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生产中的垫料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公母混养周龄性重(g)1 1652 4053 7354 11505 16256 21457 26758 32159 371010 4180 (g)每周累积1251441442402984413304859264157071633475935256852011863754530138251365401648678449517498533470195910492料肉比每周累积1.15 0.871.24 1.091.47 1.261.70 1.421.97 1.582.28 1.752.61 1.923.05 2.113.53 2.304.17 2.51爱拔益加肉鸡饲养管理手册肉鸡的饲养方式,最普遍的是采用厚垫料地面平养法。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少,适合于一般农户。
缺点是单位建筑面积的饲养量较少,此外肉鸡直接接触粪便,容易感染由粪便传播的各种疾病,舍内空气中的尘埃也较多,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等疾病。
肉鸡的特点1、肉鸡有很高的生产性能,表现为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周转快。
现以爰拔益加肉鸡为例介绍肉鸡的生产性能见表1。
表1爰拔益加肉鸡生产性能每周增重耗料量(g)1170130148148 1.140.87 2420250306454 1.22 1.08 3775355515969 1.45 1.25 412204457391708 1.66 1.40 517355159992707 1.94 1.56 6231057512903996 2.24 1.73 7289558514755472 2.52 1.89 8349560017987270 3.00 2.08 9405055518839153 3.39 2.26 104580530211411267 3.99 2.46母鸡3695305454883 1.49 1.27 410803856731555 1.75 1.44515154358692424 2.00 1.60 6198046510813505 2.32 1.777245547513074812 2.75 1.968293548014986310 3.12 2.15 9337043516437953 3.78 2.36 10378041017249677 4.20 2.56表2周体重增长倍数(二周间体重比) 与各周平均日增重从表中可知,肉鸡在短短的56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 克左右长到3000克以上,八周间增长70多倍,而此时的料肉比仅为2.1:1左右,即平均消耗二斤多料就能长一斤体重,这种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其它畜禽不能相比的。
2019年第10期今年1月份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全国生猪存栏量减少,猪肉价格节节攀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禽类价格也随之攀升,肉鸡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本文介绍当地一位小型养猪户利用空置的猪舍,改造成发酵床养殖本地鸡种(广西麻花鸡)的成功案例。
1场地改造技术要点:(1)先在原有的500m 2栏舍地面铺设一层25cm 稻壳或者其他农作物秸秆的粉碎物,将3包(500g/包)如金发酵床菌种与200kg 麦麸粉充分混合均匀,在发酵床上铺一层菌种混合物,通过翻倒使表层向下25cm 都混合均匀,再重复3次,将所有混合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在表层撒适量的砂砾,便于今后鸡在刨食过程中可以啄食到砂砾,助于消化。
以上准备工作完成3~7d 后即可进鸡饲养。
(2)利用此方法制作垫料一次可以使用3年以上,投资成本低、鸡舍内氨气浓度大幅度降低,几乎无臭味,还不需要任何的人工清扫鸡粪,节省了劳动成本。
发酵床上的微生物分解鸡粪后产生一些菌体蛋白饲料返回给鸡,节约了饲料,提高了经济效益。
2饲养技术要点该养殖户选择抗逆性强、耐粗放,市场畅销的广西麻花鸡品种,该品种成活率高,生长速度较快,该品种的鸡喜欢运动。
因为发酵床垫料干爽蓬松,加上鸡好动没有鸡粪粘下腹的羽毛,因此鸡的毛色漂亮,卖相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商贩到场收购价为40元/kg ,在市场零售价达50~60元/kg ,扣除饲养成本,每只鸡可净赚50元左右,该批养殖量1000羽,养殖户养一批可赚4~5万左右,经济效益很可观。
鸡苗1~3周龄与普通放养鸡一样保温育雏,温度保持在25~28℃,冬天可以保持在30℃左右,随着日龄增长逐渐降温直至脱温,脱温后即可移到发酵床饲养,按照不同的生长阶段饲喂不同的饲料,提高料肉比。
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7~10日龄用新城疫Ⅳ苗滴鼻或者点眼。
20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
60~65日龄鸡新城疫Ⅰ系苗和禽巴氏杆菌疫苗免疫注射即可。
