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新标准英语》第一册Module 3 Unit 1 Point to the door.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模块是出自《新标准英语》第一册第三模块第一单元,Module 3 Unit 1Point to the door.这课主要学习教室里的一些实物单词 door, window, blackboard, bird,句型 Sit down! Stand up! Point to the…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能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或向别人发出指令。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有部分学生在三年级时接触过英语,有了一点基础,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英语,没有基础,所以在教学时要多照顾基础弱的学生。
学生们年龄尚小,比较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中多设计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能够听、说新单词 the, please, door, window, blackboard, bird2.学会运用句型:Sit down! Stand up! Point to the…能力目标:学生能听懂句型 Sit down! Stand up! Point to the…,能够发出指令,或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情感目标:在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通过听音做动作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本课新单词the, please, door, window, blackboard, bird2.学会运用 Stand up. Sit down. 和Point to三个指令性短语的意思,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灵活运用,指认身边的实物及图片。
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用齐唱歌曲的形式来复习旧知识。
二、呈现、教授新知1.师走到讲台上,两手向上抬,做出让学生们站起来的T: Boys and girls, Stand up,please!学生们站起来后,老师再做出让学生坐下的动作T: Sit down,please!(教授这两个句子)2.熟读这两个句子后,老师发出起立或坐下的指令,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效果分析本节课的主题为“Robots”,“Unit 1 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的语功能是继续学习用“will”谈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本单元主要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robot”为主体,以“They will do everything.”为主要句型,话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够从自身兴趣出发,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探讨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课前我用一首英文歌曲作为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can 等句型,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学习will做铺垫。
课文学习过程中,由于本节课生词太多,为降低学习难度,采用看句子选择图片的方法。
为使学生全面掌握课文结构,采取用思维导图作总结,用chant调动课堂气氛,用歌曲作为情感升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相信明天会更好。
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学新标准英语四年级第三模块的第一单元,主要学习do everything ,can talk , can walk , help children learn ,do our homework.五个动词词组。
并能够运用句型Will you …? Will they… .It can … 简单介绍自己能做的家务.本节课以听说训练为主线,通过看、听、说、演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并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教学设计较丰富。
词汇教学就象一盘很难做好的菜,原料很简单,但怎样才能烹制出可口的味道了呢?为了使内容更充实,我设计了多样的教学活动和任务,示范教学内容,习得语言知识点。
并在掌握课本知识之后,启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实践。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
Module3 Unit1 What are they doing?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外研版小学英语第三册第三模块第一单元。
本课将继续学习现在进行时,重点是让学生能用现在进行时进行问答。
通过学习,学生将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如何用英语描述别人正在做什么及问答。
(2)教学目标:让学生基本掌握现在进行时和现在分词的基本结构和用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参与,合作,竞争的乐趣。
(4)创新目标:在认知和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动作表现正在做的事情。
2、重点:熟练运用目标中单词与句型,并能用现在进行时进行问答。
3、难点:现在进行时的基本句子结构。
二.说教法、说学法英语教学倡导互动型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教学任务,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因此我采用“知识讲解——操练巩固——拓展应用”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趣,开放式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巧妙导入让学生用书上的情景一导入课题,很快地提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这样简单明了,使学生易接受。
第二环节:重点句型的学习—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兴趣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我使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来展示,使现在分词和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变得生动有趣。
利用课件,依次出现了公园的四幅画面。
我们看到了do Taijiquan,play chess,row a dragon boat,drink soybean milk这几个动作画面。
为了让学生对现在分词和现在进行时有深刻的印象,我设计当每和动词结合成的现在分词,个动词词组出现后,紧接着出现“ing”领读这些动词短语及现在分词形式,并将图片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子描述出来。
学习主题单元的心得体会
第三模块的学习有些难度,操作起来也比较繁琐,尤其是单元主题确立、单元主题的设计。
这些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很严谨,环环相扣。
虽然有些难,但是通过仔细的学习、阅读大量的范例,终于有了些收获。
我选择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大自然”,它来源于我所任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是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培养学生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这个模块的学习应该是本次学习中的一个重点,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如何确定单元主题,分析单元目标及对应标准,规划单元学习成果及其评价,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等。
同时,在设计主题单元时,要总览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的联系和每个专题之间的链接。
同时,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制作,让我更加清晰的了解了单元主题与各个专题之间的内在关联,精心设计,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自主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模块三学习反思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主题单元设计的要点。
