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卵巢肿瘤之卵巢实性肿瘤超声诊断(全文)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超声讲座之杨若古兰创作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陈冠定中会议室罕见卵巢肿瘤的声像图特征1.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瘤包含浆液性和黏液性囊腺瘤.声像图特征:为圆形或卵形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单房或多房,肿块形状规则,鸿沟清晰.囊壁厚薄均匀,囊壁光滑.有时在囊壁内侧见小的乳头状突起,形状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内部血管分布希少.黏液性囊腺瘤体积可以很大,最大可达25cm.呈多房性,内含较多光点.2.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呈圆形或卵形的肿块,其内部回声情况与其构成成分有关.内部回声可以呈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或强回声,或镶嵌存在.高回声或强回声多数为脂肪、毛发或牙齿,常常形状不规则,附于囊壁一侧,低回声区为液性部分.肿块内部脂质与液性部分之间构成较为清楚的分界线,并随体位变更.黑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部及鸿沟较难探及血管.因为畸胎瘤内部回声与肠曲类似,因为混于肠曲中,超声下容易漏诊.2%-4%可发生恶变.3.卵巢内膜样囊肿:为圆形或卵形的低回声区,单房或多房,多位于子宫后方.囊腔内含密集光点,囊壁厚度基本均匀.有时囊腔内血块沉积表示为囊腔内回声加强区,附于囊壁一侧.黑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壁探不到探及阻力较高的血管.4.卵巢功能性囊肿:(1)卵泡囊肿:为圆形或卵形的无回声区,大小为3-8cm,壁薄,内壁光滑.黑色多普勒检查囊壁上无重生血管存在.观察2个月,囊肿常常自行消逝.(2)黄体囊肿:直径为3-6cm,呈圆形的无回声区,鸿沟较模糊.黑色多普勒超声在囊肿概况探及环状黑色血流,血管扩张,阻力降低.(3)黄素囊肿:多为双侧性,多房性,大小从几毫米到直径20cm或更大.囊肿呈无回声区,壁薄,概况光滑.黑色多普勒超声在囊肿壁或分隔上探及重生血管存在.滋养叶细胞疾病治愈后,黄素囊肿自行消逝.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因为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初期卵巢癌无明显临床表示,缺乏特异性的初期诊断方法.卵巢癌确诊时,605-70%已属初期.卵巢癌初期医治5年生存率为70%-75%,而初期为5%-15%.随着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初期诊断及医治的进展,卵巢癌已成为威逼妇女生命的恶性肿瘤,故卵巢癌的初期诊断是提高卵巢癌生存率的关键.超声检查,特别是经阴道黑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初期诊断卵巢癌有主要的价值.(一)罕见卵巢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1.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声像图表示为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肿瘤初期形状规则,鸿沟清晰.初期表示为肿瘤鸿沟不清,形状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均.实质部分回声不均,蒂部宽,内部可以发生缺血坏死,构成不规则囊腔.黑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实质部分血管分布杂乱,血管扩张,血流阻力低.初期可伴腹水.2.卵巢黏液性囊腺癌:肿瘤常为双侧性,表示为囊性为主的囊实性结构,形状欠规则.囊壁厚薄不均,局部见等回声或高回声结构突向囊腔,实质部分形状不规则,蒂部较宽.内部回声不均,内部缺血坏死构成不规则囊腔.黑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实质部分血管分布杂乱,血管扩张,阻力较低,初期可伴腹水.3.内胚窦瘤:内胚窦瘤好发于青春期,恶性程度高,肿块体积较大.超声下表示为实质性为主的混合性肿块.囊性部分囊壁厚薄不均.实质部分形状不规则,呈内部分布均匀的等回声区,内见不规则小囊腔.血管分布杂乱,血管扩张,阻力降低.4.无性细胞瘤: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好发于青春期,恶性程度高,对放疗敏感.肿瘤多为单侧性,圆形或卵形,形状规则,鸿沟清晰.少数肿瘤形状不规则,鸿沟欠清.肿瘤呈实质性,内部回声不均,见高回声分隔,将肿瘤分成分叶状.肿瘤内部缺血坏死构成不规则囊腔.