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实施全部资料
- 格式:xls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17
5S活动实施细则标题:5S活动实施细则引言概述:5S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并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5S活动的实施细则,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管理和组织。
一、整理(Seiri)1.1 确定工作区域的范围:首先需要确定5S活动的范围,包括哪些工作区域需要进行整理。
1.2 识别和分类物品:对工作区域内的物品进行识别和分类,确定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多余的。
1.3 清理工作区域:将多余的物品清理出去,只保留必需的物品,确保工作区域整洁。
二、整顿(Seiton)2.1 设立固定位置:为每种物品设立固定的位置,方便员工查找和归还物品。
2.2 标识化管理:使用标识或标签对物品进行管理,确保每个物品都有明确的归属。
2.3 制定工作流程:建立清晰的工作流程,确保每个员工都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三、清扫(Seiso)3.1 制定清洁计划:制定每日、每周、每月的清洁计划,确保工作区域始终保持清洁。
3.2 培训员工清洁技能:对员工进行清洁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清洁意识和技能。
3.3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发生。
四、清洁(Seiketsu)4.1 制定卫生标准:制定工作区域的卫生标准,确保员工按照标准进行清洁。
4.2 定期检查工作区域:定期检查工作区域的清洁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4.3 建立清洁文化:培养员工的清洁意识,建立清洁文化,使清洁成为一种习惯。
五、素养(Shitsuke)5.1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与5S活动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贡献。
5.2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5S活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
5.3 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员工共同参与5S活动,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结论:通过5S活动的实施细则,企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组织效益。
希望企业能够认真贯彻5S活动,取得更好的管理成果。
5S的内容与实施(1)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与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以外,其它的都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用。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注意: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置,这是5S 第一步(2)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据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注意: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3)清扫(SEISO)将工作场内看得风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第应即时清出工作场所,改放储存室;第项留在工作场的近处。
事例:①办公区及科仓的物品②办公桌、文件柜、置物架之物品。
*领导者带头来做。
事例:①办公室桌面紊乱、粉尘、水渍。
②垃圾、废品未处理。
③玻璃门窗不干净。
④水管漏水,噪音污染处理。
⑤破损的物品清理。
(4)清洁贯彻上面3S。
运用手法:①红色标签②目视管理③检查表(5)素养5S活动始于素养,终于素养。
一切活动都靠人,假如[人]缺乏自动处发的精神,推行5S易于流于形式,不易持续。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作伤害(4)清洁(SEIKETSU)维持上面3S成果。
(5)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
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
目的:●培养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
●营造团队精神。
1、实施的要决(1)整理如何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大致可用如下的方法来区分。
以上的第①②应即时清出工作场所,作废处理;减少浪费就是降低成本,当然就是增加利润。
