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肉瘤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14
什么是胆囊癌?
胆囊癌(carcinomaofthegall-bladder)是胆囊最常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其组织学类型主要是腺癌。
广义上的胆囊癌还有各种类型肉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等。
大多数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有关,患者多无特异性症状,大多数临床表现与胆石症相同,故很难早期发现。
病理上,80%胆囊癌为腺癌,其他少见的类型有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小细胞癌等。
女性较男性多2~4倍。
多见于70~79岁。
胆囊癌的预后与肿瘤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2%-5%
易感人群:女性多见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肝脓肿膈下脓肿血栓形成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外科肝胆外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预后差,如肿瘤局限于胆囊,2年存活率可达到45%
常用药品:消癌平片慈丹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30000元)
温馨提示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例如:洋葱、胡椒。
胆囊癌为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占首位,其它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
晚期预后较差,致死率也较高,很多患者认为到了晚期就意味着死亡,无药可救了,那胆囊癌到了晚期真的没得治了吗?目前胆囊癌已不是绝症、不治之症,但每年仍有很多患者被剥夺了生命,且有不少患者都是死于疾病晚期,因此有的患者认为胆囊癌到了晚期就意味着离死不远了,没有治疗的必要了。
胆囊癌到了晚期患者想要治好的可能性很小,但并非没得治了,如果能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还是有助于控制病情,延长生命的,但如果患者轻易放弃,病情发展速度很快,容易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进而并发各种症状,不仅使患者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且很快会走向死亡,因此即使病情到了晚期也不要轻易放弃。
当胆囊癌到了晚期时,肿瘤进展迅速,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会随之下降,体质普遍较弱,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胆囊癌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很小,可以选择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
放化疗短期效果显著,但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临床上有不少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期。
因此选择放化疗的患者一定要重视副作用的防治工作,合理使用中医治疗,有助于增效减毒,使治疗顺利完成。
对于无法或者不愿放化疗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还能调节患者机体,补充元气,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对患者的伤害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部分患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一定的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什么是胆囊癌?
一、什么是胆囊癌1. 什么是胆囊癌呢2. 胆囊癌有什么症状3. 胆囊癌如何治疗二、胆囊癌如何饮食三、如何预防胆囊癌
什么是胆囊癌
1、什么是胆囊癌呢胆囊癌是原发于胆囊黏膜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胆囊癌是胆囊恶性肿瘤里最常见的一种,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5%。
胆囊癌好发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尤其是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公分;另外一种是合并有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往往是单发性、直径大于一公分、基底较宽,超声检测有血运。
另外一些胆囊腺肌症,包括一些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患者,都是胆囊癌的好发人群。
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占首位,其他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上较为少见,根据国内报道仅占所有癌总数的1%左右。
2、胆囊癌有什么症状2.1、腹痛
半数左右的胆囊癌患者有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胆囊癌症状常被视为胆管癌早期预警症状。
腹痛一开始,有类似胆石症、胆囊炎。
据临床观察,胆管癌发病仅3个月,便可出现腹痛和黄疸。
2.2、皮肤瘙痒
可出现在黄疸出现的前或后,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心动过速、出血倾向、精神萎顿、乏力和脂肪泻、腹胀等,皮肤瘙痒是因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高,刺激皮肤末稍神经而致。
2.3、黄疸
胆管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病人多因黄疸而就诊,黄疸是。
老年胆囊癌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胆囊癌(carcinomaofthegallbladder)其他包括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
因为后者很少见,所以主要讨论原发性胆囊癌。
女性比男性多2~4倍,多见于50~70岁。
