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骈三氮唑化学品技术安全说明书
- 格式:pdf
- 大小:235.53 KB
- 文档页数:3
苯骈三氮唑制备方法:由邻苯三胺与亚硝酸钠反应而得。
将邻苯二胺加入50℃水中溶解,再加入冰醋酸,降温至5℃,加入亚硝酸钠搅拌反应。
反应物渐渐变成暗绿色,温度升至70-80℃,溶液变为桔红色,于室温放置2h,冷却,滤出结晶,用冰水洗涤,干燥得粗品,将粗品减压蒸馏,收集201-204℃(2.0kPa)的馏分,再用苯重结晶,可得熔点为96-97℃的产品,产率80%左右。
曾有报道用亚硝酸钠处理多菌灵的缩合废水而得副产物苯并三氮唑。
5-甲基苯骈三氮唑生产工艺①在反应釜中,将3,4二氨基甲苯置于纯水中,加热溶解;②向步骤①所成的溶液中加入3,4二氨基甲苯的亚硝酸钠,进行反应;③将步骤②所成溶液冷却;④在步骤③所成溶液中滴入硫酸,出现大量结晶体生成;⑤将步骤④所得混合物进行脱液处理;⑥将步骤⑤所得结晶体加热,脱水;⑦将步骤⑥所得结晶体进行蒸馏,制成所述的5-甲基苯骈三氮唑;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以3,4二氨基甲苯为原料,通过中压合成、酸化、脱水、蒸馏处理,制备5-甲基苯骈三氮唑的工艺简单、制备过程容易控制,收率高、纯度高,生产成本低、易于组织工业化生产。
1. 一种5-甲基苯骈三氮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①在反应釜中,将3,4二氨基甲苯置于0.8~1.5倍重量的纯水中,加热、保持95~105℃的温度,并搅拌,使其充分溶解;②向步骤①所成的溶液中加入0.4~0.7倍于3,4二氨基甲苯的亚硝酸钠,反应压力保持在5.6~5.8MPa,保持温度250~280℃、搅拌2.5~3.5 小时;③将步骤②所成溶液冷却至温度180~200℃,压力降至0.7~0.8 MPa;④在步骤③所成溶液中滴入硫酸,保持PH值为5-6,出现大量结晶体生成;⑤将步骤④所得结晶体及液体的混合物进行脱液处理,保持20~30℃的温度;⑥将步骤⑤所得结晶体加热,保持温度105~210℃,使其脱水;⑦将步骤⑥所得结晶体进行蒸馏,温度保持在220~240℃,回流 2.5~3.5小时,并充分搅拌,制成所述的5-甲基苯骈三氮唑。
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
摘要:
1.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
2.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过程
3.影响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的因素
4.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的应用
正文:
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化学物质,在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络合物需要被分解,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的相关知识。
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涉及到多种因素。
一般情况下,这种反应需要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同时还需要添加一定的催化剂。
在分解过程中,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会逐渐分解为苯骈三氮唑和铜两种物质。
影响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这些因素,以保证分解反应的顺利进行。
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应用,例如在有机合成中,需要将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为苯骈三氮唑,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反应。
此外,在材料科学领域,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也被广泛研究,以
期发现新的材料和应用。
总之,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对于深入了解这种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摘要:1.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概述2.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过程3.影响分解的因素4.应用领域5.总结正文:1.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概述苯骈三氮唑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三个氮原子骈在苯环上,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
铜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是由苯骈三氮唑与铜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一种稳定化合物。
2.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过程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分解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络合物的生成:苯骈三氮唑与铜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络合物。
(2)络合物的分解: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络合物会发生分解,生成苯骈三氮唑和铜离子。
(3)铜离子的还原:在还原性条件下,铜离子被还原为金属铜。
3.影响分解的因素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温度:温度对分解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也会增加。
(2)酸碱度:酸性条件下,络合物分解反应更容易进行;碱性条件下,分解反应受到抑制。
(3)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对分解反应的影响也很明显,反应时间越长,分解程度越高。
(4)其他因素:如溶剂、浓度等也会对分解反应产生一定影响。
4.应用领域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在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有机合成中,该络合物可作为一种催化剂或添加剂;在金属提炼过程中,利用该络合物的分解反应可实现铜的提纯等。
5.总结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是一种有重要意义的化学反应,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苯化学品英文名:benzene|benzol化学品别名:纯苯CAS No.:71-43-2EC No.:200-753-7分子式:C6H6产品推荐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产品限制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果被吞食,可能会造成严重肺部损伤。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长期暴露有严重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毒。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 2;吸入危险,类别 1;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2A;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 1B;致癌性,类别 1A;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 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3。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导致遗传性缺陷,可能致癌,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不得诱导呕吐。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2-苯并异唑-3-乙酸化学品英文名:1,2-Benzisoxazole-3-acetic AcidCAS No.:4865-84-3分子式:C9H7NO3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 吞咽有害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