实质部分血管扩张,阻力降低.5.颗粒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属低度恶性肿瘤.会惹起月经改变及绝经后阴道出血.肿瘤体积常常较小.圆形或卵形,内部回声均匀.呈实质性,内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降低.极少数肿瘤内部因为缺血坏死,构成不规则小囊腔.因为肿瘤有分泌雌激素的功能,子宫体积稍大,内膜增厚,子宫血供添加.6.转移性卵巢肿瘤:转移性卵巢肿瘤表示为双侧实质性、中等大小、肾形的肿块,概况光滑.内部肿瘤组织缺血坏死构成不规则囊腔.黑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管分布较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少.合并腹水.内生殖器官炎症性疾病的超声诊断(一)声像图表示炎症声像图表示多不典型,应结合病史、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作出综合判断.1..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积脓表示为子宫一侧或两侧多房性囊性为主的混合性肿块.肿块鸿沟欠清,形状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均.囊性部分内见细光点或实质性部分.急性炎症期常伴盆腔少量积液.黑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部或囊壁探及扩张血管,血流阻力降低.2.急性盆腔炎或盆腔脓肿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因为炎性渗出,子宫及双卵巢表示为鸿沟不清.构成盆腔脓肿时,在盆腔内探及鸿沟不清,形状不规则的混合性肿块,为多房性,囊壁厚薄不均.或盆腔内探及多个形状不规则的多房性囊块,囊腔内见粗大光点.也可表示为形状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内见不规则低回声区.黑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宫旁血管扩张,以静脉为主.实质性肿块内血液供应丰富,血管扩张,血流阻力降低.急性盆腔炎常伴少量盆腔积液.多位于子宫直肠陷凹.3.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积水子宫一侧或双侧探及腊肠状多房性囊块,鸿沟清晰,囊壁薄,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区.黑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壁上较难探及血管.4.盆腔包裹性积液包裹性积液是由盆腔手术、慢性盆腔炎症、腹腔镜检查等惹起.盆腔内纤维粘连带构成,使得正常情况下通过轮回接收的少量腹腔液,或排卵时的卵泡液局部聚集而构成.其囊壁是由纤维条索组织、盆腔脏器及肠曲构成,故包裹性积液常常形状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均,鸿沟不清,囊液清晰,内见纤维条索构成的分隔.在包裹性积液的一侧探及卵巢是与卵巢囊肿鉴此外关键.黑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壁上较难探及血管.(二)鉴别诊断1.卵巢恶性肿瘤2卵巢良性肿瘤:。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诊断科常才常见卵巢肿瘤的声像图特征1.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瘤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
声像图特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单房或多房,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囊壁厚薄均匀,囊壁光滑。
有时在囊壁内侧见小的乳头状突起,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内部血管分布稀少。
粘液性囊腺瘤体积可以很大,最大可达25cm。
呈多房性,内含较多光点。
2.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其内部回声情况与其组成成分有关。
内部回声可以呈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或强回声,或镶嵌存在。
高回声或强回声多数为脂肪、毛发或牙齿,往往形态不规则,附于囊壁一侧,低回声区为液性部分。
肿块内部脂质与液性部分之间形成较为清楚的分界线,并随体位变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部及边界较难探及血管。
由于畸胎瘤内部回声与肠曲相似,由于混于肠曲中,超声下容易漏诊。
2%-4%可发生恶变。
3.卵巢内膜样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单房或多房,多位于子宫后方。