老年胆囊癌是怎么引起的?简述如下:1.病因胆囊癌患者伴胆石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胆囊病患者占60%~90%,胆囊癌患者占胆石病患者的比例3%~14%,因此,慢性胆囊炎、胆石病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胆汁沉积、胆固醇代谢异常、炎症性肠病、遗传因素、性激素、X线照射、胆汁中的致癌因素、良性肿瘤恶变也被认为是胆囊癌的发病因素,但没有可靠的证据。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2、发病机制胆囊癌可分为肿块型和浸润型。
超声误诊胆囊癌肉瘤1例
江鑫辉;孙宁;朱征涛
【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患者男,64岁,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3 d来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s征(+)。
第一次超声检查:胆囊大小100 mm×24 mm,壁毛糙,腔内近囊底部探及絮状物回声,范围约48 mm×30 mm×42 mm,内有细小点状强回声伴浅声影。
超声提示:胆囊炎,胆囊小结石伴炎性物。
消炎治疗5 d后复查超声所见与第一次检查无明显改变。
【总页数】1页(P4-4)
【作者】江鑫辉;孙宁;朱征涛
【作者单位】201900 上海市,上海曙光医院宝山分院超声科;201900 上海市,上海曙光医院宝山分院超声科;201900 上海市,上海曙光医院宝山分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胆囊腺瘤超声误诊为胆囊结石一例 [J], 曹翠林
2.高龄胆囊癌肉瘤患者伴发胆囊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喻海波;张二勇;张春军;黄海锋;余清松;王军森;王亚娟
3.先天性胆囊缺如超声误诊为胆囊萎缩一例 [J], 刘伟;贾国洪;李晓武;张伟
4.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J], 刘晓玲;刘健;袁红梅;苟凌
云
5.输卵管癌肉瘤超声误诊为子宫肉瘤样变1例 [J], 马红英;卢一艳;房敬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疗地图胆囊癌——胆囊癌比胰腺癌还凶险,一起来盘点它的那些事生活中患有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并不少见,这其中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的人也不在少数。
许多人因为疼痛不明显,或只是偶尔在体检中查出有胆囊结石,所以并不把它当回事。
但其实一个隐形的杀手可能已经潜伏在体内了,这个隐形的杀手就是“胆囊癌”。
虽然不常听说,但胆囊癌的杀伤力却很大,甚至比胰腺癌还凶险。
01关于胆囊癌胆囊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虽然少见,但是在恶性肿瘤中属于比较难治疗的,有研究统计,认为胆囊癌是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
02胆囊癌的发病原因胆囊癌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即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另外与一些感染的因素也有关系,比如伤寒等感染。
03高发人群胆囊癌的高发人群主要是伴有胆结石或胆囊炎的患者,由于胆结石等引起的慢性胆囊炎症是引起胆囊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
另外肥胖的患者,由于容易引起胆固醇结石,进而引发炎症,也是胆囊癌高发的因素。
04临床表现之所以胆囊癌是恢复效果非常不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就是因为胆囊癌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特别是油腻饮食后;另外当胆囊癌进一步发展,也可引起黄疸、消瘦等症状。
胆囊癌的症状与胆结石有时很相似,因此定期检查对于胆囊癌的诊断非常的必要。
05胆囊癌的检查确诊平时的体检一般就能比较好的筛查胆囊癌,一方面通过超声检查很容易发现胆囊癌或胆囊息肉、结石等高危因素;另外抽血查CEA、CA199等肿瘤指标,也非常有助于胆囊癌的发现。
06胆囊癌的治愈率和存活率胆囊癌的总体治愈率不佳,五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这与我国肿瘤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30-40%还有很大差距。
由于胆囊癌对放疗或化疗均不敏感,因此晚期患者的存活时间并不乐观,平均少于半年时间。
07胆囊癌的治疗方法胆囊癌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这有赖于胆囊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手术切除是胆囊癌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唯一手段;放疗和化疗,在胆囊癌治疗方面效果均不显著。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3.22.1381胆囊肉瘤样癌合并腺肌症伴腺上皮内瘤变1例报道林怡1,王晓杰1,刘晓丽2,鲍金1 Sarcomatoid Carcinomas of Gallbladder Coexisting with Adenomyomatosis Involving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 Case Report LIN Yi 1, WANG Xiaojie 1, LIU Xiaoli 2, BAO Jin 11.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Weifang Heart Hospital, Weifang 261201, China;2.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Weifang Heart Hospital, Weifang 261201,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WANGXiaojie,E-mail:****************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关键词:胆囊肉瘤样癌;腺肌症;上皮内瘤变中图分类号:R735.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收稿日期:2022-11-22;修回日期:2023-03-21作者单位:1. 261201 潍坊,潍坊市心脏病医院病理科;2. 261201 潍坊,潍坊市心脏病医院检验科通信作者:王晓杰(1984-),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病理诊断,E-mail: 719081477@ ,ORCID: 0000-0001-5570-6121作者简介:林怡(1984-),女,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病理诊断,ORCID: 0009-0008-1585-0450·病例报道·0 引言胆囊肉瘤样癌是胆囊癌的一种罕见组织学类型,同时胆囊也是肉瘤样癌的少见发病部位。