因为使用了发酵床垫料技术饲养,因此鸡群的发病率低,一般不再使用其他药物,如土霉素、恩诺沙星、克球粉等药物防治。
肉鸡的三种饲养方式
我国大部分肉鸡饲养方式有三种: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笼养。
1、厚垫料地面平养:
是目前为普遍的饲养方式,即在鸡舍内地面上铺垫一定厚度(大约5厘米)的垫料。
垫料要求松软、新鲜、干燥、吸水性强,不易发霉,将肉仔鸡饲养在垫料上让其自由活动。
常用的垫料有:碎刨花、稻壳、干砂、粉碎的秸秆等。
厚垫料饲养的优点是:节省劳动力、投资少、设备简单、肉鸡残次品少。
缺点是:鸡只直接接触鸡粪,球虫病难以控制,药品和垫料费用大,肉鸡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2、网上平养:
网上平养是将鸡养在特殊的网架、网床上面。
目前网养设备一般由竹板做成,间距为2.5cm的竹排,也可用铁丝网架制成,上面铺上相应的塑料网片。
网上平养的优点是:鸡不直接接触粪便,可减少球虫病的发生,而且管理方便,劳动强度小。
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大,胸、趾病较厚垫料平养发生率高等。
3、笼养:
就是肉仔鸡从出壳到出售,一直饲养在笼内。
笼具有的采用金属制成,有的采用塑料制成。
笼养的优点是:笼养能有效控制球虫病的发生,提高饲养密度,提高鸡舍的利用率,便于饲养管理,节省燃料垫料等。
缺点是:一次性投入费用大,胸、趾病的发生率最高。
对环境、营养、通风及供温条件要求高。
如何提高肉鸡品质,提高肉鸡合格率的五大措施如何提高肉鸡品质?这是每一个养鸡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提出提高肉鸡商品合格率的五大措施,与养鸡业同行们共勉。
一、防止肉鸡腹水症肉鸡腹水症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但在饲养过程中经常发生,其控制措施如下:1、改善鸡舍通风换气条件,特别在饲养后期。
2、每千克饲料中硒的含量不低于0.2毫克,维生素e也应增加。
3、早期发现腹水症时,在饲料中添加0.05%的维生素c,可以适当控制腹水症。
二、防止肉鸡外伤外伤也是导致出场肉鸡合格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肉鸡生长发育特别快,骨骼的结实程度降低,表现为骨质硫松而易发生骨折等外伤。
预防措施如下:1、驱赶鸡群时不要突然剧烈刺激,应柔和,避免碰撞等外伤发生。
2、抓鸡时应在晚上,把所有的笼具和饮水设备搬出,采用红光或蓝光,鸡的视力差,不走动,这样容易抓住。
3、尽量减少鸡的应激。
操作时应轻、稳,避免发出不必要的怪声,保持用阐环境的安静。
4、保证日粮中钙、磷、维生素d的供给。
三、减少肉鸡胸部囊肿胸部囊肿是肉鸡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是肉鸡生产中最常见的疾病。
它不传染也不影响生长,但影响鸡体品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降低胸部囊肿的措施:1、加强垫料管理。
尽可能保持垫料松软并定期翻动垫料,防止垫料板结;保持一定的厚度,防止露出地面,避免鸡体直接与地面接触;尽量降低舍内空气温度。
2、合理搭配饲料,防止营养缺乏。
3、最好不要采用金属网面或铁丝笼饲养,如用要补加一层弹性塑料底网,可有效地降低胸囊肿的发生率。
四、严格防止肉鸡腿病随着肉鸡生长速度的加快,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引起腿病发生的原因很多。
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1、遗传性腿病:如烃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椎滑脱症等。
应选择没有遗传性腿病的品种。
2、感染性腿病:如化脓性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性照明炎等。
防治措施为搞好鸡舍的卫生与消毒,最好每周带鸡消毒2次,痘情流行期增加消毒次数,防止某些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腿病。
种鸡场种鸡场的饲养管理制度肉鸡养殖中的卫生与防疫(一)、防疫制度:1、卫生制度;卫生制度是环境卫生控制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通过良好的制度约束和卫生控制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并能从防疫的意义上解决环境的净化问题(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病源微生物)。
(1)、保持生活区、生产区的环境卫生,清楚一切杂草、树叶、羽毛、粪便、污染的垫料、包装物、生活垃圾等,定点设立垃圾桶并及时清理。
生活区和生产区彻底分开,达到现代养殖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商检局相关的出口备案要求。
(2)、保持饲养人员个人卫生,每个饲养员至少有三身可供换洗的工作服,坚持每1-2天洗一次澡,保持工作服整洁。
(3)、保持餐厅、厕所卫生,定期冲刷、擦洗,做好无油污、无烟渍、无异味。
养殖期间杜绝食用外来禽类产品(禽肉、禽蛋),养殖过程中禁止食用本场的病死家禽。
