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题(2)》第三次平时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单选题)1: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其中关于“尊”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 A采用了意动用法
B: B采用了为动用法
C: C采用了使动用法
D: D“尊”通“遵”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古代马车的车厢叫
A: 舆
B: 立乘
C: 辕
D: 厢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律诗一般可分为四联,关于这几联的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 A第一句为首联
B: B第二、三、四句为颔联
C: C第六、七、八句称尾联
D: D每联上句称作出句,下句称为对句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烽火连三月”中“三月”的意思是哪项?
A: 泛指一年十二个月中任意三个月
B: 第三个月
C: 正月、二月、三月
D: 三月份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关于平仄互押和平仄换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 A平仄互押要求不同韵部的字相押
B: B平仄换韵是同韵部的字相押
C: C平仄换韵其韵部并不相同
D: D平仄换韵和平仄互押性质相同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下列不属于入律古风的是哪项?
A: A白居易《长恨歌》
B: B白居易《琵琶行》
C: C杜甫《岁晏行》
D: D元稹《连昌宫词》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7: 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句中的“丝竹”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王漫宇大学汉语第三次作业答案大学汉语第三次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分数:一、下面几段话里使用了哪些句式?修辞效果怎样?1.随着指挥官的移动,数百人,不,数千人,不,似乎所有出席会议的人,数万人,都在一起唱歌。
(吴伯萧《歌声》)要点: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组合增加了语言潜力的波动。
使用短句可以加快语言节奏。
2、“快,拿手榴弹来!多!要多!”靳开来把帽子一丢,亮出了光头。
??“拧开盖,全拧开它!“金凯来吼了一声,扔了几枚手榴弹。
”换枪,换枪!“(李存宝高山下的花圈)要点:省略句和短句结合,多用祈使句。
通过急促的语气,能反映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境。
二、以下是作者的原版和修订版。
你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句型?1、原句:说这话的是一本没有封面并且前后脱落了好些页的破书,纸色已经转成灰黑,字痕迹就好像没有??改句:说这话的是一本破书,没有封面,前后都脱落了好些页,纸色转成灰黑,字迹若有若无。
(叶圣陶《书的夜话》)要点:把长句变成短句。
短句使意思更清楚、更流畅,便于阅读。
2、原句:你大概还没知道,我们的目的在世界的进化,绝不愿意它向着退化的方向走。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的目标是让世界进化,而不是退化。
(叶圣陶著含羞草)要点:原句语意不通且嗦。
改后变成肯定句、否定句结合,意思明白,语句通畅,突出了“不是走向退化”的意思。
三、以下句子中带有关键标记的单词已由作者在定稿时修改。
这对提高句子的表达能力有什么作用作用?1.原文:说起来很奇怪,但这种演唱很舒服。
如果你不忍心唱歌,你会觉得很不舒服,就会唱歌来,才得开一开胸臆。
他开始辨知歌唱的意义和趣味了。
换句话:奇怪的是,有了这样的歌声,我的心更快乐了。
我的抑郁就像早晨的烟,一下子就消散了。
如果你不唱歌,你会感到不舒服。
从那时起,他知道了唱歌的意义和兴趣。
(叶圣陶画眉)要点:通过比喻手法的运用,加之表达的口语化,使得抽象情感形象化,增强了表现力。
国开现代汉语2第三次作业国开现代汉语2第三次作业参考内容如下: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汉字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文化的结晶,起源于约5000年前的龟甲文和兽骨文,经历了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汉字的体系。
汉字的构成包括意符和形符两部分,意符是表示事物含义的部分,形符是表示事物形状的部分。
汉字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经历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等阶段,逐渐形成了现代汉字的基本形态。
2. 汉字的结构和特点:汉字的结构分为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不同的结构体现了汉字的不同含义和意义。
汉字的特点包括字音、字形、字义、字义的组合等方面。
汉字的字音是指汉字的发音,汉字的字形是指汉字的外形,汉字的字义是指汉字所代表的含义。
在汉字的组合中,通过不同的字义和字义的组合,可以形成更复杂和丰富的词汇。
3. 汉字的分类和规范:汉字按照结构和意义的不同可以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不同类别。
汉字的规范是指对汉字的书写和使用进行统一和规范,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方法来区分和识别文字。
汉字的书写规范包括笔画的顺序、笔划的数目等方面,汉字的使用规范包括字义的理解和运用等方面。
汉字的规范不仅是为了保持汉字的原汁原味,也是为了方便和准确地传递信息。
