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保护板和BMS知识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47
锂电池培训资料一、电池基础二、锂离子电池基础三、锂电池的安全四、保护板BMS具体功能介绍五、锂离子电池的储藏和运输一、电池基础1、电池的发展简史:公元前100~公元100年电池原形1780~1791发明伽尼尔电池1800年伏特发明电池1833年发现法拉第法则1836年发明丹尼尔电池1859年发明铅酸电池1868年发明干电池1899年发明Ni—Cd蓄电池1901年发明Ni/Fe电池1951年发明密封Ni—Cd电池1990年发明锂离子电池1995年发明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2、电池的要素和组成:◆电极负极:通常将电池电极中电压较低的一极称为负极正极:通常将电池电极中电压较高的一极称为正极◆隔膜:在电池中,防止正负极间电子导通,而又能让离子通过(离子传导)的隔离材料,一般为多孔薄膜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液):在电池内正负极间提供离子传输作用◆其他构件:如外壳,极柱,密封件等3、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干电池)二次电池(充电电池或蓄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聚合物态锂离子电池另外还有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等4、常见可充电电池性能比较:组成电池能量密度电池体系负极电解液正极环保性能电压(V) Wh/kg Wh/L 充电循环自放电率锂离子电池碳LiPF6 LiMn2O4或绿色环保 3。
6 130—150 350-400 ≥10008%LiCoO2铅酸电池 Pb H2SO4 PbO2 铅污染严重2。
0 30—50 50—80 300—500 20%镍镉电池 Cd KOH NiOOH 镉污染严重 1.2 50—60 130-150 400—600 25%镍氢电池储氢 KOH NiOOH 环保 1.2 60—70 190-200 ≥500 10%材料二、锂离子电池基础1、锂离子电池的“前世今生" :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前世”:早期负极为金属锂的“锂电池”,但金属锂的化学活性太大,充电时产生的枝晶会使电池短路,目前尚未真正解决其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的“今生”:锂离子电池名称开始于日本企业,针对含金属锂负极的锂二次电池而言,1991年由索尼公司率先实现商业化。
锂电池安全培训教材一、前言锂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化学特性和热失控的潜在风险,锂电池也面临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本教材旨在为使用锂电池的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
二、锂电池简介1. 锂电池概述锂电池是一种重要的二次电池,由锂金属或锂化合物为阳极材料,通过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来实现电荷和放电的过程。
2. 锂电池分类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化学特性,锂电池可以分为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和锂硫电池等多种类型。
三、锂电池的安全隐患1. 短路锂电池在外部短路情况下,会导致大量电流通过电池,引发热失控和爆炸的风险。
2. 过充和过放过充和过放都会导致锂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失控,可能引发电池发热、膨胀或燃烧等危险情况。
3. 高温环境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特别是超过指定温度范围时,容易引发自热、引燃甚至热失控的危险。
四、锂电池安全操作指南1. 储存和运输- 锂电池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与易燃易爆物品接触。
- 在运输锂电池时,应注意防止碰撞和振动,并遵循相关的运输规范。
2. 充电与放电- 使用合适的充电器,并遵循充电器的使用说明。
- 不要将充电的锂电池长时间放置在充电器上,以防过充。
- 避免过放电,及时停止使用电池或更换电池。
3. 温度管理- 在高温环境下,尽量减少锂电池的使用,避免过热导致的危险。
- 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锂电池类型和温度范围。
4. 避免短路- 避免金属物品接触锂电池的正负极,以免引发短路。
- 在携带或储存锂电池时,使用专用的防护套或盒子保护电池。
五、应急措施1. 发生漏液或膨胀时,切勿触摸电池,应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手套和眼镜。
2. 发生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等扑救措施,尽量避免使用水进行扑救。
3. 发现锂电池发生异常,如异味或冒烟,应立即将其放置在防火容器中,并及时联系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锂电池培训教材第一部分:锂电池概述1.锂电池的背景和发展历程(100字)锂电池是一种以锂为正极材料,并通过锂离子在电解质和负极材料之间的迁移实现储能和释放能量的电池。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商业化生产。
近年来,锂电池技术得到较大的突破,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2.锂电池的基本原理(200字)锂电池基于正极和负极之间锂离子的迁移来存储和释放能量。
当锂电池充电时,正极材料富集锂离子,并在通过电解质渗透到负极材料中的同时,电池发生化学反应并储存能量。
当锂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会从负极材料迁移到正极材料中,同时释放储存的能量。
这种迁移过程通过电解质中的离子传导完成。
3.锂电池的分类和特点(300字)锂电池根据电解质的类型和正负极材料的组合方式,可分为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和锂金属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轻量化和无记忆效应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和电动汽车。
