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1-金刚烷基)苯并三氮唑的简便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 格式:pdf
- 大小:208.21 KB
- 文档页数:3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2)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研究进展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三氮唑类配合物的常见的配位模式 (4)1.3 三氮唑吡啶配体的研究意义 (5)2.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内容及意义 (5)3. 实验部分 (6)3.1 仪器与试剂 (6)3.2 配合物的合成 (6)3.3 配合物的测定及结构解析 (6)4.结果和讨论 (7)4.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描述 (7)4.2 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8)5. 总结 (9)【参考文献】 (9)【Abstract】 (12)【Key Words】 (12)致谢 (13)三氮唑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摘要】本文以3-(2-吡啶基)-1,2,4-三氮唑、碘化镉为原料,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Cd(II)配合物C7H5CdIN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可知中心离子Cd(II)处于五配位畸形的四方锥空间结构环境中,I-及3-(2-吡啶基) -1,2,4-三氮唑将配合物连接成为二维网络结构。
此外还利用固体荧光光谱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
【关键词】三氮唑配合物;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前言配位化学是研究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与无机、有机的离子或分子相互反应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特点以及它们的成键、结构、反应、分类和制备的学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55152.X(22)申请日 2017.04.19(71)申请人 成都百特万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480号1栋B座5层28号附1号(72)发明人 黄清东 向世明 张翔 杜琳 杜伟 刘金凤 (51)Int.Cl.C07D 249/18(2006.01)(54)发明名称苯并三氮唑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苯并三氮唑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以四氢呋喃为溶剂中加入邻硝基氯苯与水合肼合成1-羟基苯并三唑,再还原1-羟基苯并三唑制备苯并三氮唑。
本发明中苯并三氮唑的制备原理与现有方法的制备原理相同,本发明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的选择及苯并三氮唑制备中的萃取方法来提高苯并三氮唑的收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6866562 A 2017.06.20C N 106866562A1.苯并三氮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反应釜中,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加入一定量的邻硝基氯苯、3.5倍摩尔比邻氯硝基苯的85%的水合肼,升温至80-110℃后回流3-5h后加入20%NaOH溶液,所述20%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为邻硝基氯苯的物质的量的2倍;S2、步骤S1中反应后的反应液用醇-水-肼共沸蒸馏来回收水合肼,采用升高温度的方式回收二甲亚砜;S3、在步骤S2中回收水合肼、二甲亚砜后的残留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至残留物完全溶解后加入浓盐酸,此时有大量白色晶体析出,过滤抽干并用冰盐水洗涤2-3次,获得白色晶体1-羟基苯并三唑;S4、将1-羟基苯并三唑及相对于1-羟基苯并三唑摩尔量的2-3倍还原铁粉及相对于1-羟基苯并三唑质量1-10倍的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85℃后保温1小时,滴加相对于1-羟基苯并三唑摩尔数的1-2倍的10%盐酸溶液,所述10%盐酸溶液的滴加时间小于1小时,滴加完毕后回流保温反应1-3小时,趁热过滤多余铁粉,滤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滤液的pH至3-4,滤液中加入NaCl,形成10%NaCl溶液,在-5℃左右冷却结晶,过滤,并用冰水洗涤,60℃真空干燥,得产物苯并三氮唑。
2017.No45 0摘 要 金刚烷(Adamantane,缩写ADM)是一种高度对称的笼状烷烃,学名为三环[3.3.1.1]癸烷,分子式C 10H 16。
在医药领域中,金刚烷可谓聚光灯关注下的宠儿。
文献记载金刚烷主要用于抗早期A型流感病毒、治疗震颤性麻痹症及帕金森综合症,也可用作脑血管扩张剂、抗菌药物、人造血液等[1]。
金刚烷衍生物亦具有抗癌特性[2]。
金刚烷肉桂吡啶衍生物具有脑血管扩张功能,可用于扩张脑血管,治疗相应疾患。
该衍生物与过去的肉桂吡啶相比,毒性低,副作用少[3]。
基于多方研究,若将金刚烷骨架与已知药理效果的官能团整合在一起,创新出新型结构的先导化合物,便可作为一种新药物进行研究,为后期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吡唑并[1 ,5-a]嘧啶 金刚烷 衍生物本文介绍了5-(4-氯苯基)-N-1-(3-羟基金刚烷基)-7-三氯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3-酰胺的合成方法,方法新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以乙氧基甲叉基氰乙酸乙酯(1)和对氯苯乙酮(3)为起始原料制备了5-氨基-1H-吡唑-4-羧酸乙酯(2)和1-对氯苯基-4,4,4,-三氯丁二酮(4)然后,将上述5-氨基-1H-吡唑-4-羧酸乙酯与1-对氯苯基-4,4,4,-三氯丁二酮进行缩合反应得到5-(4-氯苯基)-7-三氯甲基吡唑并[1,5-a]嘧啶-3-羧酸乙酯(5),再经过水解得到5-(4-氯苯基)-7-三氯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3-羧酸(6),最后经过酰胺化得到目标产物5-(4-氯苯基)-N,N-二甲基-7-三氯甲基吡唑并[1,5-a]嘧啶-3-酰胺(7)。