4. 汉字的应用和传承:汉字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在汉字的使用国家内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在日本、朝鲜等国家被广泛应用。
汉字的传承是指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的变迁和发展,通过汉字的传承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汉字的传承不仅包括文字的形态和意义的变化,还包括文字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等方面。
5. 汉字的意义和价值:汉字作为一种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汉字的意义包括文字表面的字义和深层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汉字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传承和表达文化、记录历史、传递知识和观念、反映社会现象等方面。
通过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结构和特点、分类和规范、应用和传承以及意义和价值等方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并深入挖掘汉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历史。
《汉语专题(2)》作业3(语法部分)一、填空:1.古代汉语的名词有两项基本的语法功能是现代汉语名词不具备的,一是名词作判断句谓语,二是名词作状语。
2.在先秦汉语里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人称代词。
3.古代汉语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人称代词在形式上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别。
4.由于谓词性代词的意义相当于一个述宾结构,故称为谓词性代词。
5.基数词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都要加“有”字。
6.古代汉语的副词一般只能作状语(谓语的修饰语),不能作其他句法成分。
7.介词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成的一类词。
8.从位置上看,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三类。
9.句末语气词“矣”表示对动态变化的报道。
10.分析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词序(及各词类在句法结构中的排列顺序,特定的词序排列可以用来标明某种句法结构);二是句法结构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平列关系、非平列关系);三是句法结构的语法性质,即从语法性质的角度分析句法结构。
如名词性结构、谓词性结构。
11.古代汉语连谓结构两项之间往往有连词,而现代汉语一般没有。
12.古今汉语的叙述句差别和大,主要表现在词类活用问题(特殊的述宾结构)、语序问题(述宾结构的位置问题)、被动句问题三方面。
二、名词解释:1.意动动词:所谓意动动词是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者认为宾语属于某类人或事物。
(注意: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只有名词和形容词可以活用作意动动词)2.无定代词:无定代词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特指对象,所以叫无定代词。
有“或”(表示肯定)和“莫”(表示否定)。
3.表敬副词:表敬副词是古代汉语特有一类副词,一般都是从动词虚化来的,主要有请、敬、谨、幸、辱等。
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敬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敬辞直接向对方表示敬意,另一种是用谦辞表示自谦,间接向听话人表达敬意。
4.转指:是指谓词性成分有陈述转而指称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或者说谓词性成分转指化以后就“提取”了原谓词性成分的施事或受事。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得分:16分1、句中带括号的词语解释恰当的是( ):上任以后,我就要求员工一切从零做起,不管地位如何,工龄长短,学历高低,一律按对公司的贡献决定升降,(论功行赏)。
A:没有功劳而得到俸禄。
泛指不出力而接受报酬B: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C: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D:公正的进行奖惩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B2、句中带括号的词语解释恰当的是( ):我想,我成功的机会是麦德森先生给的,我不能(背信弃义),让他失望。
A:不守信用,不讲道义B: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C:忘记诚信,追逐名利D:忘记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3、“马大哈”的意思正确的是( )。
A:指粗心大意的人B:工作认真的人C:做事仔细的人D:学习不好的人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4、句中带括号的词语解释恰当的是( ):这是一副(自勉)的对联,充分刻画出我祖父恬淡清高的性格。
A:自己勉励自己B:勉为其难C:共同努力;共同勉励D:免除职务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5、他参加了这个计划的( )A:制定B:制造C:制订D:产生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C6、他反对定文章单纯( )语言的华丽,认为文章要反映现实。
