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

作者:陈广玲陈英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06期

摘要: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然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特点是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的一些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办法等,仅就其开支范围、标准加以限制。财务管理的重要制度主要针对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既与国家财政预算相联系,又对单位全年财务收支有硬性约束,而固定资产又是事业单位赖以生存的物质保证,它只能规定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向,并不能解决单位资金安全性。协助政府部门做一些公益性活动合理分配资金运作,建立长效机制相对而言在资金管理制度上受限制。但是在资金保全的原则下合理运用统一管理,更能体现出他的特色管理体系。

关键词:事业单位体系财务管理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应适应更广泛的市场经济需要。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用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存在,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应适应更广泛的市场经济需要,从管理内容、管理要素、管理层次上要与新的体系相适应。具体而言,对其进行管理的主要思路是: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延伸,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确保预算平衡、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关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增加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目标

由于事业单位没有生产经营销售环节,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他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而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完成各项科研、开展业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保障。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和完整、统一协调调配使用合理配置各部门以充分发挥作用避免浪费。

1.1 结合项目实施经济责任制,逐步建立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制度。

1.2 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金制度,建立专用基金专款专用、事业单位自由资金由本单位统筹运用、统一管理。

1.3 严格遵守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财政部发布的各项条例法规细则要严格贯彻执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筹资机制,在新形势下运用各种筹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1.4 加强综合预算管理,事业单位预算是根据各单位职责、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反映单位资金收支、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是部门预算编制的基础,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预算外收入、经营收入也应该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不得“坐收”,“做支”。

1.5 强化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变动和纠纷的调处,尽可能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区分开来,对单位资产的运作和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有效的审计和监督,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下,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1.6 调整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有效增强单位财务决策的监督。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要适应现代化财务管理方法

财务人员不光有对会计工作的极大热情还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是“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机密”。

2.1 增强法制观念,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进行工作,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不但要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要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只有这样做才能符合适应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

2.2 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各级财政部门要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

2.3 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管理者应给会计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不但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更要更新理财观念。借鉴企业财务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模式,应充分认识到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和办法也都将发生改变,并重视事业单位绩效的提高,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

2.4 积极推行会计集中审核制度。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就是通过改变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从而强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从源头上遏制事业单位腐败,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以资金控制为目标,以加强财务收支监督为重点,可以成立会计核算中心提高理财取向,将所有会计账户及会计业务处理权集中到

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力求核算、管理、监督成本最小,效率最高,从而达到事业单位绩效最大化的目标。

3 资金管理主要是对各部门项目运行状况、资产耗费和资产保全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控制

3.1 会计核算资料。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约束机制。事业单位收支的依据是经过财政批准的预算,预算规定了单位支出方向和支出规模水平,所以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2 对各部门项目运行状况进行控制。财务部门要联合各个部门对项目运行进度监控管理避免不必要资产的流失,建立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办法等。

3.3 部门预算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上报、批准、执行、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已经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制度既与国家财政预算相联系,又对单位全年财务收支有硬性约束。

3.4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一是围绕事业单位日常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收支事项所设置的事业收支核算科目,二是围绕事业单位为弥补经费不足面向市场参与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收支事项所设置的经营收支核算会计科目。现行的会计科目体系虽然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行的一般规律,但是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所发生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也要做出规定,不能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服务市场的资金运行的特殊规律,避免造成某些科目体系设置上的空白,账务处理随意性大若不加以规范容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因此增设“实收投资”二级科目,专门用来核算外单位投入的货币资金、材料和无形资产。其贷方用来登记投资数,借方用来登记外单位投资撤回数和清算转销数,贷方余额表示接受外单位实际投资数。

综上所述,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必须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努力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强化预算约束、加强预算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有利于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对加强财政监督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由此看来,科学、有效的会计控制制度和管理体系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马国贤.服务型政府的预算框架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1):1~11.

[2]冯永梅,王泽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J].注册会计师与审计,2008(9):

30~31.

[3]匡艳.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制度[J]财会通讯,2007(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