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染料敏化电池-
- 格式:pdf
- 大小:8.71 MB
- 文档页数:46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 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电池)主要由宽带隙的多孔n型半导体(如TiO2 , ZnO等) 、敏化层(有机染料敏化剂)及电解质或p型半导体组成。
由于采用了成本更低的多孔的n - 型TiO2 或ZnO半导体薄膜及有机染料分子, 不仅大大提高了对光的吸收效率, 还大规模地降低了电池的制造成本, 所以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按照吸附层和电解质的不同,DSSC电池又包括两种类型: 含有液体电解质的染料敏化光电化学电池(Dye --Sensitized Photoelectro2chemical Cells, DSPEC) ; 固体有机电解质的染料敏化异质结太阳能电池(Dye - Sensitized Heterojunc2tion Solar Cells, DSH电池)。
Gratzel 等人于1993年在Nature上报道了用联吡啶钌染料RuL2 ( SCN) 2 (L = 2, 2’ - bipyridyl -4, 4 - dicarboxylate, 即2, 2’ - 联吡啶- 4, 4’- 二羧酸)作敏化剂的DSPEC太阳能电池, 能量转化效率达到10 以上。
该染料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经过5 ×107 次循环(相当于在自然光下20年)都不会有光伏损失, 使这种技术商业化应用成为可能。
由于采用了廉价的TiO2 材料和有机敏化剂, 这种电池转化效率高, 制造工艺更加简单, 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DSC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 主要包括3部分: 吸附了染料的多孔光阳极、电解质和对电极。
染料吸收光子后发生电子跃迁, 光生电子快速注入到半导体的导带并经过集流体进入外电路而流向对电极。
失去电子的染料分子成为正离子, 被还原态的电解质还原再生。
还原态的电解质本身被氧化, 扩散到对电极, 与外电路流入的电子复合,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成本低等特点,并且可以适应各种光照条件。
这种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DSSCs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它的基本结构由硅基质、电解质、阳极和阴极四个部分组成,既有光电转换功能,又有储能和输出功能。
与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相比,DSSCs的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光伏转换效率高且稳定性强,而且适应各种光照条件,性能优良。
根据实验室研发的结果,电压可以达到0.8V-1.0V,转换电效可以跨越12%-15%。
DSSCs的核心是敏化剂,这些敏化剂可以有效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敏化剂通常用有机染料或半导体量子点制备。
有机染料通常选择比较富电子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高吸光度和卓越的光电转换效率。
而半导体量子点是纳米尺度下的量子控制系统,具有单电子级别的光电转换效率。
同时,DSSCs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研究方向,例如提高敏化剂的吸收性,增强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改善电极材料和组装介质,提高输出电压和效率等。
在电解质的研究方面,有机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尤其引人关注。
DSSCs的应用前景广泛。
它们可以用于户外太阳能装置、城市建筑立面材料、透明玻璃幕墙、电子设备的充电、电动车的充电等领域。
在家庭光伏系统的应用中,DSSCs可以替代传统硅太阳能电池,成为一项新型的太阳能转换技术。
同时,由于DSSCs可以根据不同光照条件自适应调节,因此在户外应用中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项前途广阔的技术研究领域,它具有高效、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适应性好等特点。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它在普及太阳能应用、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染料敏华光电合成电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其高效能量转化和低成本的特点备受关注。
该类电池利用染料敏化剂吸收阳光中的光能,将其转化为电能。
相比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大的灵活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物理和光化学的原理,其关键组件是染料分子。
这些染料分子能够吸收宽波段的光线,包括可见光和近红外光。
当光线照射到染料分子上时,染料分子的电子会被激发到高能态,然后通过导电介质传导电子。
最终,电子流经过外部电路产生电流,并为外部设备供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相较于其他太阳能电池技术,有着显著的优势。
首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较低,因为其制备过程不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且使用的材料相对较少。
其次,该类电池具有良好的光吸收和电子传输性能,因此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光电转换。
此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器件,从而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具备更大的灵活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光伏发电、太阳能充电设备、建筑智能化等多个领域。
在光伏发电领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用于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和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为用户提供绿色、清洁的电力供应。
在太阳能充电设备方面,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用于手机、电子设备等便携式设备的充电,实现随时随地的能源补充。
