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技术计算
- 格式:pps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9
喷灌技术喷灌有显著的省水、省工、少占耕地、不受地形限制、灌水均匀和增产等效果,属先进的田间灌水技术。
与明渠输水的地面灌溉相比,喷灌节水30%~50%,粮食作物增产10%~20%,经济作物增产20%~30%,蔬菜增产1~2倍。
但喷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作业受风影响,高温、大风天气不易喷洒均匀,喷灌过程中的蒸发损失较大等,而且喷灌的投资比一般地面灌水方法投资要高。
茶园、露地蔬菜等且用固定式喷灌,大田作物可用机组式喷灌或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
需注意的是,目前看来果树一般不适且用喷灌而且用微灌,因为喷灌容易击落果树花和幼果;喷灌难于结合施肥,而微灌容易做到这一点;喷灌投资一般高于微灌;微灌比喷灌更节水;微灌灌水量能更精确控制,确保灌水适时适量。
当然微灌也有需要注意的缺点:对管理人员责任心要求更高,要防止或及时排除灌水器堵塞。
设计资料:1.喷灌系统的分类与选型喷灌系统分管道式喷灌系统和机组式喷灌系统两大类。
(1)管道式喷灌系统管道式喷管系统分固定式、移动式和半固定式三类。
固定式喷灌系统除竖管(也叫立管)外干管、支管都埋于地下,并有固定的首部枢纽(泵房、水泵、动力机等),这种喷灌系统投资较高,但管理比较方便;移动喷灌系统的所有管道都可移动作业,且水泵与动力机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式喷灌系统可在不同田块移动作业,因此单位面积投资较低,其缺点是管理操作劳动强度较大;半固定式喷灌系统枢纽和主干管固定,支管和竖管可移动作业,半固定式的优缺点介与前两者之间。
目前看来,固定式喷灌系统应用最普遍。
一般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树、花草等都宜选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北方一些地区大田喷灌常选用移动式喷灌系统(铝合金管道)。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应用最少。
(2)机组式喷灌系统机组式喷灌系统类型很多,按大小分可分为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喷灌机系统。
南方地区河网较密,宜选用轻型(手抬式)、小型喷灌机(手推车式),少数情况下也可选中型喷灌机(如绞盘式喷灌机)。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4灌溉排⽔新技术百问百答(第四期)第3章节⽔灌溉技术上⼀期对应教材第3章的3.1~3.4节,本期对应教材的3.5~3.9节,主要内容为喷灌、微灌、⽔稻节⽔灌溉以及⾬⽔集蓄灌溉⼯程。
30、何谓喷灌?与其他灌⽔⽅式相⽐,喷灌有何优缺点?喷灌是利⽤压⼒管道输⽔,经喷头将⽔喷射到空中,形成细⼩的⽔滴,象降⾬⼀样均匀地洒落在地⾯,湿润⼟壤并满⾜作物需⽔要求的⼀种灌溉⽅式。
与传统的地⾯灌⽔⽅法相⽐,喷灌具有明显的优点:节约⽤⽔、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农作物品质、省⼯省地、适应性强,⽽且有利于实现灌⽔机械化和⾃动化,还可结合喷灌进⾏喷肥、喷药、防⼲热风、防霜冻等。
喷灌也有⼀些缺点,如初期投资⼤、能源消耗⼤、运⾏维修费较⾼。
此外,喷灌受风影响⼤,风速⼤于3级时不宜采⽤。
但随着⽣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喷灌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与提⾼,喷灌将会得到稳定的发展。
31、喷灌系统由哪⼏部分组成?系统主要类型有哪些?(1)喷灌系统的组成喷灌系统是由⽔源取⽔并输送、分配到⽥间进⾏喷洒灌溉的⽔利⼯程设施,按其设备组成可分为管道式和机组式两⼤类。
⼀个完整的管道式喷灌系统⼀般应包括⽔源、机泵、压⼒管道和⽥间喷灌设备。
⽔源:喷灌⽔源要符合灌溉⽔质要求,除⾼含沙⽔及⼀些劣质⽔质外,河流、渠道、库塘和井泉等都可作为喷灌⽔源。
机泵:喷灌系统常采⽤离⼼泵、潜⽔泵、深井泵等作为提⽔加压⼯具,其配备的动⼒可由电动机、柴油机、汽油机等,其配套功率根据⽔泵要求确定。
压⼒管道:喷灌使⽤有压⽔,⼀般采⽤压⼒管道进⾏输配⽔。
喷灌管道⼀般分为⼲管、⽀管两级,⼲管起输配⽔作⽤,⽀管是⼯作管道。
⽥间喷灌设备:包括喷头、竖管、⽀架等,喷头是喷灌专⽤设备,竖管是连接⽀管和喷头的专⽤管道,其⾼度要满⾜作物⽣长需要,⽀架主要⽤于⽀撑竖管、减少竖管及喷头的震动。
(2)喷灌系统的分类按照管道可移动程度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①固定式喷灌其⼲⽀管全部固定不动,其⽥间喷灌设备固定或移动。
管道水力计算5.1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头5.1.1 由于喷灌管道系统存在水量损失,故喷灌系统设计流量为喷头流量的总和与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之比。
5.2 水头损失计算5.2.1 鉴于公式(5.2.1)及表5.2.1中参数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故仍采用该经验公式,但由于石棉水泥管在工程中较少使用,故表中不再列示。
5.2.3 喷灌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应逐项按公式计算,然后叠加,得出总的局部水头损失。
但考虑实际工程中有些局部损失难以计算确定,故规定计算时喷灌管道系统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15%估算,待系统确定后,仍应逐项按公式核算。
5.3 水锤压力验算5.3.1 设有单向阀的机压喷灌系统的最高与最低水锤压力,通常都在事故停泵过程中出现。
如果管道在该压力作用下安全,同时也会满足其他水锤压力的要求,故应以此作为验算管道强度的依据。
未设单向阀的机压喷灌系统的最高水锤压力,远小于设有单向阀的情况,故不宜以此作为验算的依据;同时,由于系统中未设单向阀门,在事故停泵时,必然会发生反转,而且其反转转速还取决于事故停泵时出现的最高水锤压力值,因此验算反转转速也意味着验算其水锤压力。
由于不允许的反转转速首先出现,故应以水泵机组允许的最高反转转速作为验算的依据。
对于下坡干管的最高与最低水锤压力,一般是在迅速关闭或开启管道末端闸阀时产生,故应以此作为验算管道强度的依据。
5.3.2 水锤压力出现的历时极短,对于管道来讲可视为临时性荷载。
同时,此值也应作为是否需要防护措施的依据。
事故停泵时,水泵从正转水泵工况,经制动工况、水轮机工况,最后达到飞逸状态。
在整个过渡过程中水泵承受的转矩都是逐步衰减的,故不能以水泵作为控制条件;电动机是根据允许比额定值超速1.25倍运行2min设计的。
故以此作为判断设置防护措施的依据。
在事故停泵和启闭阀门过程中,管道内的压力如果降低到水的汽化压力,说明管道中的水柱将产生分离现象,这种分离的水柱当其惯性耗尽后又会出现再度弥合现象,这时产生的水锤压力将比根据本规范第4.3.1条的条件计算出的压力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