在本模块结束之际,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什么好处?存在哪些不足?答: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好处是:(1)利用主题单元进行教学,可以让教师更系统的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从整体上分析教材,把握新的课程标准。
制定的整体的目标,分别落实到每一节的任务中去。
可以上单元设计更加合理、详细和精细化,便于宏观调控。
(2)利用主题单元进行教学,方便老师梳理知识结构体系,把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多元化的学习,可以整体设计系统的活动,根据自身班级的特点,设计出适合教师、学生的个案,利于展示教师的特长也利于学生的培养。
(3)利用主题单元进行教学,可以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自评互评,小组协作自主学习等能力,也便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拓展课堂的空间,解决并培养学生动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主题单元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老师制订的培养目标。
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不足之处是:(1)利用主题单元进行教学,教师会用太多的时间去设计,课前备课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教师的工作很会繁重。
(2)利用主题单元进行教学,有的学校硬件条件达不到,很难操作这项工作,搜集资料就是一个很不好做的工作。
在一些学校如果无法集体备课,这种方式的优势很难显示出来。
(3)利用主题单元进行教学,有时教学进度会跟不上,可能会完不成教学任务。
2.您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主题学习单元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答:经过我亲身体会,我个人认为:主体单元学习模式是以主题作为设计核心,围绕主题单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整合课程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主导模式。
我认为以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主题学习单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我们在日常应用中要注意真正理解实施主题单元学习的优势,不能敷衍应付,流于形式。
在设计主题单元时,要整体把握教材,纵向与横向考虑本单元在整册以及整个阶段所处的地位,成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
《走进鲁迅之感受鲁迅作品》教学反思
本次信息技术培训作业我选的单元主题是《走进鲁迅亲近鲁迅》,当学习到模块七的时候我这个单元的教学实施也接近尾声了,今天对其中一个专题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本次教学是专题五“感受鲁迅先生的作品”。
根据孩子们课前的阅读情况,我布置了学生“走近鲁迅”,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关于鲁迅的一些资料以及信息,如鲁迅生平、时代背景、鲁迅作品以及关于鲁迅的故事等,现反思如下:
1、删繁就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解读鲁迅,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单元训练重点,主要让学生通过作品的阅读,感悟并交流心目中的鲁迅人物形象。
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让学生先从整体感知鲁迅,说说课前从哪些方面了解了鲁迅,要求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
既了解了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又为下一个作品交流环节进行了铺垫。
“品位鲁迅”这一环节,落实了教学重难点,感知人物形象,恰当的阅读方法是理解文本,感知鲁迅人物的一个关键点,我觉得课堂上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2、因文施教,阅读方法指导到位。
阅读方法种类繁多,但孩子们要想读懂鲁迅的作品,没有一定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是缺乏效果的。
课前需要阅读方法的提示,如你阅读鲁迅作品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方法?让学生联系单元学过的方法,进行回顾,再运用,我及时进行概括,总结了7种阅读方法。
同时提醒学生:要想走近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要采用这些有效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联系整部作品或上下文、揣摩文章有深刻含义的语段。
并将这几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再让学生利用这几种方法进行再次阅读、汇报、交流,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折射在课堂是精彩纷呈的。
第一册MODULE 3 Unit 1 Point to the door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学生用书:第一册第三模块第一单元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高尚道德情操,鼓励学生要主动进入大自然,仔细观察身边发生变化的任何事情,从而开拓他们的眼界,不断增长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
B、乐于并善于与他人友好地交往,逐步形成与人沟通的能力。
2.知识目标:A、认读句子:基本能听懂、会说、会读,并运用 sit down! Stand up! Point tol…..等语句。
B、识记单词:Door please window blackboard bird3.能力目标:发音准确,能听懂录音。
会用本课词汇模仿录音语调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bird,door 和window三个单词和Stand up. Sitdown.和Point to三个指令性短语。
难点: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Stand up. Sit down. 和Point to 三个指令性短语的意思,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灵活运用,指认身边的实物及图片。
四、教法和学法:情境教学 TPR活动游戏法五、教具准备:单词卡片、磁带、课件六、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1、教师与学生热情的问好: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 .2、唱歌曲《Good morning,Sam》T:Let’s sing the song with the tape.设计说明:每日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拉近师生距离;通过简单的手势让学生在唱起来的同时动起来,演起来,乐起来,在音乐的衬托下,歌曲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新课导入教师指着窗户,门,黑板,用英语提问:Where are they ?(因为是新句子,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要用中文重复问题。
生将平时周末所做的活动罗列出来。
点击课件,出示日历。
指着上个周末问 学生“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过去式回 答问题。
2. 教师准备一些风景名胜的图片,贴在教室的黑板上。
如 “the Great Wall, Mt Tai, the Summer Palace.” 请两个学生上台活动,一个学生问 “Where did you go?” 另一学生站在不同图片前回答 “I went to the …”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呈现本课重点句型。
该活动能让学生 动一动,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既活跃了思维,又操练了新句型。
)Step6. Homework1.介绍你与家人的上周末生活。
2.向你的好友介绍你的旅游经历,讲述你曾参观的名胜古迹。
(自选一个内 容,并写下来。
)进 【板书设计】 Unit I Where did you go? What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Where did you go?Where did you go?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外研版第五册第三模块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语言功能是询问与描述过去发生的事 情;本单元以介绍伦敦为主线,通过 amy 与 daming 在电话中的谈话,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用 英语询问对方上周末的活动情况,以“where did you ?”为主要句型,询问与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我 采用师生对话形式安定学生情绪,并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 堂学习中,并复习与本课教学关系密切的形容词过去式,为后面的教学做不可或缺的铺垫。