囊腔内含密集光点,囊壁厚度基本均匀。
有时囊腔内血块沉积表现为囊腔内回声增强区,附于囊壁一侧。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壁探不到探及阻力较高的血管。
4.卵巢功能性囊肿:(1)卵泡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大小为3-8cm,壁薄,内壁光滑。
彩色多普勒检查囊壁上无新生血管存在。
观察2个月,囊肿往往自行消失。
(2)黄体囊肿:直径为3-6cm,呈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较模糊。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肿表面探及环状彩色血流,血管扩张,阻力降低。
(3)黄素囊肿:多为双侧性,多房性,大小从几毫米到直径20cm或更大。
囊肿呈无回声区,壁薄,表面光滑。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肿壁或分隔上探及新生血管存在。
滋养叶细胞疾病治愈后,黄素囊肿自行消失。
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由于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早期卵巢癌无明显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方法。
卵巢癌确诊时,605-70%已属晚期。
几种常见卵巢肿瘤的超声特点作者:陈中淑来源:《健康人生》2019年第09期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一些妇科疾病的确诊率也越来越高。
卵巢肿瘤是困扰很多女性患者的疾病之一,那么我们就来聊一下常见的卵巢肿瘤及其超声特点。
一、卵巢黏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是卵巢肿瘤中一种常见类型的良性肿瘤,这种类型的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5%~25%。
这种肿瘤绝大多数发生在一侧卵巢,只有5%的恶变率。
但是如果偶然破裂或者在手术中不慎破裂,就会造成肿瘤在腹腔内的广泛种植,并导致患者腹腔黏液瘤病发。
超声成像中可以看到黏液性囊腺瘤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以分隔改变为主要变化的内部结构的改变。
隔的数量由少到多,呈现多房状改变,且内部含有透明的黏液,或者显示出密度比较高的光点。
有时可以看到内部的胶冻体——糖蛋白。
黏液性囊腺瘤的囊壁以及隔的表面均呈现光滑的状态,内部的结构也比较简单。
二、卵巢黏液性囊腺癌這种类型的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肿瘤是在卵巢黏液性腺瘤的多隔改变的基础上改变,更为多样和复杂。
一般情况下这种类型的肿瘤可以体形很大,而且内部回声奇形怪状。
1.石菜花状改变。
肿瘤从主干部分分出许多须状分枝,似多须状石菜花。
2.芦苇状的变化。
超声提示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肿瘤患者的囊内可以看到多个隔,酷似杂乱的芦苇。
3.单发的大乳头状的实性块状结构。
超声成像提示块状结构内部回声与其他部分相比,较为的疏松。
4.多隔、隔厚或者薄厚不均的表现。
此种类型的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在超声显示下隔相交的部分出现实性结节,内壁部分也可以看到小乳头和结节的出现。
三、卵巢囊性肿瘤的超声表现卵巢囊性肿瘤病人占卵巢肿瘤病人的90%以上,各种年龄的妇女均会发生。
1.超声成像表现大多可以看见内部结构为网状分隔的卵巢混合型囊性肿瘤,此种类型的卵巢囊性肿瘤内壁常不光滑,而且分隔粗细程度不均一,肿瘤的囊壁比较厚,多见于黏液性囊腺癌。
2.卵巢混合性囊性肿瘤,查探异常的囊肿的内壁,可以发现一层比较厚的貌似实质性结构的内衬样改变,同时超声中也可有少量的分隔存在,这种特征性改变多可见于浆液性囊腺癌的超声诊断中。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86例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
结果:86例患者超声检查诊断为良性肿瘤的77例,恶性肿瘤9例,术后病理结果为:良性肿瘤72例,恶性肿瘤7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79例,符合率为91.8%。
结论:超声检查结合血流信息诊断卵巢肿瘤符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标签:卵巢肿瘤;超声诊断;细胞诊断学卵巢是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也是肿瘤好发的主要器官之一,由于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都是在晚期才被发现,严重影响了最佳治疗时期。