胆囊肉瘤样癌6例及文献复习秦燕子;欧玉荣;马莉;张琼;武世伍;吴礼高;陶仪声【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gallbladder sarcomatoid carcinoma. Method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 microscop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x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sarcomatoid carcinoma were analyzed with a follow-up period. Related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Results: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of gallbladder sarcomatoid carcinoma with spindle cell morphology were epithelial and mesenchymal positivity. Conclusion: Gallbladder sarcomatoid carcinoma could be firmly diagnosed by microscopic morph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adical resection is currently used to treat such patients. However, more cases with longer follow-up period are needed to discover better treatments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of these patients.%目的:探讨胆囊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胆囊肿瘤的症状
一、胆囊肿瘤的症状二、胆囊肿瘤的检查三、胆囊肿瘤的预防
胆囊肿瘤的症状1、胆囊肿瘤的症状
1.1、右上腹疼痛:大部分为右上腹部的持续性疼痛,并可有阵发性加剧,向右肩及腰背部放射。
1.2、消化道症状:绝大多数(90%)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这是由于胆囊更新换代功能,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
恶心呕吐亦相当常见,并常有食欲减退。
1.3、黄疸:由于癌肿的扩散,约有1/3~1/2患者出现黄疸。
少数病人的黄疸为首发症状,多数黄疸出现在疼痛之后,黄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少数病人表现为间歇性黄疸。
1.4、畏寒、发热:多出现于癌肿晚期,25.9%的病人出现发热,并可有高热持续不退。
1.5、右上腹肿块:病变发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占54.5%。
一是肿瘤迅速增长,阻塞胆管,使胆囊肿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肠引起的梗阻,并同时出现梗阻症状;另外侵及肝、胃、胰等,也可出现相应部位包块。
2、胆囊肿瘤怎么治疗
胆囊肿瘤可以使用中医疗法或者是西医疗法,中医疗法里面最重要的是疏肝利胆然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在选药物的时候注意使用这些疗效的药物。
然后西医疗法里面治疗胆囊癌的时候会选用手术治疗,胆囊切除的手术一般都是早期的时候适用。
但是标准的西医疗法是切除一定范围里面的包括完整的胆囊,并且清除掉区域淋巴结。
手术治疗后要注意饮食以脏补肝为主,适量的增加骨髓摄入。
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占首位,其他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上较为少见,根据国内报道仅占所有癌总数的百分之一左右。
当胆囊癌到了晚期时,往往意味着病情加重,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较差,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化疗是治疗胆囊癌常用的方法,患者在关心化疗效果的同时,治疗后的生存期也是非常关注的,那胆囊癌晚期一直化疗能活多长时间呢?关于胆囊癌晚期一直化疗能活多长时间这个问题,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如患者的病情、体质、耐受程度、治疗效果等。
胆囊癌晚期通过化疗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但化疗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且随着化疗时间的增长,其毒性也会累积,对机体的伤害会更大。
化疗并非适合所有的患者,患者也不是能一直化疗,需要在治疗前对身体状况、营养状况、骨髓储备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适宜化疗的才能进行,同时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方案,适可而止,以免因过度的化疗而加重病情,甚至加快死亡的速度。
针对化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联合中医药的治疗,胆囊癌患者化疗前用药,有助于调节机体,补充元气,为化疗做充足的准备;在化疗期间用药,有助于减轻和改善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提高临床疗效,使治疗顺利完成,长期坚持用药,还有助于修复因化疗受损的机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稳定病情,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另外对于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可以考虑中医保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还能调节机体,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对患者的伤害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的袁希福,自幼便接触中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
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PD-1肉瘤样癌完全缓解胆管肉瘤样癌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胆管癌,其非肉瘤或癌肉瘤,又称为梭形细胞癌或化生性癌[1]。
肉瘤样癌的肉瘤样成分是癌的化生,此特点区别于单纯的肉瘤及同时有上皮与间质来源的癌肉瘤。
部分病例还可见巨细胞[2-3]。
肉瘤样癌可见于多个器官,文献报道的有上消化道、乳腺、皮肤、女性生殖道、泌尿道和肺等[3]。
