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导线观测记录及平差计算表(四边形)
- 格式:xlsx
- 大小:30.04 KB
- 文档页数:2
表单模板观测:现场签字 记录:现场签字 前视:现场签字 后视:现场签字 计算:现场签字 复核:现场签字填表说明一、填表须知本表适用于加密控制点、施工加密桩导线测量(复测)观测记录填写。
本表所填写内容应真实可靠,无虚假成份。
二、填写流程准备工作:填写工程名称→导线名称→天气→年月日→仪器型号→仪器编号→加常数K →乘常数R→气压mb(录入仪器)→温度℃(录入仪器)。
记录内容:填写测站点号→测回数→照准点号→正镜照准目标点(测量并记录角度和距离)→倒镜照准目标点(测量并记录角度和距离)→计算2C(超限应重测)→计算正倒镜平均值、归零后的方向值、角度平均值、距离平均值。
签字确认:复核无误后,现场签字确认。
三、内容要点导线测量的布网、观测(设站、测设)、计算、平差等工作及精度要求,应根据工程特点执行相应的规范、标准、规程要求。
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常规检校,检查仪器内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各测回间宜按180除以测回数配置度盘。
观测结束后,应对外业记录手簿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及时导出原始观测记录并打印保存。
应取各测回水平角、平距观测的平均值作为测站成果。
四等导线测回数:0.5″级2测回、1″级4测回、2″级6测回;一级导线测回数:2″级2测回。
四、注意事项采用闭合导线进行施工加密桩测量时必须检查3个已知点的几何关系。
正倒镜:盘左是指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边,又称为正镜。
盘右是指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右边,又称为倒镜。
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应联测零方向。
所有施工测量工作都必须执行测量复核制。
表格应做到填写规范、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签字齐全。
本表未尽事宜,参见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及集团公司下发的有关文件。
第 页,共 页观测: 记录: 前视: 后视: 计算: 复核:。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闭合导线计算式根据外业观测的边长、夹角和方位角以及其中一个导线点的坐标,结合平差计算,来推算其余各导线点的坐标。
设对闭合导线n个内角分别进行了观测,各个符号精度要求的观测值为,并对闭合多边形的n个边长分别进行了测量,各个符号精度要求的观测值为;其中一个导线点的坐标为;确定其余各个导线点的坐标x,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也调整(1)实测角度闭合差的计算闭合导线n个实测内角的和不等于其理论值(n-2)*180,其差称为角度闭合差以表示:(2)实测角度闭合差检核角度闭合差校核是将实测角度闭合差也同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按各级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比较,以确定角度综合限差是否满足要求。
这里角度综合限差采用图根导线数据,即=40。
(3)角度闭合差的调整若≤,则可以进行角度闭合的调整,否则,应分析情况重测。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角中,即各点改正数为式=/n计算时,根据角度的取位的要求,改正数可凑整到1″、6″、10″.若不能均分,一般情况下,因短边角引起的误差较大,因此给短边角的夹角多分配一点,使各角改正数的总和也反号的闭合差相等,即2、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目的是为了计算坐标增量。
推算方法根据起始方位角及改正后的转折角,按式依次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或式中:----------第i条边的正方位角---------第i+1条的正方位角--------分别为第i-1条边与第i条边间所夹的左右角。
在推算过程中,如果算出>360°,则应减去360°如果算出的<0°,则应加上360°为了发现推算过程中的差错,最后必须推算至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看其是否与已知值相等,以此作为计算校核。
3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1)计算实测各边的坐标增量设第i条实测边的终、横坐标增量分别为(2)确定理论纵、横坐标增量∑△Xi理、∑△Yi理闭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总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则有∑△Xi理=0∑△Yi理=0(3)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fx.fy由于测量误差,改正后的角度仍有残余误差,坐标增量总和的测量计算值∑△X测与∑△Y测一般都不为零,其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fx.fy表示,则fx=∑△Xi测-∑△Xi理=∑△Xi测fy=∑△Yi测-∑△Yi理=∑△Yi测(4)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f并检核全长相对闭合差K因计算的闭合导线并不闭合,而存在一个缺口,这个缺口的长度称为导线闭合差f导线越长,全长闭合差也越大。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注:黄色部分为外业测量出的或者是已知的;
“n”:多边形内角的个数;
“ƒβ容”: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为±60″√n,当图根导线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网时为±40″√n;
β=β测-ƒβ n;
在这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就不说了;
△x i,1+i=D i,1+i*cosαi,1+i; △y i,1+i=D i,1+i*sinαi,1+i;
ƒx=Ʃ△x,ƒy=Ʃ△y;
导线全长闭合差ƒ=√(ƒ2x+ƒ2y),相对闭合差K=ƒ∕ƩD,图根导线的容许相对闭合差K容=1∕2000,当K<K容时则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υ△xi,1+i=-(ƒx∕ƩD)*D i,1+i,υ△yi,1+i=-(ƒy∕ƩD)*D i,1+i;
△x △y x y
υ△xi,1+i υ△yi,1+i ±±
△x i,1+i
△y i,1+i
Ʃ
ƩD ƒx ƒy
辅助计算
观测角 (β测) ′ ″改正数
(β) 改正后角度 ′ ″
坐标方位角 ′ ″
56序号1234△x′△y′ƒβ角度闭合差=Ʃβ测-Ʃβ
理=Ʃβ测-(n-2)*180; ƒβ
≤ƒβ容;
ƒx=Ʃ△x,ƒy=Ʃ△y; ƒD =√(ƒ2x +ƒ2y )
注:1、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的差别在于两个方面:①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②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怎么计算就不一一说了,见谅!)