(4)、保持道路卫生,不定期清扫,定期消毒。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将净道和污道水泥硬化,便于交通运输、便于内部人员日常操作、便于冲刷消毒。
(5)、保持宿舍,被褥的整洁卫生,每个人至少有两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巾),做到每批鸡出栏以后彻底换洗,必要时熏蒸消毒后在阳光下暴晒。
(6)、消毒池的管理,保持进入生活区、生产区大门的消毒池内干净,池内无漂浮污物、死亡的小动物和生活垃圾,定期(5-7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更换,最常见的消毒也是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俗话说的火碱水)。
(7)、要求鸡场配备兽医室、剖检室、焚尸炉,能对病死的家禽剖检、禽病的诊断和病禽、病料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条件和方便。
(8)、养殖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定期检测饮水的卫生标准,确保卫生无污物,大肠杆菌污染指数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9)、在场区配备粪便生物发酵处理池确保鸡场作为肥料的鸡粪和垫料对社会对其他养殖没有危害性。
(10)、养殖所用饲料要保持新鲜和干净,饲料场、散装料罐、养殖场、散装料仓,都要避免人为的接触和污染。
AA+ 肉种鸡是美国安伟捷公司培育的新品种,为了更好地饲养管理,特提出一些注意点。
此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对饲养环境要求高,容易超重,这要求我们要提供好的鸡舍环境,特别关注种鸡全程体重控制及均匀度的管理。
饲喂原则:育雏育成期,喂料的目的是获得目的体重,产蛋期喂料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量的合格种蛋。
一:母鸡的管理要点:育雏育成期(1—24周)1 加强接鸡时的管理长途运输的雏鸡,接鸡前鸡舍温度恒定在26~28度,育雏伞下的温度为33-35度,湿度在65—70%垫料温度要在28—30度。
这一点很关键,防止雏鸡此时脱水和着凉。
强制饮水,重点教不会喝水的鸡,提高成活率。
前三天最好饮凉开水,温度控制在26度左右。
2 加强第一周内的管理,尽最大努力让鸡多采食,使第一周日均耗料21克以上,以便有高的体重和均匀度、体质也增强;提供全价优质育雏料,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少给勤加,促进雏鸡多采食。
3 加强断喙时的管理固定人员断喙,断喙人员越少越好。
上下喙不能断平,应上喙稍短。
防止把喙烙死过长。
断喙时凭手感挑出小鸡单独饲养。
4 加强料量管理,确保良好的周增重。
加料要循序渐进,使体重均衡平稳增长。
4周末空腹体重应控制在410-450克,鸡群中不应存在380克以下的鸡。
以4周体重为基础制定出种鸡的全期生长曲线,超过460克以上体重的鸡应以460克为基础在12周末回到原定的生长曲线。
14周前每周平均体重在标准体重±30克,15周后每周平均体重在标准体重±50克,这种情况下种鸡饲养不会有问题。
5 加强分期管理14周前重点抓体成熟均匀度——体重均匀度,15周后重点抓性成熟均匀度——主翼羽更换量均匀度和胸部肌肉丰满度。
14周前可以通过调整料量,使鸡群体重向标准靠拢。
15周后要维持良好的周增重。
20周时应有80%以上的鸡胸部肌肉横断面呈丰满的“V”字形(不能呈“U”字形或“Y”字形,呈U字形是过肥了,呈Y字形是过瘦了),主翼羽残留2.5根,残留2—3根的鸡数应有80%以上。
肉用种鸡的饲养方式是什么肉用种鸡为人们提供各种特色的蛋、肉等食品,为人们提供廉价优质的动物蛋白。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肉用种鸡的饲养方式,一起来看看。
肉用种鸡的饲养方式1.肉用种鸡的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传统饲养肉用种鸡的全垫料地面饲养法,由于密度小,舍内易潮湿和窝外蛋较多等原因,现今很少采用。
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肉用种鸡饲养方式有如下3种:(1)漏缝地板有木条、硬塑网或金属网等漏缝地板,均高于地面约60厘米。
金属网地板需用大量金属支撑材料,但地板仍难平整,因而配种受精率不理想。
硬塑网地板平整,对鸡脚很少伤害,也便于冲洗消毒,但成本较高。
目前多采用木条或竹条的板条地板,地板造价低,但应注意刨光表面和棱角,以防扎伤鸡爪而造成较高的趾瘤发生率。
此类型每平方米可养5.2只。
(2)混合地面漏缝结构地面与垫料地面之比通常为6:4或2:l。
舍内布局常是在中央部位铺放垫料,靠墙两侧安装木(竹)条地板,产蛋箱在木条地板的外缘,排向与舍的长轴垂直,一端架在木条地板的边缘,一端悬吊在垫料地面的上方,这便于鸡只进出产蛋箱,也减少占地面积。
混合地面的优点是:种鸡交配大多在垫料上,比较自然。
在两侧木板或其他漏缝结构的地面上均匀安放饲槽与自流式饮水器(槽)。
鸡每天排粪大部分在采食时进行,落到漏缝地板下面,使垫料少积粪和少沾水。
这类混合地面的受精率要高于全漏缝结构地面,饲养密度稍低一些,每平方米养种鸡4.3只。
