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学
- 格式:docx
- 大小:14.34 KB
- 文档页数:2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走路上学》观后感600字导读:读书笔记《走路上学》观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有梦的孩子就能找到幸福——《走路上学》观后感600字:从来都不知道,对于怒江边上那些需要溜索过江的孩子来说,对于怒江边上那些需要溜索过江的孩子来说,能能够走路上学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今晚的电影《走路上学》让我泪湿衣襟,感慨万千……故事发生在国家级贫困县——云南怒江福贡县。
姐姐娜香,每天要溜索过江到对岸上学。
有一天,他为了去保护聂老师送给弟弟瓦娃的鞋子,身子失去平衡,像落叶一样掉进了无情的江水之中……看到这里,我的心狠狠地揪了起来,泪如泉涌。
贫困和危险都阻止不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他们是有梦的孩子。
娜香和瓦娃是一对情比金坚的姐弟,姐姐的离去让瓦娃深受打击,他不再开口说话。
当善良的聂老师给他上课时,瓦娃无声地带着老师来到一处房梁前,我们看到了一座美丽的桥,桥上是手拉手的姐弟,快乐地去上学……我的泪再次疯狂涌出。
从小,我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啥有啥,真没想到怒江大峡谷的孩子连双鞋子都没有,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们的脚上也永远是那双破旧的塑料拖鞋。
那双破旧的塑料拖鞋。
16.516.5元就能给瓦娃买一双鞋子,我吃一个金果都要十块出头,一个榴莲够他们买好多双鞋子,我突然很惭愧。
怒江的孩子冒着生命危险都要去上学,生活在城市的我又怎能辜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负这求学的机会。
今后,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加倍努力,勤奋学习,吃苦耐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更要呼吁大家,让我们一起伸出援助之手,去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让他们像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成长。
怒江的孩子们,真心的祝福你们。
知识在彼岸,梦想也就在彼岸。
坚信:磨难是人生第一笔财富,有梦的孩子就能找到幸福!作者:殷米朵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走路去上学的作文走路去上学的作文(精选12篇)走路去上学的作文篇1今天早上,七点十分了,爸爸还在上厕所,妈妈还在睡觉。
我知道爸爸动作慢,便急得团团转,嘴里喊着:“爸爸你快点!快点!”爸爸慢悠悠地说:“你着急,你就自己一个人走路去嘛!你都自己一个人走回来,那一个人也可以去上学呀!”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呀,于是我对爸爸说:“那我走了。
”“哦。
”爸爸又慢吞吞地吐出来一个字。
我背好书包,拿好饭盒袋,打开门上学去了。
我跑下楼走出小区。
在小道上,我边走边想今天的课程,走到小道的十字路口有个红绿灯。
这时正好还是绿灯,可当我刚想迈开脚,过红绿灯时,红绿灯变“脸”了,变成了红灯,我只好站在原地等绿灯。
不知过了多久,绿灯才出现,我快速走到对面,一看表,七点二十分了,我便加快了脚步。
马路上车来车往,大多数是送孩子的家长,我知道没时间了,快步加鞭赶路。
啊!满头大汗到教室,早晨练字,刚好静养。
走路去上学的作文篇2一天早上,我昏昏沉沉地从梦中醒来,磨磨蹭蹭地穿好衣服。
妈妈对我说:“你只要去晚了,就走路上学。
”我看了看时间,7:10了,我必须走了,如果我7:10还没到,车子就要开走了。
我赶紧背书包,急匆匆地向停车场一路小跑。
车已经开走了,我只好走路上学了。
一路上,我边走边想,妈妈好狠心,让儿子一个人走路去上学,一路上冷冷清清的。
路上,我跑一阵走一阵,看见一个追一个,在路上,我还追上了三(2)班的同学哩!终于到学校了,我像饿昏的狼一样,冲进了食堂,吃完了早饭,打了个饱嗝,进了教室,我坐到位子上,上课铃就响了,差点儿就迟到了。
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令人胆战心惊啊!走路去上学的作文篇3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舒适的汽车展现在人们面前,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有高档型的,也有经济型。
用轮子滚如今已代替步行,不管学校离家有多近,家长每天都用汽车来回接送,养成了同学们懒的不良习惯。
那些被排放出的废气,则像个小混混似的在空气中来回飘动,危害地球母亲的健康。
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600字「」瓦娃是个七岁的孩子,他对于姐姐娜香能够去对岸读书心生羡慕。
但是妈妈坚持要瓦娃等在外打工的爸爸回家后带着才可以溜索,姐姐娜香也和他约定:等建好了桥,两人一起“走路上学”。
《走路上学》观后感_第1篇今天我看了一场感人的电影:《走路上学》。
这部电影主要写一对姐弟溜索去对面的小学读书。
里面的内容是:在云南怒江流域,不少族孩子需要每天溜索过江、去对岸的学校读书。
其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
瓦娃是个七岁的孩子,他对于姐姐娜香能够去对岸读书心生羡慕。
但是妈妈坚持要瓦娃等在外打工的爸爸回家后带着才可以溜索,姐姐娜香也和他约定:等建好了桥,两人一起“走路上学”。
这里面的姐姐可真伟大,她为了弟弟的鞋而失去了自己的性命。
而我呢,经常打弟弟,和弟弟打架,抢弟弟的东西。
