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建省初中生物学业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3
二00七年福州市初中学业考试生物重考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
共50分)1.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
如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游泳D.攀援2.每年春末夏初,池塘边传来阵阵蛙鸣,这是雄蛙在A.唱歌B.求偶C.捕虫D.呼吸3.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界B.门C.属D.种4.生物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以下哪种说法不能正确描述生物进化的趋势A.从简单到复杂B.从低等到高等C.从水生到陆生D.从地下到地面5.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下列四种植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是A.榕树B.珙桐D.杨树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A.运载血细胞B.运输氧气C.吞噬病菌D.止血和凝血7.反射可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下列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久小狗在舞台上表演算术B.同学们听到预备铃声后走进教室准备上课C.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吮吸D.小明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站起来回答问题8.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以下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黑发和白发B.羊的黑毛和卷毛C.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高杆D.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9.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会使后代A.都会得遗传病B.都会得艾滋病C.部长得很难看D.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加10.植物生理过程需要光的是A.吸收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11.鲜牛奶的保鲜可以选用A.巴氏消毒法B.脱水法D.腌制法12.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肺结核B.流行性感冒C.贫血D.艾滋病1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
受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应转动A.转换器B.遮光器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14.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巴斯德B.达尔文C.孟德尔D.袁隆平15.小新同学最近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应多吃一些富含哪种维生素的食物A.维生素AB.维生素EC.维生素CD.维生素D16.一部《大长今》使韩国泡菜广为人知。
2019年福建省中考生物学业考试大纲一、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1.命题应当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能够较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和要求。
2.命题应当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地发展;同时,对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也应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命题应当体现基础性,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公平。
4.命题内容应当加强与社会、当地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或会出现歧义的题目;适量增加具有适当开放性的试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发展。
5.命题应当注意命题程序、试题内容、答案与评分标准、试卷容量等方面的科学性,并没有思想性、知识性和技术性的错误;命题的管理过程必须规范。
6.命题的难度应当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应试心态。
三、适用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初中生物结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有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地区和学校,可自行决定适当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容。
五、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1.科学探究(1)尝试书面表述问题。
(2)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3)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4)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2.生物体结构层次(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3)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4)区别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5)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6)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福建福州]2007年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出炉6月10日,福州今年的中考就要开始了,比去年提前了20多天,到底,中考怎么考,有什么变化?昨天,福州市公布了今年中考考试说明。
今年出台的考试说明适用的范围更大,福州市五区八县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将适用这一新的考试说明。
今年的考试说明包括了各个科目的试卷难度、结构以及具体的考试内容。
也是一份很详细的考前复习指导。
试卷难度: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全卷难度不变,仍为左右。
易、中、难试题的比例为8∶1∶1。
试卷结构:分为机答题和非机答题两部分。
其中机答题为选择题,占24-30分,范围为积累与运用和文言文阅读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左右,其中背诵默写10分左右,名著阅读8分左右。
文言文阅读20分左右,现代文阅读40分左右,写作60分左右。
考试要求:今年的考试内容大体上没有调整,不过语文必读书目把《伊索寓言》、《格列佛游记》调整为《朝花夕拾》、《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作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现代文阅读全部选自课外,文言文阅读选自课内。
试卷难度:闭卷笔试,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的总体难度约为。
试卷结构:分为选择、填空、解答题。
三种题型分别为20%、13%、67%。
三种题型的比例基本不变化。
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选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结果。
解答题包括计算、证明、应用题、作图题等。
考试要求: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试题,使试题和答案标准多样化,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控制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把握试卷长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解答。
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强调对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品质等过程性、发展性目标的考查。
其中考试内容为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课题学习四个领域的内容。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生物)一、考试性质初中生物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本大纲为依据,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教育厅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的精神。
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凸显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引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科学素养。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生物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考试内容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问题,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
