照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的结构,拆分开来看一篇文章。
但不管先后顺序如何,修改一篇文章都是从字、词入手,由文章的语言过渡到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所以在这一节中,除了讲语言的锤炼,也会从文章整体结构的角度说说如何打磨一篇好文章,使其呈现出最美的一面。
一、文章勘误错字是修改文章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尤其现在大家用电脑写作,用键盘敲出来的文字非常容易出现同音不同字的现象。
而现在一些网络用语,也会刻意使用一些错字,这更给文章勘误增加了难度。
比如悲剧,有人会故意写成“杯具”;胖子,会故意写成“胖纸”等。
除了这种常见的笔误,还有一些基础用法。
比如的、得、地的用法。
“的”一般放在名词之前。
比如“我的爸爸”“美丽的花”;“得”一般放在动词和副词之间。
比如“跑得快”“吃得多”;“地”一般放在副词和动词之间,比如“慢慢地跑”“深深地吸气”。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优秀作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优秀作文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内容,我将课余时间分享优秀作文素材,作文轻松拿高分。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世界不太真实,一不小心就迷失了自己,成为虚假的代言人。
――题记“同学们,作为你们进入初中后写的第一篇参赛作文,我想你们都可以看到这次比赛的重要性,而且这也是证明你们实力的一大机会,这篇作文的题目自拟,但是内容要与挫折有关……还有,文章一定要具有真实性。
今天星期一,我星期三收这篇作文,这么长的时间,已经够你们好好的写了,明白了吗?”老师在讲台上叽里呱啦的讲,似乎把这次参赛看的很重要似的。
“明白了~~!”虽然梦梦嘴里是这样跟着大部分同学回答的,可是她却一点也不明白。
梦梦不同于别的女生,梦梦的语文不太好,但是数学却好的出奇,是语文老师眼中的败类,数学老师眼中的尖子,所以每次一到写作文,梦梦的头就一阵一阵的晕,只构思就要花梦梦30多分钟,再加上“写作”的时间,梦梦几乎需要2个小时左右。
例如现在的梦梦,头就痛的不得了,因为老师又要叫写作文了,还是参赛作文。
梦梦手托脑袋,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天花板,似乎天花板上面有一篇关于挫折的很好的文章,但是事实真明,天花板上面真的什么都没有,而这梦梦的写作灵感也正如空白的天花板,她甚至连要写的什么都不知道。
30分钟过后……梦梦绞尽脑汁,可还是不知道要写什么,梦梦甚至开始埋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要有作文这个东西。
于是,梦梦像平时一样,从书柜那排大小不一的作文书中随手拿出一本,然后开始在目录中查找有关挫折的题目。
30分钟又过去了……梦梦从一大堆的优秀作文中找出了一篇比较贴近于自己生活的文章,大概讲的是一个女孩在父母离异后,非常的自卑,最后是怎么在另一篇文章的启发下,战胜挫折,最终走出阴影的。
因为梦梦是生在单亲家庭,只不过梦梦从来不自卑,不过为了交差了事,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1小时过后……梦梦放下手中的笔,如释重负的呼了一口起,满意的看着怎么这篇名叫《感谢挫折》的文章,心想,这回一定可以过关了,梦梦看着这篇作文不禁“咯咯”笑出了声来。
星期三,下午。
“梦梦,老师叫你去办公室。
每篇论文的成型都经过不断的修剪与调整。
学术论文是比较讲究严谨的,所写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有逻辑科学性。
成功发表论文是一个结果,过程才是真正考验人。
论文的发表要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从确认主题、查阅文献、科研试验、撰写论文、修改润色到最后的投递发表。
而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修改是对于一篇初稿论文进行升华提高发表几率的重要步骤。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修改自己的论文呢?以下为大家提供三个方向,方便大家修改自己的论文。
1.修改材料主要指对论文引用的材料增加、删节或调整; 材料是文章中的“血肉”,它是证明观点的论据,是论点成立的依托。
那么对选用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必要,即选用说明观点的材料;二是真实,即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实际,准确可靠;三是合适,即材料引用要恰当,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在修改论文中,要看引用的材料是否确凿有力;是否有出处;是否能相互配合说明论点;是否发挥了论证的力量;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具有说服力。
要把不足的材料补足,要把空泛的陈旧的平淡的材料加以调换;要把不实的材料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坚决删除。
修改材料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查核校正,即先不考虑观点、结构、语言,只查核材料本身是否真实、可信、准确,包括对初稿中的定律、论断、数据、典型材料、引文出处等进行核对,发现疑点和前后矛盾的地方,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如果引用了经典作家的话,如有条件最好核对原文,把一切失误、失实和有出入的材料给予删除或改写准确,保证论文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材料的真实性是论证论题的最基本条件,对于不实的材料,引用只会造成论文的不真实,虚假。
第二步,根据论证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增、删、调。
对于缺少材料或材料单薄、不足以说明论点的,就要增补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新材料,使论据更加充实,使论证变得更充分有力。
对材料杂乱、重复,或材料与观点不一致的,则要删减,以突出观点,不能以材料多而取胜,应以适度为佳。
对于陈旧、一般化的材料,则要进行调换,换上更合适的材料。
素材一【画面描述】画面上,一个身着制服夹着公文包的执法人员提着一只从标有“制假售假”字样的螃蟹身上折断的蟹钳作为惩罚(罚款),得意洋洋地走了,而那只被处罚的螃蟹心存侥幸,心里想着“元气未伤,咱照样横行”。
【寓意点评】讽刺了某些执法者治标不治本的处罚行为,揭露了制假售假者目无法纪的嚣张气焰。