(3)笼养近年来肉种鸡笼养方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较早的笼养是群笼,每笼养2只公鸡16只母鸡。
由于肉种鸡体重大,行动欠灵活,在金属底网上公母鸡不能很好地配种,受精率偏低,产蛋后期更严重,因此实际生产中采用者甚少。
而每笼养2只种母鸡的单笼,采用人工授精,既提高了饲养密度,又获得了较高而稳定的受精率,因而采用者日趋增多。
鸡的价值雉鸡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1种。
又名野鸡,山鸡,雉,环颈雉,项圈野鸡。
在中国,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布遍于全国。
优质肉鸡产品质量控制一、优质鸡产品特点(一)品种优质鸡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对象,均是以地方良种通过选育和杂交利用而进行的。
地方品种家禽生产水平较低,这是地方家禽品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的自我保护。
正是由于地方家禽品种生产水平低和所处的生长条件的不同,才使其体内及蛋内一些营养物质、风味物质的构成、分布,不同于通过高度人工选择和追求高产快长的快大型家禽。
因此优质的不高产,高产的不优质这对矛盾无法很好地统一。
在优质禽产品生产过程中,我们只能通过对地方品种家禽实施科学的选育和适当的杂交利用以兼顾两者,从而解决地方家禽因生产水平低、整齐度差而不适宜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问题。
(二)适宜的生长期优质鸡生长期过长,不仅饲料利用率下降,而且加工后的产品肌纤维粗糙,失去柔嫩感。
生长期过短,活体早期增重主要是羽毛、皮肤、骨骼、肌肉,其屠体水分含量较高,肌肉间和肌肉内脂肪含量较低,这样的产品风味较差。
不少研究证实,禽肉味道鲜美与否,与肌间和肌内脂肪的含量有很大关系。
从有利于产品风味出发,适宜的屠宰期为活体即将接近性成熟。
以优质鸡为例,中速型宜70-80日龄,体重1.5-2.0千克上市,优质型宜120日龄,体重1.3-1.5千克上市。
(三)色泽优质鸡产品的色泽对产品风味及营养不产生影响,但它能适应消费者的特别嗜好。
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对禽产品色泽嗜好不一,如广东、香港地区特别嗜好“三黄鸡”,而有些地方嗜好青腿、青喙、麻羽鸡;有些地方喜好黑羽、黑皮肤等。
可以概括地说,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对优质鸡产品的色泽要求虽不同,但有共同一点就是优质鸡产品的色泽特征,必须与地方家禽品种的色泽特征相吻合。
(四)风味决定优质鸡产品的风味主要有香味和鲜味物质。
肉香味物质主要有羟、酮、醛、醇、酚、甘油酸酯等类化合物。
据研究,仅形成肉香味的化合物就达468种之多。
鲜味物质主要有谷氨酸钠、磷酸肌苷酸、牛磺酸、天门冬氨酸、肌肽等。
优质鸡产品的香味和鲜味物质,地方家禽品种的含量远高于引进良种。
第六章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当今肉鸡生产的特点,掌握饲养肉鸡的饲养方法,了解肉鸡饲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中,主要是掌握限饲技术;要求对种公鸡的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公母鸡在饲料、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区别要了解;第一节肉仔鸡的饲养管理一、现代肉鸡的特点一生长速度快由于遗传育种技术和饲料营养技术的进步,现代肉鸡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肉鸡从出壳约40克体重到2公斤出栏,只需要35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这个时间还在逐渐缩短,所以白羽肉鸡又叫快大鸡;二繁殖能力强一只肉种母鸡一个产蛋期可产种蛋180枚左右,孵化雏鸡140多只,按每只商品鸡2公斤,成活率95 %计算,总产肉毛重266公斤;三饲料转化率高优良的肉鸡品种,体重达到2公斤时的饲料转化比料肉比为~:1,这是其它家畜所不能比的;四生产周期短肉仔鸡达到2公斤出栏体重只需要35天左右的时间;除去清理、消毒、空舍时间,一栋鸡舍每年至少可以饲养肉鸡6批,设备利用率和资金周转率高;五饲养规模化肉鸡性情温顺,只要通风合理,饲养密度可加大到每平方米12~14只;为满足屠宰线的需求,每天都必须有几万只鸡出栏,对饲养的规模要求也很大;六屠宰率高、肉质好肉鸡屠宰率可达85 %;白羽肉鸡生长速度快、肉嫩,可以加工成各种美味佳肴,尤其适合于快餐业;二、肉鸡饲养方式一地面平养这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饲养方式;在舍内地面上铺设10cm左右厚的垫料,雏鸡从入舍到出栏一直生活在垫料上面;优点是简便易行,设备投资少,胸囊肿发生率低,适合肉鸡生长发育特点;缺点是鸡和粪便直接接触,易发生球虫病;二栅上平养用宽2cm左右木条或竹竿钉成栅距2~的栅网,用支架架起离地面50cm,鸡群饲养在栅网上;优点是鸡粪落入网下,鸡与粪便接触的机会很少,不易发生球虫病,利于鸡的生长发育,胸囊肿发生率很低;三笼养笼养具有增加饲养密度、减少球虫病发生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公母分群等优点,但是胸囊肿发生率高,龙骨弯曲发病率较高,商品鸡合格率低;四笼养与散养相结合前3周采用笼养,3周龄后改为地面平养;这种方式由于肉鸡3周龄前的体重小,不易发生胸囊肿,而且有利于雏鸡安全度过危险期,饲养效果较好;缺点是需要转群,增加工作量,对生长速度有一定影响;三、饲养密度一饲养密度不同的饲养方式饲养密度不同,笼养和栅上平养的饲养密度高于地面平养;饲养密度和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鸡舍的温度、通风控制比较好,饲喂设备比较到位,饲养密度可以适当提高;如果鸡舍的控制水平较差,饲养密度应降低;二设备容量四、环境控制一温度一般前3天保持33~34℃,然后每周下降2~3℃,直到21℃为止;在炎热的夏季,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加强通风,尽量用早晚凉爽时间饲喂;二光照肉鸡给予光照是为了延长采食时间,促进生长;所以饲养肉鸡普遍实行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光照制度;黑暗1小时是为了使鸡适应和习惯黑暗的环境,避免停电时拥挤而引起应激;间歇光照可以提高肉鸡的饲养效果和饲料转化率,一般采用2小时光照和4小时黑暗,使用间歇光照每次要有足够的采食时间,否则鸡群发育不整齐;肉仔鸡的光照强度原则是由强逐渐减弱,1~2周龄1平方米3W,之后改用1平方米~光照强度;整个鸡舍的光照强度要求均匀一致;三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或减少因缺氧或空气不新鲜造成腹水症;五、营养需要与饲料一营养需要肉仔鸡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要求也较高;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要求不同,肉鸡的营养一般分为3个阶段,1-21日龄为幼雏期,22-42日龄为中雏期,42日龄以上为后期;前期料要求含有较高浓度的蛋白质以加速其生长,并含有较多的抗生素以预防疾病;后期料要求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较低的蛋白质以达到贮存脂肪育肥的目的;二饲料根据营养需要配制营养全面的肉鸡饲料,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要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日粮的形态有三种,即粉状料、碎粒料和颗粒料;粉料是在没有碎粒料时前2周雏鸡使用;碎粒料可一开始就使用,一直到出栏,3周龄后通常改为较小的颗粒料;颗粒料在2-3周龄后使用,鸡在此时喜欢吃颗粒料,而且采食量大,节约饲料,饲料转化率高;六、肉鸡的饲养技术一进雏前的准备工作同蛋鸡饲养相似;二雏鸡断喙在环境控制鸡舍封闭鸡舍中,肉鸡不需要断喙,只要降低光照强度就不会发生啄癖;但是在有窗鸡舍中饲养的肉鸡必须进行断喙,以免啄羽或同类残食等情况的发生;一般肉鸡的断喙是在出壳后第一天进行,最好由孵化场完成此项工作,以减少雏鸡的应激;三饲喂程序自由采食,每昼夜喂料不少于6次,颗粒料不少于4次,有助于刺激食欲和减少饲料浪费;四公母分群饲养五做好卫生防疫消毒工作六抽测体重每周末早晨空腹随机抽测1~5%,并做好记录,掌握鸡群的个体发育情况,与标准相对照,分析原因;七、出栏抓鸡1、抓鸡前4~6小时停止饲喂,但不能停止供水;2、抓鸡时尽量减少光照强度,或者使用蓝色灯泡降低鸡的视觉;3、抓鸡前将所有的设备升高或移走,避免捕捉过程中损伤鸡体或损坏设备;4、抓鸡时尽量保持安静,以免鸡群惊动造成挤压;5、抓鸡时抓鸡的胫部,装笼时轻拿轻放,不要往笼中扔鸡,以免碰撞致伤;6、一般选择晚间装笼运输,运输途中注意通风,一般使用专用运输笼具;天气寒冷时在顶部覆盖帆布,四周不要包裹;运输途中不要停留,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八、肉仔鸡饲养中的一些问题一雏鸡注射马立克疫苗二肉鸡腹水综合征防止腹水综合征的方法目前一般采取3周龄后降低饲料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含量,或控制给料量,稍微降低增重速度;但是这种方法和饲养肉鸡的原则似乎有矛盾,要注意使用;此外改善环境、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维生素E和C等有助于减少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三肉鸡腿病肉鸡腿病是由遗传、营养、传染病和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四胸囊肿从管理方面减少胸囊肿的方法有:1、尽可能保持垫料的干燥和松软,垫料保持足够的厚度,防止露出水泥地面,即使抖松或更换垫料以防潮湿板结;2、勿使鸡长期处于伏卧状态,应适当活动;3、尽量不采用金属网面饲养肉仔鸡;五药物残留第二节优质肉鸡的饲养管理一、优质肉鸡的概念和特点一优质鸡的概念对于优质鸡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侠义上指未经与速生型肉鸡杂交的、适时屠宰、肉质鲜嫩的地方鸡种;从育种的角度出发, 一般广义的优质概念可理解为, 优质鸡除了具有优良的肉质外, 还须有较好的符合某地区和民族喜好的体型外貌活鸡市场尤为重要 , 及较高的生产性能, 