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1 仪器与试剂北京泰克X24数字显示型显微熔点仪;AVANCE-600型核磁共振仪(DMSO-d6为溶剂,TMS为内标); Spcetrum one型红外光谱仪 (KBr压片);Micro TM Q TOF型高分辨质谱仪;试剂均为市售常用分析纯或者化学纯。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18C N 103450103 A (21)申请号 201310166321.4(22)申请日 2013.05.08C07D 249/18(2006.01)(71)申请人如皋市金陵化工有限公司地址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联络新村(72)发明人黄海波 黄奎生 王宏 黄雪平(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代理人滑春生(54)发明名称1-羟基苯并三氮唑的合成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羟基苯并三氮唑的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邻硝基氯苯溶解在甲苯中,加入水合肼,搅拌,升温,保温110-120℃之间,回流反应3-5小时,分出反应生成的水;反应结束后,用碱性溶液中和,减压回收甲苯及水合肼;然后用酸化剂酸化至PH3.2-3.5,析出固体,降温,过滤;固体重结晶,得白色粉末。
本发明的合成的1-羟基苯并三氮唑具有很好的缓蚀作用,合成工艺简单,操作安全简单,纯度高、质量好。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450103 A*CN103450103A*1/1页1.一种1-羟基苯并三氮唑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邻硝基氯苯溶解在甲苯中,加入水合肼,搅拌10-20分钟,升温,保温110-120℃之间,回流反应3-5小时,分出反应生成的水;反应结束后,用碱性溶液中和,减压-0.05Mpa 回收甲苯及水合肼;然后用酸化剂酸化至PH3.2-3.5,析出固体,降温5-10℃,过滤;固体重结晶,得白色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羟基苯并三氮唑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邻硝基氯苯和甲苯的质量比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羟基苯并三氮唑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邻硝基氯苯和水合肼的质量比为1.4-1.6:1。
2008年2月第33卷第2期润滑与密封LUBR I C A TI ON ENG I NEER I NGFeb 12008Vol 133No 123基金项目:东莞市科研发展专项基金项目(2006D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5018);湖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3GKY 30301).收稿日期8作者简介赵鸿斌(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机功能材料研究12z f@631112H 苯并三氮唑乙酸酯的合成、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3赵鸿斌1,2 刘艳丽2 常 慧1 谭援强2 刘仁德3 张志刚2 邓碧云2(1.东莞理工学院化学生物工程系 广东东莞523808;2.湘潭大学化学学院 湖南湘潭411105;3.上海宝钢设备检测公司 上海201900)摘要:苯并三氮唑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但在矿物油中的溶解性较差。
为提高其在矿物油中的溶解性,采用12H 苯并三氮唑与氯乙酸酯进行取代反应,合成了3种12H 苯并三氮唑乙酸酯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用I R 、U V 、1H N MR 、13C N MR 、MS 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确证了其结构。
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值。
结果表明:合成的3种化合物均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分解温度均高于218℃,能适应一般工况条件的要求;3种化合物在液体石蜡中有良好的极压抗磨作用,最大无卡咬负荷值可达862N ,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 DDP )相当。
关键词:苯并三氮唑乙酸酯;液体石蜡;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性能中图分类号:O 6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0150(2008)2-043-4Syn thesis,Cha racter i za t i on and Tr ibolog i ca l Proper t i esof 12H Benzotr i a zole C hloroaceta te D er i va t i vesZhao Hongb i n 1,2 L iu Ya nli 2 Cha ng H ui 1 Ta n Yuanq ia ng 2 L iu R ende 3Zha ng Zh igang 2 D e ng B i yun2(11Faculty of Chemica lB iotechn o l ogy,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 y,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China;2.College of Chem istry,Xiangt an Uni ve rsity,Xiangtan Hunan 411105,China;3.Shanghai Baosteel Industry Ins pecti on Company,Shangha i 201900,China )Abstra ct:I n order t o i mp r ove the oil s o lubility of benz otriazole wh ich has good tribo l ogical behavi ors,three benzotriaz o lederivatives wer e synthesiz ed by r eaction of sodium benz o triz ole w ith ch l o r oacetate .The structures wer e characteriz ed by I R ,UV ,1H NMR ,13C NMR,MS and ele men tal analysis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the synthetic benzotriaz o le derivatives as additives in liqu id p araffin were evaluated w ith a f ou r 2ball mach ine .The results show the synthetic benz o triaz ole derivatives ar e soluble in many o r ganic s o lvent and in s olub le in water .Three derivatives may be u sed as add itives of conven tional lu 2b ricating oils f or they start ther mal deco mposition te mp erature is above 218℃.Three derivatives as additives in liqu id paraf 2fin incr ease the load 2carrying ca p acity,the maxi mu m non 2seizer l oad is near to that of zinc dialkyl dithiopho s phate (Z DD P).K eywor ds:benz o triaz o le derivative;liquid p ar affin;lub ricati on additive;tribo l ogical behavior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绿色润滑油的开发研究逐渐成为热点[1-3]。