目前,临床主要以超声检查为卵巢肿瘤的首选方法,其不但具有方便、安全、快捷、可重复操作等优点,且可以通过声像图观察瘤体部位、大小、内部性质,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及检测RI值等,临床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还可对良恶性肿瘤进行初步的诊断,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盆腔肿块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囊性、实性和囊实性三种。
CDFI可清晰地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供情况,可借此分析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间收治共86例临床怀疑有卵巢肿瘤的患者,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5±2.5)岁,病程5-25个月。
1.2、仪器及方法:探头频率为3.5MHz。
经腹部检查患者检查前嘱患者饮水7-8杯,待膀胱充盈后,常规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到耻骨联合,并涂上少许耦合剂,操作者手持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方进行纵切和横切等多个切面的扫查。
检查时如发现异常光团,仔细观察其所在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情况,边缘是否整齐,并以CDFI检测阻力指数(RI),并在报告中详细描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
1.3、结果:86例患者术前超检查结果均提示为卵巢肿瘤,B超诊断卵巢良性囊肿77例,形态均为圆形或椭圆形,术后病理诊断单纯性囊肿19例,囊肿伴出血8例,巧克力囊肿18例,畸胎瘤7例,其中肿瘤周围可见血流信号的10例,内部偶可见血流信号的4例,但均未测到动脉频谱,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72例,符合率为93.5%;卵巢恶性肿瘤9例。
良性卵巢肿瘤之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超声鉴别诊断(全文)一.定义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肿瘤,是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由多胚层组织构成,属于良性卵巢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40岁多见,可为单侧或双侧,易发生肿瘤蒂扭转、感染等并发症,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故对其早期诊断较为重要。
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必要时可行盆腔CT检查。
二.病理特征卵巢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发生于生殖细胞,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之一,占所有卵巢畸胎瘤的95%以上。
肿瘤直径一般5—6cm,呈圆形,表面光滑,常为单房。
肿瘤内容物由2—3胚层的多种成熟组织所形成,主要含外胚层组织,包括皮肤、皮脂腺、毛发、部分有牙齿及神经组织,此外亦可见中胚层组织如脂肪,软骨等,内胚层组织少。
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80%—90%为生育期年龄妇女。
此外囊性畸胎瘤多位于子宫底部,常带蒂,且密度大,有一定重量,故易发生蒂扭转,引起急腹症,其发生率为9%—17%。
三.超声表现1.脂液分层征:肿瘤内有一强回声水平分界线,线上为脂质成分,呈均匀密集小光点,线下为无回声区。
2.面团征:肿瘤无回声区内的光团回声,边缘较清楚,附于囊肿壁的一侧,为发脂裹成的团块所致。
3.发团征:脂团内含发团, 表现为囊肿内有弯月形反光强回声, 后方衰减伴声影, 有时光团状物浮在液面上。
4.瀑布征:肿瘤中的毛发与油脂物松散结合未构成团块,声像图呈表面回声强,后方回声渐次减弱,而且反射活跃似瀑布状。
5.星花征:其粘稠的油脂物质密集细小光点,并浮游于无回声中,推动或加压时,弥散分布的光点可随之移动。
6.壁立结节征:肿瘤囊壁可见隆起的结节状强回声,或呈乳头状,其后可伴声影。
7.多囊型:肿瘤的无回声区内可见到小囊,即囊中囊的表现。
8.线条征:肿瘤无回声区内多条短线状强回声,平行排列,浮于其中,可随体位移动。
当肿瘤内全为毛发所充满,且油脂物甚少时,则为鸟巢状,声像图表现为仅肿瘤前表面为增强回声或呈弧形强光带,后方伴声影,肿瘤后壁及轮廓不清。
卵巢纤维瘤的超声诊断卵巢肿瘤种类繁多超声表现复杂术前超声检查往往难以确定其病理类型只能判定其物理性质但某些卵巢肿瘤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结构而具有特殊的声像图表现可能在术前对其病理类型做出估计。
