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及保障机制研究——以财经类高校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71.25 KB
- 文档页数:4
图书馆管理论文如何实施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信息化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实施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建设的状况,并针对相关管理工作提出应对措施。
一、资源共享的含义所谓资源共享,是指在成员中,能够有更多机会对资源进行分享与利用。
文献资源共享就是拥有资源的人构建一种文献协作收藏机制,使文献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目标得以实现[1]。
对高校图书馆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并对高校图书馆运行模式进行探索,不但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理念,而且也是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性要求,对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的策略(一)加快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共建共享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必须构建高校图书馆藏书与文献索引数据库,实现网络共享的图书馆全文数据库;构建实用性比较强的数据库,以此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以及读者服务;对数据库相关管理系统进行严格选择,通过对分布式数据库的采用,数据库平台一定要支持各操作系统与协议;标准化问题,不管是文摘数据库、书目索引数据库或者是全文数据库,都必须对格式标准化予以充分重视。
在建设高校图书资源数据库时,一定要先做相关可行性论证与调研,对优秀的高校图书馆构建数据库的经验教训进行吸取与总结。
同时,协作协调当地高校图书馆,加强馆与馆之间的合作,确保特色图书馆数据库能够完整构建,以此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二)实现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现代化图书资料信息的重要载体是电子计算机,而且其数量要比传统载体图书资料信息大得多。
通过计算机的方式对民族资料进行存贮,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多种检索途径,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种资料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对其资料进行综合利用与研究[3]。
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应当充分使用“一站式”检索交互界面,将用户入口统一化,就可以避免在资源搜索过程中,用户需要多次登录的繁琐程序,用户在一次登陆后就应该实现对不同主题和类型各异的所有文献资源浏览的权利。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研究【摘要】当前,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已达到共识,并成为快速传播信息以及提升国家信息化的重要领域。
本文通过论述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从而提出了实施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以使其能健康有序运行,真正实现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策与措施信息资源共享一直是图书馆界追求的一个理想和目标,近年来更是成为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议题。
资源共享也是二十世纪图书馆学的最大遗产,它已成为全世界普遍接受的现代图书馆的办馆思想。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展的时代。
图书馆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的印刷型纸质文献资源逐步走向多元化、多种载体、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新型的图书馆。
因此,如何达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此做初步探讨。
一、国内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现状(一)共建共享观念淡薄资源共享是由来已久的一个话题,专家对此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但在实践中却进展缓慢,一个关键的人为因素就是观念上缺乏馆际协作的创新意识,行动上重收藏轻开发利用。
对于信息资源共享,小馆缺乏实力,大馆缺乏动力,部分人持观望态度,部分人患得患失,各自为政,本位主义,“自给自足”式的办馆模式依然严重地存在。
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思想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依然以习惯于以馆藏多少万册书刊作为评价图书馆等级的标准。
满足于长期形成的封闭状态,“小而全”、“大而全”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没有把参与和支持资源共享当作自己应该有的权利和义务,只强调局部利益没有认识到图书情报事业眼前和长远的关系,这种观念和模糊认识严重地阻碍了资源共享的局面。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情报系统条块分割,不能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体系。
各情报机构自成体系,自给自足,阻碍了合作的意愿。
各情报机构只对上级负责,不重视纵横结合,协调发展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馆的跨界合作与共享资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已经从传统的书籍存储和借阅场所逐渐转变为知识共享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许多图书馆开始进行跨界合作,并积极分享资源,以提供更全面、丰富的信息服务。
一、图书馆与教育机构的合作教育机构是图书馆最为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
通过与学校、大学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
例如,图书馆可以与学校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教学辅助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另外,图书馆还可以为学校提供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的支持,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二、图书馆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科研机构是图书馆另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
科研人员通常需要大量的文献和研究资料来支持他们的科研工作。
图书馆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提供丰富的电子资源和数据库,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和讲座,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三、图书馆与社区组织的合作图书馆通常是社区居民获取信息和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图书馆需要与社区组织展开紧密合作。
图书馆可以与社区中心、社区学校和社会团体等合作,共同策划举办文化艺术活动、读书分享会和展览展示等,促进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社交交流。
四、图书馆与数字媒体公司的合作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需要与数字媒体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应对数字化资源的管理和传播。
图书馆可以与电子图书提供商合作,购买和订阅电子图书和期刊,为读者提供更全面、便捷的阅读体验。
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以与在线学习平台和知识分享网站合作,共享资源,为读者提供在线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支持。
总之,图书馆的跨界合作与共享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通过与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社区组织和数字媒体公司等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基地,能把网上各种音频、视频、图像等数据库信息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整合,各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变成以动态的方式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因此需要尽快实现与各学校信息的广泛交流与共享,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共同利用资源,用最大的限度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为整个社会服务。
标签: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1.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更好地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才能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所以要加大对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力度,加快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步伐,才能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助力。
2.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是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学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必须通过整合各学校的馆藏资源,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学校图书馆应该建立起互惠互利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关系,打破各馆之间原有的封闭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解决资源重叠建设、资金浪费严重和文献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将本馆的信息资源逐步向社会开放,满足社会各界对信息的需求。
将对社会开放作为学校图书馆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这对于强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贫乏、利用率低的问题。
资源共享可以解决因经费不足带来的采购需求、空间问题,经费问题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更加地突出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因此,统一筹划、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资源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必要性。
二、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1.突破传统意识,增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
学校图书馆通过共建共享建设,使图书馆的藏书体系由传统的实体图书馆向数字化和虚拟化图书馆转换,加强校际和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加以整合,建立起互惠互利的信息资源共享关系。
第 181 页经验交流2024/2 (上) 总第428期福建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资源共享有效机制探究文/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郭心怡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能够给用户提供更为全面、更多视角的优质服务。
鉴于此,笔者对福建多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地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资源的共同使用情况,并确认了资源共享的内涵,也就是处于联盟范围内的图书馆,以自愿、平等与互惠为前提,以合作、协调为途径,合理利用校际馆藏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者对资源的需求。
一、福建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资源的使用情况及资源共享有效机制探究的必要性(一)福建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资源的使用情况。
福建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形成多年,自建立伊始,便在福建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多个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以促进各高校馆内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如为了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福建高校文献保障系统依托本省高校地域布局及专业特色优势,多次以地区中心馆为核心,建成多区域协作框架之下的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平台,有效发挥中心馆的功能优势,给当地教育的协同发展特别是资源的联合应用提供了优质保证[1]。
现以福州大学城图书馆区域联盟为例,指出该区域联盟当前的资源使用情况。
福州大学城是福建高级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与交流中心,有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通过对这些高校图书馆的统计数据可看到,各校图书馆面积大,馆藏图书数量、数据库数量较多,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合也相对合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构建的福州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起到了资源共建共享的效果。
据调查统计,有超过80%的读者赞同该大学城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行为,有近半数读者能够熟练使用共享资源。
通过该区域联盟的示例可看到福建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的资源使用情况,发现一些突出特点。
1.联合目录的使用。
联合目录是资源共享的基础,使用者依靠联合目录可以进行一站式检索,由此借助馆际互借区域拥有自身所需的各项内容。