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四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4 KB
- 文档页数:1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导入:你还记得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那时候学生入学要先拜孔子(没有孔子牌位,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其次才向老师行礼。
是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呢,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并称“孔孟”。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1).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
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下面是一节语文活动课的过程设计,请按要求答题。
走近孔子和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读书报告会①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②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可选择以下话题:a.孔子和孟子所处的时代。
b.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c.孔子的弟子和门人。
d.《论语》和《孟子》的简介。
e.孔子、孟子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f.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规模及藏品等情况。
③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
④语文教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
(1)请给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能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就是被推荐的代表,请概述你发言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孟子和孔子的社会思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的修身,交友都对我们后人有很深的影响。
中国孟子和孔子的礼仪对社会起了很大的影响。
(意对即可)②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
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孟子也非天生的圣人,他也有过性格不稳定的幼年,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
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
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
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常识及名篇名著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答案】 C【解析】【分析】C.错误,对联尾字为“仄起平落。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
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______①______(清幽平淡雄浑激昂)为上。
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
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
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
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
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
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______②______(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1)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清幽平淡取长补短B. 清幽平淡相得益彰C. 雄浑激昂取长补短D. 雄浑激昂相得益彰(2)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A. 笔走龙蛇B. 高山流水C. 博览群书D. 落子无悔【答案】(1)B(2)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
综合性实践活动_综合性学习活动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孟',去更多地了解一下他们吧。
(1)搜集"孔孟'名言。
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名言。
不得使用示例(2分)示例:不耻下问(孔子)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论辩"孔孟'思想(3分)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儒家思想今天遇到了无比强劲的对手。
"孔孟'思想还有存在的依据吗?请以正方身份参与辩论,表明你的观点并举例分析。
反方:"孔孟'思想糟粕多于精华。
其宣扬的中庸之道缺少创新和进取精神,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为封建统治者的剥削行为制造了理论依据。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6.(5分)(1)(2分)示例: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1分)(写出一句就可给分)(2)(3分)示例:孔孟思想在现代依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1分)。
那些标示我们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舍生取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分)等对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具有典型的意义。
第23课《<孟子>三章》分层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畎.亩(quǎn)孙叔敖.(áo)法家拂.士(fú)B.拂.乱(bì)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C.域.民(yù)百里奚.(xī)富贵不能淫.(yín)D.傅说.(shuō)衡于虑.(lǜ)空乏.其身(f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词读音。
A.拂.士(fú)——bì;B.拂.乱(bì)——fú;D.傅说.(shuō)——yuè。
故选C。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A.丈夫之.冠也往之.女家。