本文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瘤患者1例分析超声图像特点及误诊原因从而提高卵巢纤维瘤的诊断率。
资料与方法7年1月~11年7月收治卵巢纤维瘤患者1例年龄~8岁平均55岁;临床症状:腹痛、腹胀8例腹部包块例不规则阴道流血5例。
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5MHz经阴道探头75MHz适量充盈膀胱经腹检查或排空膀胱经阴道检查扫查子宫、附件及盆腹腔有无积液发现肿块后测量并记录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有无衰减并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
结果本组1例卵巢纤维瘤位于右侧卵巢例(图1)左侧卵巢7例(图)双侧卵巢例合并畸胎瘤1例瘤体15cm×1cm~18cm×17cm×1cm1例卵巢肿瘤中发生卵巢肿瘤蒂扭转例合并腹水1例1例卵巢纤维瘤术前超声拟诊纤维瘤1例超声误诊1例分别诊断为子宫浆膜下肌瘤6例卵巢囊肿例卵巢癌1例。
卵巢纤维瘤声像图表现:①肿瘤形态圆形或椭圆形8例分叶状例;②内部回声肿瘤大多呈均匀性低回声(例)部分肿瘤内回声不均可见规则或不规则无回声区及分隔反射;③后方回声例肿瘤伴后方回声衰减;④肿瘤合并腹水术前有16例肿瘤合并腹水多位于子宫直肠窝或子宫两旁;⑤肿瘤内血供本组仅有6例肿瘤内或周边探及点状血流信号。
讨论卵巢纤维瘤是良性卵巢肿瘤发病率占卵巢肿瘤占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765仅~1的卵巢纤维瘤为双侧性右侧多发多发生于中老年期大小不一。
卵巢纤维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可出现腹水或胸腹水即Meigs综合征但卵巢纤维瘤同时合并胸腹水并不多见文献报道1~15的卵巢纤维瘤合并腹水腹水产生的机制可能是肿瘤表面的渗漏超过腹膜的吸收能力或为腹膜炎症、肿瘤压迫对腹膜的刺激淋巴管堵塞和通透性增加及腹膜间质水肿所致胸水产生的原因是腹水通过横膈的淋巴管引流或直接通过膈肌孔进入胸腔。
良性卵巢肿瘤之卵巢Brenner瘤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一.定义
卵巢纤维上皮瘤(brenner瘤)是由卵巢表面上皮向移行上皮分化而成,故又名纤维上皮肿瘤,是卵巢所有上皮性肿瘤中最少见的一种,约占卵巢肿瘤的1.5%—2.5%。
多为良性,表面光滑、质硬、大部分见于绝经期妇女,一般单侧发病,多为右侧,双侧同时发病者占20%。
根据其分化程度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
大约25%的卵巢Brenner瘤可以找到合并瘤,比较常见的合并瘤为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或囊皮样的畸胎瘤。
二.临床表现
BrennerBuy瘤是较少见的肿瘤。
其发生率在所有卵巢瘤中占0.5%,发生于40—50岁者为多。
一般为单侧性(多为右侧),约8%为双侧性。
极少数可恶性变为鳞状细胞癌或粘液性腺癌。
Brenner瘤为典型的实质性圆形或椭圆形肿瘤。
表面灰白,大小自1cm至25cm直径不等,多为6—7cm。
肿瘤无明显的包膜,但周围的卵巢间质被压缩。
在绝经期后的患者,可并发子宫内膜增生,可有异常阴道流血、下腹部不适等
三.超声表现
超声检查肿块实性部分为低回声,囊性部分为无回声区,囊性无回声区内可有细小低回声分隔。
多数文献报道卵巢良性实性Brenner瘤多伴有不定形钙化,后方回声衰减明显,呈“蛋壳”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瘤内血流不丰富,并认为实性成分内广泛钙化是Brenner瘤的典型病理表现。
四.鉴别诊断
需要与卵巢畸胎瘤、浆膜下及阔韧带肌瘤,性索间质肿瘤、Krukenberg瘤、未分化癌、囊腺瘤、透明细胞肿瘤等相鉴别,超声表现区别不易。
良性卵巢肿瘤之卵巢实性肿瘤超声诊断(全文)
一.病理特征
卵巢实质性肿瘤较卵巢囊性肿瘤少见,良性者有纤维瘤、平滑肌瘤、纤维上皮瘤,卵泡膜细胞瘤等。
交界性者有腺瘤,腺纤维瘤,颗粒细胞瘤,实质性畸胎瘤等、恶性者有卵巢腺癌,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肉瘤和绒毛膜上皮癌等。
卵巢实质性肿瘤种类较多,超声显像检查时,仅能从这些肿瘤大体病理结构所致的物理界面反射特征提示诊断。
根据某些规律特征,结合临床所见,可提示为某种病变可能,但切忌贸然作出病理组织学的诊断。
二.超声表现
实质性肿瘤由于其内部组织结构声学特征不同,可表现为均匀性高回声和均质性低回声,前者有纤维瘤,腺纤维瘤等,后者有肉瘤、卵泡膜瘤等。
实质非均质性有腺癌,实质性畸胎瘤。
当各种实质性肿瘤有出血,坏死时,可表现为混合性图像。
实质性恶性肿瘤常为双侧性,晚期多出现腹水征象。
观察其主要指标包括
①肿瘤的形态轮廓。
②边缘特征。
③内部回声强弱与分布。
④后方回声以及肿物所在的位置与子宫等周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