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大班美术活动:漂亮的娃娃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泥娃娃教案篇一:大班泥工活动:漂亮娃娃大班泥工活动:漂亮娃娃活动目标:1、认识并了解泥娃娃的基本结构和外形特征。
2、学会用搓长、黏贴等技能发挥想象给娃娃装饰独特的造型。
3、积极参与泥工活动,体验装饰娃娃的乐趣。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橡皮泥、PPT、饮料瓶、泥工操作工具。
2、经验准备:有用过橡皮泥进行搓长、黏贴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1、教师创设小熊杂货铺的情境,以帮助小熊完成订单任务,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熊开了一个杂货铺,小朋友们,你们看,里面有好多漂亮的东西,有美丽的发夹,衣服、雨伞.....可是今天我们的大老板小熊好像不开心,让我去问问。
师:小熊,你的杂货铺今天刚开张,为什么你看起来不开心呢?小熊:因为我今天刚一开张就遇到了大客户,他要找订一箱的漂亮娃娃,可是我店里的数量不够,这下让我犯了难。
师:原来是这样,小熊你别担心,我们大四班的小朋友们最热情了,我们一定会帮助你顺利交货的。
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小熊完成任务么?二、出示漂亮娃娃的图片及成品,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外形特征。
1、出示漂亮娃娃的成品,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基本特征。
师:小朋友们,那你们见过漂亮娃娃吗?知道漂亮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吗?2、出示漂亮娃娃的图片,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用不同的色彩、形状装饰的娃娃造型。
师:小熊做的漂亮娃娃好看么?为什么?头发和手是什么样的?小熊用什么材料来做娃娃的身体?师:娃娃身上用了哪些不同的颜色?师:娃娃身上用了哪些不同的图形来装饰?3、请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讲述自己制作娃娃的创作思路。
师:谁能用连贯的语言和大家说说,你想帮小熊做一个怎样的漂亮娃娃?她的头发和手脚是什么样的?你想用什么颜色和图形来装饰她?4、教师示范组合黏贴漂亮娃娃。
师:小朋友的设计想法都特别棒,大家一定都很着急想要马上帮助小熊,但是在待会制作漂亮娃娃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特别注意黏贴好娃娃各部分,让漂亮娃娃变得牢固,不能让娃娃的各个部分分开,不然就给小熊帮倒忙了。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美丽的石头娃娃》含反思《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美丽的石头娃娃》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尝试用泥塑、粘贴、彩绘等手段在石头上装饰,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培养幼儿的美感。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及动手操作能力。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1、活动前组织幼儿开展捡石头等活动。
2、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
3、广告颜料、油画棒、棉签、剪刀、线、色纸、自粘纸等。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屈,老师.教,案,网"石头娃娃今天晚上要举行生日宴会,小朋友来当小小化妆师,把石头娃娃打扮打扮好吗?(二)引导讨论启发想像。
师:小朋友想怎么打扮石头娃娃?你想用什么来装扮石头娃娃?想把他装扮成什么?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像。
(三)认识材料提出要求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你准备用哪些材料?2、要求:(1)等会儿小朋友先想好,到哪个组?和哪些小朋友一起打扮石头娃娃?(2)先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再进行妆扮。
(3)安静操作,注意安全。
(四)幼儿操作观察指导幼儿在北景音乐下进行操作活动。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选择同伴,并适当引导幼儿进行合作;重点指导石子连环画组的幼儿,启发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五)集中交流体验成功师:你刚才做了什么?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还是跟同伴一起完成的?你把石头娃娃装扮成了什么?在装扮石头娃娃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1、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幼儿相互评价,夸夸他好在哪?3、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六)介绍作品分享快乐。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幼儿可以在制作时利用材料的性质特点进行操作,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每一个幼儿的创意都各不相同,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充分发挥他的独特性,尊重每位幼儿个体学习的方式,充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漂亮的娃娃》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线条勾勒和服装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描绘,学会用线条勾勒出娃娃的基本形态。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为娃娃设计漂亮的服装。
3. 培养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线条勾勒:让幼儿学习用线条勾勒出娃娃的基本形态,如头部、身体、四肢等。
2. 服装设计:让幼儿为娃娃设计漂亮的服装,包括上衣、裙子、鞋子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娃娃的图片供幼儿观察和参考。
2. 准备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 准备一些服装样品供幼儿观察和参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向幼儿展示一些娃娃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娃娃的外形和特征。
2. 讲解:教幼儿如何用线条勾勒出娃娃的基本形态,并演示步骤。
3. 实践:让幼儿自己尝试用线条勾勒出娃娃的基本形态。
4. 指导:引导幼儿观察服装样品,讲解服装的设计元素,如颜色、图案、款式等。
5. 实践:让幼儿为娃娃设计漂亮的服装,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也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
6.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勾勒娃娃形态和设计服装时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让幼儿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可以让家长来幼儿园参与幼儿的作品展示,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的了解和支持。
2. 作品展示:可以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展示幼儿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欣赏和评价。
七、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剪刀时,要由教师协助操作,确保幼儿的安全。