以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消费面;二优质鸡的特点1、肉质有特点;优质鸡的内涵在于肉质, 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FAA 、糖类、脂质和多肽等重要的风味前体物质含量高,咀嚼有味道;2、生长速度比快大鸡慢;中速型优质鸡出栏时间10周龄-14周龄,满速型要达到20周龄才能出栏;3、优质肉鸡一般都含有地方品种的血统,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黄羽肉鸡,而是麻羽,这只是羽毛方面的差别,和肉质、生产性能无大的关系;;4、羽毛颜色;多为黄羽、麻羽或黑羽;三优质肉鸡的生产性能根据体重和饲养管理特点,一般将黄羽肉鸡的整个饲养期分为育雏期0~4周、生长期5~8周和肥育期9~14周,有的把肥育期分为大鸡9~12周和肥鸡期13~14周;四优质肉鸡的营养和饲料由于对黄羽肉鸡的营养需要研究较少,大多数饲养场采用白羽肉鸡的营养标准;用白羽肉鸡的营养标准饲喂黄羽肉鸡显然是超过了其营养需要量,通常影响饲料经济报酬;二、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主要叙述黄羽肉鸡饲养管理中一些特殊的技术;一喂料在生产时间中通常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刺激鸡的采食欲望;所以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的数量不要太多;鸡吃完以后,料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加下次料;二断喙黄羽肉鸡有时也需要断喙,断喙的目的是防止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断喙的时间一般在6~10日龄,用断喙器进行精确断喙;断喙的前后两三天时间内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多维和抗菌素,以减少应激,保证肉鸡的生长速度;三加砂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供给500g的干净细砂;小鸡养到30~40天就要进入中鸡阶段的饲养;三、中鸡阶段的管理一换料换中鸡料时要有一个过渡,一般需要三天的时间完成该过程;第1天喂70%雏鸡料和30%中鸡料,第2天喂50%雏鸡料和50%中鸡料,第三天喂30%雏鸡料和70%的中鸡料,第4天全部喂中鸡料;二免疫消毒转群前后为减少应激,在饮水中可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和抗菌素,另外保证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带鸡消毒;三分群终机要进行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饲养;对公鸡要增加垫料的厚度,提高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水平; 公鸡的生长速度较快,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增加营养的目的就是满足其需要,以便提前上市;四公鸡去势公鸡饲养到50~60天可以进行阉割;阉割后的公鸡容易育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售价较高;去势前需停料半天,术后每只鸡肌肉注射青链霉素7~8万单位,以预防感染;中鸡饲养到55~60天进入大鸡阶段;四、大鸡阶段的管理一换料同中鸡;二免疫如果出栏时间较晚,应及时进行新城疫的免疫;三加油脂为提高饲料代谢能,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羽毛的光泽度,鸡群饲养到70日龄以后可在饲料中添加2~6%的动物油也可加入一部分植物油;添加动物油时要将油加热熔化后才可加入到饲料中,否则容易引起鸡群腹泻;四加着色剂大鸡饲养后期除了注意选用含叶黄素的饲料原料如优质黄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粉、松针粉、草粉等配合日粮,也可在饲料中添加人工色素,加色素要注意是否符合当地食品要求;五提高黄羽肉鸡增重的几项措施有些措施也适用于其他肉鸡1、认真做好消毒免疫工作;2、加强夏、冬季节的管理;注意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防寒保暖,尤其夏季炎热季节,鸡的采食量少,要尽量在凌晨和夜晚多添加饲料,使鸡在凉爽的时候多采食饲料以利增重;1经常匀料可刺激鸡群去采食或抢食饲料;2饲喂全价的颗粒饲料;3、前期饲喂高蛋白日粮,后期饲料中添加油脂;4、公母分群饲养;五、林地饲养一开始散养时间一般小鸡30日龄以后才开始到林地饲养;二饲养密度肉鸡放养的密度一般每只鸡需要4平方米的面积;三遮雨棚四补充全价饲料五预防球虫六定期消毒第三节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一、肉种鸡的特点1、易肥胖2、腿病多3、饲养方式以平养为主;一般采用离地网栅上平养和混合地面饲养;4、饲养密度小二、雏鸡阶段饲养管理肉种鸡的雏鸡阶段较短,一般3周龄结束;一进雏前的准备二接雏的要点接雏时应注意公母分开,雏鸡要及时补水,最好补液盐水,并在2~3天的饮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