此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还可以集成到建筑物表面,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给建筑物内部的电器设备,实现建筑智能化。
综上所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高效能源转换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材料科学和光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1. 引言1.1 概述:简要介绍染料敏华光电合成电池的背景和意义。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以其高效、低成本和环保等优点,成为了太阳能领域的研究热点。
以下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1. 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DSSC具有轻薄、柔性和透明等特性,因此可以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手表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DSSC 吸收阳光来充电,使其更加环保和节能。
2. 建筑一体化:DSSC可以应用于建筑外墙、屋顶和窗户等部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电力。
同时,DSSC还可以起到隔热、遮阳和美化建筑的作用,实现建筑一体化的设计。
3. 公共交通工具:DSSC可以应用于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等,通过车顶或车窗上的DSSC吸收阳光来为车辆提供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
4. 农业领域:DSSC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如温室和大棚等,通过DSSC吸收阳光来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5. 环境治理:DSSC可以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等,通过DSSC吸收阳光来为设施提供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
总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转换器件,其优点在于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可塑性强、光电转换效率高等。
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件是一种染料分子,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染料分子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染料分子和电子受体。
染料分子吸收光能后,电子便被激发到受体的导带上,而染料分子中的空穴则被氧化剂捕获,在某些电解液中,电子和空穴便可以沿着电解液中的导电链传输,最终到达电极表面,从而产生电流。
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始于90年代初期,并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研究。
目前,重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三种类型,即液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其中,液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第一代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可调谐能谱、制备容易等优点,但其使用寿命较短、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前景。
相比之下,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和较好的稳定性,但其制备和性能调整难度大,仍存在需要优化的地方。
而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则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一,其光电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制备简单等优点,使其在未来的能源领域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其中最具有潜力的是其在建筑、车辆和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以被直接塑造成为可替代建筑外墙、天窗等元素,使得建筑具有更好的一体化和更加环保的特点。
在车辆领域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以利用随处可见的太阳能将车辆电池充电,使得车辆具有更加绿色和高效的特点。
而在电子设备领域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以大大增加电子设备续航能力,使得电子设备具有更加灵活和无线的特点。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又称为Grätzel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它采用了新型的敏化物质,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且具有透明、柔性、低成本等优点。
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绿色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基于光电化学原理的能量转化装置。
它将太阳辐射吸收并转化为电能,使之成为一种更加可用的能源形式。
该电池的基本结构由透明导电玻璃、染料敏化剂、电解质、对电极和光敏电极组成。
其中,染料敏化剂是关键的能量转化介质,其作用是:吸收太阳光,在激发状态下电子跃迁至导电材料上,从而形成电荷的分离和运输。
电解液则提供了离子的传输通道,以维持电荷平衡。
光敏电极和对电极分别接受电荷,建立电势差,形成电流。
并且,由于特殊的电极材料和导电液体,这种电池可以向两个方向输出电流,进而光伏效率得到提高。
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灵活透明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自1972年O'Regan和Grätzel教授首次提出Grätzel电池后,研究者们对它的改进和优化不断进行,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1、液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1985年,Tennakone等人利用溶于有机溶剂中的银离子/亚铁氰酸盐作为电解质,制备出稳定的液态Grätzel电池。