2. 在绘画过程中,要提醒幼儿小心使用彩笔,避免弄脏衣物和皮肤。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和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2. 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漂亮的娃娃》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图片和绘画实践,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并有自信心展示自己的作品。
2.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让作品更生动、更具有表现力。
3.通过绘画表现主题,强化幼儿的情感态度,感受美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根据主题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理体验,让绘画作品更有生命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美术教具:颜料、毛笔、画盘、画布等。
2.教学素材:图片《漂亮的娃娃》。
3.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和良好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通过图片《漂亮的娃娃》展示,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幼儿对主题产生浓厚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线条、构图和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 示范绘画(20分钟)1.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通过绘画示范,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绘画过程和技巧。
3.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让幼儿参与,让幼儿模仿和学习绘画技巧和方法。
3. 绘画实践(30分钟)1.老师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实践,由幼儿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作品。
2.引导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理体验,让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个性化。
3.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并给予表扬和肯定。
4. 展示作品(10分钟)1.老师让幼儿逐个展示自己作品,让幼儿更有自信心展示自己的作品。
2.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幼儿的评价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课题目清晰,教学过程简明化,能够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段特别小,所以个别的幼儿会存在自控力较低,专注力不够的问题,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2.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尽可能地让幼儿自主创作,而不仅仅是为幼儿提供技巧和方法,这样既能培养幼儿领会、表达和创新的能力,也更能带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漂亮的娃娃》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手工制作娃娃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手指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使幼儿能够欣赏和制作出漂亮的娃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制作娃娃的基本步骤,能够独立完成娃娃的制作。
难点:娃娃的表情和服饰的设计,培养幼儿的审美观。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制作娃娃的材料,如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准备一些漂亮的娃娃图片供幼儿参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漂亮的娃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外形、表情和服饰等特点,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制作娃娃的基本步骤,如剪裁、拼贴、上色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娃娃,边示范边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
4. 制作: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独立制作自己的娃娃。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幼儿完成娃娃制作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
五、教学评价1. 教师对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观。
2. 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定期举办娃娃作品展览,让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师生一起欣赏幼儿的作品。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娃娃作品的评价和展览,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2. 组织幼儿参观娃娃展览,让幼儿从中汲取灵感,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
3. 开展娃娃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扮演娃娃,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
七、安全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注意手法和力度,避免受伤。
2. 确保制作材料的质量,避免幼儿误食或接触到有害物质。
3. 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制作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大班创意美术教案:有趣的锡纸娃娃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锡纸的特点和用途,知道用锡纸制作娃娃的基本步骤。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锡纸的特点和用途。
2. 学习用锡纸制作娃娃的基本步骤。
3. 创作自己的锡纸娃娃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用锡纸制作娃娃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对锡纸的折叠、粘贴等技巧。
四、教学准备:1. 锡纸、剪刀、胶水、颜料等制作材料。
2. 参考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锡纸,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锡纸的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用锡纸制作娃娃的基本步骤,包括剪裁、折叠、粘贴等。
3. 示范:教师演示制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
4. 制作:幼儿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自己动手制作锡纸娃娃。