3.时代性: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关注初中生物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4.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控制主观题、客观题比例和难度。
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
5.开放性:适当增加试题形式,力求思维过程、答案的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内容目标1.对考试能力的要求(1)识记能力:再认知识;辨识事实性证据;描述事物特征。
(2)理解能力:举例说明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分类、比较。
(3)实验与探究能力: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实验仪器和工具,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4)信息处理能力:能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初步进行分析和处理。
(5)应用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评价能力: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涉及的事物进行检查与评判。
2.对考试目标层次的要求(1)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2007中考⽣物真题(福州卷)2007年福州市08届初中学业考试 ⽣物试卷福州教育学院 刘国秀(供稿)(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毕业学校姓名考⽣号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1、动物的⽣活环境不同,其运动⽅式也不尽相同。
如⾦丝猴的运动⽅式是A.飞⾏ B.蠕动 C.游泳 D.攀援2、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它的功能是 A.⽀持和保护 B.控制物质进出C.储存遗传物质 D.储存营养物质3、粮仓储存中的农作物种⼦⼀般不会发芽,最主要的原因是A.缺乏营养 B.种⼦死亡 C.缺乏⽔分 D.温度太低4、⽔蜜桃是⼈们爱吃的⼀种⽔果,它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来的A.胚珠 B.受精卵 C.⼦房 D.⼦房壁5、合理密植能够提⾼农作物单位⾯积的产量,这是由于植物充分利⽤了A.有机物 B.⼟壤中的⽔分C.太阳光能 D.空⽓中的⼆氧化碳6、陆地⽓候相对⼲燥,陆地⽣活的动物⼀般都具有防⽌⽔分散失的结构。
如昆⾍具有A.外⾻骼 B.肺 C.⼼脏 D.触⾓7、⼈体三种⾎管中,管腔内⾎流速度最慢的是A.主动脉 B.⽑细⾎管 C.肺静脉 D.桡动脉8、鸟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A.⼼脏有四个腔 B.体温恒定 C.卵⽣ D.⽓囊辅助肺呼吸9、⽤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细胞临时装⽚的同⼀部位时,要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最多,在如下的⽬镜和物镜组合中,应选择A.⽬镜10X、物镜10X B.⽬镜16X、物镜10XC.⽬镜10X、物镜40X D.⽬镜16X、物镜40X10、⽣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为称为先天性⾏为。
下列属于先天性⾏为的是 A.⼩狗会做算术题 B.蚯蚓⾛迷宫C.⿊熊⾛钢丝 D.菜青⾍取⾷⼗字花科植物11、母亲的⾟苦始于“⼗⽉怀胎”。
在怀孕期间,母亲和胎⼉之间进⾏物质交换的器官是A.胎盘 B.肾脏 C.⼼脏 D.卵巢12、许多动物具有⼀系列社会⾏为。
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一、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渗透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
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联系实际。
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之中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
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对探究的考查应从过程与方法入手,侧重于对科学知识、方法的理解和内化上,立意于能力之中,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
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
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保学生发挥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三、适用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物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考查的内容分科学探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四个部分。
对于各部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根据课程标准对各部分内容要求的层次在“考试内容1和考试要求”中用字母A、B、C、D标出,他们的含义如下:A:了解和认识所列知识的内容。
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举出例子,在有关问题中再认或识别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的内容。
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人教版必修3生物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一、命题依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的必修课程的相关标准、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和《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生物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
突出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又兼顾覆盖面,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
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同时能够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实践性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关注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
三、考试目标要求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分别从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的角度,把考试目标划分为如下5个要求层次:1.了解水平(以A代表):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2.理解水平(以B代表):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3.应用水平(以C代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4.独立操作水平(以D代表):能够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5.认同水平(以E代表):能够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等。
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生物毕业升学考试生物试题本卷共两大题,51小题,共6页。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60分钟考试本卷共两大题,48小题,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请务必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钟乳石B.乳酸菌 C.电脑病毒 D.智能机器人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下列哪一组镜头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5倍目镜、10倍物镜 B.10倍目镜、10倍物镜C.5倍目镜、40倍物镜 D.10倍目镜、40倍物镜3.下列生物中,形态结构为单细胞,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A.草履虫 B.变形虫 C.细菌 D.病毒4.在温暖多雨的夜晚常有成群的白蚁外出活动,漫天飞舞。
你认为白蚁属于A.昆虫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腔肠动物5.晚间白蚁外出活动是为了交配产卵。
白蚁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该过程是A.卵→幼虫→成虫 B.卵→蛹→成虫C.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6.白蚁群体中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群体成员分工合作。
这说明白蚁具有A.繁殖行为 B.社群(会)行为 C.取食行为 D.迁徙(节律)行为7.时下有不少青少年以吸烟为时尚。
对吸烟的认识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吸烟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B.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C.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吸烟无害,是成熟和“酷”的表现8.农村中常见小树因树皮被牲畜整圈啃食而毁坏。