三氮唑的合成引言三氮唑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和染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三氮唑的合成方法,包括从简单原料出发的合成路线和各个步骤的反应机理。
简介三氮唑(Triazoles)是一类含有三个氮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分为1,2,3-三氮唑和1,2,4-三氮唑两种结构。
它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三氮唑化合物在药物领域中具有抗癌、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种活性,因此其合成方法备受关注。
1. 从肼出发的三氮唑合成1.1. 合成路线三氮唑的一种常用合成方法是从肼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以下是从肼合成三氮唑的合成路线: 1. 乙酸酐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乙酸酯。
2. 硝酸乙酸酯和肼反应生成1-乙酰肼。
3. 1-乙酰肼经氧化反应生成1-乙酰三氮唑。
4. 1-乙酰三氮唑经脱乙酰反应生成三氮唑。
1.2. 反应机理1.乙酸酐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乙酸酯。
此反应是一种酰基互换反应,乙酸酐中的乙酸根离子与硝酸中的硝酸根离子发生交换。
2.硝酸乙酸酯和肼反应生成1-乙酰肼。
硝酸乙酸酯中的硝酸根离子与肼中的氨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乙酰肼。
3.1-乙酰肼经氧化反应生成1-乙酰三氮唑。
氧化剂氧气或过氧化氢氧化1-乙酰肼,形成1-乙酰三氮唑。
4.1-乙酰三氮唑经脱乙酰反应生成三氮唑。
在碱性条件下,1-乙酰三氮唑发生脱乙酰反应,生成三氮唑。
2. 从苯胺出发的三氮唑合成2.1. 合成路线另一种常用的三氮唑合成方法是从苯胺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得目标产物。
以下是从苯胺合成三氮唑的合成路线: 1. 苯胺经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胺。
2. 硝基苯胺和醛缩合反应生成醛基苯胺。
3. 醛基苯胺经氧化反应生成醛酸苯胺。
4. 醛酸苯胺和叠氮化钠反应生成1-苯基三氮唑。
5. 1-苯基三氮唑经还原反应生成三氮唑。
2.2. 反应机理1.苯胺经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胺。
硝化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苯胺中的氨基被硝酸根离子取代。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苯并三氮唑化学品英文名称:1,2,3-benzotriazole 技术说明书编码:jh08B0000000203分子式:C6H5N3 分子量:119.13二、主要组成及性状有害物成分:苯并三氮唑三、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吸进本品粉尘,可引起鼻炎、支气管炎、发热、喘息以及由于气管炎症而引起的迷走神经紧张等症状。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及消防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N-1-(1-金刚烷基)苯并三氮唑的简便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作者:孔黎春, 胡晓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浙江金华,321004
刊名:
广州化工
英文刊名: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1,39(21)
1.郭建维.崔英得.米镇涛双环戊二烯加氢异构化合成金刚烷[期刊论文]-催化学报 2001(03)
2.蔡小华.胡薇.姚祖凤金刚乙胺盐酸盐的制备工艺改进[期刊论文]-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2(03)
3.Saraev V.V.Kanakina T.P.Pevzner M.S.Golod E.L,Ugrak B.I,Kachala V.V Adamantylazoles.Acid- catalyzed adamantyla-tion of 1,2,4 - triazoles 1996(08)
4.Wan Jun.Yah Xia.Ma Cui ping.Bi Sai,Zhu Hai - Liang Synthesis,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some new 1,2,3 - benzotriazole derivatives 2010
5.Gonzalez,Maria Eugenia.Alarcon,Balbino.Cabildo,Pilar.Clar- amunt,Rosa Maria,Sanz,Dionisia,Elguero,Jose Synthesis and in vitro antiviral activity of some N -adamantylazoles and benzazoles 1985(04)
6.Feng Shi.Jesse P.Waldo.Yu Chen.Richard rock Benzyne Click Chemistry:Synthesis of Benzotriazoles from Benzynes and Azides[外文期刊] 2008(12)
7.孔黎春.胡晓春1,3-二(4-苯胺)金刚烷的合成[期刊论文]-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8.Rudakov E.S.Volkova L.K First steps of the reactions of alkanes and arenes with adamantyl cations in sulfuric aci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reagents[外文期刊] 2008(0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zhg20112102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