4、安全有保障●工作场所宽广明亮●通道畅通●地上不会随意摆放不该放置的物品当然安全就会有保障5、效率提升●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工作气氛●有素养的工作伙伴●物品摆放有序,不用找寻效率自然会提升了6、品质有保障品质保障的基础在于做任何事都有[讲究],不[马虎],5S 就是去除[马虎],品质就会有保障。
5S活动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5S活动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质的五个步骤,实现工作环境的整洁、有序和高效。
本文旨在制定5S活动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5S活动,提高工作环境的整洁度、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和错误,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2. 原则:全员参预、持续改进、标准化管理、可视化、自我检查。
三、活动步骤1. 整理(Seiri)a. 原则:根据需要和价值,对工作区域和物品进行分类,将不需要的物品清理出去。
b. 实施步骤:- 制定整理计划:明确整理的范围、时间和责任人。
- 分类检查:对工作区域和物品进行分类检查,确定需要保留、丢弃或者挪移的物品。
- 清理整理:清理和整理工作区域,将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标记和储存。
- 建立标准:制定工作区域和物品的标准,明确保留、丢弃和挪移的依据。
2. 整顿(Seiton)a. 原则:根据使用频率和工作流程,合理布置工作区域和物品,使之更加便于使用和管理。
b. 实施步骤:- 分析工作流程:了解工作流程和物品使用频率,确定合理的布置方式。
- 制定布置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工作区域和物品的布置计划。
- 实施布置:按照计划,对工作区域和物品进行重新布置,确保符合工作流程和使用便利性。
- 建立标识:对工作区域和物品进行标识,明确存放位置和使用方式。
3. 清扫(Seiso)a. 原则: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防止污垢和杂物的积累,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b. 实施步骤:- 制定清扫计划:确定清扫的频率和责任人。
- 清除污垢:对工作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地面、设备、工具等。
- 检查维护:定期检查工作区域和设备的清洁状况,及时维护和修复。
4. 清洁(Seiketsu)a. 原则:建立清洁的工作环境和习惯,保持整洁度的稳定。
b. 实施步骤:- 制定清洁标准:明确工作区域和物品的清洁标准,包括频率、方法和责任人。
5S推行手册(完整版)
5S推行手册(完整版)
一、5S的定义
5S就是:整理(Seiri)
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5S的定义: 1S——整理
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对“不要”的东西进行处理。
目的:腾出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2S——整顿
定义: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目的:排除寻找的浪费。
3S——清扫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设备异常马上修理,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使不足、缺点明显化,是品质的基础。
4S——清洁定义:将上面3S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效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5S——素养(又称修养、心灵美)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目的:提升“人的品质”,养成对任何工作都持认真态度的人二、5.S的效用
5.S的效用可以归纳为: 5.S是最佳的推销员
①、顾客满意工厂,增强下订单信心;②、很多人来工厂参观学习,提升知名度;③、清洁明朗的环境,留住优秀员工。
5.S是节约能手
①、降低很多不必要的材料及工具的浪费,减少“寻找”的浪费,节省很。
5S管理实施细则一、概述5S管理是一种基于日本现场管理方法的工作场所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工作环境的整洁度、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5S管理的实施细则,包括5S的基本原则、实施步骤、责任分工、评估指标等内容。
二、基本原则1. 整理(Seiri):清理工作场所,将不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标记和处理,只保留必要的物品。
2. 整顿(Seiton):规划工作场所,确保物品摆放有序、易于取用,提高工作效率。
3. 清扫(Seiso):定期清洁工作场所,保持整洁、卫生的工作环境。
4. 清洁(Seiketsu):建立规范和标准,确保整洁工作场所的长期维持。
5. 纪律(Shitsuke):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纪律,使5S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三、实施步骤1. 制定计划:确定实施5S管理的时间表和目标,明确责任人和参与人员。