肝内胆道系统的肉瘤样癌非常罕见,仅占肝内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2%[Rh阴性血患者因胆囊占位于2019.05.19全麻下行胆囊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胆囊管与胆总管结合部浸润型肉瘤样癌,大小:5.0×4.0×3.5cm,间质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中央伴片状肿瘤性坏死;肿瘤侵透胆管壁深肌层达外膜,肿瘤广泛侵犯神经,未见脉管内癌栓;胆管下切缘、左侧胆管上切缘及右侧胆管上切缘均未查见癌。
慢性胆囊炎;淋巴结未查见转移性癌(0/7)(1)(胆囊颈周围淋巴结)0/2(2)(第12P组淋巴结)0/5 免疫组化结果示:CK广谱(+),Vimentin(3+),EMA(-),S-100(-),CK7(-)CK8/18(2+),CK19(-),Bcl-2(-),Desmin (2+),SMA(+),CD34(-),CR(-)β-cantenin(-),CD117(-),Dog-1(-),CD99(-),Actin(-),Lysozyme(+),CD68(3+),CD163(+),CD31(-),NSE(-),NF(-),FN(3+),CD10(3+),P53(3+),Ki-67(+,45%-50%)。
肿瘤病理分期:pT2N0。
术后恢复较顺利,2020.01.06于我院门诊行CT示胆囊管癌术后,肝门区病变较前新发,考虑复发可能并肝左叶胆管扩张;左肾下极小囊肿;右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双肺多发纤维灶。
2020.01.11行MR示:胆囊术后,肝门区肿物并肝左叶胆管梗阻,考虑复发。
患者胆囊管肉瘤样癌复发,放化疗不敏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2020.01.12行靶向及免疫治疗,今为行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胆囊癌术后”收入院。
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占首位,其他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上较为少见,根据国内报道仅占所有癌总数的1%左右。
胆囊癌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是晚期,晚期手术治疗后能活多久呢?一旦患上癌症,手术是很多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胆囊癌也是一样,手术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对于早期患者来说手术肯定是首选,但是晚期患者往往癌细胞已经扩散和转移,并发症比较多,手术的风险比较大,手术后能活多久这也是和患者的具体病情,手术的效果,术后的恢复情况等决定的,患者也没有必要害怕,积极的做好护理工作都能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胆囊癌发展到了晚期,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晚期一般是不建议手术治疗的,放化疗和中医药治疗是很多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虽然胆囊癌患者在放化疗后症状会有所缓解,患者生活质量会有所提高,但是放化疗往往“敌我不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伤害,带来很多的副作用,导致治疗不能顺利进行。
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放化疗的晚期胆囊癌患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有放化疗明显,但远期疗效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很明显的效果。
目前临床上获得口碑较好的中医中药方法有三联平衡疗法。
该疗法是由出身于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疗法。
该疗法治疗胆囊癌无手术事故及麻醉意外之风险,无手术并发症、手术后遗症之痛苦,无放化疗之毒副反应,全天然中草药。
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中医治疗胆囊癌的真实案例分享谷某,女,76岁,新郑人,胆管癌,肝脏多发转移。
患者于2016年5月9日手术切除胆管后发现肝脏多发转移,在当地中医院连续住院治疗数月,出现全身浮肿、小便不利,打利尿剂也未能缓解。
胆囊癌胆囊癌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er)占首位,其它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上较为少见,较长时间内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国内教科书报道仅占所有癌总数的1%左右。
发病率由于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开展,胆囊癌已逐渐被认识,发现率有所提高。
然而胆囊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在印度Gupta报告胆囊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中占3.6%,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1.8%,而美国在消化道肿瘤中位于直肠、结肠、胰腺和胃后,占消化道肿瘤的3%。
胆囊癌病人的发病率女性较男性多2~4倍。
多见于50~70岁,50岁以上者占90%。
病因临床观察胆囊癌常与胆囊良性疾患同时存在,最常见是与胆囊结石共存,多数人认为胆囊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Moosa指出“隐性结石”5~20年后发生胆囊癌者占3.3%~50%,国内大宗资料报告20%~82.6%的胆囊癌合并有胆结石,国外报告则高达54.3%~100%。
癌肿的发生与结石的大小关系密切,结石直径小于10mm者癌发生的几率为1.0,结石直径20~22mm者的几率为2.4,结石直径在30mm以上者的几率可高达10%。
还有人提出胆囊癌的发生可能与病人的胆总管下端和主胰管的汇合连接处存在畸形有关,因有此畸形以致胰液进入胆管内,使胆汁内的胰液浓度提高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粘膜变化生,最后发生癌变。
胆囊癌发生在底部多见颈部,次之体部较少,组织学上腺癌占80%,未分化癌占6%,鳞癌占3%,混合癌占1%。
胆囊癌可直接浸润周围脏器,亦可经淋巴道血循环神经胆管等途径转移及腹腔内种植,晚期病人可发生远处转移,但一般发生的较晚和较少表现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或只有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早期诊断很有困难,一旦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包块黄疸等病变已到晚期,其各种检查亦出现异常。
因此,对于胆囊区不适或疼痛的病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胆囊结石炎症息肉者,应进行定期B超检查以求早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