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传销主力军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大学生在找工作中如何识别传销骗局传销于上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且愈演愈烈。
近年来,传销活动受害者的层次有所提高,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特别是大学生也深陷其中,全国发生了多起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的事件。
这不仅危及校园安全稳定局面,更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在找工作中如何识别传销骗局一、传销定义在国家颁发的《禁止传销条例》中,对传销进行了一个概念的定义: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以下几种行为属于传销行为:1、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2、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3、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现在我国每年大学生毕业大约700多万,海外留学归来的200多万,所以找工作就成了目前社会的难题之一。
但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针对大学生找工作的骗局。
这些骗局大多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为由,诈骗大学生的钱财,还有一种骗局,使大学生堕入难以挣脱的深渊,这就是传销,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情况:以前熟或不太熟的同学、同事、同乡、朋友、亲戚给你打电话,非常热情的邀请你去广西、贵州、河北、安徽、山东、江苏等地旅游,或是声称他现在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项目、工作机会等等,让你尽快赶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你在网上投过简历,或以别的方式发布过求职信息,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他们公司看到了你的简历,觉的你很符合他们公司的条件,他们公司如何如何好,待遇福利如何如何高,要你尽快去面试。
如何防止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作者:朱建武田浩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34期摘要传销组织利用了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和找工作心态急切的心理,把大学生骗到传销组织当中,从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如何杜绝传销现象的存在,如何让当代大学生远离传销。
关键词传销大学生措施陷阱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直以来都是家长社会官方关注的焦点,而近年来,传销组织渐渐把目光瞄向了大学生,充分利用了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和找工作心态急切的心理,把大学生骗到传销组织当中。
2017年,大学生李文星找工作深陷传销,尸体在天津市静海区G104国道旁水坑里发现。
25岁的山东郓城青年张超误入传销四天后身亡。
湖南籍女大学生林华蓉为摆脱传销控制跳入河中溺亡。
被传销夺命的年轻人只是传销案例中的冰山一角,传销已经变成一个急待解决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如何杜绝传销现象的存在,如何让当代大学生远离传销。
1什么是传销?我国对于传销的立法最早传销一词是从英文“Multi-level marketing”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多层次相关经营方式。
传销产生于美国哈佛大学两位数学系学生的天才想法,后被引入到市场营销领域成为了传销。
1.1传销的涵义1998年我国对传销政策的调整,渐渐的有人用直销一词代替了传销,就是专卖店加直销员模式,如此无专卖店的多层次经营方式被称之为“非法传销”。
那么什么是传销?2005年9月1日根据第444号国务院令公布的《禁止传销条例》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传销,就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给付报酬,或者是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1.2传销的危害传销的利润来自于欺骗和掠夺,来自于对人民大众贪婪心里的利用,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市场正常的销售,逃避工商管理和税务的稽查工作、偷税、漏税,不仅坑国害民,而且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大学生对传销的认识和防范———以衡水学院为例作者:陈丽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2期陈丽(衡水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摘要: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新闻屡见报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本文以衡水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对该校大学生对传销认识的现状,分析部分学生陷入传销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传销;教育;就业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04-0229-01近年来,传销组织利用“伪教育”把它那双残忍的手伸向了涉世未深的在校大学生,毁掉了无数大学生的美好前程。
那么传销是什么呢?为什么它有如此强大的摧毁力?如果把传销比作一种“教学”,那么传销就是传销组织套用一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以“真实”的实战案例为讲义,通过虚拟“家庭”归属感、“走向成功”的成就感和传销的“事业感”等情感投资利用人们较强的从众心理和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倾向,对他们进行“洗脑”以达到诈取钱财和发展下线目的的“伪教育”过程。
一、衡水学院大学生对传销知识的了解状况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大学生对传销的认识,特意在自习室中随机抽取了 220 名学生进行调查,还对深陷过传销的两位同学进行了访问。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有 60% 的学生身边的人经历过传销,而近 85% 的学生表示传销离我们很近。
这说明传销作为非法活动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渗入我们的生活,加强我校学生对传销的了解与防范已刻不容缓!虽然传销就在我们身边,但调查结果显示我校 88%的学生对传销的知识只是略知皮毛,他们主要通过周围的人或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传销,只有极少数的人听过有关讲座并对传销有全面的了解。
这表明传销并没有引起学校或社会的足够重视,导致我校学生对传销知识的了解普遍匮乏。
二、大学生群体容易陷入传销的各种原因(一)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大学生涉世未深,阅历尚浅,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经验。
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却忽略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急功近利、对生活的期待值较高,渴望暴富,很容易被那些宣称能暴富的传销组织洗脑。