2. 培训教育:组织相关人员参加5S管理的培训课程,了解5S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3. 整理清理:对工作场所进行整理清理,将不必要的物品分类、标记和处理。
4. 规划整顿:根据工作流程和需求,规划工作场所的布局和物品摆放,确保便捷和高效。
5. 清洁维护:制定清洁计划,定期进行清洁工作,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卫生。
6. 建立标准:制定5S管理的规范和标准,明确各项工作的要求和指导。
7. 纪律执行:培养员工的良好工作习惯和纪律,使5S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8.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审查5S管理的效果,找出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不断提高工作环境和效率。
四、责任分工1. 领导层:负责制定5S管理的政策和目标,提供资源和支持,监督实施过程。
2. 5S小组:由各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和推动改进。
3. 负责人:每个工作区域指定一名负责人,负责监督和协调该区域的5S实施工作。
4. 参与人员:全体员工都应参与到5S管理中,积极配合实施和改进。
五、评估指标1. 整理清理:评估工作场所的整洁度和物品分类的合理性。
5s活动的实施方案摘要本文将介绍如何实施5s活动。
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五个日语词汇的首字母缩写,它是一种用于组织和管理工作场所的方法,旨在提高效率、减少浪费以及创造一个安全、整洁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详细描述5s活动的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引言5s活动是一种日本管理方法,先后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办公场所。
它通过提高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的效率,为企业带来许多好处,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员工士气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5s活动的五个步骤。
2. 整理(Seiri)整理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整理,将不必要的物品、设备和文件清理出去。
下面是整理的步骤:•第一步,分门别类。
根据物品的种类,将其分门别类放置。
•第二步,标记物品。
对于不再使用的物品,使用标签或标记进行标识。
•第三步,清理工作区。
彻底打扫工作区,将多余的物品清理出去。
•第四步,整理归类。
将分类后的物品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确保工作区整齐有序。
3. 整顿(Seiton)整顿是指将工作场所重新排列,使设备和物品更加有序、易于使用。
以下是整顿的步骤:•第一步,确定合适的位置。
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将其放置在最合适的位置。
•第二步,标记工具和设备。
使用标签或颜色标识,清晰标记工具和设备的存放位置。
•第三步,制定规范。
制定符合标准的工具和设备放置规范,确保每个人都能遵循。
4. 清扫(Seiso)清扫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
以下是清扫的步骤:•第一步,制定清洁计划。
确定清洁频率和责任,制定清洁计划。
•第二步,清洁工具准备。
准备清洁所需的工具和物品。
•第三步,清洁过程。
按照清洁计划进行清洁工作,包括清扫地面、擦拭工作台、清理设备等。
•第四步,保养设备。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清洁(Seiketsu)清洁是指保持整个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以下是清洁的步骤:•第一步,培养良好的习惯。
5S管理实施制度5S是一种管理方法,是日本企业常用的一种现场管理方式。
5S的中文名称为“精益化生产的5S现场管理”,其中5S分别代表整理、整顿、清洁、清理和素养。
5S管理是一种基于人本的现场管理系统,它强调人性因素,使工作环境更加整洁有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整理(seiri)整理是指把不必要的物品清理出去,使物品有序排放,排除过多包括无用和过期物品的环境干扰。
实施制度:(1)物品分类:清理出不必要的物品并分为必要、有价值、故障等不同类别。
(2)标签贴:对分类后的物品进行标识与定位,给物品分级管理。
(3)视觉管理:把每个物品摆放位置规范化,标准化,使管理工作得以有效的开展。
2.整顿(seiton)整顿是指将必要物品整顿有序地放在规定位置,以便立刻找到需要的东西。
实施制度:(1)指导方针:根据工作过程要求,明确物品所在位置并规定存储的坏境地点。
(2)位置编号:使用数字标识物品存储位置,方便管理人员查找,提前规定所有须分类的项目,在工作区按编制清单设置编号。
(3) 标记和置顶:分类和整顿后确立放置规则,将标记置于放置位置并标识对应的物品。
3.清洁(seiso)清洁是指进行日常的清扫工作,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与整洁。