素材二吴锦泉:高节卓不群【颁奖辞】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吴锦泉是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如今他年过八旬,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他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2010年8月,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就这样一点点攒,一次次捐,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这位老人累计捐款37 000多元。
【速用示范】话题一:持守。
一把刀,一条凳,一辆自行车,伴随着一位老人走过了无数个日夜。
那一张张褶皱的旧币,一枚枚磨刀换来的硬币,都在无声诉说着这个老人对一个“善”字的持守。
他就是吴锦泉,一个靠磨刀维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善事的老人。
话题二:重塑老人口碑。
现如今,人们对老人这个群体似乎颇有微词,我们时常听见类似“坏人变老了”的论调,但磨刀老人吴锦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人们对老人的偏见。
他是善良的老人,他是朴素的老人,他是高尚的老人,他是民族的灵魂,他让我们看到,最美不过夕阳红,这样的老人,令我们敬佩![走进现场]一、阅读《走进“快乐大本营”》,把原文和改文作比较,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改?你能不能把它改得更好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段,“被”字必须删去,因为“被入选”有语病;“收视率颇高的卫视”改成“湖南卫视”,更具体准确,也更规范。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学会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修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写作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文章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修改,提高文章质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篇优秀文章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修改的重要性。
2. 教学活动一:了解修改内容(1)教师展示一组文章,让学生对比分析,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2)学生分享修改意见,教师总结并板书修改内容:主题、结构、语言等。
3. 教学活动二:学习修改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文章修改,如:内容丰富度、逻辑顺序、语言表达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修改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教学活动三:实践修改(1)学生自行选择一篇习作进行修改,可以邀请同学或老师给予指导。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修改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5. 教学活动四:展示成果(1)学生将修改后的文章进行展示,分享修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全班同学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并进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文章修改的方法掌握程度、修改过程中体现的写作能力、文章质量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2. 辅助材料:优秀文章示例、修改方法指导文章、写作技巧相关资料等。
3.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挑选合适的优秀文章示例,准备修改方法指导文章和写作技巧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提前完成一篇习作,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修改。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为改一字返百里》读后感今天,我们学习了《为改一字返百里》这篇文章。
它讲的是唐代诗人任蕃,有一次去浙江巡察,路过天台山中子峰时,触景生情,在僧房的寺壁上题写了一首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锋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平竹房。
写完后,他便告辞而去。
一路上,他反复吟咏品味所题诗句,突然想到,“一江水”改为“半江水”更好。
这样描写景色更确切,因为江边高峰耸立,月色只能照半江而不能照一江,再则“半江”能显示出半是清辉,半是幽暗,明暗相辉,更富诗意。
这时,他已经离开题诗的地方有一百多里地了。
为了使诗句更佳,他不顾百里之遥,返回改诗。
从此,“前锋月映半江水”的名句和诗人《为改一字返百里》的历史故事便流传开了。
为了颂扬任蕃“百里改字”的严谨精神,后人又在任蕃的题诗壁上题写了两句诗:“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
学习了这篇文章,使我深受教育。
特别是诗人“为改一字返百里”那严谨的治学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以前,我每写完一篇文章,从不认真进行修改,急急忙忙抄写一遍,就算完事了。
有一次上作文课,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作文题,我急忙写完,连再看一遍也没有,就提前15分钟第一个交了卷。
第二天,作文发下来了,满分30分的作文,我只得了21分。
而最后一个交卷的马琦同学,却得了29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当然是我没有认真修改的结果。
通过学习《为改一字返百里》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以后,我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仔细阅读,认真修改。