大学生群体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了消费市场的主力军。
这一现象具有以下原因:教育层次提高、消费能力增强、消费观念改变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群体之所以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与他们的教育层次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大学生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
他们在校期间接受到了高等教育的培养,有了更加广阔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
因此,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更加理性和注重品质,不会盲目跟风,更加注重个人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的消费选择。
其次,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也是他们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大学生群体普遍还没有家庭负担,经济压力相对较小。
再加上他们在校期间通过勤工俭学或家庭经济支持得到一定的经济来源,因此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
例如,他们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时尚品牌服装、享受高品质的娱乐活动、品尝美食等等。
因此,他们成为了众多行业的重要消费对象。
第三,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也是他们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的重要原因。
以前,人们认为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较为浮躁,更加看重表面的东西。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消费观念。
他们注重个人的实际需求,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加理性地进行消费选择。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来购买商品和服务,不再追求盲目的攀比和浪费。
最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大学生群体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提高了。
相关的产业和服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
例如,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服务行业、学习辅导行业以及健身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样的环境就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进一步增强了他们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的力量。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学生误入传销案例分析作者:张曼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0期摘要:本文真实再现了一位大学生假期误入传销的真实案例。
之后简要分析传销的欺骗性和隐蔽性,提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具备防范传销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传销;对策作者简介:张曼(1986-),女,洛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辅导员,助教。
[中图分类号]:G41 [文码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2-213(2013)-10--012011年国庆节期间,我接到了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家长反映其孩子王某(化名)假期间一直未回家, 9月30日晚王某坐上了前往天津的K386次火车,从此就失去了和家人的联系。
据王某事后回忆,他在去往天津的路途间,朋友就发来短信说公司临时有事安排他到北京出差,无法到车站接王某,所以朋友请两位“同事”帮忙到火车站接他。
王某当时也没多想,愉快地答应了。
火车到站后,两位“同事”接到王某直接带他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郊区,到“家”以后王某竟傻眼了,空间狭小的屋里住了20多个人,年纪都在20岁左右。
之后的一周时间里,王某和其他人一样,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吃完早饭后就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听课,途中还有人监视他们。
每当王某提出要回家的要求时,他们就想方设法找理由搪塞。
课堂上那些人讲的都是一些大道理,谈未来,论证他们从事的行业多么有“钱途,”“短期暴富,”并鼓动王某放弃大学学业加入这个组织。
此时王某已经彻底醒悟了,天上不会掉馅饼。
但这个组织里的其他人就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并对课堂上宣讲的内容深信不疑。
10月2号到10月7号之间,每天都有两个到三个人跟在王某身边,一旦王某的电话响起,随时都有人在他身旁监听,让王某不要乱说。
为了保证基本的人身安全,王某就按照他们的要求和吩咐去接听电话和回复短信。
监视王某的人不时地在他身边劝他加入这个组织,并鼓吹“从事这个行业要比上大学好。
”可是王某死也不从,某天下午趁人不备王某趁机逃跑,但没有成功,被人发现后就有人一直监视他。
防范大学生非法传销的重要建议在防范大学生非法传销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关注和努力。
面对现实情况,我有以下几点重要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防范非法传销意识并加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一、加强教育引导教育是预防非法传销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向学生们普及非法传销的危害性和手段。
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时,开展相关培训,向他们传授防范非法传销的知识和技巧,使他们能够分辨传销活动的真伪。
教育引导不仅要依赖学校,也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相关知识和案例,增强他们的对非法传销的警惕性。
二、加强法律意识大学生应该加强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传销的惩罚力度和处理机制。
学校可以邀请法律专家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并鼓励他们主动学习个人权益保护知识。
同时,学校也应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大学生遇到的非法传销问题,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心理辅导非法传销往往对受害者进行心理控制,甚至洗脑,使他们无法自拔。
因此,大学生在面临传销诱惑时,需要心理辅导和帮助。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了解非法传销背后的陷阱和危害。
同时,大学生之间应该加强互助和友爱,营造关爱和支持的氛围,及时发现亲友或同学中可能存在的传销问题,及时提供帮助。
四、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传销也逐渐崛起。