实施制度:(1)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清洁工具,明确工具使用负责人。
(2)清洁计划:制定清洁检验表格并进行检查。
(3)检查点:制定清洁计划,制定清洁路线,分工负责,分区控制、分期完成。
4.清理(seiketsu)清理是指完全用好前面3个工序的成果,彻底清除隐患,使现场达到标准化、准备开发新的工作方式。
实施制度:(1)定期检查:整個現場的每個角落和每個人穿著制服爲必要的管理措施。
(2)点分工程化:通過分工來保持整個現場清潔,最小化維護成本。
(3)現場標準化:通過標準化來降低維護成本,並改善可勝性。
5.素养(shitsuke)素养是指寻求持续改善,在5S的基础上,做得更深入,实践向更高级别挑战。
5S管理制度及其实施1. 引言5S管理制度起源于日本,是一种现场管理方法,旨在通过五个日语词汇的缩写(Seiri、Seiton、Seiso、Seiketsu、Shitsuke)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5S管理制度及其在组织中的实施步骤。
2. 5S管理制度概述2.1 Seiri(整理)- 目的:清除工作场所中的不必要的物品,确保只保留必要的物品。
- 实施步骤:1. 对工作场所进行彻底的清理。
2. 分类物品,将必要的物品与不必要的物品分开。
3. 移除不必要的物品,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
2.2 Seiton(整顿)- 目的:将必要的物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标准进行摆放,以便快速取用。
- 实施步骤:1. 对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
2. 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摆放位置。
3. 确保物品的摆放整齐有序,易于识别和取用。
2.3 Seiso(清洁)- 目的: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卫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 实施步骤:1. 制定清洁计划,明确清洁责任和周期。
2. 定期进行清洁工作,包括地面、设备和工作台等。
3. 及时处理垃圾和废物,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
2.4 Seiketsu(清洁检查)- 目的:通过定期检查,确保5S管理的持续有效实施。
- 实施步骤:1. 制定清洁检查标准和流程。
2. 定期进行清洁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3.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和改进。
2.5 Shitsuke(习惯培养)- 目的:培养员工遵守5S管理制度的良好习惯,形成自觉遵守的氛围。
- 实施步骤:1. 开展5S培训,提高员工的5S意识和技能。
2. 制定奖惩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5S管理。
3. 持续监督和指导,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 5S管理制度的实施3.1 制定5S管理制度- 制定全面的5S管理制度,明确5S管理的范围、目标和要求。
-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具体措施。
3.2 组织培训和宣传- 对全体员工进行5S培训,提高员工的5S意识和技能。
5S活动实施细则引言概述:5S活动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质的方式,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5S活动的实施细则,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质五个部份。
一、整理1.1 清理工作区域:将工作区域内的杂物、废弃物、不必要的设备等清理干净,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有序。
1.2 标识物品:对工作区域内的物品进行标识,使用标识牌、标签、颜色等方式,便于识别和管理。
1.3 分类整理: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将其分为常用、偶用和不用三个类别,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二、整顿2.1 设定工作流程:明确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责任人,确保工作流程清晰可行。
2.2 制定标准作业程序: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标准作业程序,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标准要求,减少工作中的浪费和错误。
2.3 设置工作站点:根据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合理设置工作站点,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物品和工具。
三、清扫3.1 清理工作区域:定期清理工作区域内的灰尘、污垢、杂物等,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3.2 清洁设备和工具:定期对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3 制定清洁计划:制定每日、每周、每月的清洁计划,明确清洁责任人和清洁内容,确保清洁工作的落实。