文章要最少读三遍,首先,看它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引用的材料是否恰当;其次,要把文章中的错别字、用得不恰当的词语,以及病句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都改正过来;第三,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充实,使文章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条理。
因为我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严谨的学习态度,才能写出好文章。
2004年元月16日。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一个好的素材只有通过具体语言表达,并通过反复的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小学生习作也是如此,作文自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就像雕刻一件玉器,只有精雕细刻,才能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养成自改作文的能力是终身受用的。
”古人也这样提示:“作十篇,不如改一篇。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自主修改作文呢?一、激发自改兴趣兴趣是知识之舟,是促进求知的巨大动力。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就会自觉地把心思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兴趣呢?1、名人炼字的典故入手。
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是如何锤炼而成的?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又是如何推敲出来的?学生听了炼字的故事,兴趣盎然,修改作文的动机就活跃了,从中受到感染、体味“改”的美妙,迁移默化地萌生“改”的兴趣。
2、少修改多启发。
教师在作文批改时要多承认学生写的内容,尽量少改动一些;注意启发,而不要包办代替,发挥好启发诱导的外因作用,切忌通篇开花地批改,从而使学生丧失习作的信心。
其实,传统的作文评改观念和做法均是由教师一手包揽,即所谓的“精批细改”,“篇篇见红”,结果费时多而收效底;对在批改上可以降低标准,这对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大有益处。
3、佳作赏析。
每次作文讲评,教师可择其中佳作,胸怀珍爱之意,口溢赞美之辞,当众边读边析,尽情赏析,津津乐道。
实践证明,这样做对小作者是巨大的奖赏和鼓励,甚至可能成为培养未来作家的契机,以此激发学生产生自觉修改作文的动机。
二、自改步骤《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这对作文批改方法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对习作进行合理修改升格成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蓝田日暖,璞石生烟,美玉虽丽质天成,但仍需发掘雕琢,去除尘渣,方能现出夺目的光华。
何况是习作?即使发诸真情,用心描述,采离奇经历于脑海,述少年志气于笔端,也难免逞一腔意气,或在布局谋篇、或在构思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存有缺失。
如何既立足全篇,又着眼细节,对习作进行合理修改,精雕细琢,升格成文呢?方法指津一篇习作完成,初读起来,文从字顺,叙事清楚,结构完整,情感真挚,但细细推究,或许会发现仍有些许不尽如人意之处。
诸如构思欠精巧,情感不深沉,更不用说语言表达方面生硬累赘的问题了。
那么,应从哪些方面修改,使文章升格,得到一篇令人满意的佳作呢?(一)完善构思,优化叙事构思要巧。
如果一篇记叙文读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一览无余,就会让人觉得如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平平而过,索然寡味。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人叙事达不到冲击读者心灵的效果,与缺乏巧妙的构思有直接关系。
叙事平淡的记叙文,可从构思方面修改,尽力使文章结构巧妙,或悬念迭起,或开合有致,或抑扬分明,或虚实相生。
请看示例:总觉得未来离我好远,可时间转瞬即逝,眨眼间高考就临近了。
当尘埃落定,不知那时的我,该何去何从?进入高三以来,学习成绩一直欠佳,心里很恐慌,像我这样一个一无所长的人,除了读书也别无选择。
看着父母知道我的成绩后不是责备而是鼓励的神情,我心里更加难受。
如果他们骂我一顿,或是打我一顿,我心里还好过些。
那次,学校举行高三年级家长会,我是极不愿意我爸来的,我不愿看到他拿着我的分数条沉默不语,我也不愿他一个人爬四楼四处寻找我的教室,我说不清楚是怎样的复杂情绪,总之,不愿他来到学校。
爸爸参加了家长会。
会后当我打开爸爸留下的信封,看到他写的再普通不过的话,我落泪了,这泪里,是感动,是心酸,更是自责。
爸爸说:“今天我来开家长会,听了你老师的讲解,我很感动。
你辛苦了,作为爸爸,你付出的许许多多我真没有了解,因我们家中贫困吧。
作文教学:议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明确并具体地表达观点,然后,扣住观点关键词的内涵从不同侧面或不同层面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
从当前语文写作测试的形势看,高考比较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之一就是,论述分析的语言逻辑能力。
其实,语言表达的逻辑关系是论述阐释的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要素。
我们在论述一个观点的时候,梳理清楚这个观点相关的要素及其关系,十分重要。
如何梳理清楚中心论点的相关要素及其关系呢?我们提出了抓住并理清中心论点“关键词”的意义及其关系的基本思路。
这个思路弄清楚了,我们的分析论述就会既有内容,也有层次。
而在写作中如何扣住关键词并在文中予以突显,就十分关键。
今天推荐的这二篇习作,在扣住“关键词”分析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的借鉴。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教师说: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用不着和别人比较。