5. 创作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6.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为下一次创作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尝试利用锡纸和其他材料创作更多有趣的娃娃作品。
2. 展览活动:组织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展览区,让其他同学和老师欣赏。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2.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作品的创意、技巧及完成度。
3. 同伴评价: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安全,特别是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有专人看管。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制作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大班美术活动:跳舞的树叶娃娃在幼儿园的大班美术活动中,我们常常会设计一些充满创意和趣味的课程,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次名为“跳舞的树叶娃娃”的美术活动。
活动的开始,我会先给孩子们展示一些不同形状、颜色和纹理的树叶。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惊喜。
我会问他们:“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树叶像什么呀?”有的孩子说像小船,有的说像扇子,还有的说像小鸟的翅膀。
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孩子们开始对树叶有了自己的想象和思考。
接下来,我会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关于树叶娃娃跳舞的小故事。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有一群树叶娃娃。
它们在风姐姐的吹拂下,欢快地跳着舞。
它们有的转圈圈,有的摆摆手,有的弯弯腰,跳得可开心啦!”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跳舞的树叶娃娃。
然后,我会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白色的画纸和一些彩色的画笔。
我告诉他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把那些跳舞的树叶娃娃画出来吧!”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开始在画纸上创作。
在孩子们画画的过程中,我会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
我看到有的孩子画的树叶娃娃是大大的,有着圆圆的脸蛋和长长的头发,穿着漂亮的裙子在跳舞;有的孩子画的树叶娃娃是小小的,像小精灵一样在空中飞舞;还有的孩子用了很多种颜色来描绘树叶娃娃,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绚丽多彩。
当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我会邀请他们一个个上台来展示自己的画,并讲述画中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走上台,指着自己的画说:“我的树叶娃娃在和小伙伴们一起跳芭蕾舞,它们的姿势可优美啦!”一个小男孩也兴奋地说:“我的树叶娃娃在跳街舞,它们很酷!”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充满了个性和创意,他们的讲述也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
在活动的最后,我会把孩子们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让他们能够随时欣赏到自己和小伙伴们的作品。
同时,我也会对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漂亮的娃娃》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童心童趣与创意发挥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体验绘画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绘画娃娃的脸部、发型、服装等基本元素。
2. 学习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娃娃的手臂和腿。
3. 创作自己的漂亮娃娃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特点,学习绘画和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娃娃作品。
2. 教学难点:娃娃脸部表情的描绘,发型和服装的设计,以及手工制作娃娃手臂和腿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白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准备剪刀、胶水、废旧报纸等制作材料。
3. 准备一些娃娃的图片供幼儿观察和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漂亮的娃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 绘画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绘画娃娃的脸部、发型、服装等基本元素,教授绘画技巧,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制作环节:教师教授娃娃手臂和腿的制作技巧,引导幼儿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制作。
4. 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收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绘画和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漂亮的娃娃,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让其他班级的幼儿欣赏和交流。
3. 主题拓展: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关于娃娃的故事会,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与娃娃相关的故事。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绘画和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的作品,关注幼儿在绘画和制作方面的技能和创意发挥。
大班美术跳舞的树叶娃娃教案教学目标•学习树叶娃娃的形态,色彩和特征。
•学习音乐节奏,感受音乐节拍,提升音乐节奏感。
•能够通过手工、剪纸、颜色、贴画等方式制作出树叶娃娃。
•正确掌握身体协调器官动作,提升身体协调性。
•通过舞蹈,锻炼大班幼儿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总体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秋天和树叶的关系,给孩子们讲述秋天树叶逐渐变黄变红的故事,将大班幼儿的思维引向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树叶娃娃制作和舞蹈。
主体活动1.树叶娃娃制作教师先向大班幼儿介绍树叶娃娃的形象和特点,然后开始进行手工制作,步骤如下:•选择颜色鲜艳的工艺纸。
•根据要求自行剪纸,粘贴,完成树叶娃娃的制作。
2.舞蹈表演教师和班级骨干带领全班学习树叶娃娃舞蹈,配合音乐,排练十分钟左右,让孩子们初步感受音乐和节奏。
小结教师带领孩子们准备道具和学习音乐,做好第二课时的授课准备。
第二课时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孩子们细致地观察树叶娃娃,探讨树叶娃娃的颜色、形状、特点和组成结构,引导幼儿反思课程内容和自主学习动力。
主体活动1.树叶娃娃树叶娃娃的制作还没有完成的孩子,教师鼓励他们继续完成,已经制作完成的孩子,教师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体验心得。