这时候的环境很差,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读书,弟弟还偷偷的溜索去读书,而我呢,竟然在那么好,那么明亮的教室里读书都不好好学习。
那时候的环境很不好他们都能坚持溜索到对面那个学校去读书,而且他们每天都要早早起来,去读书。
我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感到自己很惭愧。
这部电影是我非常感动,如果你们看了一定会落泪。
我希望你们一定要看这部真实情感,让人感动的故事。
《走路上学》观后感_第2篇《走路上学》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小姑娘娜香为了保护弟弟的新鞋,在翻身去抓鞋的时候,娜香被那来势凶猛的怒江给吞噬了。
从此,离开了人世。
看到这里时我的心不禁颤了一下,泪水不断的涌出,是的,对于我们来讲一双鞋子并不稀奇,但对于山区的穷孩子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因为他们无论是春夏秋冬,脚上永远是那双破旧的凉鞋,当从深圳来支教的聂老师问校长:“孩子不冷吗”,校长回答说:“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当聂老师为孩子们募捐到新鞋的时候,孩子们如珍宝,娜香就是为了这双来之不易的新鞋而献出生命。
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我的内心被震撼着,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不愁吃、不愁穿。
有时走一点路也不想,打车上学,甚至父母煮的饭菜、买的衣服、鞋等不称心,还责问父母不会买东西,强烈要求在买,山区里的孩子们没天天不亮就走路上学,而且溜索很危险,常年是那两件洗的发白的衣服和四季不变的凉鞋,与他们相比之下,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但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吃要好的、要穿名牌、要喝饮料、住要高档,不比学习,而讲物质,不讲节约、而讲奢侈。
《走路上学》观后感600字《走路上学》观后感600字雨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电影院,期待着观看《走路上学》这部电影。
“叭”一声灯灭了,“轰”一声巨响,电影便拉开了序幕。
《走路上学》这部电影讲了一个云南傈僳族姐弟渴望读书的故事。
故事中的女孩叫娜香,她生活在偏僻落后的山区,她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弟弟叫瓦娃。
姐姐娜香,每一天都要坐溜索上学,可是坐溜索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掉进水流汹涌的怒江里,失去性命,而娜香就是这样一天天冒着生命危险去上学的'。
而弟弟瓦娃也很想上学,但他妈妈三年前过溜索时差点丧命,所以就一直不让瓦娃坐溜索上学。
瓦娃便趁妈妈不在家,坐溜索去了学校,结果被老师发现,在老师家访时说破真相,受到妈妈的责打。
支教老师送给她的学生们每人一双胶鞋。
瓦娃很喜欢姐姐那双红色胶鞋,娜香很想满足弟弟的心愿,但没有钱,老师掏出自己的钱给弟弟买了一双布鞋,但是娜香在过溜索时,鞋子从她的包中掉出来,她不顾一切的想去抓住那双鞋子,这时溜索绳子开了,娜香永远的掉进了怒江。
瓦娃眼看着疼爱自己的姐姐娜香走了,非常伤心,就再也没说过一句话,没上过学校。
直到六个月后,政府修了桥,瓦娃才上学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心中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眼泪在我的眼眶中直打转,不知是温暖,还是震撼。
走在回家的路上,呼吸着潮湿的空气,我回想自己,上学时我坐着自己的私家车,背着好看的书包,穿着漂亮的鞋子,每天妈妈接送,而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却只能坐溜索上学,尽管那么危险,他们却执著上学,相比之下,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偶尔有一次妈妈带我坐公交车上学,我还叫苦叫累,然而,对他们来说,能走路去上学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以前妈妈常说我身在福中却不知福,我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身边的许多小朋友和我一样都享受着同样的生活,甚至比我更优越,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而今天通过观看《走路上学》这部电影,从山区孩子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珍惜……啊,作为已享有幸福生活的孩子,我们以后真的不应该觉得上学苦、上学累了,从今天开始,我们一定要珍惜拥有,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精选3篇)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1看过《走路上学》这部电影后,我深受感动,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触动着我的心灵。
《走路上学》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小姑娘娜香为了保护弟弟的新鞋,在翻身去抓鞋的时候,娜香被那来势凶猛的怒江给吞噬了。
从此,离开了人世。
看到这里时我的心不禁颤了一下,泪水不断的涌出,是的,对于我们来讲一双鞋子并不稀奇,但对于山区的穷孩子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因为他们无论是春夏秋冬,脚上永远是那双破旧的凉鞋,当从深圳来支教的聂老师问校长:“孩子不冷吗”,校长回答说:“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当聂老师为孩子们募捐到新鞋的时候,孩子们如珍宝,娜香就是为了这双来之不易的新鞋而献出生命。