活出自己的色彩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一位企业家说:我们经常拿自己最好的产品和别人最好的产品比较,我们是在比较中进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比或不比,主动权在你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人也不会拥有一模一样的双手.同一事情总会存在着对立的观点.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对问题的见解自然各有表述.正如诗人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用不着和别人比较.活出自己的色彩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其实这样的感叹,中国各朝各代的文人骚客都有,他们不屑与呼风唤雨的大官重臣比权量力,他们坚持自己处世原则,图的是心安理得.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比肩”于官场,隐居山水之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写出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句子,若不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怎么会有如此宁静淡泊之心境.我想他是有桃花源的,不在这茫茫红尘中,只在他“落英缤纷”的心田里.林徽因说:“真正的安静,不是远离城市的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古往今来,不与别人攀比,只问内心,单纯追求自我价值的名人数不胜数.最终也都获得了自己领域的成功.不比,是一种人生途径.有人说:“我们要常拿自己与他人比较,发挥自己的长处,改善自己的缺点.”《论语》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充分证明了在比较中我们能反思、进步.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就是一位酷爱“比”的女强人.她自小在学校里成绩拔尖,几乎都是第一,哪怕是由于生病导致她下降到第二,她也会鞭策自己在下一次考试中获取第一.乔布斯的苹果也是从残酷的比较中不断创新的.不比较,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正如冰心所言:“你在角落里孤芳自赏,你的世界便小了.”比较,或许是永远向上的车轮,它来自于内心原始的一种驱动力,促使你超越对手,超越自我,让你或产品成为你自己都想像不到的优秀.比,也是一种人生途径.比或不比,这是你的一念之间.一念执着,决定你以后的高度.比或不比,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许一个是秋天般娴静恬适,怡然自得;或许一个如夏天般炽热浓烈,酣畅淋漓.但你的人生节奏只有你自己能把握.或轻慢如高山流水,浅吟低唱;或急促悦耳,热情奔放.但我想在学习或事业方面我们应当比.一般的时候,和自己比进步;好的时候,与强者比能力.在生活方面我们应当不比,你是你生活的主宰者,每份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当然生活是多元的,你可保持自我、活出本色;也可知己知彼、比出精彩.但人生即选择.比或不比,主动权在你.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
文稿草就之后,须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地搞好修改。
因为一遍写出的稿子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不少问题是在修改中发现和订正的,不少内容是在修改中充实和完善的。
即使起草时字斟句酌,也毕竟只是一时之功力,一人之智慧,仍要进行反复修改。
只有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才能成为精品。
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不成器。
”“文字频改,工夫自出”。
修改一遍,就会有一次提高。
有人说:“一成文章半成改”,有的甚至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很多名人都很注重文章修改。
曹雪芹著《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列夫.托尔斯泰一部《战争与和平》竟然重写了8遍!《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一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名著,也都是作者花五六年的时间,几易其稿,经过逐章逐节逐段逐句反复修改,用笔蘸着“心血”写成的。
古人在语言艺术上非常注重“炼字”,主张“意胜”,要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越是名家,越不肯放过对自己语言的铸炼,像白居易作诗后先征求老太太的意见,欧阳修把稿子挂在墙上边读边改折腾不少日子。
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先用“到”字,再用“过”字,又换“入”、“满”等10余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字。
一个“绿”字使春风有了颜色。
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但是举世公认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还是一位旷世少有的文学巨匠和语言大师,他就特别注重文章的修改。
他的七律《登庐山》开头两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开始用的是“盘”字,发表时主席改为“旋”。
既与出句“飞”相呼应,“旋”更突出动态,“四百旋”比“四百盘”生动多了,更把庐山写活了。
反复修改之后,要提前把讲话稿送到领导手中,以便于领导查漏补缺,提前熟悉讲话内容,充分准备,从而使讲话达到预期效果。
好作文都是修改出来的名句
当然,下面是几段更加口语化的句子,每一句都以自然、流畅
的方式表达了“好作文都是修改出来的”这一观点:
嘿,你知道吗?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背后可都是经过无
数次的修改呢!就像你炒菜,得反复试味,才能做出绝味佳肴,文
章也得反复打磨,才能让人回味无穷。
说实话,写一篇好文章,真的得靠“磨”。
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得仔细琢磨,看是不是最贴切的。