同时加入高效低毒广谱抗菌药;自然交配的公鸡在断喙时断的轻;三雏鸡饲喂在3周龄之前雏鸡不采取限料措施;三、育成阶段的管理一公母分饲二限饲控制母鸡的生长速度从4周龄起限制饲养;三鸡群的选择1日龄选择;6~7周龄选择;转入种鸡舍时进行第三次选择;四饲喂沙砾和垫料管理从第8周起,每1000只鸡添加公斤沙砾;特别要加强对垫料的管理;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一母鸡产蛋高峰前的饲养管理21—30周龄1、限饲方法;从第22~23周龄起,改其他限制饲养方法为每日限饲,以减少鸡只的应激和稳定鸡只的新陈代谢;从第20~23周龄,限饲的同时,将生长料转换为产蛋前期料含钙量2%,其他营养成分与产蛋料相同;2、增加给料;如果第24周开产,在产蛋第4周时,计划饲料用量达到最高峰,这是由于产蛋量和蛋重增加的需要;同时每周增加贝壳粉,每100只鸡加公斤;3、准备产蛋箱;4、公母鸡吃不同的饲料;二种母鸡产蛋高峰后的饲养管理1、产蛋高峰约30~31周龄后约4~5周内,不要减少饲料量;2、当鸡群产蛋率下降至80%时,应逐渐减少饲料量;每次减料量每100只不超过230克,以后产蛋量每减少4~5%时,必须调整一次饲料量,从产蛋高峰到结束,每100只鸡饲料量大约减少公斤;3、在每次饲料减少时,必须注意观察鸡群的反应,任何不正常的产蛋量下降,都必须恢复到原饲料量;三种蛋收集自然交配种鸡群周龄达到25周龄,母鸡产蛋率达到30%时就可以收集种蛋;人工授精的种鸡产蛋率达到50%时就可以进行人工授精,这时有一些母鸡还未开产,输精时不要强行翻肛输精,以免造成对输卵管的伤害;肉鸡种蛋的蛋重要求范围比蛋鸡大,一般50克以上、68克以下都可以孵化,清度裂纹蛋经过修补也可孵化;砂皮蛋通常不进行孵化;五、种公鸡的培育和更新一种公鸡单独饲喂1、公鸡的辨认;公鸡出壳后必须进行预防接种、剪冠和断趾;2、正确的断喙;断喙时间要比母鸡稍迟2~3天,在9~10日龄较适宜,断喙留的长度比母鸡稍长些;3、饲养面积和设备;4、6~7周龄公鸡的选择;按公母比例12∶100选留公鸡,淘汰鉴别错误、体重太轻、不健康和有明显缺陷的公鸡;5、体重整齐度;在10~12周龄时,应将体重较轻或较重的公鸡分别饲养;6、垫料的管理和限制饮水;早期限水可以从29天开始,“禁食日”冬天给水2小时,每次1小时,上下午各供水一次;夏天每天给水两次,每次小时,每天5小时;喂饲日每天全日供水,或当吃完料后停水1小时;在夏季高温和鸡有病或应激情况下,绝不能停水;二公母种鸡同栏分槽饲喂方法1、同栏分槽采食用具2、料槽放置3、要求有足够的场地和料位;公鸡饲料喂量特别重要,原则上在保持公鸡良好的生产性能情况下尽量少喂;喂量以能维持最低体重标准为原则,但不允许有明显失重;三母鸡进入产蛋器公鸡的管理1、淘汰性别误差的公鸡;2、配种;从141日龄起,按100只母鸡11只公鸡的比例混合饲养;如需转鸡舍,公鸡应比母鸡提前4~5天转入,目的是使公鸡适应料桶和新鸡舍环境;如在同一鸡舍,即育雏、育成和产蛋在同一栋鸡舍内时,必须在天黑后,才能将公鸡均匀地分布到每间鸡舍,以减少应激;3、正确捉鸡;当称重、预防接种和转群时,应正确地捉鸡,握两腿,以避免对关节造成损伤,或从鸡的后部,先抓一只腿,然后两条腿并列提起;四更新种公鸡替换的新公鸡一般都是新培育的已经能产生成熟精子的公鸡;剔除无用的老公鸡在白天进行,更换新公鸡一般在晚上进行,防止母鸡和其他公鸡的攻击;复习思考题1、简述现代肉鸡的特点;答:①生长速度快;②繁殖能力强;③饲料转化率高;④生产周期短;⑤饲养规模化;⑥屠宰率高、肉质好;2、肉种鸡为什么限饲,都有哪些方法答:因为肉种鸡的生长速度很快,如果不限饲,体重就会很大,繁殖性能下降;因此,肉种鸡从4周龄开始就必须限饲;限饲的方法基本和蛋鸡相同,主要使用的是数量的限饲;肉种鸡食料量不应超过其自由采食量的65~80%;①在三周龄内采用自由采食;②每日限饲;每日限饲在自由采食阶段以后采用;③隔日饲喂;就是将两天的饲料量在喂料日要全部一次投给,让鸡自由采食,其余时间断料而只给饮水;④“喂五限二法”;此法为连续给料三天,禁食一天,然后再给料两天,禁食一天;这种限饲方法,每只鸡饲喂日日给料量为每日给料量乘以7天,除以5天,使用这一方法最佳时间是从19~20周龄开始;⑤“喂六限一法”;以一周为周期,在一周里连续给料三天禁食一天,然后再给料三天;3、种公鸡为什么要和母鸡分开饲养答:如果公母鸡混合喂料,当母鸡达到所需饲料量时,公鸡就会超重,经常发生腿伤和脚病,使配种困难,受精率下降,甚至到45或50周龄时常因公鸡淘汰过多而造成公母比例失调,严重影响受精率;4、肉鸡腿病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答:肉鸡腿病是由遗传、营养、传染病和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以下原因可能引起:日粮中锰或胆碱缺乏;缺少运动;日粮含钙低磷高;日粮缺钙或钙磷比例失调,缺维生素D;饲料缺乏维生素;呼肠弧病毒、病毒性关节炎继3发葡萄球菌、滑液囊霉形体以及其他细菌感染等;5、白羽肉鸡的饲养密度是多少答:不同的饲养方式饲养密度不同,笼养和栅上平养的饲养密度高于地面平养;饲养密度和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鸡舍的温度、通风控制比较好,饲喂设备比较到位,饲养密度可以适当提高;如果鸡舍的控制水平较差,饲养密度应降低;肉鸡群不宜过大,一般以400只左右一群为宜,常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11-19只较为合适,否则因密度过大,会造成采食、饮水不均,弱雏因抢不上食、水而生长更弱,致使鸡群生长不平衡;6、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比有哪些特点你认为肉鸡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答: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相比的特点:①肉质有特点;优质鸡的内涵在于肉质, 