四、清洁4.1 制定清洁标准: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制定清洁标准,明确每一个区域的清洁频率和要求。
4.2 培训清洁技能:对清洁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清洁技能和操作规范,确保清洁工作的质量。
4.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检查清洁工作的执行情况,评估清洁标准的有效性,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素质5.1 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及时整理工作区域、遵守工作流程等,提高工作效率。
5.2 培训员工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5S活动的重要性和意识,激发他们参预和支持的积极性。
5.3 持续改进:建立反馈机制,定期采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5S活动的执行效果和管理水平。
管理水準上: 使突發、偶發事件減至最低中上: 向競爭對象挑戰中: 有計劃地經營中下: 為標準(作業標準)之達成努力以赴下: 為問題的解決大費周章5 S提高公司之形象清除管理死角創造良好工作環境吸引人才建立, 改善, 合理, 制度以獎懲為手段, 去蕪存菁標準化作業, 穩定品質客戶滿意一. 整理(SEIRI)二. 整頓(SEITON)三. 清掃(SEISO)四. 清潔(SEIKETSU)五. 教養(SHITSUKE)整理1. 對象: 空間2. 目的: 騰出空間3. 內容:3.1 要- 整理定位3.2 不要- 丟棄4. 不良現象:擁擠/ 堵塞5. 目標:5.1 提高工作效率5.2 物盡其用, 節約浪費5.3 騰出寶貴空間5.4 創造清爽舒適有效率的工作場所6. 推行工具:6.1 要/不要清單6.2 紅色標籤7. 推行期間: 1 月執行困難點:企業主之不捨執行方法:由主導5S人員帶領推行成員作全公司地毯式之查檢, 對不合理之人事物作一判斷, 並分類為要與不要:1) 要- 整理定位2) 不要–處理(廢棄, 銷售增送, 拆解)執行工具:1) 攝影作戰2) 紅牌作戰攝影作戰的目的:1)發掘缺失2)作為改善前後之比較攝影作戰的方法:1)準備5-10卷底片2)針對現場, 現象, 現物,攝影存證攝影作戰的原則:以接近錄影的原則作地毯式的攝影攝影作戰的時機:1)改善前(推動5S前)2)改善中(每一活動階段)1.改善後紅牌作戰紅牌作戰之目的:標示缺失所在, 以免遺忘紅牌作戰之方法:如何執行紅牌作戰:對不合理之現場, 現象, 現物,貼以紅色標籤以利識別紅牌作戰時機:推行整理階段紅牌作戰執行人員:由主導5S人員帶領推行成員作全公司地毯式之查檢, 對不合理之人事物貼上紅牌以為識別, 並填寫“紅牌清單”5S 紅 牌編號: 日期: 年 月 日填單人: 16 x 12 cm不合理/不良狀況清單整頓1. 對象: 時間2. 目的:2.1 減少找尋2.2 擠出空間3. 內容:3.1 定位3.2 畫線3.3 標示3.4 標語3.5 海報3.6 顏色管理3.7 數據管理3.8 看板管制3.9 目標管理3.10日常管理4. 不良現象: 雜亂5. 目標:5.1 掃除浪費, 降低成本5.2 減少換線(模)時間,作好生產前之準備5.3 提高生產線之作業效率5.4 創造一目了然的工作場所6. 推行工具:6.1 區域線6.2 看板7. 推行期間: 4 月定位A. 定位之目的:1) 整齊2) 識別3)易於歸位B. 定位之原則:1)經常使用: 每日2)常用: 2-3/週3)不常使用: 1/月4)很少使用: 1/年畫線a. 橘黃色: 走道10mmb. 白色: 定位5mmc. 紅色: 5mm危險, 不合格品, 清潔用品, 消防器材標示a. 目的:1) 易於識別2) 易於尋找(廠別, 部門單位,區域,工作現場, 線別,機械別, 作業別過程, 人員)b. 方法:1)廠區圖2)倉庫配置圖3)標示(廠別標示, 部門單位標示, 區域標示, 工作現場標示,線別標示,機械標示,作業過程標示, 人員標示4)路線標示標語1)品質政策2)經營理念3)推動各項活動之口號4)激勵人心鼓舞士氣之標語海報a. 目的:1) 政策(令)宣導2) 人事命令3) 品質目標(不良率, 營業額, 企業目標,…. )b. 方法:1) 固定式: 看板2) 非固定式: 黏貼於壁上顏色管理a. 目的:1) 識別:(合格與不合格; 好與不好; 單位別;業務/任務別)b. 方法:以不同之顏色區分現狀:1) 紅色:2) 黃色:3) 藍色:4) 綠色:數據管理a. 目的:以數字(統計圖表)表示各項目標之計劃與執行狀況之比較b. 方法:利用統計手法看板管制a. 目的:1) 宣示目標2) 宣示目標達成狀況b. 方法:1) 置看板於員工進出入必經之處2) 利用圖表表達3) 利用漫畫表達5 S看板目標管理a. 目的:設定公司及各單位之目標, 並上下一心戮力以赴b. 方法:1)設定公司目標2)依據公司目標設定各單位之目標與執行之可行性方案3)設定個人之目標4)執行5)檢討與改善6)獎懲與回饋日常管理a. 目的:將上述之活動轉變成一種“習慣”將管理變成“無為而治”b. 方法:1) 稽核2) 透過活動之推動, 獎懲之執行,逐漸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工作要求清掃1. 對象: 機器/ 設備2. 目的: 減少停機時間3. 內容:3.1 掃黑: 灰屑水油(洗手間機台旁)3.2 掃漏: 漏水漏油3.3 掃怪: 異味, 異音,煙霧, 溫度(工安死角)3.4 機械, 儀器, 工具等設備之維護與保養3.5 工作環境之清掃3.6 舊(落伍,)思想, 不適當(錯誤, 無效率)作業方法之清除4. 不良現象: 骯髒5. 目標:5.1 塑造不當機之工作場所5.2 穩定品質6. 推行工具:6.1 推行責任區6.2 檢點表7. 