分别于对电极和光敏电极上采用铂和钾硝酸,其效率可达到5.2%。
2、固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为了克服液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中电解液泄漏的问题,研究者们又发展出了固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2000年,Zakeeruddin等人在TiO2纳米晶膜上涂覆了含PbI2等离子体和2,2',7,7'-四-(甲基丙烯酸乙酯)氧合物作为电解质的Grätzel电池,其效率高达7.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1 前言在诸多新能源中,太阳能以其丰富的储量、清洁无污染的优点和较小的地域限制而受到广泛关注。
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包括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能转换3种形式。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光电转换器件,它可以直接为小型电器提供电能,也可以进行并网发电,因而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硅基太阳能电池是最早发展起来,并且也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太阳能电池。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超过了25%,在航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民用方面目前性价比还不能和传统能源相竞争。
因此,各类新型太阳能电池应运而生。
在众多新型太阳能电池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lar Cells,简称DSC)近年来发展迅速。
其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Tributsch发现了染料吸附在半导体上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电流,为光电化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事实上,到1991年以前,大多数染料敏化的光电转换效率比较低(<1%)。
1991年,瑞士洛桑高等工业学院的Michael Gratzel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纳晶多孔薄膜引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使得这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比于硅基太阳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和光电转换效率较高的特点。
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图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典型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包括纳米多孔Ti02半导体薄膜、透明导电玻璃、染料光敏化剂、空穴传输介质和对电极。
多孔纳米TiO2薄膜是电池的光阳极,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这种薄膜一般是用TiO2纳晶微粒涂覆在导电玻璃表面,在高温条件下烧结而形成多孔电极。
透明导电玻璃一般为ITO玻璃或TCO玻璃等,它起着传输和收集电子的作用。
染料光敏化剂是吸附在多孔电极表面的,要求具有很宽的可见光谱吸收及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逐渐上升。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中,太阳能电池因其可用性广泛且环保的特点备受关注。
然而,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存在高成本、制造复杂等问题。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电池的一种新型形式,凭借其材料简单、制造成本低廉、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势,成为了备受研究关注的领域。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染料分子和电解质溶液相互协作的。
它采用了一种光敏染料来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换成电能。
整个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敏化层、电解质层和光电转换层。
1. 敏化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是敏化剂,它承担着吸收光能并将其转换成电子的重要任务。
敏化剂通常是一种有机染料分子,它能够吸收不同波长范围内的阳光。
一旦光束通过透明导电电极进入敏化层,染料分子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子激发态。
这些激发态的电子将被输运到电解质层。
2. 电解质层:电解质层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起着电子输运和离子传输的关键作用。
它一般由一种电子导电和离子传输的材料组成,常见的是有机盐或其它电解质。
当电子通过敏化剂激发并进入电解质层时,电解质中的离子会移动以供给电子输运路径。
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电化学势差,使电子从敏化剂转移到电解质,从而形成了一个电流。
3. 光电转换层:光电转换层一般由电子导电材料和电子传输路径组成。
常用的电子导电材料有纳米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
光电转换层的主要作用是接收电解质层中输送过来的电子,并将其输送到下一个电子传输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光电转换层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电流的传输和提高电池的效率。
总结起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基于染料分子对光能的吸收和电子转移。
光能经过敏化剂吸收并激发电子,然后电子在电解质层中移动并离子进行传输,最终通过光电转换层形成电流。
这个过程充分利用了染料分子的吸光特性和电解质的电化学特性,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转换。
31 31 3 34
染料敏化电池初始发展
介孔染料敏化电池概念提出
与有机太阳能电池从平
面结构到体异质结结构
发展过程完全类似
从平面结构到介孔结构
这一结构与我们前阶段学习哪一结构类似?