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我的内心被震撼着,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不愁吃、不愁穿。
有时走一点路也不想,打车上学,甚至父母煮的饭菜、买的衣服、鞋等不称心,还责问父母不会买东西,强烈要求在买,山区里的孩子们没天天不亮就走路上学,而且溜索很危险,常年是那两件洗的发白的衣服和四季不变的凉鞋,与他们相比之下,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但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吃要好的、要穿名牌、要喝饮料、住要高档,不比学习,而讲物质,不讲节约、而讲奢侈。
同学们,我们要学习山区里的孩子,要学习山区孩子们那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学习山区孩子那团结和睦的风格。
我们不但要向他们学习,更需要一颗温暖的’爱心,去帮助他们,让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幸福快乐的成长。
现在,我也呼吁大家伸出你们援助的手,去帮助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孩子。
不是有这样一句歌词:“只要大家都献出一点爱心,世界的明天会更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少买一件名牌衣服,少喝一瓶饮料,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走路上学》观后感600字【第1篇】朋友们,你们是否知道,在云南怒江许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孩子,乃至今日,走路上学都是一种奢望。
年初四的上午,我在山东剧院观看了歌舞片《走路上学》。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影片,感动闲时也别有深意。
故事主人公是两个云南怒江的小朋友,出生于极其贫苦的家庭。
妈妈每天都出去到田里干活,爸爸长年在外务农,70岁的婆婆卧病在床-----姐姐娜清香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溜高索到江对岸上学。
因为,一条大江把奥尔奈这个村子和对面的学校分隔了,孩子们只能溜着高空的滑索去学校。
一旦出现意外,就会掉进江里,失去生命。
妈妈不让弟弟瓦娃去上学,她实在害怕还糟的瓦娃会出现意外。
可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聪明的瓦娃偷偷学会了溜索,几次去对面的学校,趴在窗户上听课。
后来,这里的小学转来了一位城里的老师,新来的老师发现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因为贫穷光着脚丫,没有鞋穿,就给每一个上学的孩子发了一双鞋和两双袜子。
姐姐娜香紫将学校里发的鞋带回了家,姐弟俩都兴奋不已,却互相谦让。
最后,姐姐短袖鞋去上学了。
在小商铺里,娜香给弟弟寄予厚望了一双鞋,却没钱买,城里的老师帮她买下了这双鞋。
在激流回家的途中,娜香包这儿的这双鞋突然掉了出来,娜香为了抓住鞋,伸开双手去抓,也就在那一刹那,滑索中心失调,绳索突然断裂……姐姐掉入了江中,从此以后的瓦娃通宵达旦不语,一心思念着姐姐——为弟弟能有一双鞋而失去性命的姐姐。
六个月后,铁桥终于建成了!瓦娃终于可以去上学啦!他站在桥上,快乐着自己与姐姐戴着红领巾,手拉手在桥上以奔跑,一起上学,一起游戏……但这一切,对于离开的娜香和年幼的瓦娃却成为了永远不可的愿望……观看完这部颇有意义的影片,不仅使随众我对故事情节久久美妙,也让我陷入了阵阵深思。
“为什么身处城市的我们乘上学还不知足、还要常常迟到?”“为什么我们背着高档书包负担过重去上学还嫌书本过重?”“为什么我们如此幸福却从不可贵?”《走路上学》潜移默化间浸入了我雨露。
走路上学的原因和好处英语作文初一English Answer:Walking to School: Reasons and Benefits.Walking to school is a sustainable, healthy, and enjoyable way to get to class every day.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students should consider walking to school instead of taking the bus or driving.1. Physical Health.Walking is a great form of exercise that can help students stay healthy and fit. It is a low-impact activity that is easy on the joints and can help improve cardiovascular health, bone density, and muscle strength. Walking can also help reduce the risk of obesity, heart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2. Mental Health.Walking can als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It can help reduce stress, improve mood, and boost cognitive function. Walking can also help improve sleep quality and reduce the risk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3. Environmental