修改,就是让文章从“普通”
变“惊艳”的魔法。
你知道吗?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
不是随便写写就能出好文章,得一遍遍改,改到连标点符号都完美。
就像种花,得耐心浇水、施肥,才能开出美丽的花。
讲真,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别怕麻烦,多改几次!修改就像照
镜子,让你看到自己文章的不足,然后一点点改进。
这样,你的文
章才能越来越精彩。
别忘了,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
别嫌麻烦,多改几次,你的文章就会像经过打磨的宝石,越来越闪耀!。
十五、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会修改作文【习作要求】1、能发现习作中的问题,知道从哪几方面修改。
2、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
3、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篇作文草稿。
【教学目标】1、检查、发现习作中的问题,懂得从哪几方面修改习作。
2、学习、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
3、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篇作文草稿。
【教学重点】1、懂得从哪几方面修改习作。
2、学习、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
【教学难点】1、知道从哪几方面修改习作。
2、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
【教学过程】一、快乐比赛,激发兴趣。
1.师:快乐作文,快乐成长!欢迎同学们进入我们的快乐课堂!幻灯1 ——欢迎进入快乐课堂2.让我们先来一个比赛——找茬大王。
请大家读《无聊的星期天》,找出里面的错误并修改,看看谁最聪明,找出的最多,改得最好!幻灯2 ——《无聊的星期天》3.学生自主修改。
4.集中修改,订正。
二、快乐导入,明确任务。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刚才就是针对问题作文进行修改。
你能检查、发现习作中的问题,并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篇作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修改作文。
幻灯3——课题《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三、快乐欣赏,学习范例。
1.让我们首先欣赏《墨池的启示》,看看作者是怎样修改文章的吧!幻灯4~8——例文《墨池的启示》2.学习修改。
(师生共同进行)3.对这篇习作,你有什么看法或评价?幻灯9——我的评价四、快乐学习,获得方法。
1.师:从这篇习作中,你学到了哪些修改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根据刚才的学习,看看怎样修改习作吧!幻灯10——修改习作的方法A、推敲文字。
语言文字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要想语言文字能够准确、完美地表达思想内容,就得进行语言文字的推敲。
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都要舍得进行删、改、调、换、补,达到两个要求,一是准确,二是生动。
B、调整结构。
它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如段落层次的安排,过渡照应的设计,开头结尾的处理等。
一般说来,作文的段落层次要独立完整,段落不能太长,更不能一篇文章总是“老三段”。
名师中考作文写作指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如何修改润色导读:巴金说:我愿意做一个“写到死,改到死”的作家。
这是因为巴老深谙“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的道理,所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只有对作文的修改有了深切体验,才会真正明白写作的真谛。
一、文章为何修改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都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
鲁迅曾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鲁迅创作散文《藤野先生》,先后改动了90多处才最终定稿。
原标题为《吾师藤野先生》,后改为《藤野先生》,因为“吾师”和“先生”重复。
曹雪芹写《红楼梦》, 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写作时间达五年之久,在这五年里,他重写八遍,誊抄了七遍。
高尔基说:“托尔斯泰把本书的校样看到七次之多,而且每次都是改得差不多等于完全重写。
”由此可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
二、文章修改什么修改的内容:一、言;二、意。
言,指言辞和表达。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包括字词句段以及标点运用等内容。
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在立意正确之后,主要关注立意和内容的关系。
三、文章怎样修改(一)修改的路径(顺序)由意到言:意是灵魂,言是骨架和血肉。
意是统帅,决定着内容和表达。
只有“意”正确了、恰当了,“言”的修改才能有依据,有效果。
修改“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意”更鲜明、更突出。
(二)修改的具体方法1.意的修改立意正确、观点鲜明,最好做到立意深刻、新颖。
2.言的修改言的修改包括字词句段以及标点运用。
字的修改问题对于初三的大部分同学来说,出现错别字的情况较少。
标点符号的运用是个常识问题,如果注意了引号、分号的用法以及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以及夹引的问题,我们在标点运用上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词语、句子和段落的修改是主要问题,我们该如何修改呢?请看下面的习作片段。
(1)词语的修改①注意用词准确,如“但我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对寒冷的反映”中的“反映”应改为“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