2.舞蹈表演配合音乐、戴上身份道具,教师和班级骨干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树叶娃娃舞蹈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唱出树叶娃娃的歌谣,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秋天和树叶的关系。
3.活动总结在本节课的末尾,教师可以依据班级孩子的表现,做出相应评价。
同时,引导和鼓励孩子们通过自主学习、交流思考、沟通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来。
教学反思1.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师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制作树叶娃娃的时间,导致第一节课时树叶娃娃制作未能如期完成。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幼儿园学习的“主题学习”和“游戏学习”特点,局限了孩子们的自由和创造性。
3.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多彩,教师未能充分准备、挖掘出秋天和树叶娃娃这一主题内容内涵,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导致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够高。
创意娃娃美工教案大班
在大班教学中,创意娃娃美工教案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样的教案,孩子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美术观察力。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款简单的娃娃作为创作的对象,例如布娃娃或毛绒玩具。
教师可以提前将一些布料、线、纽扣等材料准备好,供孩子们选择使用。
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一些不同的娃娃样式和设计,鼓励他们观察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还可以与孩子们分享一些简单的创意娃娃美工技巧,例如剪纸、绘画或贴纸等。
然后,孩子们可以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创意娃娃。
教师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例如如何剪裁布料、如何缝纫或绘制娃娃的脸部表情等。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技巧,以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互相合作和交流。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一个负责剪裁布料,一个负责缝制,一个负责绘画等。
这样的小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增加他们的互动和交流。
最后,当孩子们完成创意娃娃的制作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展览活动,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来参观,以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展示能力。
通过创意娃娃美工教案,孩子们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提高自己的美术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能够满足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打开创意的大门,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小艺术家!。
美术活动:漂亮的娃娃(大二班)
一、课题的生成: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设计娃娃”,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美术活动。
来源一:活动区角中,让幼儿准备娃哈哈瓶、易拉罐、可乐瓶等废旧材料,
课余活动中,发现有许多幼儿给娃哈哈瓶上画上头发、眼睛、衣服,幼儿的兴趣很浓。
幼儿生活中,娃娃是他们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
小的时候最爱抱娃娃,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娃娃。
来源二:手工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在撕撕、贴贴、折折、剪剪中幼儿获
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各种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做成娃娃当装饰品,简便又美观,及时感受制作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符合幼儿思维直观现象的心理特点。
对于制作娃娃幼儿非常想亲身体验,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抓住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满足幼儿的愿望。
因此,选择这个主题内容。
二、课题的实施:
(一)活动重点、难点:
1、<BR><P></P>重点: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娃娃,感受活动的乐趣。
2、难点: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教师的教具:布置小熊商店,制作好的娃娃五个,半成品一个。
2、幼儿用的材料:双面胶、剪刀、筐子若干。
做头发的材料(毛线、皱纸、布等);做帽子的材料(果冻盒子、蜡光纸);
做衣服的材料(布、塑料花纸、毛线等);做眼睛的材料(布、钮扣等)
(四)活动过程: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进入“小熊商店”,引导幼儿自由欣赏娃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观察,讨
论,发现娃娃的漂亮和不同之处。
1、师:小熊开了一家娃娃商店,店里有漂亮的娃娃。
看看,这些娃娃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2、师:小动物最喜欢来买小熊商店里的娃娃,可是,娃娃太少了,怎么办,呢?
3、师:太好了,我们就来帮小熊做娃娃吧!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1、幼儿观察讨论材料,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各种材料。
师:(1)做娃娃的材料真多,有些什么材料?(幼儿自由说)
(2)你想用什么材料做娃娃的头发、帽子、衣服?
2、引导示范。
师:(1)老师帮小熊做了个娃娃,看看娃娃缺了什么?(头发)找找看,哪些材料像娃娃的头发?
(2)谁来教我做娃娃的头发呢?怎么做快一点?
(3)你们猜猜看,孙老师做娃娃的时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鼓励独创,制作娃娃:
师:(启发幼儿当小设计师)我们来当小设计师,比比谁设计的娃娃最漂亮,小熊最喜欢。
小熊还说,我们每个小朋友做的娃娃要不一样。
1、提出要求:
(1)要求幼儿利用多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2)引导动作快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学会收拾整理。
2、指导要求:
(1)教师及时发现、鼓励幼儿在材料使用、造型、颜色匹配等方面的新创意。
(2)帮助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装饰造型。
(3)启发幼儿给娃娃取个名字。
展示评价:
1、幼儿向小熊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小设计师们真能干,把你设计的娃娃取个名字去告诉小熊,说说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师:娃娃真多,你们猜猜看,小熊会喜欢哪个娃娃?为什么会喜欢?
3、幼儿和小熊一起做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们,动动小脑筋,想想这些娃哈哈瓶还可以做什么呢?(除了娃哈哈瓶能做娃娃,还有什么材料能做娃娃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