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FAA 、糖类、脂质和多肽等重要的风味前体物质含量高,咀嚼有味道; ②生长速度比快大鸡慢;中速型优质鸡出栏时间10周龄-14周龄,满速型要达到20周龄才能出栏;③优质肉鸡一般都含有地方品种的血统,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黄羽肉鸡,而是麻羽,这只是羽毛方面的差别,和肉质、生产性能无大的关系;④羽毛颜色;多为黄羽、麻羽或黑羽;肉鸡未来的发展趋势:①优质肉鸡将得到快速发展;优质肉鸡肉品质优良,其增长速度将超过快大型肉鸡,所占的市场份额将逐年增加;②规模化、产业化是肉鸡发展的趋势;控制成本、最有效地生产出优质产品,对肉鸡饲养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龙头企业来带动,形成一个区域,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优质肉鸡虽然也强调上规模,但它的饲养方式却完全不同,优质肉鸡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强调以散养和放牧饲养为主,这样才能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肉种鸡生产中的垫料管理
肉种鸡在采用地面平养和两高一低饲养或笼养育雏时都离不开垫料
箱垫料的管理、垫料质量及正确储存合理使用垫料等。
1垫料的种类及特点。
肉种鸡生产中可供选用的垫料主要有
使用
好的垫料。
2选用垫料的原则 2.1选用的垫料应稀释、疏松、干净卫生、吸湿性好、低尘、无污染、有生物降解能力
2.2选用垫料时应考虑垫料的经济适用
性。
使用何种垫料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
源可靠且价格低廉。
使用足够的高质量的垫料原料
整个地面。
2.3选择无灰尘的垫料原料
更新的垫料应经过消毒处理。
3育雏期的垫料管理。
育雏期是种鸡一生中最薄弱也是最关键的时期
雏垫纸的特殊管理等。
3.1垫料的消毒。
垫料应经消毒并保持干净卫生
同时
3.2垫料的厚度及平整性 3.2.1建议1日龄垫料厚度为5—
7cm。
刨花或稻壳6公斤/平方米、扎碎的麦秸1.25公斤/平方米
匀铺设5-7厘米28-30℃
3.2.2垫料应平整。
垫料不平
3.2.3保持垫料均匀分布。
通常
灯光最亮的地方垫料较少
地方应增加垫料。
3.3育雏早期垫料的温度很关键。
育雏时切记
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远比空气温度重要得多。
如果垫料温度是27 ℃
雏于真正的27 ℃的温度条件下
度一般要比控制系统显示的温度低 3-5 ℃。
垫料潮湿并造成鸡群冷应激并不仅仅发生在冬
3.3.1根据气候条件、垫料状况以及季节
24-7232℃左右。
同时应避
42g4天增至85g
4天只有70g左右。
表一、表二、表三分别显示了育雏早期垫料温度的重要性。
450垫料温度饲料报酬率日增重 20 1.52 50 22 1.51 50.6 24 1.5 51.2 26 1.49 51.8 28 1.48 52.4 30 1.47 53 32 1.46 53.6 20-32 0.06 3.6
360万只雏鸡冬季育雏的结 7天死亡率垫料温度〈0.99 26.7 1.0-1.99 25 2.0-2.99 24.7 3.0-3.99 24.1 〉4 22.5 最好的10家 27.5 最差的10家 22.8
25 30 7 151
165 51.5 53 到1.5公斤时料肉比 1.48 1.45 3.3.2关注鸡舍内上下的温度
60cm处的温度相差2-4℃。
表四中的实验室数据表明
相差3-829.4
3
周末 6周末第1周第2周第3周体重(磅) FCR 死亡率% 腹水症死亡率% 35 32.2 29.4 1.768 1.35 2.29 0.83 32.2 29.4 26.7 1.752 1.37 3.12 0.83 29.4 26.7 23.9 1.746 1.39 1.67 0.62 26.7 23.9 21.1 1.664 1.42 4.79 2.5 3.4垫料湿度。
育雏前3天的垫料湿度控制在10%25%。
3.5笼养育雏垫纸的特殊管理。
许多笼养种鸡用户
1/2-2/3
并使雏鸡到达前垫纸的温度达到30
成活率和均匀度。
3.6育雏
垫纸湿后应及时更换。
3.7
3229℃。
4育成期和产蛋期的垫料管理。
产蛋期可以据情适当控水。
育成
5产蛋期蛋箱垫料的
6努力提高并改进垫料质量 6.1垫料质量差会直接影响鸡群的健康。
垫料如被霉菌或霉
例。
6.2
发霉、全程不换垫料、垫料湿后再添铺新垫料、湿度高、饮水器设计与调整不合理、通风差、饲养密度高、高盐或高蛋白饲料、利用的脂肪质量差及疾病引起的肠炎等。
6.3改进
避免饲料中粗蛋白水平和盐分过高、避免使用消化率较差和粗纤维较高的原料、使用高质量
7正确储存合理使用垫料7.1
7.2
营养方面造成垫料潮湿。
垫料进入鸡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