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6.2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在梳理外语学习策略的成就和争议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语学习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6.011

0 前言

20世纪60至80年代初期,研究学者对“成功学习者”的特性展开研究,拉开了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序幕。研究学者在分析成功学习者的特性和其运用策略的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学习策略理论展开初步探讨。80年代和90年代是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百花齐放的时期,心理学和二语习得领域从各自的视角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共识。但随着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学习策略研究领域容纳了多种理论观点或视角,这些理论在学习策略领域不断繁荣发展,使得各种理论观点相互交错,形成一个交织混杂的外语学习策略理论网络体系。进入21世纪,研究学者不再执着于建立统一的共识,认为学习策略本质上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理论上的统一反而会降低研究其丰富性和预测性(griffith, 2014)。

国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文秋芳等(2004)将国内研究归纳为两个阶段,1984年至1992 年是外语学习策略的萌芽阶段,相关研究不多,成果较少。1993年至2003年为全面启动阶段,研究队伍迅速成长,研究方法逐步多样化和规范化。此后,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进入全面繁荣的阶段,研究学者针对不同类别的学习者,如中学生、高职学生、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等各个层面,及各种学习条件和环境展开实证研究。

1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

1.1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构建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体系是一个综合多个相关研究领域的“连锁理论网络体系”

(griffith,2014)。首先,外语学习策略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认知心理学关于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探讨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的理论为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语言学习是一个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反应输出的过程。学习策略就是帮助学习者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控制学习信息加工系统,以便更好地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性知识。学习者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是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而控制信息加工的过程则是元认知策略。

1.2 外语学习策略的定义

对学习策略展开有意义的研究,定义尤为关键。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具体的促进学习的方法、技巧或行动。rubin 认为“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技巧或手段”(1975);oxford也表示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够更容易、快速、快乐并有效地学习,更好地自我调控,适应新的情境的具体行为”(1990)。二是把学习策略看做是抽象的行为或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griffiths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我调控能力,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控制语言学习而有意识地采用的行动(2008)。三是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过程和程序。rigney(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促进语言习得、记忆、提取和语言表达的程序和步骤。

综合多方观点,语言学习策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学习者为促进学习,有意识地采用的方法和技巧、程序和规则、调控方式等均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语言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学习者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应用水平是衡量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制约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1.3 外语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定义的多样化,导致学者对学习策略的分类也存在许多争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rubin(1981),o’malley(1985)和oxford(1990)等,在外语学习策略实践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rubin认为,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能够直接促进学习过程的认知策略是直接学习策略。o’malley首次将元认知策略引入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领域,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oxford(1990)根据学习策略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将外语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前者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后者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

2 外语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2.1 外语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外语学习策略与学习者的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green & oxford(1995),park(1997)等研究发现学业成绩较好的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频率高于水平较低者。kyungsim & leavell (2006)的研究表明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学习者在学业上的进步大于较少运用策略的学习者,这一结论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学习策略与成绩的关系。但并非所有学习策略都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但也有研究对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正相关提出质疑,porte(1988)研究发现学业成绩较差的学习者在学习中也会使用学习策略,但使用的方法不合适;gardner(1997)在对有经验的语言学习者进行调查后发现这类学习者不需要运用学习策略。 2.2 外语学习策略影响因素研究

学习者在使用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学习者自身的特性、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等。

由于个体心理因素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学习者情感因素与外语学习策略关系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国内外研究均证实学习动机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gardner,1985; oxford & nyikos, 1989; pintrich & schunk, 2002),在这一共识下,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更加细化和深入。学习风格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较为固定的方式,具有稳定性和个体独特性。cohen(1998)和reid(1995)认为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密切相关。一方面,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通过感知和喜好、选择、策略形成三个步骤形成有效学的学习策略(riding& sadler-smith,1997);另一方面,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使用不同策略来拓展自己的学习风格,增加自己学习风格的灵活性”(文秋芳,2004)。

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国籍等也是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因素。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tyacke等(1986)指出亚洲学生更倾向用机械学习策略,较少运用交流学习策略;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更多地使用补偿策略(oxford, 1996);griffiths(2000,2003)研究发现由于文化意识、语法结构和教育背景等存在差异,欧洲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高于其他国家的学生。

2.3 学习策略的培训

对外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是基于一个普遍认可的共识,即通过指导和训练,学习者能够获得有助于语言学习的策略,改进学习语言的方法,提高成绩。因此策略训练研究多从微观视角,针对目的语的特点,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展开策略和方法指导与训练,提高外语成绩。

3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综合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不难发现外语学习策略在内涵和外延方面的争议仍将持续,短时间内无法达成统一的共识。一方面,这种观点上的分歧是一件好事,使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更加多样化,拓展了研究的范围和广度,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上的共识,对外语学习策略的深入研究则存在一定的影响。

从研究的内容方面,今后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将更加侧重于外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和元认知因素的探讨。通过研究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信息加工过程。宏观的外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