坐标增量 m 改正后增量 m
坐标值 m 距离 m。
导线测量平差最近更新导线测量平差最近发布4.2版,主要增加或更新了以下功能:(如表格显示不正常,请刷新)一、表格输出。
表格输出到WORD,支持表格中的列向下错开半行(如方位角、边长),所有表格输出到WORD后与软件中显示的样式一样。
如下表: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二、导线采用近似平差且方位角边长不进行反算时的表格样式。
原表格中显示的是坐标增量改正数,现增加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显示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以满足一些工程要求格式统一的要求。
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坐标导线平差。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其中平面坐标完全差的分配方式可以选用“按边长”、“按坐标增量”、“坐标转换”等方式。
坐标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级:城市二级: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四、单面单程水准记录计算已知点较密时线路中间也可以穿过已知点。
当含有中视时可以用于中平测量等,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者:校核者:日期:不含有中视时可用于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校核:日期:部测量知点设站,后视另一已知点,观测各碎部点,计算其坐标、高程,绘制图形并可输出到CAD。
方式可以选用“斜距+天顶距”、“平距+高差”或“视距+天顶距”。
距+高差”方式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仪高:气:复核:距”(或“斜距+天顶距”)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指标差:0" 天气:记录:日期:坐标转换于同椭球的不同坐标系间进行转换。
比如同椭球的国家坐标系与工程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转换计算表工程名第页计算:复核:日期:支导线计算里指输入方位角与边长计算坐标的支导线,如需输入水平角、边长计算各点坐标,请使用“平差计算”模块中的支导线进行计算。
计算方案的设置一、导线类型:1.闭、附合导线(图1)2.无定向导线(图2)3.支导线(图3)4.特殊导线及导线网、高程网(见数据输入一节),该选项适用于所有的导线,但不计算闭合差。
而且该类型不需要填写未知点数目。
当点击表格最后一行时自动添加一行,计算时删除后面的空行。
5.坐标导线。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
6.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指仅进行单面读数且仅进行往测而无返测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当数据中没有输入“中视”时可以用作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当输入了“中视”时可以用作中平测量等的记录计算。
说明:除“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仅用于低等级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外,其它类型选项都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的平差计算,输入了平面数据则进行平面的平差,输入了高程数据则进行高程的平差,同时输入则同时平差。
如果不需进行平面的平差,仅计算闭、附合高程路线,可以选择类型为“无定向导线”,或者选择类型为“闭附合导线”但表格中第一行及最后一行数据(均为定向点)不必输入,因为高程路线不需定向点。
二、概算1.对方向、边长进行投影改化及边长的高程归化,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项改正。
2.应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以及Y坐标是否包含500KM。
选择了概算时,Y坐标不应包含带号。
三、等级与限差1.在选择好导线类型后,再选择平面及高程的等级,以便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自动填写限差等设置。
如果填写的值不符合您所使用的规范,则再修改各项值的设置。
比如现行的《公路勘测规范》的三级导线比《工程测量规范》的三级导线要求要低一些。
2.导线测量平差4.2及以前版本没有设置限差,打开4.2及以前版本时请注意重新设置限差。
四、近似平差与严密平差的选择及近似平差的方位角、边长是否反算1.近似平差:程序先分配角度闭合差再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即分别平差法。
2.严密平差:按最小二乘法原理平差。
3.《工程测量规范》规定:一级及以上平面控制网的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及以下平面控制网,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
精心整理闭合导线测量方案一.闭合导线示意图如下E02北1.1现场E02、E04、I03,为设计院给出的三个已知点,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及其他有关条件,在升压站征地线外做闭合导线,示意图中A 、B 、C 、D 为一级水准点。
1.2闭合导线测量的内容:1)根据现场条件布置A 、B 、C 、D 控制点,要求控制点之间要通视。
2)使用全站仪测距,从而得到3A 、AB 、CD 、D3的距离。
3)使用测回法分别测得闭合导线的内角。
4)将测得内角、距离数据填入平差表进行平差(具体见附表1、附件2) 5)根据相关规范核对误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1.3导线平差步骤:1)计算E04、I03的方位角,并记录在附件2中。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闭合差:✍计算限差:✍若在限差内,则按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④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表示在前进方向上,前面这条边的方位角,则表示后面那条边的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ΔX AB =D AB ;ΔY AB =D AB故:X B =X A +ΔX AB =X A +D AB *cos αAB Y B =Y A +ΔY AB =Y A +D AB *sin αAB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有: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80±+=左后前βαα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当允ββf f <时,则将x f 、y f 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