A:追求B:寻求C:苛求D:渴求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7、“没戏”是什么意思( )?A:没演戏B:没有可能,没有希望的C:没演出D:玩了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B8、句中带括号的词语解释恰当的是( ):四年前我在一所著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就十分希望到一家大贸易公司工作,不仅仅因为它(实力雄厚),待遇好,更重要的是能用上我所学的专业。
A:强有力的人物或国家B:(人力、物力、财力)充足C:(利润)大(厚)D:势力大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B二、多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他处事相当低调,凡是要求采访的,他( )拒绝。
1.下列各词中,属于偏正型合成词的是( )。
A.眼花B.光明C.笔直D.司令【参考答案】: C2.“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并不聋啊!”这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格是( )。
A.仿词B.比喻C.顶真D.拈连【参考答案】: D3.下列句法结构中,由动词充当主语的是( )。
A.讨论结束B.开始讨论C.讨论问题D.认真讨论【参考答案】: A4.“他在编辑杂志和“一位杂志的编辑”中的两个“编辑”分别是( )。
A.副词、动词B.动词、形容词C.介词、介词D.动词、名词【参考答案】: D5.“小张被打了”中的“小张”是()。
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参考答案】: B6.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词的是( )。
A.白菜B.白纸C.白布D.白花【参考答案】: A7.下列句法结构中,由动词充当定语的是( )。
A.讨论结束B.开始讨论C.讨论结果D.认真讨论【参考答案】: C8.“光明前途”属于 ( )。
A.名词性词组B.形容词性词组C.动词性词组D.介词词组【参考答案】: A9.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参考答案】: B10.下列句子中的()是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A.真奇怪!B.快跑!C.好香的茶!D.嗯【参考答案】: A11.“和、跟、同、与”兼()A.动词B.连词C.介词D.副词E.助词【参考答案】: BC12.下列双音节单纯词中,属于双声连绵词的是( )。
A.蹉跎B.踟蹰C.忐忑D.芙蓉E.蜘蛛【参考答案】: BCE13.汉语词组的基本结构类型有()。
A.主谓词组B.述宾词组C.述补词组D.偏正词组E.联合词组【参考答案】: ABCDE14.下列词组,功能相同的是()。
A.快极了B.快人快语C.不太快D.关于小说E.又快又稳【参考答案】: ACE15.下列词组,功能相同的是()。
A.很漂亮B.不可爱C.太无聊D.写文章E.大红花【参考答案】: ABC16.下列句子中属于形容词谓语句的是( )。
汉语基础第1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音是 语言 的物质外壳,语音具有___物理性质____、__生理性质___、社会性质__三种属性;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主要由 声母 、 韵母 、声调组成。
2.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汇,并且由 语素 、 词 、熟语三大部分构成。
3.语法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 语言单位 和 语言单位组合 的规律。
4.分析句子,我们常常使用_中心词分析法__和__层次分析法__这两种方法。
5.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系统符号,并大致可以分为隶书、楷书、__草书__、__行书__四种类型。
6.古汉语中,区分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根本方式是分析字的 构件 在字中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2. 方言词――――是从方言语汇中吸收到普通话语汇中的词。
3. 词义――――词义是一个词所代表的意义。
任何一个词,作为语言符号系统的一个单位,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即既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又有一定的语义内容。
4. 熟语――――熟语由词或语素构成的现成用语,它是语言中因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语汇中比较特殊的成员。
5. 六书――――六书是传统的汉字结构理论,分别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之法。
6.会意字――――会意字是用两个以上的文字构成的,把两个文字的形义合在一起就造出一个新字,两个文字的意义的意义连缀起来就是这个新字的意义。
三、简答(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析语素和词的联系。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言的最小单位,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两者都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但却有本质的不同。
语素和词的区别主要在于功能方面;语素的主要功能是构词,做构词的材料;词的主要功能是造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
能否能独立用做造句材料,这是词和语素最根本的功能。
2.怎样认识词义和概念的区别?第一,词义比概念包括的内容要广得多。