推行期間: 2 月清潔(SEIKETSU)1. 對象: 環境2. 目的:2.1 提高產品品味2.2 提高公司形象3. 內容:3.1 不製造髒亂3.2 不擴散髒亂3.3 不恢復髒亂3.4 維持清掃之成果3.5 改善4. 不良現象:4.1 油污/水漬擴散4.2 細菌侵入5. 目標:5.1 塑造潔淨明朗之工作環境5.2 降低工安事故6. 推行工具:6.1 雙手並用6.2 用心/關心7. 推行期間: 4 月教養(SHITSUKE)1. 對象: 人員2. 目的:2.1 自動自發2.2 充滿活力3. 內容:3.1 守規定:守法, 依規定,依標準書做作業3.2 守標準3.3 守時間3.4 養成習慣3.5 服飾, 禮儀, 談吐等之改變4. 不良現象:4.1 煙蒂/檳榔汁滿地4.2 紙屑/廢棄物亂丟4.3 服裝不整5. 目標:5.1 制度化5.2 塑造守紀律之工作環境6. 推行工具:6.1 教育訓練6.2 激勵/獎勵7. 推行期間: 4 月5 S 推動的方法1.教育訓練(觀念導入)2.成立推行委員會3.劃分責任區目的:1) 易於推動2) 責任歸屬清楚原則: 越小越好3.1 全廠單位劃分3.2 責任區域劃分3.3 公共區域劃分4. 設置示範區4.1 示範單位4.2 示範責任4.3 示範公共區原則:1) 髒亂2) 配合度5S 推行組織之編制職責:a. 主任委員: 總經理/最高行政主管兼任 1) 指派執行幹事2) 監控活動之進行與進度 b. 執行幹事: 5S 專案推行者兼任 1) 5S 活動之實際推動者2) 向主任委員呈報執行狀況 c. 委 員: 各單位主管兼任 1) 5S 活動之單位負責人 2) 單位內推動與監控5S 3) 稽核主任委員 委員 執行幹事 委員 委員委員5. 訂定遊戲規則5.1 制定評分表5.2 選定評審員5.3 頒佈獎懲規定6. 照相6.1 現場6.2 現物6.3 現象7. 硬體評定與改善7.1 大掃除7.2 整理7.3 整頓7.4 清掃7.5 清潔7.6 教養7.7 美化(綠化)環境比賽8. 軟體評定與改善9. 觀念與心靈改善10. 看板管理10.1 優良事蹟10.2 缺失事項10.3 改善對照11. 成果發表11.1 心得報告11.2 改善期望12. 獎與懲13. 效果評估稽核程序1.本次稽核內容, 要點2.稽核順序安排3.現場稽核4.統計與檢討5.頒獎(獎金獎品錦旗照相)6.總經理講評7.教育訓練8.下次稽核之時間, 內容, 要點9.禮成稽核稽核時機:a.定期定時b.定期不定時c.不定期不定時稽核人員:a.初期: GM+主管b.正常: 派代表稽核方法:a.圖表測試法b.自由心証法(應設定各區之比重權衡)5S 評分等級表工廠(作業區域)評核表工廠(行政區域)評核表股份有限公司5S稽核評分表項目: 年月日評分單位: 評分人:股份有限公司5S稽核評分表項目: 年月評分單位: 評分人:推行5S之困難點a. 員工不願意配合b. 工作繁忙c. 缺誘因d. 管理因素5 S 推動排程第1次:a.訓練b.編組c.分區d.照相第2次:a.檢討: 相片, 提出改善對策b.規劃: 下階段-下階段-整理第3次:a. 評鑑: 整理(GM頒發錦旗, 照相, 講評) b. 規劃: 階段- 整頓(定位, 畫線) 第4次:a. 評鑑: 整頓(定位, 畫線)(GM頒發錦旗, 照相, 講評)b. 規劃: 下階段-大清掃第5次:a. 評鑑: 整頓-大清掃(GM頒發錦旗, 照相, 講評) b) 規劃: 下階段- 標示標語海報第6次:a. 評鑑: 標示標語海報(GM頒發錦旗, 照相, 講評) b) 規劃: 下階段-看板管理顏色管理第7次:a. 評鑑: 看板管理顏色管理(GM頒發錦旗, 照相講評) b. 規劃: 下階段- 美化環境比賽第8次:a. 評鑑: 美化環境比賽(GM頒發錦旗, 照相講評) b. 5S移轉工廠下次進行項目1. 廠方應完成:1.1 組織1.2 分區1.3 照相機+ 底片5卷1.4 大型海報1.5 製作錦旗二面a. “第一名” (紅色) 或獎狀(獎金)b. “最後一名” 或“迎頭趕上” (黑色/深藍色) 2. 進行項目:2.1 照相2.2 改善項目蒐集及對策。
制定部门:制订日期:审 核:1. 5S 简介2. 5S 推进小组3. 5S 基本要求4. 5S 培训5. 5S 责任区、值日表、清扫计划6. 5S 检查7. 考评和激励8. 5S 宣传与展示9. 红单的使用10. 合理化建议11. 附件人,都是有理想的。
企业内员工的理想,莫过于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气氛。
5S籍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认真、美的品质,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实现共同的梦想。
为配合工厂广泛开展5S运动,特编写了我公司《5S管理手册》,手册介绍了5S的定义、目的、效用,公司5S领导组织机构、基本要求、检查要求和管理方案,是公司推行5S,改善现场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为此,热忱希望广大员工对该手册要勤学习,要领会,常行为,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规范自己的日常工作,促使5S活动向"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演变,为工厂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手册并非为一成不变的硬性指令。
各部门、人员应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对手册内容做不断的评审和革新。
使该手册不断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1.1 5S是整理(SEIRI )整顿(SEITON )公司基本理念提供清洁环保的绿色能源、营养健康的食品原料,以及生的生物基材料一.5S 简介5S管理手册页 次: 7页编 制: 批 准:目录前 言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