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坐标计算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7)闭合导线平差详见附件2附件1: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记录表格测站目标竖盘 位置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24) 一测回平均角值(24) °′″°′″°′″34左 0D 4 右180 D 3D 左A D 右180 A A3 左B 3 右180 B BA 左C A 右180 C CB 左D B 右180 D DC 左A C 右180A附表2:。
导线网平差算例用平差易软件做控制网平差的过程第一步:控制网数据录入第二步:坐标推算第三步:坐标概算第四步:选择计算方案第五步:闭合差计算与检核第六步:平差计算第七步:平差报告的生成和输出作业流程图:实例1 符合导线实例这是一条符合导线的测量数据和简图,A、B、C和D是已知坐标点,2、3和4是待测的控制点。
测站点角度(°′″) 距离(米)X (米) Y(米)B 8345.8709 5216.6021A 85.30211 1474.4440 7396.2520 5530.00902 254.32322 1424.71703 131.04333 1749.32204 272.20202 1950.4120C 244.18300 4817.6050 9341.4820D 4467.5243 8404.7624导线原始数据表导线图如下:导线图第一步:录入原始数据在平差易软件中输入以上数据,如下图“数据输入”所示:数据输入在测站信息区中输入A、B、C、D、2、3和4号测站点,其中A、B、C、D为已知坐标点,其属性为10,其坐标如“原始数据表”;2、3、4点为待测点,其属性为00,其它信息为空。
如果要考虑温度、气压对边长的影响,就需要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条边的实际温度、气压值,然后通过概算来进行改正。
根据控制网的类型选择数据输入格式,此控制网为边角网,选择边角格式。
如下图“选择格式”所示:选择格式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一个测站点的观测信息,为了节省空间只截取观测信息的部分表格示意图,如下表B、D作为定向点,它没有设站,所以无观测信息,但在测站信息区中必须输入它们的坐标。
以A为测站点,B为定向点时(定向点的方向值必须为零),照准2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A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A的观测信息以C为测站点,以4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D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C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C的观测信息2号点作为测站点时,以A为定向点,照准3号点,如下图“测站2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2的观测信息以3号点为测站点,以2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4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3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3的观测信息以4号点为测站点,以3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C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4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4的观测信息说明:①数据为空或前面已输入过时可以不输入(对向观测例外)②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时,所有零值可以省略不输。
测量铁四院闭合导线计算模板第一章:引言在工程测量中,铁四院闭合导线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它可以用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测量误差,以及验证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因此,本文将介绍铁四院闭合导线计算的模板和相关计算方法。
第二章:铁四院闭合导线计算模板铁四院闭合导线计算模板是一种计算工具,可用于计算闭合导线测量中的各种参数。
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测站表:列出每个测站的编号、坐标和高程等基本信息。
2. 观测数据表:记录每个测站之间的观测数据,包括距离、方位角和垂直角等。
3. 坐标计算表:根据观测数据和已知测站坐标,计算每个未知测站的坐标和高程。
4. 段误差表:计算每个测段的误差,包括观测误差和计算误差等。
5. 总误差表:计算整个闭合导线测量的误差,包括粗差和平差后的误差等。
第三章:铁四院闭合导线计算方法铁四院闭合导线计算的基本方法分为前方交会法和后方交会法两种。
1. 前方交会法:在前方交会法中,先测量出所有测站的坐标和高程,再用正反算法计算出每个测站之间的距离、方位角和垂直角等观测数据,最后根据观测数据和已知测站坐标,计算每个未知测站的坐标和高程。
2. 后方交会法:在后方交会法中,先测量出所有测站之间的距离、方位角和垂直角等观测数据,然后用正反算法计算出每个测站的坐标和高程,最后进行平差,得出精确的测量结果。
第四章:总结铁四院闭合导线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用来验证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铁四院闭合导线计算的模板和方法,希望可以为工程测量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工程测量需求。
观测日期工位号A1→B1→C1→D1
成 像
清晰
阴
附表2 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2019年3月26日仪器编号
1393927选手姓名天 气
张浩林
说明:本表中n表示闭合环的边数,本表四边形为例,即理论内角和为360°,本表中蓝色底纹部分为链接附件1观测手簿中平均结果数据,黄色底纹为已知数据,绿色底纹为校核数据,红色字体为手动输入数据。
角度改正数分配原则:正常为按边长的比例分配,特殊情况为长边少分,短边多分;坐标增量改正数分配原则:正常为按边长的比例分配,特殊情况为长边多分,短边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