—— P330 漱口。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环境危害: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苯并三氮唑烷基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通常是通过在苯并三氮唑分子中引入烷基基团来实现的。
这可以通过在适当条件下使用烷基化试剂,如烷基卤化物或烷基金属试剂,来实现。
在反应中,烷基化试剂会与苯并三氮唑分子发生取代反应,从而引入烷基基团。
此外,烷基化反应的条件和反应机理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不同的烷基化试剂、溶剂、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烷基化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因此,对烷基化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对于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有机合成中,苯并三氮唑烷基化反应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农药和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因此对于这一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总的来说,苯并三氮唑烷基化反应是有机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其反应条件和机理的研究对于推动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摘要:I.引言- 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介绍- 研究背景和意义II.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过程- 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结构- 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III.影响因素- 温度- 压力- 溶剂类型IV.应用领域- 化学合成- 环境保护- 能源转换V.结论- 总结研究成果-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正文:I.引言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关于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的研究逐渐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的基本性质,以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并探讨其应用领域。
II.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过程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分解过程中,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经过一系列步骤,生成原始的苯骈三氮唑和铜离子。
化学方程式如下:C6H5N3 + Cu = C6H5N3H + Cu+在分解过程中,系统中的能量也会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分解反应需要吸收热量,使系统的内能降低。
III.影响因素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和溶剂类型等。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可以加快分解反应的速率,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反应物的分解不完全。
压力对分解反应的影响因具体条件而异,有些情况下压力可以促进分解反应,而有些情况下则起到抑制作用。
此外,溶剂类型对分解反应也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溶剂可能导致分解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常数发生变化。
IV.应用领域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化学合成领域,它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多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过程。
在环境保护领域,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可以用于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能源转换领域,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可以促进太阳能电池、水分解电池等能源设备的性能提升。
V.结论总的来说,苯骈三氮唑与铜的络合物分解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种化合物的性质,还为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亚硝酸钠苯并三氮唑机理
亚硝酸钠和苯并三氮唑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缓蚀剂在金属防腐领域中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这两种化合物的机理的详细解释。
首先,亚硝酸钠主要作为阳极型缓蚀剂。
其缓蚀原理是通过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来阻滞金属的腐蚀。
具体来说,亚硝酸钠的阴离子会迁移到金属表面的阳极区,并与金属发生氧化反应,使金属表面钝化。
这种钝化现象阻止了金属与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金属的腐蚀速率。
此外,亚硝酸钠还可以通过与腐蚀产物反应形成保护性的膜层,进一步增强金属的防腐蚀能力。
另一方面,苯并三氮唑可以视为混合型缓蚀剂,因为它既能抑制阳极过程,也能抑制阴极过程。
在阴极缓蚀方面,苯并三氮唑的阳离子会迁移到金属表面的阴极区,并可能在此处被还原或与阴离子反应形成沉淀膜。
这种沉淀膜会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金属的腐蚀程度。
同时,苯并三氮唑还可以通过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进一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
值得注意的是,亚硝酸钠和苯并三氮唑的缓蚀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浓度、温度、pH值以及金属的种类和性质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缓蚀剂和适当的操作条件,以达到最佳的防腐效果。