然后,通过利 用身边的资源(照片),将新词、句型与照片紧紧联系,既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单词的意义和使用情景,降检 测 反 馈 及 时 巩 固选词填空。
What where how when who did1. did you go to Beijing?By plane.2. did you do last night?I did my homework.3. did she go to schoo yesterday?At seven.4. did you go with?My father and my mother.5. you go to Shanghai last year?No,I didn't. 针 对 性 作 业 课 外 运用 1.听读课文 3 遍。
1.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什么好处?存在哪些不足?好处:主题单元中的教学设计思想是用开放性、针对性问题组织、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因此主题单元选题时要强调“生活性、开放性、挑战性”的原则。
主题单元学习能更好的把握整个教材的脉络,同时促进教师和学生对于整体知识结构和分布的掌握。
不足之处:对于每一节课的设计会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在时间的安排方面不是很充足。
如果太难,学生就可能会因为失败而沮丧、退缩,无益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同样,如果容易,学生就不会去做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2.你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主题学习单元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主题单元选题时要强调“生活性、开放性、挑战性”的原则(1).生活性:选题要考虑与学生生活的相关性,是能够反映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
这样的问题,才可能是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才可能是需要综合地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予以解决的。
(2). 开放性:学科教学中有些系统知识是结构良好的问题,有明确的解决步骤和答案,也有些是劣构的,是情景化的,定义不明确的,甚至目标是多样化的,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和途径,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3). 挑战性: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所开展的主题单元学习,必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挑战,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要做好以下几点:(1)、首先要了解各个单元在整本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对于各个单元的知识点要融会贯通。
(2)、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辅助,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进行纠正指导。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
(3)、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在本模块中,我们主要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设计主题单元的主要环节,你认为思维导图起到整理和表达思路的作用了吗?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
Module 3Unit 1Where did you go?【知识目标】(1)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理解,部分学生能掌握的词汇:weekend,place, British Museum, how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理解,部分学生能掌握句型:1.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Where did you go?How did you go there?【能力目标】(1)能读懂、理解课文大意并回答出相关问题;(2)能运用所学句型询问过去所做的事情,去过的地方,并能回答提问。
【情感目标】引导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使养成互帮互助,共同体验的合作学习习惯。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热爱世界,热爱家乡的情怀。
【学情分析】这节课选自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五年级上册模块三,第一单元。
课题是《Where did you go?》,是一节会话课,考虑到地域差异和学生的英语基础,计划两课时完成,本课是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
2、用过去时提问并能描述上周末发生的事情。
难点:以what, where,How引导的一般疑问句过去时。
【课前准备】1.单词卡片/时间展示图;2.教学光盘或其他录音机设备;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Greetings【设计意图】通过日常问候使学生进入英语课堂学习状态。
Step 2:Warm upT: What day is it today?Ss: It is Friday.T: How many days in a week?Monday....Ss:Tuesday.....T: So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now let’s chant!Follow me!Sunday、Monday、Tuesday.....Ss:Sunday、Monday、Tuesday....T: Look,the green words, we call Saturday and Sunday ,weekend.Follow me...Ss:weekend, weekend...【设计意图】说唱律动是小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以星期为载体的说唱活动不仅能够复习星期词汇,引出单词“weekend”,而且还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模块三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江都区丁沟中学朱虎明本节课为高一期末复习课,重点是基础知识的复习,理解和背诵。
教学目的如下:1.To master key words and phrases;2.To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key language points;3.To apply what has been reviewed through filling blanks;4.To master English expression based on the Chinese meaning
学情分析: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好的学生可以自我复习,知识点理解背诵能力强,但同时,不少学生的英语良好学习习惯未养成,学习方法不当。
因此,基础复习需要既要做到夯实基础,也要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同时让基础好的学生有提升的机会。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要求: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习每一部分的方法不一样,不同的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可能不同。
要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
要教授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的学习。
对英文单词掌握正确的读音,扩大词汇的识记和运用,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场景,使学生客观形象的学习语法。
运用不同的方法教授学生语篇的阅读和理解。
从而可以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朗读书本中的文本——reading,task,project,并翻译所划重点词组语句的意思,目的是通过语篇的朗读来复习本单元重点词汇的应用,这个教学目的基本实现。
第二个环节是带领学生以凤凰学案的知识点为依托进行本单元知识点的复习,挑出倍数表达,可能likely的应用以及强调句式与其他句型的区别与联系,以求做到提升基础好的学生的知识认知。
其余基础部分一带而过让学生考前自习课时自行复习。
第三环节是复习核心词汇,通过复习词性变化及词组句子,来激发学生相关的知识储备,但由于时间关系,直接呈现给学生,使其缺少思维辨析过程,有点填鸭式嫌疑。
最后一个环节是当场检测,以首字母和单选形式检查,以检测学生能否通过句子的逻辑意思推出单词的意思而不是仅仅靠生搬硬套,希望能提升英语的核心素养。
当场检测可以看出本节课的复习效果同时查漏补缺,寻求不足,最终的目的基本达到。
最后,本节课想花5分钟修正学生作文,最终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