1.2 5S最初在日本丰田公司被创立使用,后来被推广到世界各地,在欧美的一些先进企业中,5S被进一步发展,成为“新5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洁(SETKETSU)标准化(STANDARDIZE)系统化(SYSTEMIZE)1S-整理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职场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目的:将"空间"腾出来活用2S-整顿定义: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明确数量,明确标识目的:不浪费"时间"找东西3S-清洁定义:清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目的:消除"脏污",保持职场干干净净、明明亮亮4S-标准化定义: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5S-系统化定义:将整理、整顿、清扫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使之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 以系统的方式对管理进行整体提升目的:提升人的品质、工作的品质、管理的品质推行目标1.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易于吸引顾客,让顾客有信心;同时,由于口碑相传,会成 为其他公司的学习对象。
2.促进效率的提高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气氛,有修养的工作伙伴,物品摆放有序,不用寻找,员工可 以集中精神工作,工作兴趣高,效率自然会提高。
3.改善零件在库周转率整洁的工作环境,有效的保管和布局,彻底进行最低库存量管理,做到必要时能立即取出有用的物品。
工序间物流通畅,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寻找、滞留时间,改善零库周转率。
4.减少甚至消除故障,保障品质优良的品质来自优良的工作环境。
通过经常性的清扫、点检,不断净化工作环境,避 免污物损坏机器,维持设备的高效率,提高品质。
5.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储存明确,物归原位,工作场所宽敞明亮,通道畅通,地上不会随意摆放不该放置的 放置的物品。
如果工作场所有条不紊,意外的发生也会减少,当然安全就会有保障。
6.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实施5S,可以减少人员、设备、场所、时间等等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7.改善员工精神面貌,使组织的活力化人人都变成有修养的员工,有尊严和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并带动改善意 识(可以实施合理化提案改善活动),增加组织的活力。
8.缩短作业周期,确保交货期由于实施了“一目了然”的管理,使异常现象明显化,减少人员、设备、时间的浪费 ,生产顺畅,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作业周期。
5S的效用1、 5S是最佳推销员•被顾客称赞为干净整洁的工厂、对这样的工厂有 信心,乐于下订单于口碑相传, 会有很多人来工厂参观学习•整洁明朗的环境,会使大家希望到这样的厂工作2、 5S是节约家•降低很多不必要的材料以及工具的浪费•减少“寻找”的浪费,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能降低工时,提高效率3、 5S对安全有保障•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的现场,流物一目了然•遵守堆积限制,危险处一目了然•走道明确,不会造成杂乱情形而影响工作的顺畅4、 5S是标准化的推动者•“3定”、“3要素”原则规范现场作业•大家都正确的按照规定执行任务•程序稳定,带来品质稳定,成本也安定5、 形成令人满意的现场•明亮、清洁的工作场所•员工动手做改善、有成就感•能造就现场全体人员进行改善的气氛总而言之,通过5S推动,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快速成长,逐渐发展成对地区有贡献和影响力的世界级企业,并且最少达到四个相关方的满意:1. 投资者满意:通过5S,使企业达到更高的生产及管理境界,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大润和回报2. 客户满意:表现为高质量、低成本、纳期准、技术水平高、生产弹性大等特点;3. 雇员满意:效益好,员工生活富裕,人性化管理使每个员工可获得安全、尊重和成就 感4. 社会满意:企业对区域有杰出的贡献,热心公益事业,支持环境保护,这样的企业有 良好的社会形象。
2. 5S推进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1 组织机构图2.2推进小组职责2.2.1组长职责领导推进小组的日常工作审批5S检查计划领导5S现场检查制定5S现场管理基本要求主持5S竞赛评比和颁奖负责5S活动的教育和培训2.2.2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领导推进小组的工作负责对试点区域的全部5S现场改善活动制定5S检查计划,并参加现场检查2.2.3组员职责:执行组长的任务安排按检查计划要求,对现场进行检查负责自己控制区内5S 的推进和保持,细化5S现场管理基本要求参与5S竞赛评比负责自己控制区内5S活动的教育和培训工装、工具4.1推进小组负责5S培训的安排。