初级汉语(2)平时作业(一)使用教材《初级汉语教程》(第二册)修订本(新版)供新疆电大汉语言(民)开放(专科)学生使用一、选词填空(一)请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摔挂放好笑照开摆很丢着戴1、我的护照你()在什么地方了?2、你的签证办()了没有?3、那个电影的光盘你买()了吗?4、你怎么了最近总是()三落四的。
5、我的眼镜都()破了。
6、最近我忙得()。
7、这张照片()得好极了。
8、他()着一副隐形眼镜。
9、里边真()着教学研讨会呢。
10、房间的墙上()着教学研讨会呢。
11、我的桌子上()着一幅油画。
12、她对人很热情,总是()跟人说话。
(二)用“了给完着到过”填空1、来北京以后,我收( )了他的一封信。
2、下班以后,她就忙( )买菜、做饭。
3、我把一切手续办( )以后,才告诉她我要出国。
4、妈妈要我每个星期都( )她打个电话。
5、临来时,爸爸给我买( )很多东西。
6、这个地方我们以前没来()(三)用“动词+着”填空1、王老师正在教室前边()上课呢。
2、慢点儿,别着急,我们()你。
3、这家门前()一个红双戏字。
4、我()一只箱子和影碟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5、他的T恤衫上()几个汉字:“不到长城非好汉”。
6、丁岚过生日,我们()她什么礼物呢?(四)用适当的结果补语填空1、请大家准备()笔和本子,现在听写句子。
2、衣服洗()了。
3、钥匙()到了。
4、花瓶摔()了。
5、我发()你的“伊妹儿”,你()到了没有?6、不行今天的作业还没做()呢,吃()晚饭我要做作业。
(五)在空格里填入适当复合趋向补语1、我爬了半个多小时,才爬(),往下一看,风景美极了。
2、小心点儿,别掉()。
3、太累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休息一会儿。
4、我看见前面走()一个人,就走()问她图书馆怎么走?5、你别下来,我给你搬()。
6、她从提包里拿()一个钱包,又从钱包里拿()五百块钱。
二、在每一个句子下面都有一个指定的词语,句中ABCD是供选择的四个不同位置,请判断这一词语放在哪个位置上恰当。
现代汉语(2)第三次作业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小题4分)①上义词语②变位③整句④双关⑤对偶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修辞的创新,其实就是开放()的语言表达形式。
2.使用词语表达众多的事物,为了反映综合的结果,需要使用(),为了适应分析的需求,需要使用()。
3.“难道你做错了还有理吗?”变成否定句是(),“门对千根竹,家藏书万卷”变成整句是()。
4.夸张有多种方式,例如“人瘦得只剩下一根筋”是(),“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是()。
5.句子结构有多种变化,如“狐狸的狡猾,是世所公认的”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是()。
6.“水果”的下义词语是()等,“话剧”的上义词语是()。
7.各种句式都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如肯定句中的双重否定句,比肯定句口气重,主要作用是();整句的修辞效果是(),琅琅上口,便于记诵,具有整齐美。
8.句子语序的安排,通常应将()放在句首,把()置于句子的后面。
9.句子结构有多种变化,如“你的到来,使我们大家都感到非常荣幸”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
6.各种句式都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效果是丰富缜密具体,()的效果是简单明快,口气随便。
7.“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这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格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格是()。
三、单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1.相比较而言,下列句子()的数词表达的意义最精确。
A.他们这几个人今年都是二十来岁。
B.我们怎能忘记那艰苦的岁月,怎能忘记走过的万水千山。
C.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
D.国庆节那天,成千上万的人涌向天安门广场。
2.下列句子()是短句、整句。
A.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下面对句子辞格的分析,只有()不正确。
汉语通论平时作业三一、填空1、根据词能否充当句法成分,可将词分为和两类。
2、形容词可以分为表示的形容词和表示的形容词两类。
3、数词主要有和两种。
4、根据代词的替代功能的不同,可以把代词分为三类:(1)代词;(2)代词;(3)代词。
5、书面语体包括:(1)语体;(2)语体;(3)语体;(4)语体。
6、句子的特殊成份主要指成份和成份。
7、按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将联合复句分为复句、复句、复句、复句等四类。
8、按偏正复句中偏句和正句的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将偏正复句分为复句、复句、复句和复句等四类。
9、按其语气类型的不同,可将句子分为四类:(1)句;(2)句;(3)句;(4)句。
10、语体有两大类:(1)语体;(2)语体。
二、以“突然”和“忽然”为例说明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三、简述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
四、举例说明区别词和名词、形容词、副词的区别。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和、跟、同、与”的词性。
1、(1)老师已经和张明谈过一次话了。
()(2)小张和小李都是安徽人吗?()2、(1)我和你一起看吧。
()(2)小李和小张都是北方人。
()3、(1)你同小李都是江西人吗?()(2)你不要经常同小张来往。
()4、(1)南端与苏州河相连。
()(2)中国与埃及都是文明古国。
()5、(1)等我跟女朋友商量一下再告诉你吧。
()(2)小李跟小张都来过我家。