B.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D.居天下之.广居三里之.城。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助词/动词,到;B.从/在;C.违背/同“弼”,“辅佐”之意;D.两句中的“之”均为助词“的”;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 B.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A【解析】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助词,的;C.动词,到,往;D.代词,代城;故选A。
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恒过. B.劳.其筋骨C.必先苦.其心志 D.空乏..其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
A.名词活用为动词,过错,过失;B.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D.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故选A。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往之女家。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四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是我们曾经经历的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也许这次活动,已成为难以磨灭的生命印记,成为我们享受生活快乐的一种体验,请依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本次活动语文老师让你设计活动方案,请你补充完整下边的设计。
活动目的:_____________ 。
活动准备:_____________ 。
活动展示过程:开班会汇报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总结:请语文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
2、[孔孟小档案]在活动准备阶段,老师给你们小组分配了两个课题,请完成:(1)简介孔孟:A.孔子:___________ B、孟子:___________ (2)了解孔子弟子和门人:我们通常说孔子有弟子___ ,其中最突出的有___ 人,如___ 、___ 、___ 。
答案示例:三千、七十余、子贡、曾参、颜回3、[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4、作为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以何种形式汇报交流各小组的活动成果,写出你的打算(不少于两种)。
______________5、为了开好本次班会,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开场白,你打算该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6、在互动交流过程,同学们开展了孔孟知识抢答,试试看你能否抢答出下列问题。
”,其思想的保守方面是“__ ”,其思想的精华是“__ 论,孟子思想的核心是“__ ”学说,即“民贵君轻”。
②说出《论语》中的成语四个:____ 、____ 、____ 、____ 。
③《孟子》中成语也很多,请说出两个:____ 、____ 。
④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请分别举一个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传说故事。
_________【答案】1、活动目的示例:让同学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推荐五篇)第一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二.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
(8分)【孔孟小档案】为了让我们走进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先哲,为了让他们的思想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代人心中,一、孔子名字,时期国人。
《论语》是一部记录老师组织我们上了一节“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综合性学习课。
()的著作。
①课伊始,老师让我们展示交流各自为本次活动拟写的对联似的探究主题。
孟子名字,时期国人。
《孟子》是一部记录你拟写的探究主题是:。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著作。
二、成语精选:《论语》中的成语精选《孟子》中的成语精选:三、【品读名言】并写出你对某一名言的思考。
孔子哲理名言《孟子》名句精选【典型题例】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8分)在过去的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则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历史上一向以“孔孟”著称。
孔子和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九年级某班正在开展以“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拟写对联】同学们以对联形式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个主题,请补写下联。
(2分)走近千古圣贤,示例:敬仰百世智慧学习儒家文化(2)【充实内容】补充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
(2分)A.介绍孔子和孟子的生平。
B.说说孔子孟子的名言C.读读孔子孟子的思想D.议议孔子孟子的魅力。
评评孔子孟子的故事(3)【讲述故事】分别写出一个与孔子、孟子相关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杏坛讲学”“韦编三绝”等。
孟子:“孟母三迁”“断织督学”走进孔子孟子,了解儒家思想;了解儒家思想,传承传统文化;学习儒家思想,缅怀孔孟先哲②本次综合性学习有一个向同学们进行“孔子孟子知多少”的调查。
请你根据已有的信息,填写下面调查方案的空白部分。
A、; B、实施调查了解,做好具体记载; C、归类调查结果,梳理主要信息; D、。
综合性学习新题赏析题一:1、清明节期间,学校小记者进行了一些相关采访和报道。
请你根据下面三则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为校刊写一段简要介绍清明节的文字。
要求:(1)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不超过100字。
【材料一】某高校民俗专家采访记录(片段):清明是中国传统的扫墓节。
长期以来,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先,通过扫墓、祭祖,寄托对已逝亲人的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
【材料二】校刊4月5日讯清明内涵更丰富,追怀先烈成风尚。
在某公墓,前来祭奠革命英烈的市民络绎不绝。
来自密云的一对夫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先带着孩子拜祭了爷爷奶奶,然后就赶到这里,缅怀先烈,感受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三】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地区的民政部门和公墓陵园都开设了专门的祭祀网页,人们可以在网页中,为已逝的亲人献花、点烛、留文,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
除网上祭奠外,社会公祭、家庭追思等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