Benefits.Walking to school is a green and sustainable way to get around. It does not produce any emissions, which helps to reduce 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Walking can also help reduc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he need for parking spaces.4. Social Benefits.Walking to school can be a great way to socialize with friends and classmates. It can help students build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 a sense of community. Walking to school can also help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ir neighborhood and the environment.5. Cost-effective.Walking to school is free, which can save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money on transportation costs. Walking to school can also help students save money on gas, car insurance, and parking fees.6. Convenience.For students who live close to their school, walking can be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way to get to class. It can often be faster than taking the bus or driving, and it is always available.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students should consider walking to school. Walking is a healthy, sustainable, and cost-effective way to get to class. It can also improve mental health, reduc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build a sense of community.中文回答:步行上学的理由和好处。
导语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溜索上学的感人故事。
娜香和瓦娃住在云南省的怒江边,而学校在江对岸,没有桥,娜香每天只能冒着生命危险,溜索上学。
下面是整理的《走路上学》4篇,欢迎来参考!《走路上学》的观后感一这是一场关于梦想、关于未来、关于教育、关于友爱的电影。
正如张老师说的“这部影片你绝对看不到廉价的搞笑,也看不到眼花缭乱的武打,只有久违的感动!”没错,走出电影院,我才真正感受到这种感觉!这部电影发生在怒江边,讲述的是一对姐弟俩的故事。
弟弟叫瓦娃,姐姐叫娜香。
瓦娃对姐姐每天能和小伙伴一起溜索过江去上学非常羡慕。
每当跟妈妈提起时,妈妈总是担心瓦娃太年幼、溜索太危险,而坚持要等回来带着瓦娃才能溜索上学。
可是,瓦娃知道在城市打工的爸爸迟迟不回。
终于,瓦娃抵挡不住对岸的“诱惑”,独自偷偷的溜索过江。
他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学校,心中欣喜万分。
没想到瓦娃溜索过江的秘密居然被家访的老师“戳破”了。
最终,竟是老师送来的雨鞋把瓦娃留在家中。
瓦娃答应有了这双鞋,他就不再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还是把雨鞋还给了姐姐。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姐姐娜香特别爱弟弟什么都让着弟弟;妈妈打弟弟也上前阻挡;就连自己的生命也是为弟弟而付出的……这点我觉得特别佩服娜香,想想自己又特别惭愧平时我没有尽到一个做堂姐的责任就算了,居然还欺负堂弟。
我觉得自己要认识错误,要像娜香学习。
同时,我也觉得弟弟瓦娃特别疼爱姐姐,也特别聪明他没有上过学,却能帮助姐姐解决难题;还帮姐姐擦脚,穿鞋……我觉得姐姐真幸福!看完这部电影,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山区孩子们的艰苦生活。
他们渴望学习,渴望能够走路上学,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平常的,而他们却那么难于得到!我们天天坐车上学如果都还觉得不满足,那世界上还有谁比我们更幸福的呢?所以,我提议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节约每一角、每一分钱,一起来帮助更多像瓦娃和娜香一样的孩子实现走路上学的梦想!看《走路上学》观后感二今天,爸爸妈妈陪我一起去南油剧院看电影《走路上学》,有很多同学都来看《走路上学》呢。
《走路上学》观后感600字电影《走路上学》让我对走路上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来自乡村的女孩小花,为了上学每天都要徒步穿越大山,走过河流,远离家人和熟悉的环境,她在这段艰辛的旅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最终坚持到达学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首先,电影《走路上学》生动地展现了小花毅力坚韧的精神。