大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传统的非法传销手段,还应该关注网络传销问题。
学校可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们普及网络传销的特点和常见手段,教授防范网络传销的技巧。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规范校园网的使用,避免大学生因沉迷网络而成为网络传销的受害者。
五、加强合作与宣传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共同防范大学生非法传销。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强化对非法传销行为的打击力度。
学校要积极履行教育责任,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
浅析大学生误入传销原因、危害及对策作者:何群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09年第02期传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后,在不法分子的参与下日益壮大,发展成为社会的一个久治不愈的“毒瘤”。
据媒体报到,重庆破获的震惊全国的“欧丽曼”传销案,其参与者90%以上是在校大学生,来自十多个省市区几十所高校,共2D00多人,其中许多人中毒之深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当前,传销组织将黑手伸向了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的比重日渐增大,给学校管理工作和同学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通过对多起大学生误入传销事件的解读,结合自己做学生工作的经验,浅谈传销的成因及对策。
一、大学生要认清传销的本质(一)非法传销的定义及形式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通俗的理解,传销就是就是用劣质的货以次充好或干脆是虚有的什么货让你购买,当你购买后就上当了,甚至会让你血本无归乃至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费用,这了摆脱这种生活状况你必须想方设法用你手里的所谓的“货”去引诱另外一个人购买,就这样,这件劣质的或根本不存在的货就以一个很高的价位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一个传一个,所以才叫传销。
同时由于你很难取得一个陌生人的信任并让他去购买你的东西,你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你的亲戚朋友,这样做的时候你就极大地伤害你的亲戚和朋友,可谓害人至深了,传销之令人痛恨可想而知。
其基本形式有: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人员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和其他利益的。
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变相缴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大学生误陷网络传销的原因及对策金潇潇【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business, network pyramid selling activities appeared and have exac- erbated. Especially, the original pureness of campus fell into the clutches of the criminal gang. Therefore, the de- partment of all level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and guidi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graduate boycott net- work pyramid selling activities. Therefore, they should keep a healthy mood and a positive outlook in life to accept challenges of society.%随着新兴经济营销模式——电子商务的出现,网络传销活动也随之出现,且呈越演越烈之势,一些犯罪分子甚至将黑手伸进原本纯净的校园,伸向单纯的大学生。
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传销,以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接受社会的挑战。
【期刊名称】《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传销;就业指导【作者】金潇潇【作者单位】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经侦支队,江苏南京21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5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发展电子商务为名的网络传销活动频频发生。
网络传销有别于传统传销,其借助互联网便捷的通讯手段进行虚假或夸张宣传,引诱大学生参加所谓的“面试”、“培训”等传销活动,以骗取不义之财。
大学生成传销主力军
凤凰网
近日,陕西西安,临潼警方对隐匿城区居民小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内的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进行了集中清理和打击,共清理传销窝点55处,抓获参与传销人员418名。
经审查,这些传销人员大多采取招工、网友会见和旅游观光等方式诱骗外地人员进入传销组织,从事传销活动。
此次行动抓获的参与传销的人员中,大学生占到40%左右,年龄最小的仅14岁。
有人说,曾经有一些老乡、亲人、学生,相继被卷入传销当中。
而其中有两位初中女学生,被骗进传销集团后,其父亲讲述了那段拯救过程的惊心动魄,至今让人后怕。
而女儿的被骗,无非也就是网友相见。
有人指出,对于这些身边陷入传销的人员当中,没有一人因此而发财,即使发过财的,也最终被再次洗劫,有的甚至还被捕入狱。
传销一直被称为经济邪教,其毒害相当之大,不仅对于经济、社会秩序造成威胁,还对人伦伦理、道德造成颠覆性破坏。
不讲亲情、不讲友谊,只有金钱,只有发财的狂想。
有人指出,面对大学生成为传销人员的主力现象,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从中所揭示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问题。
随着这些年来的大学扩
招,其实也引发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招人难,主要是招合适的人难;另一方面大学生又是找工作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难。
看看人山人海的人才招聘市场,看看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现场,可以想象其中的难有多难。
政府需要对大学生的培养与就业创业进行系统改革。
也有人指出,大学生社会经验严重缺乏也是原因之一。
可以说,新一代的大学生,在目前教育体制的禁锢下,几乎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对于社会实践的知识恐怕十分欠缺。
尤其是独生子女现象的问题,使得不少孩子缺乏对社会的了解、认知与适应,往往对于一些现象和问题缺乏基本的判断,包括对找工作、见网友等等。
还有人指出,对于传销的打击,在一些地方也缺乏力度,特别是一些传销大省,几乎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可是打击力度就是上不去。
这里面有什么样的隐情,也值得推敲。
曾经有位在外地参加传销的人如此说,当地官方往往睁只眼闭只眼,毕竟这么大的一个群体,也可能给当地拉动消费吧。
此说有没有道理,不好判断。
但一些地方的打击不力,导致传销蔓延,一些大学生频频上当,却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方面是要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