111991年※,Gr ätzel M.于《Nature》上发表了关于染料敏化纳米晶体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简称DSSC )的文章,以较低的成本得到了>7%的光电转化效率,为利用太阳能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1997年,该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10%~11%,短路电流达到18 mA/cm 2,开路电压达到720 mV ;
1998年,采用固体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替代液体电解质的全固态Gr ätzel 电池研制成功,其单色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3%,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目前,DSSC的光电转化效率已能稳定在13%以上,寿命能达15~20年,且其制造成本仅为硅太阳能电池的1/5~1/10。
低成本是
DSSC的突出优势。
DSSC发展简介
DSSC发展简介-更为详细
基于介孔结构的染料敏化电池结构
DSSC和植物的光合作用
纳米晶半导体网络结构相当于叶绿体的 内囊体,起着支撑敏化剂染料分子、增 加吸收太阳光的面积和传递电子的作用。
敏化剂染料分子相当于叶绿体中的叶绿 素,起着吸收太阳光光子的作用。
叶绿体的结构
14
DSSC的工作原理
光电阳极: Dye + hν→Dye* (染料激发) Dye*→Dye++e-(TiO2)(产生光电流) Dye++1.5I-→Dye+0.5I3-(染料还原) 阳极发生的净反应为: 1.5I-+hν→0.5I3-+e-(TiO2) 对电极: 0.5I3-+e-(Pt)→1.5I-(电解质还原) 整个电池的反应结果为: e-(Pt)+hν→e-(TiO2)(光电流)
15
染料敏化电池基本工作原理
染料敏化电池结构和组成
染料敏化电池结构和组成
一般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
染料敏化电池结构和组成
决定光的吸收
染料敏化电池结构和组成
提高DSSC光电效率的研究
——重点研究的三大方面
21
1.电解质体系
•作用:
(1)复原染料,传输电荷
(2)引起半导体、染料和氧化还原对能级的改变,导致体系动力学特性变化,从而对光电压和
转换效率产生很大影响。
•关键:氧化还原电对
(1)快速与阴极电子反应,减少电子在阴极的积累;
(2)对阳极光电子反应活性低,减少暗反应;
(3)氧化还原电势与染料能级匹配,能迅速还原氧
化态染料,减少注入电子与之的反向复合DSSC的电解质按物理状态分为
液态电解质
准固态电解质
和固态电解质
2. 多孔氧化物半导体薄膜
纳米晶(用的最多、效率最高)
(1)TiO
2
优点:含量丰富、价格便宜、无毒、稳定、抗腐蚀性好一般采用锐钛型TiO。
2
粉体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TiCl4水解法、电化学法等易实现对TiO
晶型和粒径的有效控制
2
多孔薄膜制备法:浸渍法、旋转法、丝网印刷法、溅射法、
高温溶胶喷射沉积等
•形貌、表面改性、离子掺杂等:
•主要是影响染料吸附量、能带匹配度、电
子传输速度等
M.Grätzel, Naure 2001, 414, 338-344.
grain size in the range of 10–80 nm.
形貌的影响
%
4.10,7
5.065.08.07.0,
/22162=-=-=-=ηFF V
V cm mA I OC SC
ZnO一维结构
(a–d) silicon substrate
(e–h) substrate
D.-I. Suh et al.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442 (2007) 348–353 形貌的影响
▪吸收尽可能多的太阳光;
▪紧密吸附在纳米晶网络电极表面;
▪与相应的纳米晶的能带相匹配;
▪激发态寿命足够长,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性能优的敏化剂:钌的多吡啶配合物
(* 较强的可见光吸收、良好的光电化学性能、激发态稳定)
吡咯并吡咯二酮颜料
3.敏化剂
3.敏化剂
3.敏化剂
多敏化剂体系
与前面所讲到的有机太阳电池里的三元体系类似!!!
M. Gratzel, Science, 334, 629 (2011).
动力学过程分析
动力学过程分析
电阻抗谱在染料敏化电池的应用
Prof. Juan Bisquert
Departament de Ciències Experimentals, Universitat Jaume I, 12080 Castelló, Spain 电阻抗谱分析太阳能电池
交流阻抗谱(EIS)方法是一种以小振幅的正弦波电位或电流为扰动信号,在不同频率下,测量物质或系统的电响应的电化学测量方法。
将测量结果画成一系列谱图,这一系列谱图就称为交流阻抗谱。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制备
与Si电池比较
染料敏化电池的应用
染料敏化电池的应用
染料敏化电池的应用
染料敏化电池向钙钛矿电池的扩展
现在的材料和技
术,转换效率能
达到21%
45
钙钛矿电池的迅猛发展
Thanks for your great attention!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