()六、用框式图解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1、谦虚使人进步2、上街打扫环境做好事3、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让我去4、学校同意张老师参加去北京的参观团5、我们必须把课上好6、他被老师批评了七、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1、只有充分地利用我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尽快缩短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才能最迅速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2、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3、你永远那么清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从不低头,所以,这正式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汉语专题(2)》第三次平时作业语法部分一、填空:(20分,错一处扣一分,不倒扣)1.古代汉语的名词有两项基本的语法功能是现代汉语名词不具备的,一是做判断句的谓语,二是做状语。
2.在先秦汉语里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3.古代汉语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人称代词在形式上没有单复数的区别。
4.由于谓词性代词的意义相当于一个述宾结构,故称为谓词性代词。
5.基数词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都要加“有”字。
6.古代汉语的副词一般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其他句法成分。
7.介词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成的一类词。
8.从位置上看,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三类。
9.句末语气词“矣”表示对形态变化的报道。
10.分析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词序,二是句法结构直接成分的结构关系,三是句法结构的语法性质。
11.古代汉语连谓结构两项之间往往有连词,而现代汉语一般没有。
12.古今汉语的叙述句差别和大,主要表现在词类活用、语序、被动句三方面。
二、名词解释:(10分,每个2分)1.意动动词及物动词的一类。
它的语义特征是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是某人或事物。
2.无定代词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指代对象,“或”表示肯定,意为“有的”、“有人”、“某人”;“莫”表否定,意为“没有什么”、“没有人”。
无定代词只能做主语。
3.表敬副词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副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
主要有两种:用敬辞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用谦辞表示自谦。
4.转指谓词性成分由陈述转而指称动词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或者说谓词性成分转指化以后“提取”了原谓词性成分的施事或受事。
5.等立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叙述、描写相关的几件事,或同一件事的若干方面,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三、问答题:(30分,每题6分)1.举例说明判断性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标准。
见P247。
2.举例说明助词“之”和连词“之”的差异。
助词“之”见P341、281,连词“之”见P280。
3.举例说明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见P323。
4.举例说明如何识别一个句子是主动意义还是被动意义。
1)P329识别无标记的被动句4种方法。
2)P330通过标记(5种形式)来识别。
5.举例说明介宾结构作状语的单句的类型。
(P294、P343)1)介宾结构表示对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介宾结构表示受事:“子犯[以璧]授公子。
”3)介宾结构表示原因:“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4)介宾结构表示假设条件:“[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5)介宾结构表示让步条件:“[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四、分析题:(40分,每题10分)1.指出下文中的于、以、其、所的用法,是什么词,意义或作用是什么?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有益于君”:介词“于”引介与事对象。
介宾结构作补语。
“敢以烦执事”、“以为东道主”:介词“以”引介涉及对象,后隐含宾语“之”。
介宾结构作状语。
“越国以鄙远”:连词“以”,意为“而”。
“君知其难也”:代词“其”,代“越国以鄙远”这件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以”,意为“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以”,引介凭借。
“共其乏困”:助词“其”:相当于“名词+之”,与“乏困”构成自指化的主谓结构,作“共”的宾语。
“君亦无所害”、“君之所知也”:助词“所”附于动词“害、知”前构成所字结构,转指(提取)动词的宾语。
“阙秦以利晋”:连词“以”,意为“而”。
【参考译文】(做参考而已,作业中不需写出)晚上,烛之武用绳子绑住自己身体从城墙上放下去,跑了出来。
见到秦穆公后,烛之武对他说:“秦国和晋国围困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将要灭亡了。