“走路上学”的路程可以说是非常艰难和危险的,但小花始终没有放弃过。
她每天早早起床,穿好校服,背上沉重的书包,无畏地踏上路途。
面对这条长长的山路和崎岖不平的土路,小花没有埋怨过,而是选择积极应对,她时而小步快走,时而小跑,毫不退缩地向前奔跑。
她不畏艰难困苦,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凭借毅力和勇气去迎接每一个挑战。
这种敬业精神和拼搏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意识到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电影《走路上学》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珍惜。
在电影中,小花为了上学日夜奔波,远离家人和家乡,而我却可以轻松地乘坐公交车或者父母的车子到达学校。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对于上学的珍惜和理所当然。
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所得到的教育资源,珍惜每一次上学的机会。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它是改变命运的有效的途径之一,而我应该付出更多努力来珍惜和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
再次,电影《走路上学》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了友情和助人为乐的主题。
在电影中,小花在上学的路上结识了很多同行的同学们,他们彼此勉励,互相鼓励,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友谊。
特别是其中一场场景,当小花陷入泥潭无法自拔时,她的同学们不顾自己也跳下去帮助她,这展现了友情和团结的重要性。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和助人为乐的意义。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更加关心身边的人,帮助他们,用友情温暖周围的每一个人。
最后,电影《走路上学》给我带来了对于乡村教育的关注。
电影中展示的乡村学校条件简陋,教师资源匮乏等问题,使我意识到了乡村教育的艰难和不公平。
同样在电影中,小花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名教育官员,他希望通过改善乡村教育的环境来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给像小花这样的孩子们。
走路上学作文800字昨天,谢老师发了一条在我看来十分“不近民情”的通知——建议所有步行时间在15分钟之内的同学上下学,不要骑车。
虽然谢老师是为我们着想,因为步行安全率更高,而且还可以顺带锻炼身体,但是步行所花的时间要比骑车更多,所以我要出门更早,也就是说我要起得更早,这是最令我难以接受的。
“谢令如天”,我也只敢在家里发几句牢骚罢了,最后还是乖乖的把闹钟调早了。
结果今天早上我的闹钟给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我醒来的时候已经6:25了,我的闹钟居然没有把我闹醒。
我匆匆的起来穿衣吃饭,心里盘算着,本来计划06:45走路出发,但现在看来是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今天还是骑车吧。
一想到这里我的心中有种莫名的庆幸,结果呢,我吃完饭发现起来刚刚到06:42分,离计划时间还早了三分钟呢。
说实话,我当时还是十分排斥走路的,心中想了各种理由来逃避它,比如:今天早上我还得打扫卫生呢,走路来不及,再比如: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今天还是先骑车,以后再慢慢的向走路过渡。
但无论是什么理由,都无法掩盖我内心的谴责,最后我只得老老实实背上书包,开始向学校“长征”。
下了楼,天出乎我的意料的亮,仿佛现在已经是上午了。
我心中一阵恍惚,然后竟然条件反射似的就像停车的地方走去,马上都要开锁了,这才突然反应过来,我拍了一下脑袋,又重新转过来,继续向前走。
走着走着,我有了一种恍惚的感觉,仿佛自己生活在梦里一样。
由于是走路上学,所花的时间还算是比较长的,在这段时间里,我先是数自己走了多少步,又自己编数学题自己解答。
我总觉得这段时间不能就这么浪费了,想从书包里拿本书,边走边读。
但转念一想,总感觉这样走着读十分不安全。
于是又打消了这个想法,继续百无聊赖地向前走着。
就这么一步又一步,没一会儿,我就已经到了校门前。
进了校门,我看了看学校上的大钟,这次走路正好花了15分钟。
今天上午放学,下午上学,下午放学,我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具体所花的时间也都差不多,就是15分钟左右。
走路上学
(特此声明: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不是我看了走路上学这部电影而抄袭的,我亲身经历过,我深有体会,在此我也感谢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叹,感谢编剧彭臣让我想起小时的求学记忆)
小时候最大的记忆就是我上小学的时候了,那滋味不是一时能说清楚的,和我一起读书的人都深有体会,大家的照顾和互相帮助让我们学会了团队精神的意义.
那时候我们读完小学二年级就得离开村上的小学去村组织上的小学去上学,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就得学会自己生活,没有大人的照顾,一切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做,生火做饭,还要学习,那种酸甜苦辣的滋味,在我们这一代的80后中何尝有多少尝过,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下我们那时候的生活!