2、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1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
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
题二:1、根据下列句子提供的信息,写一段介绍“飞行板”的文字。
要求:(1)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不超过70字。
①“飞行板”是由水上运动爱好者、法国的弗兰基·萨帕塔研制而成的。
②在“飞行板”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像海豚那样在水中快活玩耍。
③这种装备需使用者将双脚绑在一双特殊的鞋子里。
④这一双鞋附有一个很大的喷水器,用以提供上升力。
⑤使用时,双手要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
2、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
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有木有”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50字左右。
题三:初三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对他们的思想和主张有初步的认识,并从中汲取营养。
2.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概括资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写一篇议论文。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关于第一项活动1.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成员每人负责做两三个问题,然后小组在一起讨论、完善,最后把成果提交到班里,班里举行一个汇报、交流会,看看哪个小组在哪个问题上做得最好。
这样,个人主动性既得到发挥,合作与竞争的精神也有所体现,而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丰富的知识,为进入下一个活动打下了基础。
2.要注意让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然后用自己的话就某个问题写一段文字。
关于第二项活动1.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尚低,加之对学生来说,《论语》《孟子》文字浩繁,教师可以先把《论语》《孟子》进行一番筛选,然后将适量的、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段提供给学生。
2.学生可以仅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段,找出其中现在还在使用的成语;也可以翻查成语词典或成语故事集之类的工具书,找出出自《论语》或《孟子》的成语。
然后,解释这些成语原意,再解释它们在今天的意义,由教师或语文水平较高的两位同学加以汇集、整理,每一条词语谁解释得最准确,要注上这位学生的名字。
最后,将结果在班上展示出来。
3.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段,有条件的也可以翻查《论语》《孟子》全文,再根据某些篇章或某些段落,从中提炼出一个小论题。
论题角度不必太大,也不必太专业化,如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孔子谈孝道、孔子对富贵的态度、孔子怎样评价自己、孟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孟子谈治理百姓、孟子对当时统治者的态度等等,均可作为论题。
确定题目后,围绕着题目谈对孔子或孟子有关思想的理解及评价,以文字形式提交到小组里讨论,然后小组里推举出代表参加班里的汇报、交流活动。
关于写作练习写作练习主要是建立在第二项活动中第二小项活动基础上的,不过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采用其他活动的成果,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论据更丰富,论证得也更充分。
相关课外阅读一、成语精选《论语》中的成语精选:欲速不达《子路》温故知新《为政》尽善尽美《八佾》不耻下问《公冶长》举一反三《述而》废寝忘食《述而》任重道远《泰伯》杀身成仁《卫灵公》察言观色《颜渊》各得其所《子罕》分崩离析《季氏》道听途说《阳货》巧言令色《学而》见贤思齐《里仁》文质彬彬《雍也》怨天尤人《宪问》《孟子》中的成语精选: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梁惠王章句上》揠苗助长出类拔萃《公孙丑章句上》为富不仁一傅众咻《滕文公章句上》自暴自弃好为人师《离娄章句上》左右逢源夜以继日《离娄章句下》集大成者金声玉振《万章句下》一曝十寒专心致志《告子章句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言近指远同流合污《尽心章句下》出尔反尔《梁惠王章句下》绰绰有余《公孙丑章句下》自怨自艾《万章句上》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二、名句精选孔子哲理名言人生态度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做人格言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名句精选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综合性学习活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素材备注学校:内蒙临河区金川学校执教:于春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人。
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
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论语》对日本、朝鲜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据统计,日本现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
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创业者”的涩泽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
所以说,《论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
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成语精选《论语》中的成语精选:欲速不达《子路》温故知新《为政》尽善尽美《八佾》举一反三《述而》不耻下问《公冶长》废寝忘食《述而》任重道远《泰伯》杀身成仁《卫灵公》察言观色《颜渊》巧言令色《学而》见贤思齐《里仁》怨天尤人《宪问》《孟子》中的成语精选: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梁惠王章句上》出类拔萃《公孙丑章句上》为富不仁自暴自弃左右逢源夜以继日《离娄章句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言近指远同流合污《尽心章句下》二、名句精选孔子哲理名言人生态度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古代文化常识复习题古代文化常识复习题1、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D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2、在下面几种语境中敬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语境:①麻烦别人②请人改文③求人原谅④请人批评A、打扰斧正包涵指教B、劳驾打扰赐教斧正C、包涵打扰赐教指教D、包涵打扰赐教斧正3选择题:对下列诗句所表明的节令,按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 )(1).