综上所述,亚硝酸钠和苯并三氮唑通过不同的机理在金属防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以及形成保护膜等方式,有效地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
这些化合物的应用为金属防腐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苯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苯化学品英文名称: benzene:phene分子式:C6H6相对分子质量:78.12结构式:CAS NO:71-43-2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推荐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技术说明书编码:更新日期: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
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重度中毒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猝死。
可发生心室纤颤。
损害造血系统。
可致白血病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B;致癌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吸入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造成遗传性缺陷,可能致癌,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对器官造成损伤,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设备。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
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操作后彻底清洗。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避免吸入蒸气、雾。
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禁止排入环境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水和水清洗,淋浴。
如发生皮肤刺激,就医。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接触眼睛:用水细心冲洗数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如果眼睛刺激持续:就医。
如果食入: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Benzophenone in Isooctane, Part Number 8500-5440*************(24小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GHS product identifier 应急咨询电话(带值班时间)::供应商/ 制造商:安捷伦科技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国(上海)外高桥自由贸易试验区英伦路412号(邮编:200131)电话号码: 800-820-3278传真号码: 0086 (21) 5048 2818Benzophenone in Isooctane, Part Number 8500-5440化学品的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8500-5440部件号:物质用途:100 pg/μl 8500-5440-1安全技术说明书根据 GB/ T 16483-2008 和 GB/ T 17519-2013GHS化学品标识:危险性类别信号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15 - 造成皮肤刺激。
H336 - 可能造成昏昏欲睡或眩晕。
H400 -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H410 -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GHS标签要素象形图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根据 GB13690-2009 和 GB30000-2013易燃液体 - 类别 2皮肤腐蚀/刺激 - 类别 2H336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 (麻醉效应) - 类别 3H304吸入危害 - 类别 1H400危害水生环境一急性危险 - 类别 1H410危害水生环境一长期危险 - 类别 1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无色。
汽油 [坚固]有关环境保护措施,请参阅第 12 节。
H315 - 造成皮肤刺激。
H336 - 可能造成昏昏欲睡或眩晕。
H400 -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H410 -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物理状态:颜色:气味:事故响应:安全储存:废弃处置:P501 - 处置内装物/容器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
物理和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1,2,3-苯骈三氮唑(BTA)检验方法1、方法概要把试样溶于蒸馏水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搅拌生成白色沉淀物,用已恒重的微孔玻璃器过滤,烘干至恒重,以所得沉淀物质量计算试样纯度。
2、仪器和试剂2.1、微孔玻璃器:坩埚,1G3;2.2、烧杯:300ml,500ml;2.3、吸滤瓶:1000ml;2.4、试验用小型真空泵;2.5、天平:分值度为0.1mg2.6、天平:分值度为0.1mg;2.7、稀氨水、浓氨水:蒸馏=1:99体积比;2.8、硝酸银:分析纯,配成10%水溶液。
3、试验步骤3.1、把微孔玻璃器洗干净,在110-120℃烘干箱中干燥3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 后称重,称准至0.00002g,重复烘干,冷却及称重,直至连续间称重差数不大于0.0004g为止。
3.2、称重试样0.4500-0.5000,溶于150ml蒸馏水中。
3.3、在3.2中加入浓氨水15ml,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取15ml稀氨水冲浇3次。
3.4、在3.3的滤液中边搅拌边连续加入15ml 10%硝酸银水溶液,搅拌30min,得白色沉淀物。
3.5、用3.1已恒重的微孔玻璃器过滤3.4所设的白色沉淀物,并用稀氨水30ml冲洗6次,用真空泵抽干。
3.6、将盛有白色沉淀物的微孔玻璃器放入110-120℃的烘箱中干燥3h,冷却、称重,并恒重至00002g。
4、计算试样的纯度X%(m/n)按式(1)计算:(G2-G0)×0.5270X= ————————×100 (1)G1式中:G1—样品质量,g;G2—沉淀物和微孔玻璃器质量,g;G3—微孔玻璃器质量,g;0.5270—样品沉淀物与样品间的转换系数。
5、精密度两个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值不应大于平均值的0.4%。
苯骈三氮唑熔点测定方法1、仪器、试剂1.1、圆底烧瓶:250ml,直径80mm,颈长20-30mm,口径30mm;1.2、内标式单球温度计:分度值0.1℃;1.3、辅助温度计:分度值1℃;1.4、培养皿;1.5、毛细管;1.6、玻璃棒;1.7、胶塞:外侧有出气槽;1.8、液体石蜡;1.9、调压电炉:1000W;1.10、试管2、操作步骤2.1、取苯骈三氮唑样品少许,放入培养皿中,用玻璃棒轻轻搅细碎;2.2、取一根毛细管,装入2-3mm样品至管底;2.3、将毛细管粘住烧瓶内标单球温度计上,烧瓶内盛3/4的石蜡液,孔处附有橡胶塞,塞上插有单球温度计,1/2单球温度计处附有辅助温度计,置电炉上加热,(注意调节电压加热);2.4、见苯骈三氮唑开始融化,并伴有小液滴时,记下初熔点,全部融化时,记下终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