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利,我哪里还敢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呢?越过一个国家来把遥远的郑国作为边邑,您知道这样做的困难。
哪里用得着灭亡郑国来使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就是您的势力单薄。
如果放过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道上的主人,贵国使者往来,我国为他们解决食宿钱粮的不足,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况且您曾经施与晋君恩赐,晋君许诺过给您焦、瑕二地,可是它早晨渡河回了国,晚上就在那里修筑城墙了。
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呀!晋国已经在东边把边界推到了郑国,又想扩张西边的边界;因为如果不损害秦国,又将从哪里取得它所想要的土地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利,希望您考虑这样做的后果。
”2.指出下文中的之、者的用法,是什么词,意义或作用是什么?。
王曰:“然。
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诚有百姓者:代词,复指“百姓”。
故以羊易之也:代词。
指代“牛”。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助词,构成之字结构。
彼恶知之:代词,指代“以小易大”。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代词,指代“牛”。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助词,构成之字结构。
君子之于禽兽也:助词,构成之字结构。
【参考译文】齐宣王说:“是的。
确实有百姓说的这种情况。
齐国即便狭小,我又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我就是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就像没有罪而走向死亡,因此用羊换牛。
”孟子说:“君王您对百姓认为您吝啬不要惊异。
您用小的动物换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心思呢?君王您如果怜悯它没有罪而走向死亡,那么对于牛和羊又挑选什么呢?”齐宣王曰:“这究竟是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惜我的财物而用羊换牛,应该呀百姓认为我吝惜。
”孟子曰:“没有关系。
这就是实行仁政的途径,看见牛却没有看见羊。
君子对于禽兽,愿意看见它活着,不忍心看见它死;愿意听到它的声音,不忍心吃它的肉。
因此君子远离厨房。
”3.指出下文中者的词性及用法。
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了支,使司平于我也。
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唯怠之,又从而盗之。
向使用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何哉?势不同也。
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凡吏于土者”、“凡民之食于土者”、“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有达于理者”均与前动词性成分构成者字结构,充当主语,转指化。
【参考译文】并且对他说:大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他们的职责吗?(他们)是百姓的仆役,不是用来奴役百姓的。
凡是百姓中种田谋生的人,拿出他们收入的十分之一雇佣官吏,使官吏给百姓办事。
如今官吏接受了百姓的报酬,却不认真为百姓办事,天下的官吏大多这样。
哪里只是敷衍塞责,又进而偷窃他们。
假若家里雇佣了一个仆人,他接受了你的报酬,却不认真给你办事,还偷你的钱财器物,那么你一定会很生气,把他赶走。
如今天下多有类似这样的事,而百姓中没有谁敢轻易表示他们的愤怒和要罢免惩罚官吏的,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势位不同。
势位不同道理却相同,对百姓应该怎么样呢?有明白道理的人,能不担心害怕吗?4.指出下文中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并分析其形式和功能。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一、判断句:1、“法者,所以爱民也;”2、“礼者,所以便事也。
”形式:主语+者+谓语+也功能:用判断句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以求达到强烈确认的表达效果。
二、被动句:属于叙述句,不可能同时属于判断句。
1、“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2、“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形式(被动句的形式是对谓语而言):见+及物动词+于+施事功能:表示被动意义。
【参考译文】公孙鞅说:“我听说这样的事,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功;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有功绩。
您赶快下定变更法度的决心,应该不要顾及天下人议论您。
况且有比常人行动高明的人,本来就要被世俗人所反对;有独到见解的人,必定要被一般人所非议。
俗语说:愚昧的人在事情已经做成之后还不明白,聪明的人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看出了苗头。
百姓,不能同他们一起谋略事业的开始,只能同他们欢庆事业的成功。
郭偃的法书说:‘讲论崇高道德的人不附和世俗,成就大功业的人不同众人商议。
’法度是用来爱护人民的,礼制是用来便利国事的。
因此高明的国君如果能使国家强盛,就不效法陈旧的法令制度;如果能便利百姓,就不因循旧的礼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