我是89年出生的,可以说是一个懵懂的孩子的,从1997年开始入学的,家乡距离学校有大概二十公里左右,有一半的是山路,一座海拔在一千米以上的山,还要走上八公里左右的丘陵路,一般要走上四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学校,最可怕的是还要背着书包,肩上挑着一担,一边是柴一边是大米,大米基本上就是我们这个星期五天的口粮了,柴是大家拼凑在一起做饭的生火材料了,没有菜,只有每个人自己准备好自己五天的一罐咸菜,这就是单调的伙食了,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备上一罐油,在饭还烫的时候把油放在里面,这样和着饭和咸菜一起吃了,我相信有人肯定会问为什么不把有和咸菜炖着吃,可是如果你一次炖完,那以后你就没有吃的了,有个时候我们也会自己带着鸡蛋,每次最多只能带五个,有些家庭根本就没有鸡蛋,要凑够五个鸡蛋那是要等好些日子的事.
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生火做饭的时候了,那时候学校没有派专门烧火做饭的,大家只能轮流去做,大家早上大家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一顿的米泡好,等到大家还要一节课以前开始把用瓷碗泡好的米放进蒸笼里去蒸,把火烧旺就去上课.个子大和力气的大的倒是好办事,如果是力气小和身体矮小的就只能蒸笼放在灶台上,爬上灶台,再把碗和蒸笼一层层的放好,再跳下灶台生火.我们那时候有一些就不会控制水,有的放多,有的放少,多了饭还可以吃,如果是放少了,那饭就是一个夹生的,吃起来还会闹肚子,我吃过,以因此而闹过肚子的,那时候的我们还是比较团结的,如果谁没有咸菜了,大家就会拼凑起来一个分一点给他,就是这样的伙食问题,帮我们度过了整整三年(有一些留级的,读了五六年的时间).
我们一天只吃两顿,中午和下午,早上和晚上就只能饿着肚子,早上饿着上课的感觉真的是不好受的,头晕眼花,自己只能勉强的支撑度过早上的上课时间,从我的感受来说,我想每个人都在希望自己赶快放学,然后填饱自己的肚子,有句老话不是说饥渴是最好吃的东西,这话真的不假.哪像现在的有什么营养早餐,如果给我的营养状况评分的话,可以评一个严重的营养不足!
住的更不用说了,简单的不能在简单了,一床加床板席子和一床被子,没有枕头,夏天还好说,如果是冬天的话,那简直就不是人可以想象的,清楚的记得那时候的我们一到冬天就自己组一个人,两个一起睡就不会太冷,有的时候人太多就用两条长凳一搭木板铺上就是一个床位了,宿舍有个时候下雨就漏雨,上面下大雨下面下小雨,有的人年龄太小不敢去上厕所还会尿床,因为年纪稍大的会讲一些恐怖的事情来吓唬小的,说厕所死过什么人,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一回事,全部是编出来吓唬人的.如果是赶上生病了,那就麻烦了,年纪太小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能等到下午大家吃完饭闲暇的时候大家一起轮流的背着生病的人去看医生,看病的钱只能欠着,等到回家的时候和家人说,在来结账,那时候生病都要去上课,没人会请病假休息的.
说到钱,这真的是要提一提,一个星期五天两元到五元的,有的一个星期只有一元的零花钱的,一般就是三元,那时候嘴馋,刚到学校就会买一些零食吃,根本就不会懂得怎么用,一天用完以后就没有用的了,只能看着会用钱的买东西了,那时候的一个面包那简直就是我们的一个奢侈品,看着只能把口水往肚里咽.我记得那时候有一个老妈妈,她看我们每天就是吃咸菜就自己隔三差五的做上一盆菜,一角钱一调羹,可那时候把钱用的只能看着有钱的买吃了,我就是一到学校就把钱用完的那类了,只能看着其他人吃着油腻腻的美味佳肴了.我在初中的时候算了一笔账,一个星期我们吃九顿饭,刚好一元钱,可惜那时候没有这么理智的思想!
(对不起,由于时间上的关系,暂时说到这里,其他的等我有时间的时候写出来,这是个真实的记忆,有许多人能为此作证,没有半点虚假,以此教育后人,希望能成一个剧本,拍成电影,作为一个教育题材来教育后人)
记录人:诸葛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