这是因为树皮断了,会阻断有机物的A.向上运输B.向下运输C.合成 D.分解9.种植庄稼要适时适量浇水、施肥。
浇水、施肥是为了满足植物生活需要的A.水和空气B.水和无机盐 C.光和土壤 D.光和有机物10.掰开大豆种子可见到两片肥厚的豆瓣,这两片“豆瓣”是贮藏养分的A.子叶 B.胚芽 C.胚轴 D.胚根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大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A.适量的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空气 D.强烈的光照12.大豆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2007年福建省初中生物学业考试大纲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
1.命题应当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能够反映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2.命题应当有利于改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地发展;同时,对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命题应当体现基础性,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公平。
4.命题内容应当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适量增加具有适当开放性的试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发展。
5.命题应当注意命题程序、试题内容、答案与评分标准、试卷容量等方面的科学性,并没有思想性、知识性和技术性的错误。
6.命题的难度应当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应试心态。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初中生物结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有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地区和学校,可自行决定适当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容。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1.科学探究
(1)尝试书面表述问题。
(2)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3)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4)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2.生物体结构层次
(1)正确使用显微镜。
(2)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区别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4)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5)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
(2)描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3)说出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4)阐明植物的光合作用。
(5)描述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生物圈中的人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
(4)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5)说出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描述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3)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说出男性及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人胚胎发育过程。
(3)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6)说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8)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9)描述人的性别决定。
(10)认同优生优育。
(1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12)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8.生物的多样性
(1)描述病毒、真菌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描述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描述无脊椎动物类群(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类群(鱼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描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5)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6)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9.生物技术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说出食品的腐败原因。
(3)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10.健康地生活
(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举例说出人体的免疫功能。
(4)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5)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
(6)说出酗酒、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7)拒绝毒品。
(8)说出安全用药的常识。
(9)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六、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各地统一命题,试卷满分为100分。
笔试时间为60分钟。
提倡有条件的设区市可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内容的考核。
活动性试题由各个学校自行命题,但应向相应教研部门提交试题及实施方案,经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于笔试前2周进行考试,其成绩占20分,与笔试部分(80分)合并计算总成绩。
提倡有条件的地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考核。
成绩记入日常的成绩中,不与上述两项合并计算。
七、试题难度
笔试部分全卷为0.8左右。
八、试卷结构
1.题量
笔试部分总题量为35—45题。
若有执行活动部分考试的,则活动性试题为1题。
2.题型
笔试部分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活动部分的考查题型应是与实践活动有关的开放性试题。
3.分值比例
各题型的比例为:选择题、非选择题各占50%。
九、试题示例
⒈单项选择题
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
据此,你判断海马是属于()的动物。
A.马科
B.马属
C.哺乳纲
D. 鱼纲
⒉非选择题
题1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牵引下围绕着运动,使躯体完成各种动作。
它需要神经系统
的控制和协调,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题2在许多实验中你使用了老式的显微镜观察生物。
回答下面的问题,试试你对显微镜及其操作了解多少。
1)在下图用划线的方法标出目镜、粗准焦螺旋、转换器的位置。
2)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20×,则显镜观
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倍。
3)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变暗,这是为什么?。
4)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你知道玻片上写的是什么吗?。
⒊活动性试题
题1在生物圈中的任何环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它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应该树立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你能通过收集信息,做些“生物与环境”方面的调查研究或宣传吗?
㈠推荐形式:(以下任选一种形式,如有更好的形式可向老师提出)
⒈调查报告
⒉小论文
⒊手抄报(可以电脑制作)
⒋课件
㈡参考内容:
1.有关我国、本地区或全球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
2.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问题。
3.理解人类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保护生物圈,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㈢具体要求:
1.可独立完成,也可2—3人合作完成。
2.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用16开纸打印或工整抄写;手抄报用8开纸;课件用
3.5软盘。
3.力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版面美观。
并注明制作者的姓名、班级、座号。
4.限于×月×日以前完成上交评分。
满分20分,特别优秀者可考虑附加5分。
题2 自制小型生态瓶反馈表初二()班姓名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