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A.(3)(1)(2)(4)B.(1)(3)(2)(4)C.(2)(3)(1)(4)D.(4)(3)(1)(2)4、下列地支与其十二生肖配对正确的是( B )A、子——兔B、巳——蛇C、酉——猴D、申——鸡5、“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 )A、口吃B、好说谎C、喜欢骂人D、喜欢无病呻吟6、“耳顺”代指什么年纪?( C )A、四十岁B、五十岁C、六十岁D、七十岁7、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 A )A、梅兰竹菊B、梅松竹兰C、梅荷兰菊D、梅荷竹菊8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 D )1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A 2 4 1 3B 4 2 1 3C 1 2 4 3D 4 2 3 19“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指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寒食节)10.庆阳的香包闻名全国,有人撰写一副对联赞扬它。
语文综合活动练习题《走上辩论台》综合活动训练题:在《走上辩论台》这一次活动中你参与了什么角色?有什么收获?答:《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训练题:1、毕业在即,请你给你的老师写一句离别赠言,尽可能展示个性,简短深刻,富于感情。
答:2、毕业在即,请你给你的一位同学写一句离别赠言,尽可能展示个性,简短深刻,富于感情。
答:《青春随想》训练题写一句有关“青春”、“理想”的格言。
答:《好读书读好书》活动训练题:1、班里要举行“与书籍结伴而行”的读书报告会,你能向同学推荐一本中外名著吗?写出名著名称和内容梗概。
答:2、写一句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答:3、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名著,介绍主人公历经磨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迹。
答:《关注我们的社区》活动训练题:1、“非典”袭击我国,使人们不得不提高警惕,全民动员消灭不文明现象。
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向你所居住的社区居民呼吁,从我做起,人人行动起来,讲卫生、消灭不文明现象,建设一个文明的社区。
答:2、假如在你们居住的小区的花坛草坪里竖立一个公益广告牌,请你拟一句广告词。
答:《微笑着面对生活》活动训练题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人问中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同一个问题:你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怎么办?中国人说,“给他一棒子,干掉他”;美国人说,“送他一个美女,让他意志消沉”;日本人却说,“怎么办?当然是和他成为好朋友,并加倍努力赶上他”。
结合《微笑着面对生活》语文综合活动课中你的学习体会,谈谈你对于“竞争与合作”的看法。
答:《脚踏一方土》活动训练题1、你调查到我国现有土地资源存在哪些问题?答:2、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增长和粗放的增长方式,使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状况愈趋严重。
通过这次活动,你调查到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你至少写出两点。
答:3、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几点科学用地的建议。
答:《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语文综合活动训练题:1、通过开展《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语文综合活动,你对金钱的合理使用有什么看法?请联系青少年实际来谈谈青少年正确面对金钱的重要意义。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是我们曾经经历的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也许这次活动,已成为难以磨灭的生命印记,成为我们享受生活快乐的一种体验,请依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本次活动语文老师让你设计活动方案,请你补充完整下边的设计。
活动目的:_____________ 。
活动准备:_____________ 。
活动展示过程:开班会汇报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总结:请语文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
2、[孔孟小档案]在活动准备阶段,老师给你们小组分配了两个课题,请完成:(1)简介孔孟:A.孔子:___________ B、孟子:___________ (2)了解孔子弟子和门人:我们通常说孔子有弟子___ ,其中最突出的有___ 人,如___ 、___ 、___ 。
答案示例:三千、七十余、子贡、曾参、颜回 3、[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 4、作为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以何种形式汇报交流各小组的活动成果,写出你的打算(不少于两种)。
______________ 5、为了开好本次班会,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开场白,你打算该如何设计? ______________ 6、在互动交流过程,同学们开展了孔孟知识抢答,试试看你能否抢答出下列问题。
”,其思想的保守方面是“__ ”,其思想的精华是“__ 论,孟子思想的核心是“__ ”学说,即“民贵君轻”。
②说出《论语》中的成语四个:____ 、____ 、____ 、____ 。
③《孟子》中成语也很多,请说出两个:____ 、____ 。
④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请分别举一个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传说故事。
_________ 【答案】1、活动目的示例:让同学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
活动准备:确定活动主题并进行活动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安排各小组活动内容。
…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答案(本题在答案的第三页)… 5、示例: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个星期来,我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和请教老师,搜集了有关孔子、孟子的大量资料,并精心编排,今天在这里展示我们的成果,请老师多多指导。
6、仁、礼、知、性善、仁政②示例:温故知新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杀身成仁③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取义④示例:孔子:周游列国孔子韦编三绝
孟子:孟母三迁三断机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