锂聚合物电池由于电解质采用固态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能量密度较低。
锂金属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但由于锂金属的活性较高,安全性较差。
第二部分:锂电池工作原理4.锂电池的正极材料(100字)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一般采用锂钴酸锂、锂镍酸锂、锂铁酸锂等化合物。
这些材料具有高比能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锂钴酸锂是最常用的正极材料,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但价格较高。
锂铁酸锂则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
5.锂电池的负极材料(100字)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石墨。
石墨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寿命,而且价格较低。
最近,硅基负极材料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因为硅相较于石墨具有更高的比容量,但存在容积膨胀问题。
6.锂电池的电解质(100字)锂电池的电解质一般采用有机液体溶液或固体聚合物。
常用的有机液体电解质包括碳酸盐盐、磷酸盐盐和聚醚等。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较高的离子传导率,但相较于有机液体电解质,其离子传导率较低。
保护板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编写:审核:日期:第一部份:电子元件、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章电阻器和电位器第一节电阻器第二节电位器第二章电容器第三章电感线圈和变压器第一节电感线圈第二节变压器第四章集成电路第五章电路基础知识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电子原器件主要特性和典型应用电路故障分析第一章电阻器和电位器第一节电阻器电阻器通常简称为电阻,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电子组件。
一.种类和符号电阻的种类繁多,通常分为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和特种(敏感,熔断等)电阻三大类。
固定电阻可按电阻体材料,结构形状,引出线及用途等分成多个种类,如图1-1所示,电阻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如图1-2所示,其字母代号为R。
电阻的种类虽多,但常用的主要为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和片关电阻,它们的外形参见图1-3。
其中,过去的国产RT型电阻外表通常涂覆绿漆,RJ型金属膜电阻则涂覆红漆,且一般都印上型号及规格等,较易识别,近年来随着进口及合资产品大量上市,RT 型电阻中以色环电阻占据主流地位,其底色并不很一致:RX型线绕电阻外表多为黑色,被釉线绕电阻则多为深绿或浅绿色,片状电阻外表一般都为黑色,且上面标注有代表阻值的数字:若不为黑色且标注为0或000或根本无标注,这种片状元件并非电阻,而是一种用于代替连接导线,阻值为零的“桥接组件”.现在这种组件已大量应用于各类电子整机中,实践中切勿与片状电阻相混淆。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应用最普遍的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和线绕电阻的特点。
1.碳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的外形如图1-4(a)所示,内部结构如图1-4所(b)所示,这种电阻器是用结晶碳沉积在瓷棒或瓷秘上制成的,改变碳膜的厚度和用刻槽的方法变更碳膜的长度,可得到不同的阻值,碳膜电阻器的主要特点是高频特性好,价格低,除了普通碳膜电阻器外,还有高频电阻器和精密型电阻器,碳膜电阻器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电阻器,它广泛地用于收音机,电视机以及其它的电子设备中。
2.金属膜电阻器常用的金属膜电阻器的外形如图1-5(a)所示,内部构造如图1-5(b)所示。
电池培训教材第一章电池的基本知识锂离子电了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了两类,目前在耗电量较低的便携式电子立品中主要使用不可充电的一次性锂离子电池,而在笔记本电脑、手机、PDA、数码相机等耗电量较大的电子产品中则使用可充电的二次电池,通常是锂离子电池。
我们公司生产的手机电池,主要由三大主料:电池、胶壳、保护板组成,下面我们围绕这三大主料进行逐步的认识和了解。
第一节 电池的基础知识一、电池的定义电池是一种能源当它的正负极连接在用电器上时,因为正负极之间存在电势差,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储存在电池是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
一只电池必然由两种不同化学活性的物质组成正负极,正负极活性之间的电势差形成电池的电压,根据其化学系统的不同,各种类型电池的电压各有不同,我们公司经常用的电池有三种:钢壳、铝壳、聚合物。
二、锂离子电池的优点和缺点(1)优点:1.单体电池的工作电压高达3.6v~3.8v远高于镍氢和镍镉电池的1.2V电压. 2.容量密度大,其容量密度是镍氢电池或镍镉电池的1.5~2.5倍,或者更高. 3.自放电小,在放置很长时间后其容量损失也很小.4.寿命长正常使用其循环寿命可达到500次以上.5.没有记忆效应,在充电前不必将剩余电量放空,使用方便.(2)缺点:6.电池成本高,电解质体系提纯困难.7.不能大电流放电,由于有机电解质体系街头的因,其内阻相对其它类电池内阻大,故要求较小的放电电流密度,一般放电电流在0.5C以下,适合于中小电流的电器使用。
8.需要保护线路控制,过充或者过放都会使电池内部化学物质的可逆性遭到破坏,从而严重影响电池的寿命。
三、电池的标称电压、容量、内阻及其单位1.成品电池的标称电压国际上为3.8V,内阻小于180MΩ,但不可以为零。
2.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之分。
容量的单位为mAh(毫安时)或者Ah(安时),换算关系为1Ah=1000mAh①额定容量是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C条件下,以5H倍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担供的电量,用C5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