4.2培训包括公司级培训和部门级培训。
4.3部门级培训由部门负责人完成。
4.4应保证每名员工都接受过5S的培训,主管必须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
4.5培训过程的控制应参考公司TS16949培训控制程序实施。
4.6培训内容包括5S介绍、5S的作用,整理、整顿、清扫的推进方法,5S检查和评比方法。
4.7 培训应与5S宣传和展示相结合。
5. 5S责任区、值日表和清扫计划5.1 推进小组组长规定公司责任区(附件4),部门负责人制定本部门/区域的5S责任值日表和清扫计划5.2 责任区和值日表应将任务划分到个人。
区域和值日划分应清晰、明了,不应出现“两不管”的区域。
5.3 划分责任区及制定值日表时应考虑倒班的因素。
5.4 清扫计划应列明清扫的频次和程度,如每日清扫、每周清扫、每三个月或每半年清 扫。
5.5 5S责任区图、值日表和清扫计划应以适宜的形式向员工公布,如公开张贴。
5.6 责任区和值日表应随着人员、现场的变动做及时的修订。
6. 5S检查6.1 5S检查是5S实施与保持的关键6.2 检查分为每月公司级检查、每周部门级检查、部门主管日巡检、员工自查。
6.3 公司级检查应由公司领导和推进小组实施。
公司级检查应保持检查记录,应使用标准 检查表并评定分数。
评定结果应在检查结束当天公布。
6.4 部门级检查应由部门负责人领导完成,应细化检查内容和区域,以发现问题为主, 可以由检查人员自行决定检查表/记录的形式。
6.5 部门主管巡检应每日两次,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处理。
6.6 员工自查应与5S实施相结合,检查内容参考自查表(附件2)不必记录。
6.7 5S检查可结合TS16949内审或其他检查一起进行。
6.8 检查表的检查项目和打分方法在操作不便时应及时调整7. 5S考评和激励7.1 考评的对象是每月公司级检查中各部门/区域的表现。
7.2 推进小组成员为考评人员7.3 为保持公正,部门的考评分数应至少经两名考评人员共同打分获得;多人打分取平均 分。
7.4 考评为百分制,正向积分,既5S的工作做得越好,得分越多。
7.5 每月考评中,考评人员应将各部门区域得分高低列出排行榜,并向全体员工公布。
排行榜第一名获得“5S执行楷模”锦旗一面,最后一名送“5S力争上游”黄旗一面。
7.6 锦旗和黄旗为流动旗帜,必须悬挂于明显处。
7.7 推进组长确定其他奖惩方式。
7.8 个别部门如对考评结果有异议,应上报推进小组组长,由组长做最终裁决。
8. 5S宣传和展示8.1 宣传形式主要包括:展示板、横幅、VCD、宣传小册子等。
8.2 宣传工作应与工作重点相协调一致,应不断增加新内容,更换陈旧过时的内容8.3 展示板应合理布局,内容生动。
8.4 展示板的内容包括:5S简介、月评比结果、责任区图等9. 红单的使用9.1 红单(附件1)是“整理”的重要手段,各部门应严肃对待。
9.2 凡三个月不用的物品,均应贴上红单,填写日期。
9.3 填写红单应同时填写红单日志(见附件3),并通知有关部门或人员。
9.4 红单应贴在物品的明显位置,搬运中应注意红单的保护9.5 贴了红单后三个月还未使用的物品应处理掉或移到其他库房10. 合理化建议10.1 公司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10.2 公司设立合理化建议箱,专人负责,每日开箱,收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
10.3 合理化建议应交推进小组组长评审。
10.4 公司____________对合理化建议进行一次评比,对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给与奖励。
11. 附件附件1: 红单附件2 5S 自查清单1. 现场摆放的物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余料和垃圾等是否定是清理,区分“需 要的”和“不需要的”?2. 物料架、模具架、工具架等是否正确使用与清理?3. 桌面及抽屉是否定是清理?4. 物品是否正确标识和摆放整齐?5. 机器上有没有摆放不必要的物品、工具或摆放是否牢靠?6. 非立即需要或过期的资料、物品是否定位或入柜管理7. 茶杯、私人用品及衣物是否定位摆放?8. 资料、保养卡、点检表是否定期记录、定位放置?9. 手推车、小拖车、料车、模架车等是否定位放置?10. 塑料篮、木箱、纸箱等搬运箱是否定位摆放?11. 润滑油、冷却液、清洁剂等用品是否定位放置并作标识?12. 作业场所有没有予以划分,并加标识?13. 易耗品(如抹布、手套、扫帚等)是否定位放置?14. 通道、走道是否保持畅通,通道内有没有摆放或跨越物品?15. 所有生产用工具、工装、零件是否定位放置?16. 是否划定位置收藏不良品、破损品及使用频率低的物品?17. 目前或短期生产不用的物品,是否收拾定位?18. 个人离开工作岗位或下班后,物品是否整齐摆放?19. 下班前有没有打扫和收拾物品?20. 垃圾、纸屑、烟蒂、塑料袋、破布等是否扫除?21. 机器设备、工作台、门窗等是否清理擦拭?22. 废料、余料、呆料等是否及时清理?23. 地上、作业区内的油污是否清扫干净?24. 蜘蛛网是否已打扫干净?25. 工作环境是否随时保持整洁干净?26. 服装穿戴是否整齐,有无穿拖鞋的现象?27. 干部能否确实督导部属,部属能否自发工作?28. 使用公共物品时,能否及时归位,并保持清洁?29. 是否遵照工厂的规定做事,有没有违背厂规?30. 是否已开展红单运动?融洽的管理品质,从而塑造企业册介绍了5S的定义案,是公司推行5S,学习,要领会,常行向"形式化-行事化-”为原则,对手册,以及可再一些先进企业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于口碑相传,会成不用寻找,员工可做到必要时能立即时间,改善零件在净化工作环境,避意摆放不该放置的安全就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